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当代中国  作者:季羡林  页数:3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被胡适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季先生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书籍目录

一、我的童年 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父辈们 每天最高的享受 开始认字 离开故乡二、小学记忆 进入一师附小 做过一次生意 转入新育小学 新育小学的校舍 新育小学的教员和职员 在新育小学学习的一般情况 看捆猪  看杀人  九月九庙会 看戏 学英文 国文竞赛     第一次“造反” 偷看小说  蚂蚱进城  想念母亲三、中学时光 进入正谊中学 我的几个老师 考入北园高中 在北园高中的生活和学习 在济南高中 荣誉感继续作美 要革命 上国文课 毕业旅行筹款晚会四、清华学子 报考邮政局 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门课程五、教书谋生 回母校当国文教员 小小一招 又长了一番见识 “拿到了没有?”六、去国途中 天赐良机 在“满洲”车上 在哈尔滨 过西伯利亚 在莫斯科七、德国十年 初抵柏林 哥廷根 道路终于找到了 怀念母亲 两年生活 章用一家 汉学研究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大轰炸 在饥饿地狱中 山中逸趣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德国的老师们 学习吐火罗文 女房东 反希特勒的人们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迈耶(Meyer)一家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进城 盟国   优胜记略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别哥廷根八、滞留欧洲 赴瑞士  在弗德堡(Friboygr) 同使馆的斗争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九、游子归途 船上生活 在西贡 回到祖国的怀抱十、在北京大学(1946-1948) 思想斗争 终于找到了学术上的出路 出路的表现 出路主流中的一个小漩涡——《浮屠与佛》十一、在北京大学(1949-1965) 眼前充满光明 陷入会议的漩涡 批判的狂潮汹涌澎湃 1950年至1956年的学术研究 政治运动 1957年至1965年的学术研究十二、在北京大学(1966-1977) 从社教运动谈起 1966年6月4日 对号入座 快活半年  自己跳出来  抄家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 千钧一发 劳改的初级阶段 大批斗 太平庄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牛棚生活 牛棚转移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恢复组织生活十三、在北京大学(1978-1993) 政治环境 我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十四、耄耋之年 迎新怀旧 九十述怀 我疾病的早期历史 一进西苑医院 西苑二进宫 西苑三进宫 张衡插曲 艰苦挣扎 三○一医院 皮肤科群星谱 两次大会诊 三○一英雄小聚义 死的浮想 皮癌的威胁 奇迹的出现 院领导给我留下的印象 病房里的日常生活 第三次大会诊 简短的评估 反躬自省 辞“国学大师” 辞“学界(术)泰斗” 辞“国宝” “夫子自道” 对未来的悬思 回家 三进宫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儿什么 难得糊涂 九三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我不能封笔附录 季羡林年谱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一、我的童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它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父辈们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我们把他叫一叔)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拣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我老家官庄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官庄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

后记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用季先生自己的话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把季先生的一生真实而又完整地记述出来,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季先生从一个农村穷孩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所走过的道路。写一部完整的自传,也是季先生的夙愿。但季先生已经九十七岁高龄,实已无力为之。所幸,季先生在过去不同时间所写的回忆自己不同时期经历的文稿,基本上完整记录了他从童年到现在的经历。经季先生授权,我们在这些文稿基础上,编辑了这本《季羡林自传》。为了真实而完整地体现季先生对自己一生经历的记录,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忠实于季先生的原稿文字,只是为了全书风格的一致和连贯,经季先生同意,对部分标题做了改动。编者2008年3月

编辑推荐

读《季羡林自传》,品位人生!我现在一闭眼就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夏天里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滚在黄土地里,然后跳入浑浊的小里去冲洗。再滚,再冲;再冲,再滚。难道这就是我吗?六岁那年,我从那个小村庄里走出,走向通都大邑,一走就走了九十多年,我走过阳关大道,我也跨过独木小桥,有时候歪打正着,有时候也正打歪着,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推推搡搡,云里,雾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季羡林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1条)

 
 

  •   读完了《季羡林自传》,49万字。

    季老一生都在说他自幼并无大志。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却又如此辉煌。

    在他的一生中我看到的只有永久的勤奋,还有静如止水的生活态度。在治学的态度上他是严谨的、求实的;即陈寅恪先生的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对我来说,我最有感悟的是季老的勤奋。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5点多吃早餐。然后就开始每天的学术研究工作。他的一生有很多荣誉头衔,他也留下了很多颇具价值的学术资料,出版了许多自己的著作。我所读的多是季老的散文,他的文章情节发展不是跌宕起伏的那一类,却是清新古朴,意蕴颇深的一类。能够带给人快乐,启迪人的深思,深化灵魂。

    季老在清华读的是西洋文学系,主修德文。大学毕业后,到德国哥根廷大学留学十年,主修印度史。在留德的十年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饱受战难之灾,饥饿之苦。可他却依然如故,学习研究,没有怨言。他在其间也经历了爱情,然而他却没有去摘爱情的果实,因为家里已有发妻。我只能说他很中矩,当然,更多的是一个人对家庭应有的责任感。

    回国后,季老看到了国家的困境,毅然拒绝的到剑桥大学任教的请柬。他是深爱故土,深爱祖国的,在他身上能看到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并且担任北大文学系教授。之后又经历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的饥饿岁月,经历了灭绝人性的文化大革命(其间差点自绝于人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他的人生他才回到常态,也才有了良好的安心的环境去进行学术研究。

    季老在苦难中的淡定,一生孜孜不倦的著述,踏踏实实的过日子。这都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够做到的。但他的平凡却铸就了伟大与不朽。而我们也就只有循着步伐向他学习,他是我们值得敬重的老师。以后我要多读季老的散文,我也要拥有一颗淡然恬静的心,随我一生。
  •   内容很不错,喜欢季羡林。一代大师,永远学习的榜样。自传很清新自然,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季老的不同寻常的一生: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推推搡搡,云里,雾里……
  •   买这本书最开始是因为那篇“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书到来后,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幼年的贫穷,异国他乡求学的困顿,文革中挨批挨斗的种种细节……甚至连那些稍带一点学术味道但总觉得遥不可及的部分也读得津津有味。梵文、吐火罗文,等等,竟可以感觉到也许它们不似我肤浅想象中的枯燥——那其实竟是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大约这感受,是来自于季老先生的娓娓而谈吧。……很想给爸爸买一本,或者给他看看,他也经历过颠沛流离的人生,多么希望他也能写下一些我几乎完全不曾了解的他的人生、他的生活,这对做晚辈的,该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财产……
  •   我喜欢读传记,特别是自传,因为我不相信那些已经被篡改的历史。本书附录里的《季羡林年谱》中,就有最鲜活的例子。整个年谱洋洋洒洒占去7个页码,但关于文革,只有区区10个字: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季老一生宝贵的十年,只剩10个冰冷的字,这10个字,抹去了一代人的辛酸血泪,抹去了一代人的无耻兽行。这样冰冷的历史,我不爱读,我当然也不信。我们常以德国为例子,批判日本对二战反思不彻底,但对于与二战一样,给国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文革,我们的反思,甚至连“鬼子”都不如。在历史里,我们找不到反思的素材,那我们就看看自传吧。
  •   季老走了!
    心底无限悲痛!
    再次捧起那本《季羡林自传》,心底和眼眶都是湿的。因为季老,才终于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纯粹的文人!高洁的情操,朴素执着的对文学的追求,纯粹单纯的生活,不追求物质的享受,拥有博大的胸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季老就是一泓清泉,平静,不争,就像他自己的文字,没有某些文人酸溜溜的装饰,也没有悲世愤俗的张狂,他的字里行间都是沉淀,对岁月和人生最真实的沉淀,像黄土一般深厚!
    曾经为季老鸣不平,觉得一位老人家怎么能容忍那些种种的所谓对他的“尊敬”,以及无端的攻击,可是我们的季老只是微笑着,平淡的摆摆手。是呀,对于季老来说,所有赞美的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更何况是子虚乌有的污蔑呢?
    忘不了那样一位老人:瘦削的脸上总是一副淡定的表情,怀中抱着他喜爱的猫,慈祥地笑着。
  •   季老在自传中把苦难写得很轻很轻。

    没有饭吃的童年,国外孤单的生活,艰苦的学业,战争下生命受到威胁,生死离别,十年动荡,尊严受践踏,病痛折磨……

    有时候甚至在看这些苦难的时候让人忍不住要笑一笑。

    可是,这些苦难真的很重很重。

    季老在自传中把真情写得很重很重。

    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邻居、房东、同事,甚至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的真情,让我们看到的是纯净美好的人世;美妙的大自然,异域的风土,学术的魅力,人性的宽容,专业的追求,信念的执着,职业的操守,让我们看到的是沉静恬淡的境界。

    看似稀疏平常,在季老看来这些却是很重很重。

    在这些轻与重之间,季老睿智地做出了选择。这种睿智背后,是一颗赤子般的心。这颗心不在金黄的深秋,却在萌芽的初春,就伴着季老一路走来,走出了一块人格的丰碑,供我们瞻仰。
  •   如题。
    这是我看完季老自传后除去敬佩、敬仰之外的最大感受。
    看着附录上的长达7页的季老年谱,回首自己走过的不长也不算短的28个年头,内心满是愧疚与惶恐,曾经那么多年,我不仅辜负了象牙塔里的青春当日,也愧对于辛勤栽培、帮助过自己的良师益友。平凡如我者,当然不能与季老作比,只甘愿做一个朝拜者,循着大师的足迹,在自己钟爱却疏忽日久的领域里踽踽前行,纵使不能到达顶峰,也要尝尽途中的酸甜苦辣。
    学习,如论何时起步,都不为晚。自励,并共勉之。
  •   作为学术泰斗的季羡林大师,能用非常平和、亲近的话语来讲述自己的经历,让人如沐春风。特别是作为有过在济南读书经历的我,更是感到特别的亲切。而季大师在轻描淡写中表现出的那种对学术的追求,更是让人钦佩。对他的做人、对他的治学都觉得由衷的钦佩。这是一本值得读、值得反复读的好书
  •   去年看到季大师仙逝的新闻,才想到买他的书,先看了这本自传,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人生旅程,以散文与日记式的展现眼前,让人唏嘘不已。值得一看,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他的感悟:人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只有痛苦。还有他的人生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惧也不喜。认同,继续会买他的书,大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   看这本传记时适逢我的心情比较阴霾,季老的自传里并没有任何对自己丰功伟绩的吹嘘,也没有对自己种种丰富的阅历而炫耀,只是很谦虚的很诚恳的在回忆,省事着自己的一生。字字句句都体现了季老简朴求实的人格,文中多处引用过去日记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写大学毕业任教时的种种难处让他总是想到什么地方去哭一场,写在哥根廷上学是别人对他的种种的好,都让我感动,仿佛我亲眼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也随着他或喜,或悲。但更多的是被文字中不经意间传递的人格所感动!
  •   季先生的这本自传由历年文稿中相关资料汇编整理而成,是经季先生本人认可了的。先生在书中几次谈到我,第343、344两页更列出一节“张衡插曲”专门说我。内容我未必完全同意,但先生的厚爱是我感激万分!先生之于我,实有一层肝胆相照的情分。当年先生出版《牛棚杂忆》,我曾赠先生数语曰:“人文泰斗,华夏荣光。十年一忆,万载传芳!”其后先生庆祝九十大寿和全集出版,会上众人多有盛称先生教书育人为道德文章者,我愤然直言:教书育人,凡夫俗子皆能为之,何足道哉!先生之道德文章,是李大钊烈士“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中的大道德、大文章,是释迦牟尼“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是悲悯认识普度众生的博爱胸怀!一时间满座哗然、掌声雷动。......
  •   书的质量很好,一直很尊敬季羡林老先生,对于他的自传非常感兴趣。
  •   这部传记别有风味,语言平实,如话家常,值得一读。书中记叙的季羡林的少年求学的章节富有感染力,佩服季羡林大师的聪明智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   对于我们现在的成年人来说,已经对工作没有了激情,更谈不上学习了,看了季老先生的自传,才觉得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实在是太小了,应该多学习,充实自己。人家那样的大师都那么谦虚,我们在人家面前也就是一个文盲。很值得看的一本书,有志者都应该看一看。
  •   我认真阅读了此书,对季羡林大师有了更多认识,希望更多的人看看这本书
  •   很好的书,对了解季羡林先生很有帮助。
  •   这本书相当于季羡林文章的一个集子。
    虽然当当送货还是一如既往地慢,可是送货人员态度很好。而且书的品质很好,尚未开封。
    是一本值得珍藏值得细读的好书。
  •   大师离世,学界痛惜。季先生的自传概括了他的一生。他以平常心看人生,以感恩的心待别人,现示了他应对世事的豁达胸怀和治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即是良师也是益友,他的优良品德值得学习。通过这本书,不仅共享了大师的精神财富,还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并感悟那段历史。读一遍,获益匪浅。
  •   仰慕季羡林,所以就买了,不错的一本书
  •   之前看过留德十年,就已经被季老的幽默和可爱打动,看书的过程就像在看一部电影,许多镜头在放下书许久之后还会在脑中盘旋,一代名师也是从年青懵懂一路走来,有过懊恼,有过悲伤,也有过感情萌动的时候,季老在记述回忆的时候估计也会常常笑出声来吧.我就是这样的,在看书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笑出声来.季老的形象越发可爱越发真实了,真好.这本书当中有留德十年的大部分内容.所以建议买这本书的童鞋可以不用买留德十年.我自个儿是买了的,因为有德国情结~~ 大家各自斟酌喽.
  •   季老97年来一直真实透明地做着他为人的本分,看前满是期待,看时仿佛随先生走过他的人生历程,看后更是受益匪浅啊!
  •   这本书挺棒的,但还是很多没看懂,应该是人生境界不一样吧,相信将来再拿出来看的话我能收获更多
  •   看了三分之一,挺好看的。从大师的生命历程中可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字:“真”。
  •   首先书是无罪的,我承认我在祖国的大西北,距离比较远,运输途中书难免磕磕碰碰,这我能理解,不过五本书让我整整等等了28天,说句不好听的,有那时间我五本书都读完了!!免费送达,都是屁话,有那时间,我骑毛驴到北京取回来了!!!!!!!!!!!!!!!!!!!!!!!!!!!
  •   当当网,书齐全,价格也便宜,最重要的是方便快速。所以买书我就会首选当当网了!孩子的老师让给孩子选择一本自传,要有激励、奋进的过程,所以,选了这本书,读完后发现,这是一本适合任何年龄层次的人看的书。推荐大家读哦!
  •   大师自传慢慢看
  •   如果哪位读者觉得前面有点枯燥的话
    请一定坚持读到留学那部分,往后就一直非常精彩了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淳朴自然,不讲大道理,却影响人于无形之中
    现在的时代太浮躁了,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 简单就是幸福 就是美
  •   书不错,厚厚的一本,就是感觉字有点小了,大概是内容太多的缘故吧
  •   了解了季老先生的经历,学习
  •   这个月3号收到的书,免的运费,感觉当当网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先赞下。季老的书是第一次拜读,目前看到一半,大部分有空的时间都抱着它了。很值得看,要成功,必定要付出万倍的付出,当然这中间也要选择好自己的兴趣所向。季老文字质朴,看似普通的介绍自己的一生,但读来却很舒服。有些地方也不乏幽默之处。我们80后的小辈,更应该多从中反思和领悟。
  •   读他的自传如同读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朴实而亲切
  •   很不错的书,一口气读下来的,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酸甜苦辣,书中让我最快乐的是他在德国的那段时光,最悲哀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   语言平实,但亲切,故事真实,而又有启发!读完之后,感觉很不错,现在好书不多!
  •   成功是有理由的......很多人徒羡成功人士的风光,却不知道他们成名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作学问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要有看得透浮世炎凉,耐得住孤身寂寞的心性.透过平易的文字,品味大师风采
  •   敬佩季老的乐观奋斗和治学,值得拜读。
  •   我很喜欢看文革那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老一辈的人写书所使用的文笔感觉现在的作者都不常用的,反正就是喜欢啦,这本书包装得也很好。
  •   国学大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一代大师,崇拜啊,读了他的书觉得自己的价值观有了变化。
  •   老先生的传记确实值得一读,中国的大师们的心得。
  •   能细细品评大师的风采了!
  •   大师就是大师啊 不论是文笔还是内容都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读此书,受益颇多!
  •   季老的一生谦逊勤奋,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的精神令人敬畏,令人向往。他一生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却有一颗宽广博爱之心,忧国忧民,更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折服。
    伴随着季老一生的自述,也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百年的历史:动荡、波澜转阔—稳健发展,令人感叹世事沧桑,物换星移。
    读完之后,感叹大师的思想深广精髓,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堪忧与展望,激励我们年轻一代不要沉溺于个人的安逸幸福,要放开眼界胸怀,尽心职守,为社会尽一份责。
  •   走近大师,膜拜大师
  •   一代大师的生平,值得每一位国人拜读,如果能够认真研读,将一生受益。
  •   季老无愧于大师的称号,真正的智者。
  •   值得学习的一位大师!!
  •   这是一本很厚重的书,它记录了大师的一生。值得一看!
  •   我特别喜欢人物传记,又是一代大师的作品,我想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将会受益匪浅。
  •   季老先生的书,值得一看。
  •   买了很多季先生的书,很喜欢他的文字,这本书还在阅读中。
  •   读该书,让我们认识了季先生,认识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文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这决不是危言。季先生人格魅力是可敬,在当时有这样气节的学者是不多的。
  •   很喜欢季老。国宝级人物,平淡容于,不宠不惊,兢兢业业,心系祖国,关怀苍生,勤勤恳恳,老骥伏枥,桃李遍布,春色满园。季老,在天堂,不要那么辛苦了。
  •   季老经历丰富,博学多才,定会受益匪浅。
  •   喜欢国外留学的那段经历,很生动,很鲜活。
  •   季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印文化的研究事业中,有独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 其对学术研究的精神深深鼓舞着我,国人需自强啊!
  •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季老的,季老的许多文章我也读过,这本书非常详实的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季老,非常好!
  •   此书印刷质量非常好,对生平内容的讲述也非常细致到位
  •   这本书很好看,季老的人生很传奇也很坎坷,有兴趣可以看看。
  •   季老的书,朴实无华,好似一缕淡淡的清泉,不经意间带你回味了人生的苦短流长,好书!
  •   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我心目中崇敬的教授,也是他让我对燕园有了憧憬!
  •   语言简洁,有趣生动
  •   非常值得品味的一本书,语言平实中流露季老对生活及做学问的态度~
  •   刚读了其中一篇,对文革中所谓的牛棚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是人性泯灭的年代。佩服主人公的坚强。
  •   喜欢看季老的文字,因为每次看总让人受益匪浅。季老的为人也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国学泰斗的荣誉,季老当之无愧。
  •   送人的。价格实惠
  •   爱死了,永远是我心中的尊敬的人
  •   真正值得多次阅读的好书!可是文化大革命那一段读后让人欲哭无泪!
  •   这是我第一次看季老的书,感觉季老的文字让人看起来很舒服,亲切之余又有那么一点幽默。写个这评论只是想把一本好书推荐给每个朋友。
  •   朴实,就喜欢这样的表述
  •   非常好的书 很适合我
  •   看了好多遍呢,挺好的
  •   读起来可能觉得没什么味道,但是平凡才是真,才是大智慧呀!
  •   很好,耐看
  •   影响深刻
  •   书到了,很好的书,只是书的侧面封装有点褶,一点瑕疵吧
  •   季老的书 高中就看过的
    值得收藏
  •   以前看过一点点。觉得好就买下来继续看了
  •   期待中的书到了,当当在包装上做的蛮不错的,希望能更加好!
  •   很喜欢季老的文章
  •   朋友指名要买的书,应该不错。
  •   别人说的挺好,我也就买过来看看了
  •   一直很喜欢他,通过这本书了解下,免得总觉得是盲目崇拜
  •   通俗易懂,还行。
  •   季老的书要慢慢地看,有空的时候就翻翻。
  •   有激励的感及对文革的认识
  •   hao !~
  •   原来季老是如此不容易啊,我算是对那个年代的是有一些了解了····
  •   都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   带着敬仰的心,读这本书。一点点的了解。
  •   同事买的,他说不错
  •   季老的文章,只要不是炮制的都很不错
  •   书正是我想要的
  •   不看是损失
  •   每读一次都能让我有新的收获,一位可亲的老人,一段朴实但又不乏文采的书。
  •   这书包括了很多很多的内容
  •   书是没问题!
  •   蜗牛爬的速度在读,但是能从简单平实中收获快乐和思索!
  •   或许是出于最季老的喜爱,我买了四本,最先翻开的就是这本书。很不错,我喜欢这种大书,拿在手里感觉很安心的书~
  •   本书我没有看,是给朋友买的,朋友对此书评论极高。有时间我也要看看
  •   尊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