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著),季羡林研究所(编) 页数:15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这部书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季先生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谈了对人生的看法。季先生书中所谈,涉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礼貌、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什么是孝道、怎样认识老年、长寿之道、怎样看待衣着款式、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书籍目录
人生再谈人生三论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完满才是人生世态炎凉走运与倒霉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牵就与适应谦虚与虚伪容忍成功谈礼貌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隔膜论恐惧坏人论朋友三思而行傻瓜毁誉论压力爱情谈孝老年谈老年(一)谈老年(二)谈老年(三)老年十忌老马识途长生不老长寿之道一寸光阴不可轻我们面对的现实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真理愈辨愈明吗?我害怕“天才”谈中国精神衣着的款式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漫谈伦理道德……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人生 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 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定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众生。先考虑要降生的国家,再考虑要降生的父母。考虑周详之后,才从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1996年11月9日 P1-2
后记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目前,季羡林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成立的季羡林研究所2005年8月6日在京正式揭牌,由全国政协常委、前山东省政协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韩喜凯为名誉所长,山东省人大副主任、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书记为研究所所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张树骅秘书长任常务副所长,山东大学蔡德贵教授、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季羡林先生的弟子)、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任副所长。研究所成立之后,北京和全国各地大报纷纷发表消息,认为此举标志着国内“季学”研究有了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季羡林学派”有了“正规军”,“季羡林研究”告别了“零敲碎打”的研究阶段。季羡林研究所日后的计划,是要出一系列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著作,其中既有重新编辑的季羡林先生本人的著作,也有对季羡林先生进行研究的著作。第一批书籍,决定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包括这部《季羡林谈人生》和蔡德贵新撰写的记述季羡林先生人生经历的书。李玉洁老师始终支持季羡林研究所的工作,对成立季羡林研究所很有贡献,对季羡林研究所编辑出版有关书籍也大力支持,并想尽一切办法,搜求季羡林先生的照片,这是我们要特别感谢的。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秘书孙秀峰对编辑《季羡林谈人生》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一并表示感谢。 季羡林研究所 2005年11月9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
编辑推荐
《季羡林谈人生》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耄耋老人谈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里,你的心灵将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