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04-0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吴晓莲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吴敬琏曾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高票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是国人最熟悉的经济学家。然而,吴敬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境界、品格、学识、良知和勇气源自何处? 在本书中,吴敬琏长女吴晓莲从“家人”的角度,用真实坦诚、简洁生动的笔触,采用相同年龄、不同时代对比的独特手法和几十幅珍贵老照片,讲述了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从出生、成长和成熟,到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而倾注全部精力的经历,并首次向读者揭示了对吴敬琏一生品质和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影响人物——母亲邓季惺,以及她和一份名报的艰辛发展史。 本书通过吴家三代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环境、意识和观念下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再现了他们质朴的生活态度、严谨的学术追求、求真务实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民族精神,展现了一个名门家族鲜为人知的家史和传奇故事,读来亲切自然,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吴晓莲,吴敬琏长女,199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1993-1996年,美国德里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合同教授;1995-199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Walton )商学院客座讲师;2000-2005年,《纽约时报》About.com网站“心理学”专栏主持人;2002年至今,创建并任职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工作室(Shelley's Studio)。
作者简介
吴晓莲,吴敬琏长女,199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1993-1996年,美国德里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合同教授;1995-199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Walton )商学院客座讲师;2000-2005年,《纽约时报》About.com网站“心理学”专栏主持人;2002年至今,创建并任职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工作室(Shelley's Studio)。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启程第二章 人之初:父母无择 爸之初 我之初第三章 幼小稚童:浑然不觉 爸的幼年(1930-1934):北平丧父、挑积保命、 母亲再嫁、 回到南京 我的幼年(1963-1970):南长街前后、 幼儿园内外第四章 小学前后:学以成性 爸的小学前后(1934-1941):能干母亲、小学生的第一个暑假、 抗战中离开南京、重庆安家、巴蜀小学、 江北新村、政治环境 我的小学前后(1971-1976):我们的“三个妈”、奶奶家边上的小学、好想当红小兵、筒子楼里、我也闹革命、被放羊的岁月第五章 中学时代:理想之光 爸的中学时代(1941-1949):三所中学、科学救国与民主救国 我的中学时代(1976-1981):多事之年、逃学和小说、跟爸爸学英语、爸爸说靠自己、情窦初开第六章 大学时代:走出家庭 爸在大学(1949-1953):金陵病号、再结音乐缘、给人“洗澡”、新党员入复旦 我在大学(1981-1986):高考、大学四年、改名风波、和孙冶方写作组在青岛、休学心得第七章 毕业之后:步入社会 爸入社会(1953-1966):初进社科院、“反右”中父母戴帽、“中右”的吴敬琏其实很“左” 我入社会(1986-1994):美国的校园生活,教书生涯、回国探亲、婚姻“大”事第八章 走向成熟:决定性事件 爸走向成熟(1966-1976):念语录救夫人、干校苦乐记、四谈顾准、忙碌的“逍遥派” 我走向成熟(1994-至今):一个母亲的诞生、安安和妞妞、瑜伽和心理学第九章 成熟人生 : 认识自我 成熟的爸(1976至今):高速爬格子、井外的天、耶鲁“汲水”、秀才的平台、不适合做官 成熟的我(今天):我是谁、三人与三个时代第十章 不惑之年:惑与不惑 不惑的爸:“吴市场”的开关在哪儿、一次长谈 父女问答:也问娜拉出走之后又怎样?第十一章 纵横人生 吴敬琏纵横观 吴晓莲纵横观第十二章 我和爸爸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邓季惺:大家庭的中心 陈铭德:爸爸的继父,我的亲爷爷 吴竹似:奶奶的爱人,爸爸和我的基因 周南:爸爸的终身伴侣,我的母亲 吴敬瑗和吴敬瑜: 爸爸的姐姐,我的姑妈们 吴晓兰:吴敬琏的另一个女儿,我的妹妹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及签名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吴敬琏:他究竟是谁?/《中国图书商报》 吴敬琏长女吴晓莲新书《我和爸爸吴敬琏——两个人与三代人的故事》首发式近日在三联书店举行。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吴晓莲从“家人”角度展示了一个家族三代知识分子鲜为人知的家史:吴敬琏的父母——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和母亲邓季惺——1929年创立并经营《新民报》,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一家在全国拥有一报、五社、八刊的民营报业集团(现上海《新民晚报》前身)的艰辛历程;吴敬琏的传奇经历;以及他的女儿们的生活和经历。谈起写作动机,吴晓莲说,她写这本书,是想知道吴敬琏是如何成为吴敬琏的,想了解他是谁。 他出生于1930年代,经历过改朝换代、曲折轰动的年代。他是一个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经济学家。他最早举起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大旗,以敢说真话而著称,被誉为“经济学家的良心”。他,就是吴敬琏。然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朦朦胧胧地意识到,我好像不知道我父母是什么人。吴敬琏和周南,他们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一向以来这就是我对他们的唯一想法。而除了是我爸爸妈妈以外,吴敬琏到底是谁,周南又是谁,我想都未曾想过。” 在《我和爸爸吴敬琏》一书里,作者吴晓莲这样谈到她写这本书的初衷。比起自己的祖辈和父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吴晓莲,人生轨迹相对较为顺畅:她在“文革”十年里度过童年时代,1980年代初考上大学,1986年大学毕业后,又顺利留学美国并长期在美国定居。 长期的美国生活经历,为吴晓莲回过头观察自己的家族史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当然,她也承认,自己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在采访和写作中发挥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断裂的父亲形象在吴晓莲的印象里,父亲吴敬琏的形象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喜欢沉浸在自我的思考空间里,因而显得对与其无关的事物无动于衷;喜欢古典音乐、做木工或电工这样的手工活,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但吴敬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他的理性思维和严谨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事,必会从理论出发而非经验。 “有一段时间,爸爸教我滑冰,他规定必须站成丁字步才能开始滑,但我始终站不好丁字步,所以到现在也没学会。”吴晓莲回忆说。除了滑冰,吴敬琏在煮米饭、骑自行车和游泳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这套“科学主义”的做法甚至浸透到育儿理论。据她的保姆事后回忆,父亲因为坚信婴儿吃瘦肉有营养,会把瘦肉煮成肉渣,但出生不久的她消化不了,拒绝吃瘦肉渣。“不吃,周末称体重时发现没长到一斤,我们全家就会忙不迭地调查原因,很是麻烦。” 作为女儿,吴晓莲看到的仅仅是父亲生活化的一面,对于父亲在埋头写作时陷入的那个思想空间,她却始终未曾进入。“吴敬琏是谁?”“他何以会成为今天的吴敬琏?”——对于她而言,“吴敬琏”是一个断裂的形象,既无比熟悉,从某种角度来说,又十分陌生。 大概在十一二年前,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吴晓莲开始往返于大洋两岸,断断续续地采访家人以及父亲的同事、朋友、学生等,“那时,吴敬琏助手柳红的《吴敬琏》还没出版”。与柳红的传记侧重描述吴敬琏的经济学思想不同,学心理学的吴晓莲更加愿意探究父亲成长过程的外在力量和内在动因。 “祸从口出”是家人常用来劝戒吴敬琏的老话。以“直言不讳”闻名的吴敬琏,总是在危急时刻“管不住自己的嘴”。即使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他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和思考,在“干校”的牛棚中,他和思想家顾准谈论中国问题和人类历史时,顾准提到的市场经济的想法,让日后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受益匪浅。这种飞蛾扑火般的救国情结,让在美国生活了20年的吴晓莲十分不解,“这是图什么呀”?为此,她与父亲深谈过两次。 在这为数不多的直接与父亲“正面交锋”的采访中,吴晓莲一度试图用弗洛伊德“本能的原动力”(Instinctive Drive)的理论来解释父亲的使命感与入世热情。但她却发现,对源于工业革命时代“人定胜天”的现代理念的推崇,以及坚信正确的理论能够从好的方面影响世界,可能才是吴敬琏的“思想开关”。 “从很小的时候起,‘救国’便是我所受的理想教育,我周围的人好像都是些各种各样的救国派……”在交谈中,吴敬琏的这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吴晓莲逐渐认识到,要想打开吴敬琏的思想开关,她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他本人的内在因素,她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自己那段几近湮没在大人的缄默当中的家族史。 吴氏家族的历史在采访父亲和两位姑母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自己一生所受的影响:一是来自他们的母亲;二是他们小时候的教育环境。 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锋,她的思想受“五四”影响极大,为了解放妇女的劳动力,她曾办过幼儿园,也曾做过律师,后加盟丈夫陈铭德创办的民间言论报纸《新民报》。在第一任丈夫吴竹似(吴敬琏生父,与陈铭德同为《新民报》创始人)去世后,她带着三个孩子嫁给陈铭德,签订的婚前协议惊世骇俗:婚后自己和三个孩子维持原姓;实行分别财产制。 《新民报》作为解放前最大的民间报系之一,在中国言论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邓季惺甚至曾因此遭到蒋介石的暗杀。建国后,在“反右”和“文革”的特殊环境下,吴晓莲却从来没有听家人正式谈过这段家族的历史,仅仅是偶尔在饭桌上听到说话带着川音的大人们提及“过去在报馆”的片段,由于对大背景不了解,这些片段显然无法在她幼小的脑海里“注册”。 出生在一个报人家庭,吴敬琏从小就对政治话题耳濡目染。在吴家三姐弟的印象里,他们小时候,“清晨一起床就往大人的卧室里跑,看到的便是铺满一床的报纸,大人和小孩喜欢一起依偎着躺在床上看报纸”。二姑妈回忆说,“外人看我们这家人可能觉得挺奇怪的,因为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聊家常,却总是谈时事”。也因此,吴敬琏10岁就能写出《论百团大战》这样的时评。 邓季惺从来不会因为忙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即使是在抗战的颠沛流离中,她也会想方设法先把子女安置好,所以,虽然因为战乱而频频换学校,吴家姐弟却没有耽误学习,反而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吴敬琏曾就读的巴蜀小学,推崇“头脑是科学的,身体是劳工的”的教育理念,吴敬琏后来能做一手好的木工活,便是缘于此。 作为一位有政治抱负的报人,邓季惺一生的理想都维系在妇女解放与国家民主之上。不过,她却有着实业家的头脑,她在加盟《新民报》后,通过实行股份制,把这家不足10人的小报改组成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报系。日后,作为著名经济学家的吴敬琏还曾就股份制的问题请教过她。但这位女强人并非毫无缺点,在采访中,一些报馆老人告诉吴晓莲,她的奶奶性格太“直”,不大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吴晓莲看来,奶奶身上独立、理性和直率的性格基因悉数遗传给了吴敬琏。 在写作过程中,她也很乐于探讨父亲对于自己的影响。在内容编排上,她把相同年龄段的父亲与自己的经历放在一起作对比。祖辈和父辈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到自己这一代已经无从寻觅。但她认为这是个很自然的结果,因为一方面,在她成长的特殊时代,使自己并未受到父亲幼时那种充满使命感的教育;另一方面,自己长年置身已是“后现代”语境的美国,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解,远不能与深受“五四”遗风影响的祖辈和父辈并论。 按照传统的算法,吴晓莲的儿女属于这个家族的“第四代”。他们只拥有一半的中国血统,因此去美国探亲的吴敬琏会像以前教女儿学英文一样,做些汉字卡片给自己的一双外孙。吴家的家族史,还要在他们身上延续下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