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孟庆春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前言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为此,他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救国救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后,就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理想,追求、探索、实践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关头,他正确的思想主张或决策被党的会议,被他的战友、同志接受了、采纳了,并循此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在大革命失败后“城市中心论”被视为“铁则”的背景下,毛泽东领导树立了与此相悖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旗帜,这面代表中国革命方向和希望的红旗,使革命逐步地发展起来并取得辉煌的胜利;红军能够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首先是毛泽东的决策比别人高明,尤其到第三次反“围剿”时没有争论了,完全按他的主张办事(因前两次反“围剿”都是按他的战法打赢的);遵义会议只批军事路线错误,不批政治路线错误(因军事斗争是当时决定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这是毛泽东的高见被领导层采纳的结果,所以会议只解除了博古总书记职务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仍保留在领导岗位上(博古也保留在政治局内),这样有利于全党的团结;毛泽东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终使这一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成为大势。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内容概要
毛泽东一生辉煌,也留下了许多未了心愿。他的人生辉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他的未了心愿,丰富了他人生的色彩,亦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思绪。 本书以客观、翔实的材料,对毛泽东实现人生辉煌的关节点、关键点,以及他的未了心愿,作了生动的记述。
作者简介
孟庆春.现任北京印刷学院教授。曾荣获北京市党史研究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著述680余万宇。在《中共党史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俄罗斯研究》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周恩来处理矛盾》《毛泽东凝聚人心的智慧》《邓小平的忍耐力》《毛泽东思想体系研究》《研究型领导》等十部。 些论著曾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党史信息报》《文摘报》等各类报刊摘要转载。作品曾荣获全国党建著作二等奖、中国管理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等12个奖项。
书籍目录
上篇 铸就辉煌,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1 选择“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2 在五四大潮中初露锋芒 3 演绎“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 领导工人运动 5 进入中共中央领导层 6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7 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 8 转兵罗霄山脉,选准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方向 9 改编秋收起义余部,刨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 10 联合“绿林武装”,创造共产党改造旧式军队的范例 11 巩固、扩大井冈山根据地 12 诱敌深入,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 13 横扫千军,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 14 避实就虚,打破敌人第三次“围剿” 15 出任中华苏维埃井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6 使长征由被动转为主动 17 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国革命领路人 18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 19 巧渡金沙江,突出重围 20 粉碎张国焘右倾分裂活动 ……下篇 未了心愿,留下耐人寻味的反思话题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选择“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毛泽东面对传人中国的各种新思想、新学说,他汲取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探索救国出路的积极成果,在研究和比较之中,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随即,革命党人占领了武汉三镇。革命党到处活动,或策动新军反正,或到各团体、学校鼓动反清。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到毛泽东读书的湘乡驻省中学作演讲。这位革命党人激动地报告了武昌起义的经过,号召大家支援革命。毛泽东和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整个会场里鸦雀无声。随着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七八个同学当场站起来,表示热烈拥护革命党人的演说,决心立即行动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毛泽东听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演说后,非常兴奋。他感到,对这场革命,自己决不能袖手旁观。10月底,毛泽东来到了长沙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当了一名列兵。在新军里,毛泽东和士兵、下层军官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新兵连的士兵,大都出身贫寒,有农民、铁匠、木匠。他经常和这些士兵们一起拉家常。许多士兵不识字,毛泽东就代为他们写信、念信。士兵们都把他看成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愿意和他交朋友……清帝的退位,袁世凯的“共和”招牌,使绝大多数人都天真地认为革命真的完成了。毛泽东也是如此。既然革命已经过去,毛泽东决定脱离军队。1912年春,毛泽东谢绝了军队中一些连、排长的挽留,离开了兵营。1913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于第一师范。1918年6月,从第一师范毕业后,毛泽东面临着新的生活道路的选择。同年6月下旬,毛泽东接到了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老师的来信,得知北京正在筹组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这使毛泽东十分振奋。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叙述传奇生涯、呈现领袖魅力、展示伟人风范、余留思绪话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