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十七年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李红强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在十七年的整体语境中把握《人民文学》在那个时期处于文学运动风口浪尖的状况,不仅呈现出那个时代的运动事件,而且还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态。  本书对《人民文学》这块当代文学活化石进行了宏观义理和微观诗体的辨析,从而具备了学术和智慧的双重愉悦和价值。而某些客观的“史”的展示,又替中国文学和作家做出了集体忏悔。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而权威 一、新中国文艺的方向  《人民文学》的起点  题词者、主编和登记人  三位一体的主编们 二、期刊群体之间的等级性秩序  新中国的期刊体制链  在中央级报刊之间  为地方级期刊树立标准 三、“象征效应”为核心的传播发行  剔除商业因素  沈从文的复活  文学新人的突变第二章 《人民文学》的内部生产机制 一、编辑群体的选择  主编的六次更迭  编辑的三次大换血 二、编委胡风   一封退稿信  《三十万言书》中的全盘计划  身陷八卦阵  《睡了的村庄这样说》   三、体现规划要求的组稿与审稿  大规划与大拼盘  审稿机制的六次微变 四、选择作家与作家姿态   头题小说177篇,107人  “指导者”:茅盾和丁玲  “人民的本色”:巴金、冰心、老舍、艾芜  “问题”作家赵树理  新堆力量的主流化第三章 《人民文学》“异端”文学的生成 一、《人民文学》“异端”文学的四条脉络  《除夕》与写“真实”    方纪与“人性”书写  《回答》《望星空》与自省    《羊舍一夕》与风格叙事 二、《我们夫妇之间》引发的争论   不经意的发表  也牧的创作转折  小说改编和占据了“市场势力”    新文学在城市的生存权之争 三、秦兆阳与“干预文学”的生成   有限度的“思想纲领”    《人民文学改进计划》的三个文本  不断摇摆的版面安排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修改之争第四章 “双百”时期的论坛——“短论”和“创作谈” 一、栏目与专题 二、从呼唤“先进”到规范“鸣放” 三、对文学生产机制的整体批评    四、一次文学传统的回归附录:新时期的《人民文学》   一、王者归来 二、文学资源分割与权威下降 三、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灵魂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生而权威一、新中国文艺的方向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新时期。在恢宏的历史巨变面前,种种伟大的事件为全世界所瞩目。与之相比,一家文学刊物的创办实在算不上大事件。即便是在期刊这一单线条的历史上,晚清以来的期刊也多如过江之鲫。如《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创造》《七月》等那样名震当世的期刊,也不在少数。但依靠后人追溯、“再造”的历史,并非真实完整的历史现场。同样,凭借实践与时间自然积累形成的权威,也并非生而高贵。创办在1949年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人民文学》杂志,则改变了寻常的逻辑。这家文学期刊的“主体”身份构造过程,出现了与此前创办的文学期刊完全不同的经验模式。此前的期刊创办模式,有《新青年》与《创造》社的同人性质,《小说月报》的社会组织型社团模式,亦有《抗战文艺》政府许可下的统战性质,《解放日报·文艺》1942年改版时政党领袖亲自参与、设定的党刊性质。《人民文学》杂志,则依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新中国的文学体制,以及三位一体的主编们等因素,生而权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在文学的组织、生产、传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内部的话语竞争等方面,都提供了确切的知识和洞见。研究者通世事、达人情,对人的选择和行动有同情的理解,他的理论是有温度的,他的分析有时剥皮见骨,直指人心。    ——《人民文学》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作者在十七年的整体语境中把握《人民文学》在那个时期处于文学运动风口浪尖的状况,不仅呈现出那个时代的运动事件,而且还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 陈晓明  《十七年》以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文学事件为焦点,爬梳剔抉,穷原竟委,从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角度,实现了对于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性回顾与学理性反思。    ——中国社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 白烨  本书对《人民文学》这块当代文学活化石进行了宏观义理和微观诗体的辨析,从而具备了学术和智慧的双重愉悦和价值。而某些客观的“史”的展示,又替中国文学和作家做出了集体忏悔。    ——“布老虎丛书”创始人、《狼图腾》出版人 安波舜  《人民文学》这艘大船在风口浪尖上航行过十七年,此书对这段航程的描述是客观的、公允的,也是颇为生动的。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 胡平  作为文学界权威性杂志的《人民文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十七年的诞生、成长及其可逆与不可逆的历程,已不仅仅是旧与新的转型问题,更是以人民的名义代表着需要和期待什么样的文学选择与文学命运问题,广义地构成了一个时期文学政策的走向。《十七年》以回首前尘、发掘原貌的学理姿态,叙述简洁却又资料翔实地论证了一个刊物如何折射了一个时代,述析了前辈文学编者们在被动坚守与主动探索过程中的种种艰辛,总结了活生生的当代文学史中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这一反思的勇气和求实的担当,已超过了《人民文学》成长时段的本身,而为文学期刊如何坚持独立品格,如何讲究文学个性,如何设定选择标准,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有价值的历史参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 杨匡汉

编辑推荐

《十七年(1949~1966)》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民文学》十七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在当当网上总能买到满意的书。
  •   学理化不是很浓!
  •   我很盼望国民从各个角度来论述1949-1966的17年。1967年1月6日傍晚是清华蒯大富‘智擒’王光美事件发生的日子。下午我们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的许多人,已经被安排集中到建材部,7日凌晨被接进中南海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往常一样,总理总要逐个握手认识他要见的每一个人。总理第一眼就认出他见过我,并在知道我已经留校当教师,就嘱咐我要给学生出好主意罗。我马上汇报并要请示他该如何办。他先回答我:要请示,我们都要请示毛主席罗!然后听我的个别汇报,并有关照。我在汇报中如实讲了我们的看法:十七年基本正确,五十天的问题相信中央能解决,学校应该复课闹革命。我清楚,对着总理,在那个场合要讲真话。并且我要在后来的行动上要真的去实践。如今,人们似乎在回避文革。那么,就先把前17年的历史,特别是文化知识界,究竟什么是主流?那么认认真真愿意和工农相结合、诚恳改造世界观的大学教师、文化人士,为什么在文革初期就不让过这道坎?非要充当革命对象?尽管这本书只是一个研究生的论题,浅尝欲止,但是,毕竟要有勇气。同时在电视台热播的《蜗居》,却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把所有的人和事,刻画得入木三分,直击观众心灵!
  •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一本书
  •   好书,图文并茂,认识了人民文学的发展过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