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8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江南(编著),谈雅丽(编著) 页数:144
Tag标签:无
前言
旗袍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 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女子旗袍,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彻底摆脱了旧式样,走向经典。旗袍大胆地展现女性的体态和曲线,款式的变化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 经历了50年代低调的瞬间灿烂,旗袍沉寂了20年后,以崭新的面貌再度出现,从服务行业礼服到大众女性的服饰,再到国际时装展台的时尚元素,无处不显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 旗袍是中国女人的骄傲,旗袍的美是东方式的含蓄,从内在与外在之间获得和谐。旗袍是内敛的,也是张扬的。 没有哪种服装能像旗袍一样,巧妙地衬托出女性的曲线美,把女性的优雅、柔美、典雅、贤淑、妩媚的性情和气质尽显无遗。质地轻柔的面料、小巧精致的立领、明快流畅的线条、丰富多姿的款式,演绎出万种风情。让我们随同本书,一起去探寻、发现、品味旗袍的风姿风韵吧!
内容概要
旗袍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三百年的发展演进史,旗袍从清代满族女子旗袍演化而来,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20世纪30、40年代,彻底摆脱旧式样,走向经典。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瞬间的灿烂,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旗袍的美是东方式的含蓄,简洁明朗的线条、丰富多姿的款式、质地轻柔的面料,衬托出东方女性的优雅、柔美、典雅、妩媚。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花样年华 旗袍缘起 旗袍的演进 旗袍的新发展第二章 样式变迁 领型起伏 开襟方式 袖型变化 裙摆飞飞第三章 旗袍之美 色之美 形之美 质之美 纹之美第四章 一件旗袍的诞生 工具图解 『诞生』过程 制作工艺第五章 百变搭配 妆容 首饰 装饰 鞋与袜 内衣与外衣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花样年华 旗袍缘起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无数具有民族特色的衣冠服饰。历朝历代的衣冠服饰除了蔽体御寒、装饰美化,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衣着习惯也有所差异,中原地区和江南一带的汉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相互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服饰文化是多民族服饰融合的结果。 袍服溯源 有学者认为,旗袍是袍服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服饰形式之一,《礼记·深衣》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东汉郑玄的《礼记注》也有记载:“名日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 深衣上衣的形制特征是上衣下裳分裁而合制,以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衣缘,“续袵钩边”是深衣的另一个特点,“衽”指衣襟,“续袵”是把衣襟接长,“钩边”形容衣襟的样式。深衣右衽(指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长至脚踝,左面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呈三角形,穿时绕至背后再钩而向前,用腰带系扎。通过湖北云梦出土的木俑服饰,可看到深衣的样式。 袍服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服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袍服,《诗经·秦风·无衣》记载:“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此时的袍是一种不分上衣下裳、上下通体、男女通用的长衣。早期的袍是穿在里面的衬衣,当作家居的便服使用,不作为正服。 袍服作为正式的服装始于东汉,东汉明帝于永平二年(59)设袍服之制,定袍、深衣和禅衣共为礼服。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定除元旦、冬至的朝会及祭祀着弁服外,一律着袍服。随着袍服之制的普及,袍服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传统服装样式,并为历代沿用。 历代袍服在形制上有所变化,早期中原地区通用的袍服一般为交领、直裾,衣身宽博、衣长至脚踝,袖肥阔,在袖口处收缩,臂肘处形成圆弧状,大袖翩翩,造型美观;而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袍服与中原袍服恰好相反,为了便于骑射,以圆领、左衽、窄袖为特征。
编辑推荐
旗袍的美是东方式的含蓄,简洁明朗的线条、丰富多姿的款式、质地轻柔的面料,衬托出东方女性的优雅、柔美、典雅、妩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