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李禄胜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因为关注点在农村,经常到农户家中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的许多变化都和农民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便在调研中逐渐走进了农民工的生活。十余年来,只要听说农民工动人的故事,我便默默地记下;每逢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便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来到任何一个城市,都忘不了到工地上去看看;到餐馆吃饭,免不了问问他们的经营状况;在一些劳务市场和政府机关则以调研者的身份,从经营者和官方那里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在采访中,或者通过对话,或者通过听他们的讲述,我可以从他们的口里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在采访农民工时,我心里很难过。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采访,假话不爱说,实话不敢说,好话不想说。后来,我只能把笔和纸藏起来,先和他们拉家常、套近乎,然后和他们闲聊,等聊完离开了他们以后,再进行文字整理。 在写作中,300多个个案采访记录堆成了一个个“小山头”,其中不乏典型例子,也有许多值得一写的故事,但由于作者和当事人阴差阳错而终成遗憾;另外还因为自身的工作和精力不能及时跟进,错失了许多采访良机,也成为本书写作中的一大缺憾!为了能全面了解农民工生活,经过梳理归类,从300多个个案访谈中筛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57例。由于西海固地区农民工遍及全国各地,他们的打工生涯既是对本地区农民工的生活写照,也折射了全国农民工的打工之路,是全国农民工生活的一个缩影。部分访谈是真姓真名真地址,这些人大都是打工成功者,他们对家庭、对家乡、对一方经济及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另一部分访谈由于涉及到了个人隐私,用了化名。
内容概要
作者十余年间访谈了300多名来自西海固的农民工,从中精心挑选典型事例编成此书。它既是60名农民工自述的进城打工的故事,也是中国农民工生存境遇的一个缩影。农民工是极为沉默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话语少人听闻。《告别土地:西海固农民工生存纪实》的独特之处,是让农民工用自己的语言、用第一人称来讲述他们在外打工的艰苦经历,进城后的感情与婚姻状态,以及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等。每个人的讲述都鲜活生动,酸甜苦辣,炎凉世态,跃然纸上。 从这些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生存充满艰辛,但他们的心中埋藏着极为深厚的希望。能让我们对未来多些乐观。
作者简介
李禄胜,宁夏隆德人,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2009-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人口经济、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人口科学》、《经济地理》、《城市问题》、《宁夏社会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劳务经济及农民工问题研究。曾发表20多篇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论文。主编、副主编或论文入选的著作有《中国西部经济》、《宁夏经济社会蓝皮书》(系列)、《挑战贫困》等20多部。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级课题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艰苦经历黄土旱塬上的麦客子一波三折难忘那短暂的经历人世间的变奏曲煤厂里的风波天上不会掉馅饼空中的钱,雾里的花自讨没趣我是包工头我们像英雄一样“逃离”第二篇 冷暖人间团结的力量人间冷暖他最知绾在心上的疙瘩丈夫的权利谁来保护爱心,让我对社会心存感激雪里送炭的“两免一补”我的“家”赢了官司拿不到钱要钱的门道打零工的民工很难缠跨出这一步第三篇 情感世界拉萨河畔的牵挂打工与彩礼沉重的爱娶了一个城里媳妇无根的生活需要勇气为了爱情而奋斗亚克喜餐厅走出大山是另一片天地路越修越宽广法盲的悲剧后院失火风流背后的烦恼第四篇 女性之路泥鳅也是鱼顶梁柱倒了以后一个走出困境的女人再屈辱的日子也得过小保姆的传奇人生打工改变了我的命运坚持使我看到了希望我把病人当亲人藏在心里的秘密身份的转换女子不比男人差寻找自己的幸福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爱北京天安门第五篇 成功之歌在内蒙古的日子十年磨一剑苦难是财富箍漏匠改行小木匠的春天不经意间,买了一辆东风汽车创业的信念最重要摸索企业经营之道诚信是效益的基石种菜胜过打工后记
章节摘录
咸阳的麦子刚刚绽出杏黄,大街上已经站满了从陇塬各县和我们那里赶来的麦客。川道里的麦地被收割机抢去了,提着肘肘镰的麦客只能去高地和塬台。我被一个和我年岁相仿的人领着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公路,爬上一个塬台才到村里。掌柜的儿子儿媳去南方打工去了,麦收时节不想回来,就给家里寄了点钱让请麦客子割麦。这个掌柜家的麦子没有套种玉米黄豆,割起来没有什么磕挡,我就脱了外套,下狠劲割起来。我左腿前伸,右手持镰,左手抓麦,“嚓嚓嚓”三刃子就是一抱,两抱就够一捆。正午的太阳把它一天中最毒的光芒刺向了大地,我没有脱汗衫,可流汗的脊背经里面焐闷的热气再加上外面毒日头的灼烤依然痛痒难受。我不想休息,我要一鼓作气狠劲地割。正午虽然太阳毒热,可麦秆既干又脆,镰头碰上去就折,割起来既快又省劲,一袋烟的工夫就能撂倒二分地呢。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掌柜的给我送来了干粮和水,看到一亩地的麦子齐刷刷地割倒在地,就感叹道:“老哥,你真是个赶场的老把式啊,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行了!”我略带谦虚地说:“老了,不行了,不如年轻的时候了。” 老汉家的六亩麦子我不到三天就割完了,经这个老汉牵线介绍,我又给老汉家的几家亲房割了几天。我心里很满意,十几天时间没有走出村子多跑冤枉路,就割了30多亩麦子,怀里揣进了800多块钱。割完这几户人家的麦子,麦场口已经赶到乾县那边去了,我就赶快搭车往乾县赶。 我妻子的娘家就在乾县。由于路程远,一年内我一般不特意跑到乾县看望岳父岳母,就利用麦黄赶场的时间顺便来看望一下,用我自己的话说这叫挣钱逛丈人两不耽误。车到乾县,我掏出一张被汗水浸泡得皱巴巴的票子在临街的小卖部里买了两盒点心两瓶罐头两袋奶粉装到行李袋里,长时间不登丈人家的门,这次去怎么也得带个见面礼。 丈人谢世已经一年多了,留下了70多岁的丈母跟着小舅子过日子。丈母见女婿大老远地来了,喜出望外,泪眼汪汪地把我往里迎,老人可能是想起女儿来了。进到屋里,我想给丈母磕个头,可是不等我跪下,丈母就将我往炕上推,先泡了一杯茶让喝着,就挪着小脚去给我收拾吃的去了。 听说女婿专门赶场来了,丈母就说你两个妻兄弟正好外出不在,家里的麦子没人割,你就先给家里割了再去赶别人的场。我想帮上一两天忙倒没有啥,可是帮着丈人家割完全部的麦子再去赶场就没有麦场可赶了,我有点犹豫。妻弟媳妇可能是猜到了我的担心,就痛快地说:“姐夫,别担心,亏不了你。我家今年反正得叫人割,叫别人割还不如让自家人割。
编辑推荐
60名民工的动人讲述 农民工生存境遇的缩影 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几亿农民怀着改变现状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告别熟悉的土地,踏入陌生的城市。在这里,他们会遭遇到什么?他们的情感世界、婚姻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是如何讨要被拖欠的工资的?他们的成功之路究竟在何方? 作为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一个缩影,这60名农民工的讲述,会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让你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真切体会他们的泪与笑、艰辛与期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