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欧阳启名 语文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北京昆曲研习社,欧阳启名 编 页数:523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昆曲研习社自1956年8月成立迄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其间从1964~1978年因众所周知的社会政治原因,不得不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后,1979年研习社恢复活动,至今亦已整整30年了。为了记录研习社的活动,交流社员们学习研究昆曲艺术的心得、体会,研习社创办了一本不定期内部刊物——《社讯》。“文革”前是手刻油印本,十分简陋,“文革”后改为铅印本,坚持至今。这些《社讯》积累至今却也有26期之多,其中“文革”前出了10期(篇幅较少,差不多每年一期),“文革”后出了16期(篇幅增大,差不多两年一期)。这些《社讯》详细地记录了曲社历年来的各项活动,诸如社委会的社务会议,每次“同期”、演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曲目、演唱曲友,社内外曲友们对昆曲剧本、唱腔的研究、演唱心得,古今曲社历史沿革、掌故,曲社、曲友的回忆等文章,可以说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的已经为一些研究文章所引用。由于这些《社讯》原来的印数就不多,现在拥有全套《社讯》的人已很少了。为了保存其中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史料,欧阳启名社长特意从各期《社讯》中选出近百篇文章,编辑成这本《昆曲纪事》,以广流传,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内容概要
北京昆曲研习社自1956年8月成立迄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其间从1964~1978年因众所周知的社会政治原因,不得不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后,1979年研习社恢复活动,至今亦已整整30年了。为了记录研习社的活动,交流社员们学习研究昆曲艺术的心得、体会,研习社创办了一本不定期内部刊物——《社讯》。“文革”前是手刻油印本,十分简陋,“文革”后改为铅印本,坚持至今。这些《社讯》积累至今却也有26期之多,其中“文革”前出了10期(篇幅较少,差不多每年一期),“文革”后出了16期(篇幅增大,差不多两年一期)。
书籍目录
序琵曲麈谈我看《琵琶记》说“借”字古今音读与《牡丹亭·惊梦》《扫松》点滴谈昆曲身段要诀二百年来昆腔在北京的盛衰日本东京大学的昆曲藏书“横”字读音偶得及其他近代保留在京剧团体的昆剧纪念洪昇《长生殿》发表三百周年昆曲清唱与曲社活动谈谈《红楼梦》里的昆曲昆曲演唱中的三个关键牲问题有待商榷《紫钗记·折阳》演唱中的感情处理《长生殿·惊变》曲牌选析谈谈改编上演传统剧目问题对昆曲抢救保存的一些意见对于继承和发扬昆曲艺术的几点想法推陈出新——纪念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四十周年关于设立昆曲博物馆的建议谷音社七十年祭——写在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质疑白先勇青春皈《牡丹亭》——并论昆曲演唱的另一种文化传承复社三十年感言曲事述往辛亥以来京津业余曲会一瞥北京旧时曲社杂记忆倚声社回忆天津《同咏社》曲况回忆苏州幔亭女子曲社津沽曲会旧事北京曲社忆旧故国如今有此音吴梅所谱《桃花扇·哭主》的发现戴夏《史可法殉难沉江》杂剧手稿的发现韩世昌赴日演出始末回忆1947年俞振飞入川演出和重庆曲社一点更正引起的回忆《小丑》选录吴鸿迈先生病中谈昆曲史料曲谜传有情周总理看昆曲美国归来话曲事《告雁》排演记从小春香唱词而想起的往事忆念1960年京中曲社的游湖曲会苏州昆剧传习所师生与北京曲家曲社的渊源风雨五十载浇灌满园春遗怀故人深切怀念俞平伯先生人得多情人不老——纪念俞平伯先生和许莹环夫人点滴回忆歌永承平四百春——忆俞平伯先生与曲社的点点滴滴二老情谊,一阙新词——俞平伯代叶圣陶赋《浣溪沙》词及其他“兼北语,几南人,朋簪际会岂无因——深切怀念俞平伯先生舅父俞平伯公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平生风义兼师友——怀念俞平伯社长师门琐忆——纪念俞平伯先生百年诞辰忆北京曲社与社长俞平伯先生——贺北京昆曲研习社40周年-位非常可爱而又可敬的老人——俞平伯先生印象记哪里去找我的二妹怀念张允和女士提携后辈风范感人——深切怀念张二姐无尽的思念——怀念允和二姨同舟共济——哭铨庵周老师何时还忆恩师——为纪念周铨庵老师逝世十周年而作少小书窗同习画耄龄粉墨共登场——悼朱家溍挚友渊博精湛一代大家——追忆朱家潘先生遗爱长留天地间幽兰芳香祭先父情深昆曲九十载——忆倪征噢先生恩师,请一路走好——痛悼汪师健君老先生忆汪健君先生京华忆旧——兼怀汪健君、袁敏宣、俞平伯诸曲家母亲的昆曲情怀念我的老师袁敏宣怀念沈化中老师怀念沈化中老师……我与昆曲附录跋
章节摘录
是由前辈曲家周铨庵饰杨贵妃、朱尧亭演高力士、李楯演唐明皇,这是一段很有意义的欣慰的记忆,当时北京戏曲的票价最贵是6角,为了给曲社募资,进行了一次内部认购,票价是8角,补充了一部分经费,在计划经济时期,这是大胆的唯一的一次。老师鼓励我的演出,把【清平调】三首写在扇面上赠我。老师很理解我解不开的昆曲情结,也为我不在演出单位而惋惜,他一直鼓励我争取参加演出活动。拨乱反正后我在北京、上海、昆明、杭州和一些演员、曲友合作演出,如和周铨庵、朱世藕、李倩影演过两次昆曲《断桥》,和周铨庵、王纪英等人演过多次《游园惊梦》,和李蔷华、刘长瑜等多次演《写状》,陪同朱家溍演《单刀会》的鲁肃,又演了《太白醉写》《拾画叫画》,还分别和李倩影、王奉梅演过《惊变》,和王奉梅演过《折柳阳关》,和张正芳演了两次京剧《赠剑》,和周锦玫演了京剧《春闺梦》等剧。在上海昆曲研习社支持下演了《迎像哭像》,由师姐孙天申饰杨贵妃像,一位姓裴的曲友担任了高力士。还参加了上海曲社集体演出的《天官赐福》,由郑传鉴老师演财神,上海曲社的曲友们八仙过海,载歌载舞地饰演八仙,我是临时学习的天官。所有的合作都给过我很大帮助。上海不愧是昆曲曲友的老根据地,赵景深、樊伯炎、朱尧文、陈宏亮、甘文轩、叶惠农等诸位前辈曲家都是既唱得精美,又是研究的专家,书法家钱礼先生还赠我工楷的《长恨歌》全文留念,使我又感激又惶恐。上海曲友的盛情,我一直铭记在心。俞师不但很重视曲友的各种活动,也认真传授过不少曲友,如上海的叶惠农、北京的袁敏宣、樊书培等,都是我的前辈学长。
编辑推荐
《昆曲纪事》:北京昆曲研习社复社三十年纪念文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