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肖寒、 朱焯炜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9-10出版)
前言
《太空探索》以最新的航空、航天探索资料为依据,对太空、天文知识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从有关地球、月亮和太阳到人类对各个行星、矮行星以及各种小天体的探索,从太空旅游到太空军备、太空医学、宇宙暗物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同时结合中小学生趣味物理实验,教会他们如何探索太空,寓学于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探究性学习类课外读物。
内容概要
《太空探索》由肖寒和朱焯炜所著,以最新的航空、航天探索资料为依
据,对太空、天文知识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从有关地球、月亮和太阳到人
类对各个行星、矮行星以及各种小天体的探索,从太空旅游到太空军备、太
空医学、宇宙暗物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太空探索》里找到答
案,同时结合中小学生趣味物理实验,教会他们如何探索太空,寓学于乐,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探究性学习类课外读物。
书籍目录
探索工具 ·最早的观测方法——古人肉眼看天 ·智慧的结晶——古代天文仪器 ·人类目光的延伸——望远镜的诞生 ·色差的解决办法——反射式望远镜 ·巨大的家伙——大型光学望远镜 ·大碟子——射电天文望远镜 ·轨道上的眼睛——“哈勃”望远镜 ·实现飞翔梦想的工具——飞行器 ·摆脱地球的束缚——火箭 ·叩开天门的使者——人造地球卫星 ·探索太空利器——空间探测器 ·实现人类登月的工具——载人飞船 ·天地往返航班——航天飞机 ·全能的飞机——空天飞机冲出地球 ·走进美丽天宫——月球登陆 ·太空中转站——月球基地 ·第一次亲密接触——水星的空间探测 ·最热的行星——金星的空间探测 ·红色行星——火星的空间探测 ·行星之王——木星的空间探测 ·“卡西尼号”的使命——土星的探测 ·可爱的小家伙——小行星探密 ·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的探索 ·走出银河系——河外星系的秘密探索路上 ·一门新兴学科——太空医学 ·亲临太空——航天员的轨道站生活 ·太空相拥——人类在太空活动 ·寻找新居——移居太空 ·奢侈的观光——太空旅游 ·血的教训——太空探索付出的代价 ·太空军备——没有硝烟的战场 ·初次尝试——撞击彗星 ·艰难的路程——中国航天之路 ·信不信由你——寻找外星人 ·未揭开的谜——宇宙的未来与暗物质 ·探索先锋——诺贝尔奖的幸运儿
章节摘录
最早的观测方法——古人肉眼看天。——《易·彖·贲》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易·系辞上》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周期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开始了对日、月等天象的观察。在古代人们没有仪器,只能靠人的双眼和智慧来观测,而他们所留下的印记在全世界范围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叹为观止的。 天圆地方说 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中国古代就逐渐形成“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朴素的直观见解。到了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又逐渐形成了“盖天说”。盖天说认为,大地不是平整方形,而是拱形,天空如一个斗笠,大地犹如一个倒扣的盘子。战国时代的尸佼在《尸子》一书中对宇宙概念明确写到“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意思是:宇表示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即表示空间。宙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即表示时间。 “日出黄有黑气”——太阳黑子 关于太阳黑子,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观测记录。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事,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录将黑子出现的时间与位置都叙述得详细清楚。欧洲关于太阳黑子纪事的最早时问是公元807年8月,当时还被误认为是水星凌日的现象。而在此之前,我国历史上已有关于黑子的101次记录,这些记录不但有时间,还有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变化情况等等。难怪美国天文学家海尔会赞叹道:“中国古代观测天象,如此精勤,实属惊人。他们观测日斑,比西方早约2000年,历史上记载不绝,并且都很正确可信。”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记录 中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我国古代称彗星为“星孛”,《春秋》上记录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现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每次出现,我国都有详细的记录。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这段记载的年、月、日数,位置和近代科学家推算的完全相符。 中国的彗星观测成果,得到近代西方天文学家的高度赞扬。法国人巴尔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研究《彗星轨道总表》之后曾说:“彗星记载最好的(除极少数),当算中国的记载。” 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日食的记录 当日食发生时,本来光芒四射的太阳会突然变得暗淡无光,成为一个暗黑的圆面,星星却出现在白日的天空,这样的奇特景象,对于不了解其原因的古人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然成为了中国先民们重点观测的天象。日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日食周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书经·胤征篇》记载:“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失驰,遮人走……”,描述了夏代仲康元年日食发生的时候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诗经·小雅》中还以诗歌的形式记载着发生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从我国春秋时期到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前770年——公元1874年),有记载的日食共985次。 夜中星陨如雨——流星的记录 中国人对流星群、流星的记载,早于其他国家。古书《竹书纪年》中就有关于流星的记录:“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我国古代的流星雨记录达180次之多。中国人不仅记录流星,而且能准确地指出陨石的来历:“星坠至地,则石也”(见于《史记·天官书》。)而在欧洲,公元1768年曾发现三块陨石,对此巴黎科学院推举拉瓦锡做研究,他得出的结论却是:“石在地面,没入土中,电击雷鸣,破土而出,非自天降。”一直到公元1803年欧洲人才知道陨石的由来。P2-5
编辑推荐
这本《太空探索》由肖寒和朱焯炜所著,为“探究式学习丛书”之一。《太空探索》贯彻从观察和具体科学现象描述入手,重视具体材料的分析运用,演绎科学发现、发明的过程,注重探究的思维模式、动手和设计能力的综合开发,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精神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掌握开拓创新的基本方法技巧和运用模型的目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