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英雄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孔庆东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孔庆东2008年度新作结集。最生猛辛辣的杂文,针砭时弊,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鲁迅之后,少有人及。本书大量篇幅以最大尺度畅谈文革轶事,以爱国情怀反思共和国历史,缅怀先辈英雄,迥异流俗,别有一种历史观。其重磅文章《十大元帅的情缘》《向梁漱溟先生学习》,评人论世,精彩新见纷呈,远胜众多百家讲坛作品。  韩毓海誉其为“马列风骨,毛鲁精神,北大文章,中国气派”;语言学家抱冰庐主人评其“机趣横生,妙语解颐,寓正谊于幽默,弘至道于诙谐,天下博客第一”。

作者简介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98年以《47楼207》杀出江湖,持续写作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痛快文字。 
本书为孔庆东2008年度最猛新作结集。

书籍目录

挑灯看剑坐高楼  向梁漱溟先生学习  41年前的国庆照  诋毁鲁迅的十大招法  醉侠灭蝇记  海外留学当自强逆水行舟的中国  我对家乐福事件的态度  谁是没人味儿的人?  国旗为你从天落  发扬“08精神”,重建民族魂  “九一八”与传媒寻章摘句吃油饼  漫话抄手过三九  说说阿扁的扁  脍炙人口说脍炙  台湾已是武林天下  吃油饼,想列宁  山西何止好风光  手捧馒头满心暖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奔腾的中国心八方风雨会北京  中国,向世界倾诉  哪些国家没来奥运?  武术能不能进奥运  谁是奥运大英雄?文如流水不争先  骆驼祥子与围棋  庆东作文秘诀  问还是不问  动人春色不须多  旅游与旅游文学  文如流水不争先  色不可戒  电视是不是经典  读书没啥了不起  围棋国手必读书十大元帅的情缘  苦尽甘来总司令——朱德  悲情侠义大将军——彭德怀  柳暗花明林大帅——林彪  玄机莫测刘军神——刘伯承  草莽因缘贺胡子——贺龙  情天恨海陈老总——陈毅  德高才茂自圣贤——罗荣桓  长看春意在人间——徐向前  福寿双全智慧深——聂荣臻  羽扇纶巾定乾坤——叶剑英

章节摘录

  挑灯看剑坐高楼  向梁漱溟先生学习  今天上午秋高气爽,令人食欲大振,于是中午吃了6个包子两根黄瓜。饭后天色忽转阴沉,有点闹肚子,遂以孔门秘诀“四面出击法”治之。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棋谱,一边逗小猫,一边读点旧书。先读了本《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是张申府、梁漱溟、汤用彤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重点阅读了梁漱溟的部分,其他部分快速浏览一遍。不知不觉陷入对梁漱溟问题的思考,遂又读了一本《梁漱溟问答录》,15万多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同年6月,梁漱溟老人就以95岁高龄仙逝了。这本问答录,是汪东林陆续整理的,86年就在《人物》杂志上连载过,我曾看过一部分。这次完整地读一遍,勾勾画画,写点心得。抬眼一看,已经是明月在窗,晴光满天了。  梁漱溟的大名,眼下有点火。其实跟其他被吹捧的大师一样,吹捧者大多既未曾见过其人,也未曾读过其文。只不过听说梁漱溟曾经跟毛泽东当面叫板过,于是就推崇为“反共大师”。当今的汉奸阵营也真是可怜,既无学问,也无德操,只要听说谁跟共产党红过脸,马上就认作亲爹。怪不得汪精卫先生一气之下,愤然填了海呢。  梁漱溟祖上并非汉人,所以请汉奸弟兄们就不要打他的主意啦。人家本来是元朝宗室,蒙古人,姓“也先帖木耳”,封为“梁王”,住在河南汝阳一带。元朝灭亡后,就改姓梁了,说是取自“孟子见梁惠王”。其实他们也先家族跟孟老夫子,八竿子打不着,这么说大约是为了显得有文化。不过孔老师觉得,孟子见梁惠王那一篇,讲的都是如何施仁政,如何建设理想国,什么“仁者无敌”啊,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妻”啊,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吧,这些恰巧跟梁漱溟先生的思想惊人相似,所以梁老先生印象深刻焉。  这个也先家族,跟汉族通婚了几百年,从河南跑到广西,再到河北,再到山西,再到北京,明朝的时候就给老朱家做官,清朝的时候就给爱新觉罗家做官,早已忘却自己是蒙古人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融合性,家谱里写着祖先,但不搞种族优越论,自然融合,平等竞争。梁漱溟的爹爹梁巨川,在清末当个四品官的内阁侍读,“意趣超俗,满腔热忱,一身侠骨,不肯随俗浮沉”,这样的人在时代转折处,有时候会想不开。当张勋复辟失败后,老人家知道大清王朝真的无可挽回了,就在1918年,自己花甲大寿的前夕,一头扎进积水潭,以身殉清,顿时轰动了京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一代文豪都写了文章,对这种封建余孽进行批判。但孔老师认为,凡是对自己的思想立场忠心耿耿,并不惜以身相殉者,不论那思想“对错”,这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梁漱溟幼年,亲历过八国联军闯进家中,把他的玩具都砸坏了。那些污蔑义和团是“暴徒”的汉奸们口口声声说八国联军是“文明之师,正义之师”,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则一定会让他们失望的。  梁漱溟七岁进了北京第一个洋学堂“中西小学堂”,后来多次转学。他学习比较差,最高学历是中学毕业,却年纪轻轻就成了北大教授。是不是梁漱溟天资聪颖,智商超人呢?非也。梁漱溟从小就体弱多病,脑子愚笨。他6岁了还不会系裤带,一天早上,母亲隔屋喊他,责问为何还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帮我穿裤子呀!”招得全家大笑。进入青春期后,梁漱溟同学的智力才开始发达。所以大家明白孔老师为何推荐梁漱溟为学习对象了吧?像鲁迅胡适钱钟书张爱玲那类人尖子,平常人是学不来的。而梁漱溟这种资质低劣得近乎郭靖的人,后来居然成为一代大师,这足以激励千万个在班里排名到三十以后的朋友吧?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在《民国报》当记者时笔名寿民或瘦民。总编辑孙炳文(参见孔庆东《十大元帅情缘》系列文章)曾给他题了一个扇面曰“漱溟”,从此就用这个名了。按东博释名法,此名的三个字中都含水,所以后来才能跟毛泽东叫板,“毛泽东”加上“毛润之”才两个水,只好让他一筹,必须的。而毛泽东当时虽然生气,过后并不计较也。  梁漱溟一生关注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国家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在中国,是互相联系的。孔老师认为,作为1840年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谁要是不关心国家问题,或者号称只关心“普世价值”,而放弃中国的具体问题,那他就连一个“普世的人”也不配。我们把梁漱溟当作佛学大师也好,儒学大师也好,都不该忘记他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是一个思想实践家。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参加国民党,都是为了救中国。后来退出国民党,组建民盟,也是为了救中国。梁漱溟通过观察思考认为,人生的苦乐不在外界,而在自身。他到北大之前,在家里闲居了两年,大量研读佛经和佛学著作(跟鲁迅相似),19岁开始吃素,一度有出家之念,后来进一步看破,29岁那年结了婚。正像孔老师认为的,出家人未必是真和尚,特别是现代商业社会,庙里已经没有一个真僧,世上也没有一座真庙了。真正的好和尚,都拖家带口战斗在世俗的海洋里呢。  梁漱溟在家里自己给自己当博导,读了两年自费博士,24岁就被蔡元培请到北大当了哲学教授。现在很多糊涂人一窝蜂似的鼓吹“民主邪教”,他们不知道蔡元培当年之所以创造了北大神话,全靠“独裁专制”。蔡元培想请谁就请谁,想开除谁就开除谁,根本不用开什么教授会,也不用投什么狗屁票。层层负责,每个人用自己的名誉来担保自己的工作业绩。今天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办不好?原因之一是堂堂大学校长,连个门卫也指挥不了,想开除一个后勤的科长,都要先打听打听那家伙的姐夫是不是在教育部烧锅炉的。从评职称到卖馒头,万事无人负责,都是黑箱操作,美其名曰民主,其实就是一堆烂柿子淹死傲霜花,80个庸才(包括5个汉奸5个流氓)用投票的方式排挤陷害20个英才。蔡元培不问学历,不看出身,凭着自己的学术眼光,请梁漱溟到北大讲印度哲学。梁漱溟说自己一没上过大学,二没留过洋,对印度的六派哲学“素不留意”,“怕不能胜任”。蔡元培便说了那句百年名言:你固然不甚懂得印度哲学,也没有发现旁的人对此更精通。于是,梁漱溟就当了北大的哲学教授。  蔡元培还干过更出格的事儿,他想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的文科学长,为了过教育部那一关,他亲自伪造了陈独秀的学历。都说造假不好,但如果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去糊弄糊弄官僚,我看反而是个英雄,因为大学是为人民办的,不是为教育部办的!这样的神话在今天是不可再现的,因为即使有了蔡元培那样的伯乐,他也过不了教授们那嫉贤妒能的一道道鬼门关也。  梁漱溟为人不左不右,半新不旧,所以往往能客观看人。比如他肯定陈独秀的伟大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陈这人平时细行不检,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很不客气,经常得罪人。”他跟李大钊也是好朋友,但那些共产党朋友谁也不曾介绍他入党,梁漱溟便知道“显然我这人条件不合。”他赞同胡适的白话文主张,但不佩服胡适的人品,“感到作为新文化运动之灵魂的新人生、新思想,在他身上并不完备”。梁老师上课第一天,到校长室问蔡元培对孔子什么态度。蔡元培“沉吟地答道:我们也并不反对孔子,儒家的学说作为一门学问,是必须认真研讨的。”章士钊有独立不羁的性格,不过“多才而多欲,细行不检,无所不为,甚为可惜,然其个性甚强,气概不凡,自有我所不及处。”  梁漱溟在北大任教7载后辞去,是因为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总结当时的青年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堕落鬼混来谋取文凭的,一种是自尊自强却烦闷苦痛的。所以梁漱溟要在学校教育之外,另辟挽救青年的战场。可惜那时候没有博客,否则漱溟先生一定会开辟一个“梁博书院”的。  从此梁老师就投身于乡村建设,奔走于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西等地。在那军阀割据兵荒马乱的旧中国,教育救国是远水不解近渴的,但禁赌禁毒、反对缠足、扫盲识字、指导农牧、保健防疫、移风易俗等活动,总体上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总不能要求每个知识分子都去领导人民闹革命吧。  梁漱溟在山东搞教育实验时,得到了山东主席韩复榘的支持。民间有很多韩复榘不学无术的笑话,孔老师也会讲七八个。但实际上韩复榘文化水平很高,熟读四书五经,在县衙和部队里都当过“司书”,是以文武双全的本事当到一员大将的。传说中他那些愚蠢的搞笑之举,孔老师认为一部分是民间文学的“集合”作用,将发生在多人身上的事情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造成“典型”效果;另一部分则可能是韩复榘故意装傻充愣,其中又可分为幽默调侃和愤世嫉俗两种。比如蒋介石推广“新生活运动”,强令国民上街一律“右侧通行”,韩复榘说:“蒋委员长脑袋瓜子进水啦?让人走道都靠着右边走,那他妈的左边谁走啊?那马路不浪费了一半吗?”一个省主席,是断不会弱智到此种地步的,韩复榘假如确实说过此话,那就是故意装傻来反对蒋介石不得人心的“新生活运动”。而梁漱溟搞的教育实验,韩复榘就不但支持,而且亲自考察。韩复榘个性倔强,又佯狂傲物,所以冯玉祥蒋介石都很讨厌他。冯玉祥打过他一个耳光,老蒋则终于寻了个“不战而逃”的罪名,把韩复榘给诱杀了。  梁漱溟跟国共双方许多高人都有交往,自负是同盟会老资格,志向又高,学问又大,所以虽然待人平和,但心中敬佩的其实没几个人。抗战期间,他两赴延安。第一次与毛泽东彻夜长谈抗日前途,就被毛折服。毛泽东把即将写成的《论持久战》的观点向他和盘托出,梁漱溟顿时眼前一片光明。他说:“蒋介石的讲话、文告我听过、看过多次,个别交谈也有若干次了,都没有像这一次毛泽东那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我说这些,毫不带主观上的随意褒贬,而是历史事实。”毛泽东能说服梁漱溟,后来当然也就说服了整个国民党和全国人民。第二次彻夜长谈建设新中国问题,在阶级斗争和改良主义上发生了争论。梁漱溟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按照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就可自然建设好,而毛泽东强调“普世价值”,强调“中国社会却同样有着与西方社会共同性的一面”,不革命就不能完成历史重任。“两人相持不下,谁也没有说服谁。”但谈话从容亲切,“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  数年后,梁漱溟反思了自己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承认中国不但存在着阶级,而且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这并非是毛泽东说服了他,而是抗日战争的现实唤醒了他。梁漱溟的很多学生,都参加了共产党的抗日部队,有的还牺牲了。目睹抗战现实和国民党畸形抗战积极反共的高压政策,梁漱溟参与创建了“民盟”,成为国共之外的第三大政治力量。人一旦参与政治,就难免会说错话,办错事。梁漱溟“素常有自勉而勉人的两句话:一曰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人家,二曰在识见上不过于相信自己。”孔老师认为这两句话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梁漱溟自负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家书中说“今后中国大局,建国工作,正需要我,我亦不能死。”他多次遇到危险,都幸免于难,自以为是老天爷保佑他这个民族伟人的。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狂妄,原来都是共产党的地下英雄保护了他。  1946年,梁漱溟二赴延安,把在重庆不能说的关于建设国家的理想大大畅谈了一番,毛泽东找了十位中共领袖来听他上课。梁先生反内战、反腐败,可是对现状无可奈何,以为和平遥遥无期。没想到短短三年,共产党就打败了蒋介石,创建了新中国,“终于在中国开始了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他的理想可以实现了。梁漱溟也曾对国民党抱有幻想,企图在国共之间和稀泥,甚至帮助国民党要削除中共的武装,导致那场著名的周恩来大怒事件。周恩来罕见地大发其火:“梁先生,你不要往下说了!我听着心都碎了!”  梁漱溟很快明白了自己真是不懂政治,很容易被抽象的美妙言辞所利用,所以他从此采取“只言论,不行动”,只代表个人,不代表任何组织的原则。这一点,孔老师十分赞成。我们知识分子关心天下大事是对的,但是政治问题错综复杂,不可轻易涉入,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尽职尽责了,最好不要拉帮结党。具体的操作,则还是由专门的政治家去干,比较合适。书生满腔热忱地做了有损人民利益的事情,历史上是很多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政治热情错解为政治能力。即使北大的政治学教授,当真搞起政治来,恐怕并不是一个街道老大妈的对手啊。  梁老师决定了只代表个人,他说话的自由度就接近孔老师了。他一方面批评国民党,要国民党承担挑起内战的责任,下野认罪,接受惩办战犯。另一方面他认为共产党虽然是被迫的,但也打了三年仗,也应该向人民道歉。对于共产党建立的一党专政的新中国,梁漱溟并不认为是理想的。1950年毛泽东请他参加政府,梁漱溟不答应,他认为“全国的大局还不会从此稳定统一下去。而我是曾经以第三方面的身份,为国事奔走过的人。一旦大局发生变化,仍需要我这样的人为国事奔走。”梁老先生确实自负得太可爱了,总觉得自己这颗“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还没正式出场呢。所以建国后,他总是给中共挑毛病,而毛泽东也总是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到西南考察土改后,梁漱溟对老毛称赞邓小平的才干,毛泽东笑着大声说:“梁先生看得蛮准,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梁漱溟是社会实践家,从具体的社会考察中,他逐渐发生了思想转变,公开发表文章,说“在阶级、阶级斗争、武装革命能不能解决及如何解决中国问题上,我省悟了自己的错和中共的对。”这不是见风使舵,而是服从真理的光明磊落。梁漱溟以前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一是因为他搞的乡村实验,并未真正深入到穷乡僻壤的底层;二是因为他把“斗争”简单理解为你死我活的暴力搏斗,不明白毛泽东说的斗争是哲学意义上的“对立统一”;三是因为他主观地认为共产党主要是农民,后来读了彭真的文章,才明白那不过是共产党员的“历史出身”,共产党的实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先锋队,其中包括了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  梁漱溟具有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这本来是好事,但却导致了他的自我膨胀意识长期未能解决。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了汉”,是“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才发生了1953年政协会上跟毛泽东的冲突。  那次会上讨论总路线问题,国家已经确定了要大力发展重工业,这是走向现代化、避免再度成为殖民地的千秋大计,而且国家并没有轻视农业。而梁老师和孔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总是喜欢说些政府和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问题,而且喜欢夸大一点地说。梁漱溟言道,解放后城市工人的生活提高很快,但农民还很苦,一个在九天,一个在九地,所以国家不应该遗漏农民。此话单独看没有毛病,但放入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抗美援朝的具体语境,就犯了“导向错误”。翌日,毛泽东未点名地批评此种论调是“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难道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倘若毛泽东直接批评梁漱溟,可能还不至于发生冲突,可是毛泽东采用了鲁迅笔法,希望给梁漱溟留面子,没想到梁漱溟最喜欢的就是单枪匹马挑战一个党,他偏偏要“顶风作案”,“我就在气头上写了一封信”,要求“主席给我机会当面复述一遍我原来的发言而后指教”。这实际上是下了要求辩论的战书,此种“好强逞能”之举,孔老师也干过,很能理解那种“英雄主义情怀”也。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权威发士所高度评价的“马列风骨,毛鲁精神,北大文章,中国气派。”是东博书院虽未完全做到,但永远追求的文化境界。本方丈在此,向三年来所有爱我恨我赞我骂我的一撇一捺们深施一礼。  ——孔庆东  貌似平易散淡或幽默轻松之笔墨,暗蕴肝脑之劳瘁多矣,故一文草毕,往往掷一呼日:“吾又为天下记一流水账也。”当此之时,一馍在手,吭哧一口,能不令人壮怀激烈乎?  ——孔庆东

编辑推荐

  东博书院年度十大段子  1  蒋介石推广“新生活运动”,强令国民上街一律“右侧通行”,韩复榘说:“蒋委员长脑袋瓜子进水啦?让人走道都靠着右边走,那他妈的左边谁走啊?那马路不浪费了一半吗?”一个省主席,是断不会弱智到此种地步的,韩复榘假如确实说过此话,那就是故意装傻来反对蒋介石不得人心的“新生活运动”。  2  毛泽东为什么不当国家主席?就是不乐意上班,不乐意迎来送往,不乐意天天会见那些世界各地的弱智政客和无聊大款。他就乐意天天坐在菊香书屋那把破藤椅上,读二十四史就红烧肉,何其爽哉!读者文摘上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小平同志陪毛泽东散步,向毛请教道:“租席,你说四街嗓,最痛苦的,四啥子事情啊?”毛主席大手一挥说:“桑板!”小平又问:“就没有更加痛苦的啦?”主席低头沉吟半晌,抬头深吸了一口烟,又是大手一挥说:“田田桑板!”可见,革命伟人也是讨厌上班的。  3  毛泽东有个保健医生叫王鹤滨,有一次带着4岁的儿子王子翼去老毛那里玩,看见毛泽东正在津津有味吃辣椒。老毛夹了一筷子给小孩说:“这东西可好吃啦。”王鹤滨急忙拦阻,老毛就自己大嚼,故意引诱娃娃。王子翼好奇想吃,毛泽东便又夹了一截给他说:“吃吧,可好吃啦,不要听爸爸的。”王鹤滨再次拦阻,但毛泽东严肃地对他说:“你让他吃嘛。怕什么?让他上上当。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那样,使他以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也有坏人嘛!”  4  长安街华灯初上,遂匆匆奔赴大剧院。暮色中远远望见那座巨大的王八蛋,仿佛在神七上看地球的感觉。走到近旁,见池水环绕,无路可达,便迎着人民大会堂的灯火,走向北门入场。却见数百名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胸挂号牌,逆我涌来。孔和尚素有一句名言:逆我者,必傻冒也。果然3分钟后,一干部模样者急急奔来大喊:“大家请返回,走反啦!”于是几百名脑白痴扭转后脑勺,步孔和尚之后尘,迤逦入蛋也。  5  “扁”从象形的角度看,下面是四条腿,上面是个驴头马面似的的东西,所以凡是叫“扁”的,必离畜生不远。还有的测字先生说,“扁”字下面是三个“空牙槽”,有槽无牙,故凡是叫“扁”的,撒谎成性,说话都靠不住。这个解释恐怕有点八卦了,与文字学无关,属于“江湖阐释”也。还有的促狭鬼说,“扁”的字形,就是半头野驴的肚子上被横着打了一枪,孔老师觉得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罗列在此,不予采纳也。  6  我们那时经常贬低老皮的智商取乐,老皮也不生气。话说一日我们几个流落荒岛,饥饿难耐。老皮天性纯良,慨然道:“切吾手指,暂且充饥,他日或可再生。”郁文操刀欲切。老皮忽然喊停,补充道:“砸肿了再切,那样肉多!”  7  吴组缃先生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真性情。当学生们问他,为什么创作成就不如茅盾时,吴先生一脸认真地说:“我孩子比他多啊!”此言每次回忆起来,我都不禁要笑。你说这是玩笑吧,但又确为实情,生活重担确实对事业有影响。但你要当真吧,又绝对不是那么回事,这话的后面肯定还有话。这就叫“北大水平的语言艺术”。还有我们问他为什么只研究古代文学,不研究现代文学了,吴先生说:“我让给王瑶了!”他把“让”字说得分外重,“本来我是研究现代文学的,王瑶非要研究,我就让给他啦!”王瑶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开创者,是我们这些徒孙辈的祖师爷,大家都奉若神明,谁敢有半点不敬啊。听吴先生的口气,好像是照顾小兄弟一般,这话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实在值得反复咀嚼。  8  因为伍若兰脸上有点麻子,朱德就趁机打趣道:“你有麻子,我有胡子,我们就‘麻麻胡胡’结婚吧!”部队里的宣传员编了个顺口溜:“麻子胡子成一对,麻麻胡胡一头睡。惟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9  毛泽东说朱德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而说彭德怀是“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一个是坐帐的,一个是陷阵的,已经说得再透辟不过了。可惜彭大将军被夸糊涂了,有一天横刀立马杀到毛主席的帐前,毛主席一生气,就把他从马上给揪下去了。  10  1928年初春,担任广东军委书记的28岁的聂荣臻在香港给干部们上军事课,突然觉得那位18岁的河南信阳姑娘、党的机要交通员张瑞华(1909-1995)同志非常可爱,于是就找小张,说是要“谈谈”。孔老师敬告天下女青年:凡操巴蜀地区方言的男性找你,慢悠悠地号称“谈谈”,务必当心,一个不小心就谈进他的龙门阵里去啦!倘若东北男人找你“谈谈”,则尽管放心,顶多是求你替他保管500万现金而已——刚从银行抢出来的。聂书记跟小张这一谈,就谈了半个多世纪!什么叫浪漫?革命就是最大的浪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脍炙英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1条)

 
 

  •   书评:从小到大都不爱看武侠小说,不喜欢侠客们的打打杀杀,也不喜欢江湖的恩怨情仇,总觉得那是文人们的纸上谈兵。读了孔庆东教授的《脍炙英雄》,感觉真不愧是“北大醉侠”,嬉笑怒骂皆文章,仗义执言真性情。不禁让人忽生一股横刀立马、闯荡江湖的豪情。问天下谁是英雄?那些过往的人物连同他们的事迹,都在孔教授的笔下一一闪现,有梁山好汉,有民族英雄,有革命先烈,甚至还有奥运英雄,特别是十大元帅的一生情缘,更是抒发了一种铁骨柔情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为我们解开了融化在血液中、埋藏在骨髓里、蕴藏在情感上那无尚崇高的英雄情结,那是无意被疏远、刻意被压抑、失意被抛弃的一种情感,被孔教授那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文字点燃,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激情在胸中激荡。这是一个包装英雄、炒作英雄、消费英雄、解构英雄的时代。有死了都要爱的超男超女,有走马灯似换来换去的财富排行榜,有名目繁多的各类年度人物,等等,不一而足,该有的似乎都有了,只是少了那么一股英雄人物的激情与豪迈,缺了那么一点对英雄的敬意和崇拜,这也是一个英雄缺失的时代。正如同一个江湖没有英雄不能称其为江湖一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如果没有英雄,那就会没有力量、迷失方向、丧失理想。我们呼唤英雄,因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   大快朵颐的文字《脍炙英雄》看完了,很想写篇书评,但有无从下笔,因为再好的书评都及不上他的任何一篇文章。在他的文字中,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个勇敢、智慧、深刻的人,是一位用文字来剖析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学者。他敢于表达别人不敢谈及的敏感话题,善于用调侃嘲讽的语言针砭时弊揭示丑陋,勇于用客观深刻另辟蹊径的诠释伟大人物,在浮华的社会保持着一位责任学者应有的思考和社会责任感,不断的用文字深刻剖析社会,剖析人类灵魂。其实在别人知道他“北大醉侠”的同时,他还有一个称为“北大的马克•吐温”的称号(这是相当形象和真实的)。《脍炙英雄》中对于十大元帅的情缘的文字是最精彩的部分,十位元帅十篇情感故事,虽然只有短短三万字,但他在写这些文章时,都是阅读和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任意捏造,对每一位感情经历都是通过充实的证据已于详细解读,并不随意武断来。喜欢的读者可以好好的看下,当然只通过平淡的讲解是不能吸引人的,所以他通过他特有的孔氏幽默,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次阅读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充分体现了孔氏文章的幽默,严谨,充实,真实的文风。阅读这十篇都会让我拍案叫绝,大笑三声。整本书中,他的每一篇文章就是一盆好菜,色香味俱全,让人大快朵颐之后还能久久不忘怀。这就是老孔的魅力,好文章的魅力。
  •   孔老师的大名早有耳闻,今阅其书,名不虚传。《醉侠灭蝇记》印象尤为深刻,小事一桩,却写得有声有色,真下笔如有神,还能针砭时弊。《脍炙人口说脍炙》体现了教授渊博的学识,和对中华文明的无限热爱。奇文共欣赏!
  •   看过孔庆东之前的一些作品,挺喜欢他渊博的知识和语言风格所以才买来看。只是这本书里收的都是一些博文,虽然还是那么风趣,但总感觉没什么深度,纯粹是在调侃,早知道直接去他的博客看就好了。这是一个包装英雄、炒作英雄、消费英雄、解构英雄的时代。有死了都要爱的超男超女,有走马灯似换来换去的财富排行榜,有名目繁多的各类年度人物,等等,不一而足,该有的似乎都有了,只是少了那么一股英雄人物的激情与豪迈,缺了那么一点对英雄的敬意和崇拜,这也是一个英雄缺失的时代。正如同一个江湖没有英雄不能称其为江湖一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如果没有英雄,那就会没有力量、迷失方向、丧失理想。我们呼唤英雄,因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   一直很喜欢孔老师的书啊。买了脍炙英雄后却一直没时间看,最近看了,感觉很不错,还是一贯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尤其是书中对于十大元帅平生的介绍,让我等受益匪浅,以前对此方面委实是知之甚浅,赐教了。
  •   每每读老孔的大作都感到酣畅淋漓,痛快呀。这本书里是的有几篇文章确实感受颇深。特别是关于梁漱溟和十大元帅的文章让人感觉知识分子的自我悲哀和开国元勋的平常人的一面。历史没法重现,但是这些历史琐事确实能为鉴。哈哈
  •   机趣横生,妙语解颐,寓正谊于幽默,弘至道于诙谐,天下博客第一
  •   第一 次读孔庆东的作品很喜欢,尤其是脍炙 英雄 和奔腾的中国心
  •   大学时代买了本孔大侠的《47楼》来看,文字幽默,令人难忘。
    这本脍炙英雄风格截然,文字激昂,亦令人赞叹。
    大侠风范依然啊
  •   孔老师真的是一个很幽默很刻薄很犀利的人,我读到某些经典的段落和句子第一反应是捧腹大笑,然后马上会沉思,接着是郁闷,再是愤怒。孔老师的书让我对这个世界、社会和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好多事情原来真的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好多事情又比我想象的要简单。我比较喜欢孔老师的性格和脾性,喜欢他的直率坦诚,尤其喜欢他偷摸着出去吃油饼,人活着就应该这么爽快。
  •   孔老师的书没得说,值得读!现在很多垃圾的书充斥市场,像这样的好书已经很少了,所以不妨买来一读。
  •   因未能于东博书院读十大元帅情缘,遂买此书,痛读之下,除元帅情缘,另有数篇亦痛快淋漓。孔和尚之书,自非凡人可比。
  •   老孔的书,博文读了好多,曾经发出过“孔和尚普渡众生”和“读孔庆东,做明白人“的感慨。虽然这些文章都已读过,可老孔的文章就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啊。
  •   写的英雄的篇幅太少了,不过瘾啊,老孔加油啊心里有个问题:老孔啥时候当上北大中文系的主任,又什么时候能当上北大副校长呢?呵呵,我是第一个有这样想法的么?
  •   大侠孔庆东思想好文采好作品好,具有鲁迅风骨。本书值得忧国忧民之士一读,只是字太小、太密。
  •   孔庆东的书,让人大笑过后再反思,总是发人深省,每每看他的书总是笑到别人骂我是神经病,然后一个人的时候又总是对着他的书反思自己,他的书已经看过好几本了……会一直看下去……支持孔庆东……
  •   孔老的流水体文章,读来太过瘾了。博客上看过一些,但是和捧着纸书看的感觉不能比。上下班地铁上看着,时间好像不够用的,转眼就到站了。体会到孔老师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
  •   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孔老师的博客空间里看到了,买这本书就是为了收藏里面的部分内容。孔老师是个博学睿智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开始圆润起来,但幽默不改。他的书都挺好看和耐看。
  •   喜欢孔老师的朋友,买这本书就对了,其中融合了孔老师个人的看法,看起来很是过瘾。值得收藏,值得推荐。符合了孔老师一贯的文风,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将自己的观点,埋藏在字里行间。北大的教授,玩弄文字的高手。
  •   东博书院是常驻地,孔和尚称之为精神导师也不为过
  •   一如既往的支持孔老师,不过在这本书里孔和尚好像更狂妄了
  •   北大醉侠的作品读了很多了,酣畅淋漓的感觉一如从前。读多了,好像字里行间少了些什么?究竟是什么呢?
  •   孔老师随笔性的作品集,嬉笑怒骂皆出自真性情,太喜欢孔老师了!
  •   对孔老师的观点不是完全都认同,但其辛辣的笔风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不管怎样,对孔老师的爱国热情很钦佩。
  •   孔老师的书看起来真的是太愉快了,在北大日益堕落的今天,能有孔老师这样的真正的学者存在,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   孔敬东老师的作品,针砭时弊,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令人感悟良多!
  •   孔老师的文章写的是生动而有趣,最初是在“羊城晚报”上看的连摘,觉得不过瘾,索性买来看,真是精彩
  •   怎么说呢,他的书一直都是这样。有闲的人买了打发时间看看。书质量很好。是正版
  •   帮小区内的党员买的,他说很好!
  •   朋友说好。
  •   第一次看孔老师的大作,有点像随笔,还不完全是随笔
  •   孔老师的文章很有意思!~这本书值得一看.
  •   非常喜欢孔老师的博客,深刻又有娱乐性,这本书非常值得买
  •   因为喜欢孔庆东的博,希望读他的书。书的风格很喜欢,充满正气。
  •   虽然还没看此书,但我是孔庆东的铁杆粉丝,喜欢他的幽默。
  •   孔老师的生活充满乐趣,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灵感,随手拈来,就是一篇佳作。这样会写文章的老师现在很难找了,我表示由衷的敬意。
  •   一馍在手,吭哧一口,当此之时,能不令人状怀激烈乎!好书,生猛辛辣!!嬉笑怒骂之间!!痛快文字!!!好书!!
  •   最爱孔老师
  •   老孔的思维一以贯之地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非常值得一读!!!
  •   一直很喜欢孔和尚的书,收藏了。
  •   孔和尚的书,好书!
  •   孔庆东总是给人以强悍的思维,让你目不暇接。
  •   其实书中很多篇目都在孔大侠的BLOG里学习过了,考虑到大侠的好食欲——半夜起来还能整一个酱猪蹄外加根黄瓜,随便怎么都该支持支持,着实敬仰啊!!!
  •   老孔的文字很平易,内容却很充实,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读完了。快哉!
  •   家、国、情、事、人...
    怎一个好字了得
    十大元帅尤其写得妙
    看得见的是文字
    看不见的是拳拳之心
  •   孔大侠的作品,值得一读
  •   好书,孔庆东真的是一位思想家,喜欢
  •   孔教授的大作,值得一读!
  •   英雄惜英雄,英雄评英雄
  •   其实还才看到一半,但是真的很不错,作为一个第一次读他的书的读者,不敢冒昧下评论,只是觉得自己会收藏他的作品
  •   跟孔老师学语文!语文不是题题题,而是做人!
  •   一直就喜欢孔老师的书 犀利有思想 就是喜欢!!!
  •   孔老师很犀利
  •   孔大师的文章永远都那么的犀利
  •   老孔的文风,经常逗我笑。不错!!!
  •   喜欢老孔的文字,一如既往.
  •   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以幽默的笔风揶揄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弘扬了正气,宣传了革命精神,建设了作风,科学了发展,使新一代的知识青年认识到始终坚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要性,好书啊!!!
  •   老孔的书读了好几本了,这一本一如以前一样的优秀,加油。
  •   老孔出口成章、任意挥洒,纵情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推荐,好书!继续期待老孔下一部著作
  •   最喜欢十大元帅的部分了
  •   老孔书的精品中的上品!
  •   特别是些十大元帅 很精彩
  •   很好的书,读起来感觉有点明朝那些事的感觉
  •   痛快淋漓,特别是十大元帅,呵呵。
  •   北大才子果然是出手不凡哦,很喜欢
  •   几天晚上的时间,桌前、床上读读了此书,怎一个好字了得!
  •   不算喜欢他的文风,有点读书人的‘腐朽’味,但是喜欢他的观点,客观不绝对,没有权威的架势和独大的味道,比那些所谓假精英高明一万倍。
  •   文笔文气已经超越作家的层面。非常值得一读。
  •   酣畅淋漓的杂文!
  •   是自己想看的东西
  •   被我爸抢去看了,笑喷了数十回,拍案叫绝的数十回
  •   花了3天时间读完,读的过程中不断地笑。
  •   这小子这样调侃领导人 国家精英的往事 令人唏嘘不已 我辈后人学习之
  •   作者写得有水平,有个性。值得一读。
  •   非常好,当代我们必须读的文字和了解的事情,强力推荐
  •   高中看过他的书,觉得很好玩
  •   睡前看几篇,,有助睡眠,.呵呵...
  •   如炎炎夏日饮的冰镇汽水,痛快!
  •   无破损,无丢失,很不错
  •   语言风趣,值得一看
  •   不时会笑出声来
  •   书久了,纸页基本变黄,但不影响阅读。
  •   很深刻的一本书,咖啡时的甜品。。。
  •   不错,印刷精美,字体合适,值得拥有
  •   评论精彩
  •   短小精悍,精彩
  •   很喜欢,书的内容很吸引人
  •   文笔轻松,大家风范,增添文字内功
  •   孔子后人,很有大侠的风范,相信不做教授也可以去写武侠了
  •   精辟,不愧是大家
  •   很喜欢,才华和功夫兼具。
  •   速度给力
  •   比博客有料,花钱还是有些不同
  •   不错,对得起价格
  •   不像某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博士,我当仰视之。
  •   其实应该慢下来仔细品味的,让我糟蹋了,有时候竟然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对不起作者。
  •   好笑。。。
  •   真的好看~
  •   看完就算
  •   nice~!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