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靖港史话》编辑组 编 页数:292
前言
靖港,扼沩水东流入湘江口北岸,位于洞庭尾闾,湖港交错,土沃物丰,昔日沿江芦苇密布,故名芦江。华人祖先炎黄二帝曾经此地,而至炎陵、耒阳、熊湘之山。接着,黄帝裔孙舜、禹亦自君山、黄陵矶、禹山南巡,经沩水、沩山、韶山而先后至衡山、九嶷山、舜山,留下了古老深远的历史。从境内发现的团头湖、湖尾、龙骨寺等遗址及其出土的陶器、石器来看,种类繁多,技艺高超;高沙脊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商周遗物,是江南古文明文化的要地。从来系长沙郡之北部,明清为新康都。1951年划长沙县西北一带为望城县,靖港即位于望城县治北部,南接新康,北连乔口,西连团头湖,东隔湘江望唐代陶都铜官。 芦江,因水泽多芦苇而驰名,唐开国功臣李靖平梁萧铣,驻军于此,施德于民,百姓怀念,即改称靖江,水陆交通四达,北通岳、鄂,南驰衡、广,东至洪、杭,西入黔、滇,实为交通要纽,商贾辐集,乃清代中国四大米市之首。文化臻盛,人才辈出。如古典文学大师程千帆、陈子展,文学家、爱国华侨任雨农等。镇貌怡人,到处水波粼粼,翠绿遍野,拥有芦江八景,即柳浪闻莺、石墩凉风、楼镜潇湘、七星傲月、独楼鹤立、八卦传神、扇子迎宾、梨园戏水。古建筑有紫云宫、观音寺、八元堂、宏泰坊、天主教堂、慈善堂、育婴堂,以及芦江剧院、茶楼、船帮、庙会、庙戏等(棋馆、雀牌)。渔舟货轮,穿梭不绝,而沿江灯火辉煌,日有万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既文静,又喧嚣。既南附千万人之长株潭,而北望沃野千里之云梦平原,得天独厚,地利尽收,可见靖港地位重要,千年古镇名不虚传,故有“小汉口”之称。 近乡士佘浩宇致力靖港古镇开发,并着意出版《靖港史话》,挖掘靖港历史文化渊源。组建编辑班子,历数月之功,旁嵬侧汇,博览群书,分类排比,条考缕释,自古至今,凡属与靖港有关的山川田园,古迹遗址,民居谱牒,会馆书院,堤垸船帮,形势物产,食品店铺,学校旅馆,凡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经济、收藏、名人轶事、工业电讯皆罗列殆尽,自舜帝、屈原、李靖、杨幺,湘军与太平军交战,抗日救国,皆平铺直叙,将真实历史淡化为史话,以便于广大群众阅读,影响更大,其功至伟矣。 其书分四十节,后附以诗联,都三十万言。其文化贯通,娓娓动听,可供各界人士及各行各业参考收藏,何乐而不为呢? 今逢盛世,中华崛起,靖港发展迅速,此书与中外人士见面,当裨益不少。 余为糊口计,由岳阳定居长沙,已三十三年矣,《长沙名人》图册也把我当作长沙人,而给予显要篇域,我爱长沙,爱靖港,愿它们永远兴旺发达,故应编辑之约,勉为序,以就于三湘父老可也。 何尖岳 撰于德雅村光岳藏书楼,时巳丑白露
内容概要
靖港镇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西北五十里,自宁乡县流至东北人湘,唐李靖讨莆铣驻兵于此,百姓德之,故口靖港”。 靖港地处湘江西岸,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清来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店铺。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
书籍目录
序综述大事纪略一 团头湖畔觅遗存 先民生息留踪迹二 风雨沧桑话洞庭 水汇三江托靖港三 舜帝南巡涉芦水 万里寻父辟沩山四 高沙脊珍藏远古 沩水河传递文明五 屈子怀沙传千古 龙舟竞渡吊忠魂六 地扼三江成要塞 戍兵巡检守郡门七 李靖平梁严军纪 百姓感德名靖江八 诗圣人湘韵靖港 历代文人步杜公九 杨幺举义八百里 洞庭祠庙祀将军十 乔江书院诏赐名 俊才学子遍天下十一 众姓徙居拓靖港 人才辈出耀三湘十二 挂榜山几度招兵 侯大屋闻名遐迩十三 正德皇帝游江南 歇马亭畔留传说十四 筑堤挽围变大垸 湖滩渐成鱼米乡十五 伴水而生成良港 水运通衢达五湖十六 一渡两江三搭界 湘资帆影泛柳林十七 宁邑八埠建会馆 乌江船帮促繁华十八 乾隆年始设粮行 靖港米远销浙沪十九 裕源槽坊传佳话 酒食文化远名扬二十 侍郎奉旨办团练 热血男儿成将才二十一 咸丰设立捐厘局 稽货课税聚财源二十二 巍然临水格塘寺 孔子后裔题名联二十三 太平军鏖战靖港 曾国藩愧愤投江二十四 村妇传贤良美德 天朝赐孝义可风二十五 紫云宫雄踞江滨 古寺庙遍布乡里二十六 巷口彻夜梆声响 商旅街坊享平安二十七 广兴号传承祖训 弄潮儿商海扬帆二十八 靖港乔口设铺首 官营淮盐供三湘二十九 徐仑创办育婴堂 扶弱助孤多善举三十 光绪设立邮政局 信函电讯连四方三十一 花鼓进城开先例 芦江剧院聚名伶三十二 百业作坊生巧艺 宏发纸伞占鳌头三十三 沙围子养育将军 刘畴西名垂青史三十四 大革命风起云涌 农协会名震湖湘三十五 王首道驻守靖港 老区人血染红旗三十六 日军犯境施暴虐 军民奋起抗倭奴三十七 王震挥师渡湘水 大军南下扫狼烟三十八 靖港人强身尚武 虢老三祭祖演拳三十九 徐展主持办电业 湘沩两江映繁星四十 街巷纵横码头多 古镇誉称小汉口附录:诗联集萃跋
章节摘录
一 团头湖畔觅遗存 先民生息留踪迹 靖港,居湘中东北,处湘江尾闾,洞庭湖南部,是构成洞庭湖平原的组成部分。这里土质松疏,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加以气候适中,雨量充沛,为远古人类从事采集、渔猎和发展原始农耕提供了有利条件。1987年,在靖港地区发现的团头湖遗址群,证明远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无畏开拓的进取精神,无穷智慧的创造力,与大自然进行搏斗,求得生存和发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 团头湖遗址群地处靖港、格塘、乔口3个乡镇的青峰、凌冲、水星等村之间,分布在龙须嘴、庙嘴上、鸦公山等临水湖滩台地上,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共有16处先民生活遗址,15处窑址,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层内涵丰富。出土有大量磨制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石镰等,制作较为精致。陶器有双耳彩陶罐、折沿筒腹圆底陶釜、亚腰小平底双耳陶釜、侈口圈足陶碗及鼎、鼎足、豆柄等器物。其质地以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为主,纹饰十分丰富,有戳印和彩绘两大类。戳印纹是用竹签在器物表面戳印或刻画出水波、圆圈、雨线、曲折、人字、山峰、宝塔等纹饰和各种几何形图案。彩绘是用黑彩和红彩在器表绘上方格、菱形等几何图案和鱼纹、蕉叶等写实性图案。 洞庭湖在长江南岸,为国内第二大淡水湖,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波澜壮阔,雄浑广大。“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它是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初期的燕山运动中,所形成的地堑盆地。后经第三纪的抬升、移平,湖盆形态已基本消失。到第四纪初的断决差异运动中凹陷成湖,逐渐出现河网割切的地貌景观。 团头湖便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第四系地层,沉积物甚为发育,构成滨湖平原的河谷阶地,是南洞庭湖汉口之一,全长8公里,宽约1公里,总面积667公顷,是长沙地区最大的湖泊。团头湖东滨湘江,北临益阳、湘阴,西接宁乡,南连格塘,湖岸曲折多弯,呈不规则的长条形和鹿角状。有孙家湖、仰天湖、六岔湖等十湖,螺头洲、泥卵洲、游鱼抢抱洲等十洲,塔山嘴、荷花嘴、龙须嘴、美女晒羞嘴等四十八嘴。湖面水平如镜,微风吹来,泛起叠叠涟漪,鱼儿在水中争食,搅动一湖清水,掀起阵阵波澜;港汊睡莲覆水,荷花亭亭玉立,争芳斗艳,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景。 这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季节分明,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能潜力大,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稻作农业发展很早。从最新考古发掘资料来看,迄今在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址是湖南道县玉蟾洞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稻壳实物已逾万年;洞庭湖畔澧县彭头山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稻壳,时代距今也有9000年,比一向认为是稻作农业起源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还要早1000年左右。长沙位于澧县与道县之间,相距都不甚远,属同一经济流域,至少在9000年前已进入了稻作农业时代。史籍记载其地“正南日荆州,其山镇日衡山……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饿之患。”证明湖南长沙地区种稻历史悠久,且有大量生产。从团头湖遗址群中出土有各式炊用陶器等物证明,5000年前靖港地区不仅已经有了较多的人类生存,而且有了较多的原始开发。生产工具较旧石器时代有所改进,如石铲双面穿孔,可以加上木柄增加力度;出现了磨制精致、便于钻孔、切割的小型锛、凿等加工工具;适宜于开辟荒地的磨制石斧;还出现了适应于渔猎的石镞、网坠等生产工具。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农业和原始饲养捕捞业有了新的发展,先民们已开始了较为安定的定居生活。他们在这里形成氏族部落,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氏族仍保留有密集成片的墓地。男性随葬的生产工具一般为斧、锛、铲等,女性往往随葬陶纺轮,反映了当时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先民们在此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亦农亦渔,鱼米并重,为以后靖港地区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奠定了基础。 团头湖地区的人类活动发展,经受历史的淘洗和筛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不断取得进步。20世纪70年代,在距团头湖不过5公里的高沙脊,发现了商周时期的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陶器、石器,具有典型的商文化因素。商和西周时期,湖南为“荆蛮”和“夷越”的活动地域,但同中原华夏文化已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公元前1500年左右进入了青铜时代。在湖南发掘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达数十处,出土青铜器数百件,其数量之多,器形之美,纹饰之精,为南方各省之冠。其中就包括高沙脊出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除少量为中原王朝的赏赐外,多为本地所产,其中有些铸造技术还超过中原。其特点是形体高大厚重,纹饰优雅。造型多以动物为题材,与北方庄严古朴和图案化倾向相比,湖南青铜器显得形象生动,精美秀丽。这一时期,各部族在今湘江、浏阳河、捞刀河相汇的平原地带生息,开始形成以农、渔、猎为主的集市。高沙脊地处湘江下游西岸,为沩水入湘江口处的一条形洲,在这里出土大量外来的和本地的青铜器,证明这里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口岸。 在靖港地区,还发现有其他几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其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富:位于格塘乡凌冲村的螺坨晒衣遗址,出土有斧、砺石、箭镞等石器和鼎、罐、豆等陶器;位于乔口镇水平村的大嘴头遗址,采集有斧、锛、凿、砺石等石器和杯、鼎、豆、罐等陶器及釜等铜器。由此证明,在商周时期,靖港地区的青铜文化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公元前400多年,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称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文化进一步发达,社会更加进步。处于湘江下游西岸的团头湖,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楚国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靖港地区,发现有一批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址:位于乔口镇大垅围村湘江西岸一级台地上的湖尾遗址,地处湘江下游冲积平原,台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面积约3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遗物十分丰富,采集的标本有黑衣灰陶绳纹鬲,宽平沿黑衣灰陶绳纹盆,浅盘黑衣灰陶豆,黑衣灰陶高领罐,铁矛、铁鼎,磨光石斧、石凿等。陶系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纹饰以拍印绳纹为主,兼有弦纹和短竖线纹。陶器上普遍施以黑衣,陶豆的豆盘内印有放射状暗纹。湖尾遗址出土的鬲、锛、豆、罐与长沙市五一广场战国古井中出土的同类陶器形制相同,是一处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村落遗址,证明了楚文化面貌及当时的楚国长沙城与其周边乡村的关系是何等密切。2009年,在格塘乡高桥村月塘组的新龙山上,发掘出一处古墓群,出土10座古墓,器物20件,其中陶器13件,可辨器形有鼎、盒、壶、釜等;瓷器1件,不辨器形;铜器5件,有剑、戈、矛等;铁棺钉1件。在发掘的10座墓中,可辨时代的有5座,均为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组合,是战国晚期典型的楚式随葬用品,说明楚文化在该地区文化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被逐步纳入楚国统治范围。公元前8世纪,楚人已进入沅江中游和麻阳九曲湾开采铜矿。在那里留下了两周之际楚人的遗物。与此同时,楚国的军事、政治势力已进入湘西北澧水流域和沅水中下游地区,后来楚在此设立了黔中郡。大致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早、中期,楚国势力由澧水流域经沅水中游或由鄂东南下,进入洞庭湖东部的岳阳地区,至迟到春秋中期,整个湘东北纳入了楚国版图,并将其灭国罗子国和麋子国遗民迁至岳阳、汨罗一带。春秋中、晚期,楚势力沿洞庭湖东西两线继续南下,将长沙、益阳等湘中地区和整个湘西和湘西南沅水上游地区置于其统治之下。战国中期,吴起任楚令尹,辅助楚悼王实行变法,“明法审令”,“要在强兵”,北胜魏国,南收扬越,取得苍梧,完全征服了湖南境内的百越民族,将洞庭湖至五岭的整个湖南地区都归入楚国的版图。楚国统治时期,湖南在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原有的土著文化,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从上述遗址中发掘的文物看,这时的靖港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已由青铜时代开始过渡到铁器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 纵观团头湖历史遗迹,不乏稀世珍奇。从已发掘所获文物佐证,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筚路蓝缕,开拓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芳林新叶催残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历史总是如同新叶摧陈叶、前波让后波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向前发展。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团头湖地区已成为水系发达、河渠纵横、湖塘密布、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百谷丰茂、鱼虾充足的鱼米之乡,交通方便、商贸繁荣、文化发达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编辑推荐
在奔腾的湘江下游西岸,靖港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着;在辽阔的洞庭平原南域,靖港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图平铺着;湍急的沩水在南,蜿蜒的乔江在北,青翠的沩山余脉在西,靖港像一座广袤的庄园,有这些天然的屏障拱卫着。 这是靖港古镇开发建设的决策者又一创新之举。这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靖港史话》,洋洋三十万言,把靖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囊括其中,读起来可谓流畅自然、引人入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