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长安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司马哲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前言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之说。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其实现在保存下来的《中庸》各篇,已经经过了秦朝一些儒生的修改,大概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不久,其每篇的命名方式不再是选取每篇正文的开头两个字作为题目,而是将文章的中心内容加以概括提炼作为题目。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继问世。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继承程颐、程颢的思想,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分别为其作章句集注,即《四书章句集注》,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书”,它与“五经”一起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必读书目。《中庸》题解“中庸”的“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常见的意思,因此“中庸”即永远恪守中正之道。篇首围绕“天命”、“道”、“教”、“慎独”、“中和”等命题阐述道原出自于天,人禀赋此道,就叫做“性”;道存在于人本身,不可以片刻疏离,所以道德高尚的君子能够“慎独”。如果人能够恪守中正之道,那么天地万物才能各得其位,才能繁衍生息。本书各章皆围绕这一核心内容进行阐释。《中庸》的主题思想《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即“五伦”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努力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第一章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明确体现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修养。“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修养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修养就是要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修养贯穿于人一生之中,要想彻底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其意义则在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神圣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与天地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们的自我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中庸之道中“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如此。只有使人性达到了像天性一样的境界,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也才是符合中庸之道。3.理性与情感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境界,就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1.五达道五达道即天下通行的五种伦常关系,是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伦常关系,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这两章将“五达道”囊括于其中。2.三达德“三达德”是调节“五达道”的依据,也就是指人们自身的品德和智慧。三达德,就是智、仁、勇这二三种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人们要用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智、仁、勇这三种品德。《中庸》第二十章详细阐明了“三达德”是如何调节“五达道”的。3.九经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个方面,具体是指: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要做好这九个方面,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个方面,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1.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2.忠恕宽容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矩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其实质是仁慈博爱,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其实这一原则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就是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中庸》十三章、三十章。《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人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3.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中庸》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中庸》是国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是治国之道又是修身之法,它既深奥又通俗,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世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事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中庸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而不是以神为本的宗教。它在认识理论上,实现了“两过渡”:由问神向问人过渡,由直观经验向逻辑抽象过渡。中庸在社会领域,适应了“三转变”:家族制向家庭制、分封制向集权制、传亲向传贤的转变;推动了“一结合”:分散的一家一户小生产与高度集权封建专制的结合;促进了“两分离”:思想家与政治家、议政与行政的相对分离。中庸思想也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其时代的合理性多于历史的局限性。这就是中庸之所以成为我国传统法律依据的最高标准,以及盛行两千多年的根本原因。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即使在当今社会,中庸思想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积极的意义,小康社会、与时俱进、和谐世界、和平与发展、互利共赢等等,其中都寓于了中庸的哲理与方略。为中庸正名曾几何时,人们曲解和屏弃中庸思想,认为它腐朽没落,殊不知,中庸是一种“权变”智慧,权,即权衡,把握事物的利害;变,即“时中”,也就是与时俱进。只有“合而不流”,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倚”,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动摇,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所以中庸之道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而是提供一种“优位”思考方法,一种精当选择和合理的决策技巧。中庸思想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致中和”,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可以说,“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要求人们能够倾力合作、精诚团结。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说,《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纵观《中庸》全书,的确是内容丰富,意味深长。《中庸》的思想及言论,积淀了儒家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人的修身养性的精华。书中不仅坚持以“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其内容也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本书所做的就是对《中庸》的原文加以详细注释和读解,同时配有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来加以阐述。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对儒家的中庸思想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在自己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时有所践用。
内容概要
《中庸》的思想及言论,积淀了儒家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人的修身养性的精华。本书对《中庸》的原文加以了详细注释和读解,同时配有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来加以阐述。旨在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对儒家的中庸思想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在自己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时有所践用。 书中不仅坚持以“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其内容也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书籍目录
《中庸章句》序程子提示第一章 纲领第二章 知人第三章 正心第四章 正心第五章 修身第六章 审问第七章 明道第八章 正心第九章 正心第十章 明道第十一章 正心第十二章 知物第十三章 笃行第十四章 修心第十五章 齐家第十六章 齐家第十七章 知天第十八章 齐家第十九章 齐家第二十章 治国第二十一章 知性第二十二章 诚意第二十三章 诚意第二十四章 治国第二十五章 诚意第二十六章 博学第二十七章 修身第二十八章 明道第二十九章 明辨第三十章 知法第三十一章 修身第三十二章 诚意第三十三章 正心
章节摘录
那些能够取得大成就的人,大多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一个人德行修养水平的高低,往往可以决定他其他方面的成败。吴隐之,字处默,东晋淮阳初城人。他的六世祖父是曹魏时的侍中吴质,为魏文帝曹丕所信赖。后来家道衰落,吴隐之的父亲几乎没有做过官,是最下层的寒门士族。家中本来就不富裕,到吴隐之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死,家境就更加困难了。一家人常常以粗糙的豆类和咸菜充饥度日。贫苦的生活,使吴隐之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他少年老成,不仅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而且孝顺母亲,敬重兄长。他为人处事,品行端正,从不贪图非分的财物。不久,母亲也去世,吴隐之悲痛欲绝。痛哭之声感动得过路行人都为之落泪。他的邻居是韩康伯,官拜太常。韩康伯的母亲是位贤惠明达的老妇人,被吴隐之的操行所感动,就对康伯说:“如果你以后负责挑选官吏的工作,一定要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后来韩康伯果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于是提拔吴隐之为辅国功曹,随即又改任参征虏军事。吴隐之本来为人谦和,又博涉文史典籍,善于言谈,长得仪表堂堂,所以很快就获得了“儒雅之士”的好名声。吴隐之的哥哥吴坦之为豫州刺史袁真的功曹。太和四年冬,袁真据守寿春叛变,投降了前燕帝国。两年后,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兵平定叛乱,在寿春俘虏了叛乱首领。许多人遭受株连,以叛逆的罪名押送京师建康斩首示众,吴坦之也在其中。吴隐之闻讯后从建康匆匆赶来,拜见大司马桓温,请求代替哥哥赴死。桓温被他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动,又见他心怀坦荡,谈吐爽直,毫无惧色,心中暗生赞许之意,不仅没有诛杀吴隐之,还赦免了他的哥哥。不久,吴隐之官拜奉朝请、尚书郎。太元十年,吴隐之以奉朝请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聘请为卫将军主簿。其后,适逢吴隐之的女儿出嫁,这在一般人家也是件大事,何况是官宦人家。谢石知道他一向清贫,就派自家的厨师带着账本物品去吴家帮助操办婚事。当厨师来到吴家时,除看到他家的婢女牵着狗到市场上去卖外,其他与往常一样,根本看不出官宦人家嫁女的喜庆场面。后来,吴隐之出任晋陵太守。晋陵地处京师附近,西晋末年随迁的侨民很多,鱼龙相杂,秩序混乱,为地方官吏搜刮民财提供了方便。然而吴隐之在任职期间,始终恪守清操,从未利用职权谋私骚扰百姓,加重过人民的负担。他甚至连仆人都不用,砍柴烧饭做家务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任职期满后,吴隐之被调回朝中做官,并由中书侍郎、国子博士、散骑常侍等职,接连迁升至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左卫将军等高级官职。当时东晋王朝动乱迭起,官场污浊不堪。许多达官显贵或争权夺势,或沉溺酒色、醉生梦死。吴隐之则出污泥而不染,清廉之风没有任何改变。他既不贪图淫逸,也不攀附巴结权贵,所得俸禄和赏赐,总要和贫穷的亲族共同享用,不肯为自己积蓄和添置衣服被褥等。史载吴隐之寒冬腊月,都没有一床像样的新被褥。身上穿的衣服不仅破旧,而且没有替换的。妻子给他洗衣时,他经常披一块棉絮待衣服晾干再穿,清贫俭朴,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因而得到朝野的一致赞誉。元兴元年春,荆、江二州刺史桓玄进入建康,控制东晋朝政后,为提高自己的声望,装模作样地贬黜佞臣,提拔俊贤。于是,素有廉洁美名的吴隐之被封为龙骧将军,领平越中郎将,持节出任广州刺史。广州地处南海,所辖地域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大部,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而且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自东汉以来,一直为海上贸易中心。外国商船经常带来许多奇异的珍宝,来此做官的官吏只要携带一箱珠宝返回内地,就可供子孙几代的享用。所以历任刺史,大都以搜敛珠宝为务,没有不发横财的。东晋王朝也深知这种弊端,并想整治革除,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吴隐之接到任命后,立即携带家眷起程上路。在距广州二十里外的石门有处泉水,人称贪泉。传说喝了贪泉水的人,就会丧失廉洁的本性,变得贪得无厌起来。因此,路过此泉的人,为了标榜自己清白,宁肯忍着口渴舌燥之苦,也不饮贪泉水。吴隐之途经此泉时,很感慨地对随行的亲人说:“不被私欲驱使,心绪就不会错乱。过了岭南而丧失清白的人,我是知道其中的原委的。”于是走近水边,一面酌泉而饮,一面赋诗咏怀说:古人云此水,一杯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此表达了他以伯夷,叔齐自律,不易节操的情怀。吴隐之上任后,非常注意自己的操行,平时饭菜没有酒肉,仅以咸菜和干鱼就餐。衣着都是以往穿过的,没有添置新衣。官府给他配备的帷帐器物,也都送到仓库里堆放起来。不了解吴隐之的人都说他矫揉造作,为了博取虚名。然而,吴隐之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动,始终坚持去奢务俭的节操。他手下有位官吏知道吴隐之爱吃鱼,就经常进献去了骨刺的鱼,想讨好吴隐之,以利于升迁。当吴隐之发现此人动机不良后,不仅没有领情,还处罚和贬降了他。从此,再也没人敢向吴隐之送东西了,官府的行贿之风也有了收敛。一次,吴隐之和妻子在湖畔观览风光,妻子乘兴买了一斤沉香给他看。吴隐之接过一看,嫌是奢侈之物,便随手抛人湖中。由于吴隐之自身廉洁俭朴,又严于吏治,手下官属大都不敢搜敛骚扰百姓,素以贪赃渎职闻名的岭南,吏治有了新的改观。为此,晋安帝特下诏书表彰说:“孝敬的品行笃于闺门,高洁的节操厉乎风霜,实在是为人处世所难以做到的,然而是君子的最高美德。吴隐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超过常人,俸禄分给九族共享,自养菲薄,俭朴过人;本来处在可以发财的地域,却不改清操;本来具备了富有的地位、条件,一家人却不肯改换旧服。恪守自律,革奢务俭,致使南岭腐败的吏治大为改观。朕理应给予嘉赏,所以晋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谷千斛。”
编辑推荐
《中庸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