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出版时间:2010-11-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扬州》编委会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前言

  扬州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巍巍蜀冈,记载着古城千年的沧桑与繁盛;悠悠小巷,叙说着内涵深厚的文化与精神;滔滔运河,见证着扬州人开拓奋进的智慧与力量。扬州,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正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产业经济、和谐的社会氛围展现在世人面前。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是创新的扬州。创新是扬州的永恒追求,曾催生过扬州的数度繁华,在学术、艺术、技术上产生过令人瞩目、影响深远的领先成果;今天则更成了扬州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在产业创新上,扬州大力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现代服务业特色化,结合城市特质,确立高端、高效、低碳、低耗的“两高两低”产业发展导向,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聚焦到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在城市创新上,扬州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实施苏中江都机场、沪陕高速江六段扩容和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扩容及南延等重大项目,超前谋划扬州“城铁时代”,尽快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实现与南京、镇江的同城化发展,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在载体创新上,扬州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着眼,加快对沿江和开发园区空间、产业、资源和政策的整合,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技术研发、企业孵化、金融支持、创投服务等综合功能,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在人才创新上,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用、流动、激励和保障的政策体系,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在制度创新上,更加注重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i政策资金撬动作用,加大政府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金合作,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把各种创新要素整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是精致的扬州。精致是扬州的鲜明特质。精美宜人的城市格局、精巧绝伦的扬州工艺、精妙考究的淮扬饮食无不展现了扬州的独特气度与神韵。按照《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联合国《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规定的世界级标准,扬州坚持整体保护古城,恢复新建景区,古城和景区风貌的文化性、原真性、生态性特色进一步凸显,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风貌,雅致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空间尺度、建筑风格,彰显了扬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建设精致扬州,将更加注重精当规划,科学安排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积极推进精明增长;将着力增强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传世精品,谱写城市“凝固的乐章”;将深入推进精细管理,完善数字化城管模式,进一步创建清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将致力倡导精彩生活,加大古城保护和文化博览城建设力度,加快文化、体育、音乐、美术等公共场馆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市民精致生活的品质。

内容概要

  扬州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巍巍蜀冈,记载着古城千年的沧桑与繁盛;悠悠小巷,叙说着内涵深厚的文化与精神;滔滔运河,见证着扬州人开拓奋进的智慧与力量。扬州,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正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产业经济、和谐的社会氛围展现在世人面前。

书籍目录

历史篇第一章 古代扬州城市的丰碑/4一、古代扬州城池的变迁/4二、古代扬州经济的发展/10三、古代扬州文化的昌盛/24第二章 近代扬州城市的衰微/32一、盐法变革对扬州的深刻影响/32二、近代交通的兴起将扬州边缘化/36三、洪涝灾害危及扬州城乡发展/38四、战乱对扬州城市发展的直接破坏/40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年扬州城市的发展/43一、旧城改造与市政建设/43二、城市功能分区与规划控制/45三、城市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7四、文教卫事业的传承与发展/50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市的复兴(1978~2005年)/55一、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修订/55二、行政体制与行政区划的调整/56三、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的发展(1978~2000年)/58四、“十五”时期交通的突破与城市的巨变/61专题篇第五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划/72一、城市性质定位的演变/72二、城市规划研究的深化/80第六章 扬州文化与文化建设/89一、扬州文化的特点/89二、古城的保护与复兴/94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03四、城市精神的提炼与弘扬/107五、文化建设的路径与举措/112第七章 城市经济发展/117一、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117二、产业布局的演变与调整/127三、沿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优化/133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政府的职能作用/142五、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149第八章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门61一、城市新区的开发/161二、旧城改造的推进/164三、城市管理的现代化/174四、土地供应的计划管理/183第九章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188一、绿化建设和湿地保护的加强/188二、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197三、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的构建/201四、生态文化的培育/209展望篇第十章 建设更加富裕的新扬州/216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16二、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222三、推进全民创业和就业/229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33第十一章 建设更加文明的新扬州/238一、把握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态势./238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41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52第十二章 建设更加秀美的新扬州/257一、分析建设秀美扬州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257二、确立建设秀美扬州的目标愿景与特色定位/261三、明确建设秀美扬州的主要抓手与基本保障/263后记/274

章节摘录

    春秋初,邗国为吴国所灭,成为邗邑。春秋末,越灭吴,邗成为越属邗邑。战国中,楚灭越,邗又归属楚国。所以淮夷文化、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包括齐鲁文化、中原文化都不能不对扬州早期文化的形成产生作用。吴文化的刚强、越文化的坚韧、楚文化追求新奇、齐文化追求实利、鲁文化的崇尚礼仪、中原文化的朴实等对扬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筑城、造船、铸镜、琢玉、髹漆、煮盐等技术也都是由外地传入。早期的扬州人对这些外来文化进行了消化吸收,变成营养,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当然这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经历了汉、唐、清三个高峰期,可以说,到清代才真正形成了今天的扬州传统文化体系。(二)汉代扬州文化的初兴  汉代广陵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所在,从荆国的建立到广陵国的废止,历时267年。东汉中期以后一直作为诸侯的世袭封地不变,长达400年之久。受益于水运与盐务,汉代扬州经济十分发达。经济的繁荣,促成了汉代扬州文化的繁盛。  学术思想方面,西汉董仲舒在江都辅佐易王刘非时提出了“正谊明道”这一命题。宋代程颐特别加以赞扬说:“董仲舒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董子所以度越诸子。”文学方面,汉武帝时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史称江都公主或乌孙公主)远嫁乌孙国后,写下了思念故乡的《悲愁歌》(又名《黄鹄歌》),诗云:“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这是目前已知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扬州人所作的诗歌。曾经做过吴王刘濞文学侍从的枚乘,看出刘濞有谋反之意,便写了一篇文章,用讽喻的手法加以劝谏,这就是有名的宏文《七发》。所谓((七发》,是据所写内容而立,“说七事以起(启)发太子也”(仪选注》)。后来有人着意模仿这种形式,竟形成了一种“七体”。一篇文章创造了一种体裁,这在文学史上是很特殊的事例。枚乘的((七发》更成了扬州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在物质文化方面,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汉代扬州的手工业非常发达。丰富的铜器,精美的漆器,细腻的玉器,众多的陶器,无不反映出广陵人的聪慧与才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扬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