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华龄 作者:冯昭仁 页数:370
前言
对《易》的解读,历来分为“象数”与“义理”二派:“义理”著作,浩如烟海;“象数”专著,寥若晨星。由此给人以错觉,以为《易》是为“义理”而作。其实,《易》本“象数”,发为“义理”。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孔子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在帛书《周易》的《要》篇中,孔子说:“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可见孔子的“德义”,并非贴到《易》上的外来标签,也不仅是对现成卦爻辞的简单诠释,而更是以“象数”为依托的心灵感悟。为了深刻地了解“史巫之筮”,“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还曾亲自进行筮占实践,取得了“百占而七十当”的结果。孔子如此这般“与史巫同途”,正是为了从各种筮占中不断地获得新的“德义”启示,因为离开了象数的基础,“义理”就难有与时谐行的发展。 在古人的心目中,世界是由“象”与“数”构成的。“象数”不仅是古人认知世界的语言,同时也是探赜索隐的一种思维方式。《易》卦就是夏商周三代的一部象数思想、史,是“观象用数”的最高境界(象数合一)的成果,而符号所系的卦爻辞,也是以自然演绎逻辑形式进行象数推演的产物。所以,“象数”是《周易》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它既是《易》之魄,也是《易》之魂,只有精通了象数之学,才能真正把握住《周易》的精髓,才能真正知晓《周易》的智慧所在,才能明白古人为何能用《周易》决疑解惑。 自晋代王弼扫象后,“象数”已一蹶不振,其间或有探索者,也难脱汉儒以来的窠臼,或充斥神秘色彩,或有悖历史可能,即便是可取部分,也显得繁琐支离,不成格局。 笔者深知,要揭开《周易》的神秘面纱,绝非易事,而人的智慧如阳光,唯有聚焦,始有力量。于是,遂远离闹市,蜇居乡野八载,空耳目,静心灵,以倾岩刊玉、汔渊剖珠之偏执,进入古人的历史时空,模拟古人的思维方式,化疑为悟,作成本书,与知者共享。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易》卦的起源与解读。下篇为由符号象数推演出六十四卦卦爻辞。
书籍目录
自序本书简介绪论 上篇 易卦的起源与解读 第一章 《周易》诞生前的文明背景 一、文字 1.文字与语言 2.文字与金属 3.文字与《周易》 二、历法 1.西亚与北非的历法 2.夏代及以前的历法 (1)五帝时代 (2)夏代的历法 3.商代的历法 4.西周时的历法 5.历法与《周易》的关系 三、龟卜 1.各文明古国的原始信仰与占卜 2.龟卜 (1)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2)龟卜术 3.龟卜与《周易》 四、数筮 ……下篇 由符号象数推演六十四卦卦爻辞下篇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周易》一书,形式奇特,符号古怪,文字简晦,从一诞生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至于历朝各代的名儒智士,为之伏案二千余年,留下了几千种著作,汇成浩浩荡荡的“易”学长河,至今波澜不息。然而“易”著的绝大多数,都是对《周易》经传的引申与发挥,而对于《周易》的求原,却寥若晨星,致使其神秘面纱至今未能被揭开。究其原因,一是神话干扰,空文误导。什么上古伏牺画卦,中古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近古孔子作“十翼”等等,已成后世探《易》之屏障;二是有关《易》来历的信息,过于贫乏,且隐匿不明,要从中梳理出头绪来,如灭烛探幽,谈何容易。 写作本书的素材,无非来自古籍与考古发现,大体都是公知的内容,关键在如何驾驭这些资料。欧州一位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在回答化石研究的诀窍时说:“你凝视它们足够长时间,它们就会和你说话。”对待《周易》研究,也需要有这种能使化石开口的专注精神,才能悟得其中隐秘的信息。例如,在卦爻辞中有一些数字,如“一矢亡”,“二簋”,“再三渎”,“七日得”,“八月有凶”,以及“十朋之龟”等等。由此,笔者反推出了与《说卦》传上不同的八卦序。 今天我们见到的先秦典籍,大都是古代的散简遗编,经过汉代文字隶化后的辑录本,难免珠中混目,不可全信,但也不能只疑不信,关键在要放到文明演进的大视野中进行甄别。须知,我们今日见到的古希腊著作,也非原作本,而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罗马帝国的拜占庭时期的希腊文转录本或评述本,甚至是从阿拉伯文转译本,再翻译过来的。看看世人是如何对待它们的,也许会有所启示。 借鉴人类其它文明演进的规律与史实,可帮助我们判断资料的可信性。 人类与万物的根本区别在进化出了一个智慧的大脑,它是太阳系中,人类已知的最复杂的物质。人类的历史,其实质就是大脑的进化,及进化了的大脑,在各时空下其功能的展现史。所谓文明,是大脑活动所创造的成果,而文化则是大脑功能施展时所留下的印迹。人类大脑的抽象认知能力,以及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都制约着人类的一切智力活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