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回忆

出版时间:2007-0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郑曦原  页数:3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迄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这些出自西方国家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郑曦原,1963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又就学于纽约语言学院和外交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志愿去陇南山区锻炼三年,担任过乡镇企业厂长、副镇长。1987年后在甘肃省文化厅 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调入外交部,后曾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现供职于外交部政策研究司。著有《中国远古文化》(1995年)。

书籍目录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引子 晚清史是我心中尘封的痛第一篇 夕照的社会  1854年的上海:自由港  新闻专稿: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评: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广州的一天  1877年的上海:火轮信使——一个美国人的游记  特写: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  述评: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首家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清国苦力价几何?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特稿: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述评: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电灯将照亮北京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述评: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1055万美元第二篇 蜕变的变化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将一天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新闻专稿: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皇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私运纽约记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述评: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  特稿:清国皇室生活记趣  述评: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业秘书……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第七篇 绝境的奋争附录:《纽约时报》晚清报道选辑总目录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1860年10月9日  据英军随营记者佚名报道:  英军宿营地,距北京东北大门一英里。我们于6日再次扎营。同天夜晚,清国皇室的颐和园、圆明园被联军占领。昨天,小迈克斯、巴夏礼、亨利·洛奇等被清方释放并已回到公使馆。  我4日从离通州六英里的宿营地给你们发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很可能已经到了你们手中。那封信发出的第二天,联军为了寻找鞑靼军队而开始搜索行军,当时预计四五英里外就会发现他们的大队人马。但这两支部队的前锋搜索过大片的乡村后,并未发现敌人的踪影,甚至就连一个丢弃的营帐也未见到。我们于下午1点钟停止搜索。侦察分队是昨天夜晚派出的,他们曾与鞑靼人的哨兵遭遇。鞑靼人向他们开了三枪。6日一大早,我们又出发了,但当我们最终发现鞑靼军队曾驻扎的位置时,一切早已寂然无声了。  这一带建有一些非常高的砖窑,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望到五英里外北京城的几座城门和城墙里面的其他建筑。我军继续追击,穿越了一片林木茂密的乡村地带。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土木工事。这些工事沿着这座首都的北面延伸,离北京城约有一英里远近。在这些土木工事附近不到半英里的距离内有些房屋,在这时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鞑靼人。英国皇家骑兵队向他们发起了猛烈攻击,迫使对方丢下八名死伤队员逃走,而骑兵队在这场小突击中有一人受伤。  防御工事阻断了一条通往北京东北大门的笔直大道,我们就在这些工事上掘开一个60~80码的缺口,正与那条大道的宽度相同。部队从这个缺口进入,然后向右转,停到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时我们发现在防御工事的内部还建筑了一道40~50英尺高的副堤,这要是掌握在一支精锐部队手中,的确是一道非常坚固的防线,恐怕英国军队的大队人马就驻扎不到这里了。  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进尚不得而知。而法军和我军的骑兵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在等待着其余部队。当法国人到达时,英军指挥官提议与他们合作。法国人要求英军绕到园后去切断鞑靼人的退路,而他们自己则从正面进攻皇家园林。法国人的确进攻了,他们发现圆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20人有武器。皇家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皇家园林。  据说我军没再继续前进的原因是发现一支鞑靼军队出了北京东北大门,并且在往南的方向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追击他们。我想这是个假情报。  从我们宿营地工事的外面,沿着一条曲折的路到位于西北方向的圆明园,大约有五英里的路程。在马戛尔尼①阁下的公使馆中,斯当东②的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大清国的作品都对圆明园进行了描述。然而,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掠被认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庭园的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们砸毁掉。还有装饰用的墙格、屏风、玉饰、瓷器、钟表、窗帘和家具,没有哪件东西能逃过劫难。数不清的衣橱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外套,每件都用华贵的丝绸和金线刺绣着大清皇室特有的龙纹,另外还有统靴、头饰、扇子等等。事实上,房间里面几乎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储藏室装满了成匹成匹的上等丝绸,一捆一捆地摆放着。这些丝绸在广州光买一匹就要花20~30美元。粗略估算,这些房间里的丝绸肯定有七八万匹之多。它们被扔在地上随意践踏,以至于地板上厚厚地铺满了一层。人们拿着它们彼此投来投去,所有人都尽其所能拿走了他们所看中的丝绸。这些丝绸装了很多车,捆绑这些车辆用的不是绳子而是丝绸。整个法军营地都被这些抢劫来的丝绸堆满了,法国人用它们来做营帐、床铺、被单等。

编辑推荐

  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纽约时报》版的中国近代史。  当我们看到别人眼里的自己时,除了好玩,更多的感觉是惊讶,居然有那么多自己未曾察觉到的东西。——《三联生活周刊》  本书也算是历史,谁在史料上作功夫谁就是准史家。——《中国时报》(台北)  该书的编辑意义在于给我们送来了一面来自美国的镜子。——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周振鹤  读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再读《帝国的回忆》,实在有趣。——作家 池莉  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纽约时报》版的中国近代史! 本书是《纽约时报》版的“晚清史”,是该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有关中国的各种报道、通讯、评论的合集,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着实让人吃惊。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国的回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1条)

 
 

  •   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纽约时报》版的中国近代史。
      当我们看到别人眼里的自己时,除了好玩,更多的感觉是惊讶,居然有那么多自己未曾察觉到的东西。——《三联生活周刊》
      本书也算是历史,谁在史料上作功夫谁就是准史家。——《中国时报》(台北)
      该书的编辑意义在于给我们送来了一面来自美国的镜子。——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周振鹤
      读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再读《帝国的回忆》,实在有趣。——作家 池莉
    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纽约时报》版的中国近代史! 本书是《纽约时报》版的“晚清史”,是该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有关中国的各种报道、通讯、评论的合集,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着实让人吃惊。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   《帝国的回忆》是《纽约时报》晚清时期对华报道的选编,起讫年代为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经历了蜕变,人民经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及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生活、革命及华侨等方面。
  •   宪政之路多曲折文/徐强北京,9月24日讯:今天在北京正阳门火车站,当一列搭载着大清国一个高级代表团的火车正要起程时,一颗炸弹在附近一辆私人轿车里爆炸,当场炸死该代表团四名次要官员,炸伤二十多名其他人员。这个代表团是受命出洋考察外国宪政制度的四个官方代表团之一。(郑曦原《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蠹鱼案】这是美国《纽约时报》1905年9月25日报道清朝五大臣出洋被炸案的导语。这一年是光绪三十一年,蕞尔小国日本战胜了庞大的北极熊俄罗斯,使清朝当局大为震惊。张謇在写给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信中指出:“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清政府当局由此意识到,专制政体已经没有出路,必须效法日本建立宪政,以挽救败局,于是决定派遣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人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制度,“预备立宪”。没想到考察团出师不利,遭到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袭击,致使行期推延。谢和耐(JacquesGernet)的《中国社会史》把1900年作为“当代中国”的开端,使人既感新奇又觉合理。他跳出了俗套,以政治上的新元素作为界定时代的标准。五大臣出洋是中国政府探索宪政道路的起点,也是中国立宪运动的起点,是一起极具“当代”色彩的事件。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人对宪政的追求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其间的风风雨雨,波折起伏,着实令人不胜感慨。一旦政治体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革命就会爆发,这一点常识,大概也可以用上百年的历史来印证吧?
  •   帝国黄昏何去从,国破山河在,帝国黄昏何去从。
    历千年而遭巨变,清帝国被迫打开国门看世界。
    落后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帝国在挣扎中思考国家未来,
    而纽约时报记者,以当时国人更为成熟、先进的思想经历帝国黄昏的巨变,
    以独特而新颖的视角描述的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改革。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是了解晚清政局的很好资料。
    推荐一下。
  •   能够看到百年老报《纽约时报》在一百多年前对中国清朝社会政治人文方面的报道,还真是有一种穿越的感觉,非常有意思。本书不光有一些历史大事件的报道,述评,还有清朝的人文纪实,百姓生活,读来非常有现场感!
  •   本书编选了《纽约时报》当时对晚晴中国变迁的报道、通讯和评论,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和视角,令我们对自己的盲点有所认识。本书附有纽约时报1854-1911期间关于晚晴的报道目录。
  •   是从纽约时报中摘选有关中国的新闻评论翻译,汇集而成的。从外边的角度看中国,互相参照,有新体会。
  •   这是研究晚清历史的好史料,希望能将全部英文原文另外出版。
  •   如果说鸦片战争前后的的报道,还有着同情和怜悯、还有一丝尊重的话。到了后来,就剩下俯视和无视了。
    从过去到现在的西方国家,从来都是从骨子里透着对金钱和所谓的利益的贪婪。
    尊重只是在同样强大的情况下才会获得。
    从中我看到了中国曾经的屈辱和哀伤。。想到后来,先驱们为了民族,而投身的那血与火的斗争。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让我充满深深的敬意。。
  •   以新闻记者的视角看晚清的历史。
  •   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便是选材的指向性非常强,通过那个时代美国人的眼睛来看待当时的中国,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非常遗憾的是,这本书看完后虽然会令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更加偏向于沉重。
  •   今天刚到的,很不错的书。历史么,有时还得看看外国人写的。这本书里的内容都是当时外国人在 报纸上发表的关于满清帝国方方面面的文章。配有大量首次暴光的老照片。很喜欢。喜欢历史读物的朋友可毫不犹豫下单,虽然折扣不算太大,但值得。
  •   从此,确实感受到一个我们未知的中国。和教科书上的不同和正真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也不同。由其感慨的是,李鸿章等人在美国的言行,所谓臣非亡国之臣,君耐亡国之君(世乃亡国之世)啊。
  •   图文并茂,美国媒体人眼中的中国
  •   本书很好不错对晚清历史有很好的揭示
  •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变迁,那一段历史是屈辱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历史
  •   从这本书看,这是纯外国的视角看中国,而且那时可以看出美国的媒体是非常客观的,不像现在,可以买
  •   老师介绍的课外阅读书目。新闻体裁保证了历史事件的时效性,而且西方的视角独特,但要注意辨别他们观点是否有所偏颇。
  •   从另一个视角让我们了解,古老的封建中国的状况和中国人的生存状态,非常女孩的阅读体验。书的质量很好。
  •   这本书非常好,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帝国的消亡。
    如果是中英对照的就完美了,哈哈。
    黑白照片,很有感觉
  •   学习近代史的极佳参考书
  •   晚清史中关于内务府的资料较少,填补了空白
  •   对了解晚晴时期的中国历史很有帮助!
  •   对于帝国时代的很多东西进行描述,增加了对那个时代的了解
  •   来自美国的镜子
  •   搞活动时以很实惠的价格买下,这本书是由新闻报道之类的文字组成,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读物可以,搞研究的就算了吧,个人觉得挺好看的~
  •   史料收藏。
  •   随手翻了翻,还未细看,有大量的史料在里面,值得一看
  •   其实历史不外乎就是挖掘资料,然后史家之间的差别,不过是个人感悟深浅的问题了。
    让普通人接近历史,最要紧的,恐怕还是后者;此书深得此意。
  •   一本好书,一本了解真实当时历史的好书!
  •   我们进步了么?看看一百年前的中国吧,如此之相似
  •   此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比较好,而且作者所集纳的资料非常详尽。
  •   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
  •   了解晚晴时期那段历史很有帮助!
  •   历史资料
  •   真实再现那段历史,好书,减半活动好
  •   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历史更能还原出历史真相
  •   大全集资料,英语很好,历史有点欠缺
  •   2008年看到,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一看前清的新闻很有趣味性
  •   真实,可靠.值得一读.
  •   书很厚实,价格便宜,内容很好。
  •   书的质量虽然差了点,但内容是相当精彩,送货时间迅速,总之,挺好的
  •   可以复原部分当时的世界。
  •   感觉不错 换没有来得及看 低价 太值了
  •   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又经过仔细的挑选和考证,本身的含金量就值得信赖。
  •   内容没看完,觉得还不错!
  •   本书看完,有一点触动,清朝末期也在改变,朝廷还是做了点事
  •   书不错, 看的真爽。。。
  •   这个商品不错讀完唏噓不已落後就要挨打
  •   老婆建议我看
  •   告诉我们那个真实的时代
  •   另一个角度 描绘了 我们不曾知道的 晚晴景象
  •   值得一看,不过印刷就一般般吧
  •   看了以后发人深思!
  •   有助于颠覆简单的腐朽没落认知
  •   很好!!!很好!!!
  •   对很多人来说,晚清这一段历史是永远尘封的痛。然而我们对晚清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停留在批判满清政府专制、腐败、愚昧,这一公式化、模式化的认知层面,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当时历史真实的一角,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领域的变迁。通过读它,可以知道许多让人震撼的东西。
  •   这是一本以美国人的眼光看晚清社会,虽然看问题的立场、观点、角度不尽相同,但从多种不同眼光总比一种眼光看问题要全面些,客观些。所以这本书提供的史料价值远大于书本身的价值。对晚清史有兴趣的爱好者,建议一读。
  •   帝国的回忆:晚清观察记,真实,珍贵。值得一读。
  •   从当时国外的视角看待晚清时期的中国,尤其是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真实的中国。总体讲,晚清的中国真是够屈辱的,虽然在屈辱中也有了不少进步。
  •   本书真的不错,可以回忆以前那段历史,这本书包装不错,尤其是每篇文章都是发表在以前美国的报纸上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一本一百年前针对大清的集报剪辑,有一定的历史和资料价值,最起码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   很久之前就听说了这本书,正好当当活动,碰上了就买了。这本书之前看过节选,现在也没有看完,所以评论都不够详尽,本来这种史料汇集整理而成的书在编纂上都是很需要功夫的,从看到的片段上来看,平实的笔触用在对很多当时社会场景的细节描述上,留给读者自己拼凑还原的余地。是和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和在一起买的,都是一个类型,应该蛮不错的。
  •   看完之后,从中得知外国人对晚清变局的一种视角,值得一读。
  •   晚清社会各个方面的映像
  •   可以和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比美。
  •   里面用“清国”指代“中国”,编辑费心了。
  •   客观,展示当时外国对清帝国的评价与描述
  •   历史有时读起来真的是五味杂陈啊
  •   历史是个奇怪的东东,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书本字体、排版都不错。可收藏。
  •   可以客观了解当时的历史,还是挺好的。
  •   不知如果在中国君主立宪,那么现在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   关键是其对事件的叙述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使得枯燥的历史事件有声有色。
  •   读史鉴今
  •   资料翔实,笔触平平。
  •   建议好好读一读
  •   书很厚重,无论是内容还是厚度,难得的是作者用心翻译了这么一大堆故纸堆里的外文资料。
  •   汇编了一些旧新闻评论什么的
  •   这角度蛮有趣,没事买来看着玩儿~
  •   闲着没事翻两下,可作谈资
  •   书送的很及时。好
  •   书应该不错,还没来得及看,但是书很旧,像是被翻看过很多次了,扉页也脏兮兮的。
  •   书是很不错的,自己也很喜欢,可是收到书的时候侧边都发霉了,而且没包装的。
  •   好书,阅读中
  •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读了百八十页吧,感觉作者翻译得很生硬,趣味性不强,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看过另外一本讲晚清见闻的书《停滞的帝国》,比这本好看多了。说实话,这本书弱在翻译功底和选材上,新闻稿毕竟缺乏连贯性,都是豆腐块文章,读起来总有点憋气的感觉。
  •   新闻应是最好的历史,可是本书所选的新闻不典型,估计是编者没有仔细翻阅报纸,而只凭目录选择所致。
  •   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可以让人更全面的了解当时的情况!
  •   这本书作为资料书或许可以说得过去,可读性不强,多为材料堆砌。
  •   书的质量不错,包装也很好,又可以好好看一阵子了
  •   书很不错,有点厚,挺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