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金匮卷十九

出版时间:2004-4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者:陈伯坛  页数:6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读过金匮卷十九》原作者陈氏是岭南近代最著名的金匮家。作者研究《金匮》数十年,结合临床著成《读过金匮卷十九》。书中既以经解释,又以经验证经,并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金匮研究专著。《读过金匮卷十九》作者的主要思想:仲景书宜合卷,探讨《金匮》当与《伤寒》合观;阐发经旨必从精微着眼;论卒病注重"风"字;读《金匮》要注意理解一"传"字;《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是仲景原著,非后人加入;阴阳毒是五脏之阴阳被蚀,阳毒是阳被蚀而无阳。

作者简介

  黄仰模,男,1946年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金匮国略研究20余年,发表教研、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论著6本,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国略讲义》。    陈伯坛,字英畦,男(1863~1938年),广东新会县外海乡人。曾中秀才和举人。22岁悬壶问世,后成为广东四大名医之一。1905年受聘于广州陆军医学堂,任中国医学总教习4年。1924年于广州教育南路书坊街主办中医夜学馆,1930年在香港文咸东街文华里开设伯坛中医专科学校,任校长。主要著作有:《读过金匮卷十九》、《读过伤寒论》、《伤寒论门经》和《麻痘蠡言》。陈氏是岭南近代最著名的伤寒、金匮家。《读过金匮卷十九》又名《读过金匮论》,是伯坛中医专科学校讲义,刊行于1940年,共5卷5册,50余万字。此书经伯坛中医学校同学会同仁努力办理出版事宜,周苏群先生捐巨资刊行面世[1]。本文试图从《读过金匮卷十九》探讨陈伯坛的学术思想。

书籍目录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一 原文之首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栝楼桂枝汤方 葛根汤方 大承气汤方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防己黄芪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白术附子汤方 甘草附子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一物瓜蒂汤方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百合知母汤方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洗方 栝楼牡蛎散方 百合滑石散方 甘草泻心汤方 苦参汤方 雄黄薰方 赤小豆当归散方 升麻鳖甲汤方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鳖甲煎丸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 蜀漆散方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侯氏黑散方 风引汤方 防己地黄汤方 头风摩散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矾石汤方 续命汤方 三黄汤方 《近效方》术附汤 崔氏八味丸方 越婢加术汤方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二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天雄散方 小建中汤方 黄芪建中汤方 八味肾气丸方 薯蓣丸方 酸枣仁汤方 大黄□虫丸方 《肘后》獭肝散方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甘草千姜汤方 射干麻黄汤方 皂荚丸方 厚朴麻黄汤方 泽漆汤方 麦门冬汤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桔梗汤方 越婢加半夏汤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千金》甘草汤方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奔豚汤方 桂枝加桂汤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 栝楼薤白半夏汤方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人参汤方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橘枳姜汤方 薏苡附子散方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乌头赤石脂丸方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厚朴七物汤方 附子粳米汤方 厚朴三物汤方 大柴胡汤方 大建中汤方 大黄附子汤方 赤丸方 乌头煎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鸟头桂枝汤方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 瓜蒂散方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三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 旋覆花汤方 麻子仁丸方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一名肾着汤)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苓桂术甘汤方 甘遂半夏汤方 十枣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泽泻汤方 厚朴大黄汤方 小半夏汤方 已椒苈黄丸方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五苓散方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栝楼瞿麦丸方 蒲灰散方 滑石白鱼散方 茯苓戎盐汤方 猪苓汤方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越婢加术汤方 越婢汤方 防己茯苓汤方 甘草麻黄汤方 麻黄附子汤方 杏子汤方 黄芪芍桂苦酒汤方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枳术汤方 ……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四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五 陈伯坛生平及事迹 从《读过金匮卷十九》看陈伯坛的学术思想 《读过金匮》黄疸治法有感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百合又不渍去沫,依然取合不取开也,况炙用岂非与热邪相亲耶!邪正不并立,断无既相失而复相得之理,不患百合为热邪所利用,且有滑石在,乃最灵之药石,而以利滑得名,其驱邪犹胜于百合,观百合止用一两,与一升及七枚之比较,则轻重悬殊,又炙之而不煎,分明短驭百合之长,特让功于三两之滑石。然立方仍冠百合者,以其为肺家主药,其覆体与病形恰相若。连上七方,宜百合者六。三方有擘字,取其开一面,开前不开后也。三方无擘字,一则前后取其开,一则洗开其皮毛,开外即所以开内,一则散上不散下,不用百合以合下,一则散下不散上,仍用百合以合上,引伸犹在下条。本方是以百合行阴法,非合已合之肺,非合已合之脉,乃拍合热邪于两合之中,令无所避,滑石遂从中下之如泻泉,妙在二味为散,则同方而异用。日当微利者止服,利训滑,取效在滑石,百合若无与焉,不利前部利后部者,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也。日热则除,热邪去路如是其狭窄,又百合狭制之力使之然,毕竟百合善治病,滑石善治证也。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肺为阳中之太阴,不独肺之阳宜开,肺之阴亦为开也。无如其病在合,肺脏为百脉所笼罩,是止有阴而无阳,开为阳,合为阴,肺之前面作阳论,肺之后面作阴论。病形由后合过前,是后阴前亦阴,为见于阴。病形由前合过后,是前阳后亦阳,为见于阳。特如热无热则乍阳,如寒无寒却乍阴,上工见之谓之阳,见之谓之阴者,中工不见也。日以阳法救之,不日救阴;以阴法救之,不日救阳。两之字又何所指耶?救法尤为中工所不晓,盖非徒如《内经》所云,用阳和阴,用阴和阳之谓也,乃以阳法救肺之阳,不救恐邪蚀于前,则肺患连于心;以阴法救肺之阴,不救恐邪蚀于后,则肺患连于肾也。所异者阳法主开不主合,阴法主合不主开。阴气合于前,逆治之法令其开,一开不复合,斯阴气归于后,得受气于坎中之泉;阳气合于后,从治之法仍其合,虽合自能开,则阳气返于前,得受气于地上之雨也。实则救前即救后,救后即救前,救之则阴阳两受其赐,此其所以谓之法也。不言后法者,除前法之外无别法。上云诸药不能治,非寄语群医求治法乎!百其阴者百其阳,中工宜知几矣。设或见阳攻阴,奚止伤阴,见阴枚阳,奚止伤阳,攻之则两伤也。前条主百合地黄且日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上条主百合滑石且日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二方何尝是攻品!不攻之攻,妙于攻,犹恐多服则涉于攻也。夫见阳方且救阳之不暇,况复攻阴;见阴方且救阴之不暇,况复攻阳。发汗非攻阳乎哉?特前面之合也如故,宜其汗之不得汗,遂取偿于禁汗之阴,是发汗先逆阳,复发其汗为逆阴。下之非攻阴乎哉?特后面之合也如故,宜其下之不得下,遂取偿于禁下之阳,是下之先逆阴,乃复下之亦逆阳。简直是百合病无攻法,无论攻阴攻阳,一逆便无两全之余地,过此则阴阳无变化,百脉必为邪祟所吞没,转以经血替代其脉神,不变生怪物不止,后患何堪设想乎。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编辑推荐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读过金匮卷19》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过金匮卷十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印刷质量不错,购书很方便、快捷
  •   书很好,楼上品论吓我一跳,书收到很厚实,质量也好,超值!!
  •   现代到古代的桥梁,能运用内经解释治疗体系的大都是临证高手。
  •   拿到货的那一刻我惊呆了,这本书和图片上的书根本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发过来的一本书,纸张质量非常之差,而且是最烂的那个版本,这次买书是我在卓越上买书以来,最差的一次。希望大家不要买这本书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