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心不改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沈昌文  页数:18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吃心不改》是一本与“吃”有关的书,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吃的爱恨情愁》在与“吃”的感情缠绵中抒发出理性的思辨。从寻常的“吃”处入手,引出耐人寻味的哲理。 《男女老少统吃》注重对“吃”的细节描述,有的干脆就是引领读者走进一家餐馆或 展示一个个菜谱,重现一个个吃的场景,生动有趣。 《怀旧的舌头》人们最难忘的是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某样食品,但那往往是再也追寻不到的一个梦想。恋旧,是这个章节的色彩。 《撒向厨房都是爱》“进得厨房”永远不会落伍,有“爱”的菜肴一定是真正美味的。    顾名思义,又是一本讲吃的书。本书邀约了55位写作者,都是在海内外文化领域的活跃人物,有的干脆就是以“擅吃”或擅长“写吃”而闻名。作者们在书中谈他们对吃的感受时,把吃与人生际遇、人的情感、旧时记忆、民俗文化、人际关系、古时和今时事物等联系起来,既说出自己对吃的独特见解,也介绍了中外风情。

作者简介

沈昌文,男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办的学校受中小学教育。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毕业。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从1945年3月至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读生涯。上学的同时,曾在金店、粮店习艺。1951年3月至1985年12

书籍目录

《男女老少统吃》  殳俏:草根上海的隐秘魅力  王干:小二、点五、涮羊肉  老夏:咖喱香肠、还是蹲那儿开吧  海燕:一家爱吃鬼  王干:把风情撒向餐桌  杨黎:帮女人吃鱼子酱  黄源顺:看吃  尹丽川:一口气吃成个瘦子  李冯:男音食谱  曹疏影:女生宿舍成人食谱  阚昕:夜食动物  胡吗个:倒食差  张立宪:我最爱的京城小食店  黄燎原:我的烤鸭经验  曹鹰:将杀人游戏进行到底  白岩松:烤肉是一场前戏  欧宁:城中村美食  《怀旧的舌头》  许洋:老玉米和老电影  大仙:往事立马如烟  朱大可:我的吃喝白皮书  庄仔:俗搁大碗——宝岛小吃巡札  北村:南舌与北舌  赵径文:遥望酸菜浆水面  程青松: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李振华:清蒸  丁颖:橘子棒冰和光明冰砖  瘦谷:食草二题《撒向厨房都是爱》  虹影:做一个温柔的好厨娘  黄爱东西:厨房方程式  古镇煌:我的食缘  邱华栋:我的食谱  廖伟棠:厨师珍的六篇命题作文  张琼:也是厨子也是客  曾凡:十器《吃的爱恨情愁》  沈昌文:酒中的糟糠之妻  申玲:各点各的  小媲:吃的爱恨情愁  韩东:饿、吃、吐   伊伟:比萨包子葱油饼  颜峻:一颗豆腐做的心  ai wan:Let's do lunch  赵波:餐馆和爱情  龙冬:酒肉穿肠过  万一:我吃,故我在  流火:菜场、厨房、我  李梁:吃饱了就走    杨继红:一日三餐  张弛:火上浇油  林山:爱生活,爱饭桌  林静:热爱美食的金牛座  红伶:桃脂  朱蓉:关于吃的记忆  程潇:猫吃食与吃猫食  关凯:吃的意识形态

章节摘录

  吃的爱恨情仇  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那著名的一顿70多个饺子和一下午20多个鸡蛋的历史。发生这段历史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11岁左右。对于此,我从不羞于表达。  70个饺子的故事是这样的:我每天中午从学校走回家吃饭,那时我家有个保姆,保姆的妈妈和她姨都来北京看她,暂时落脚我家。于是,每天中午,三位阿姨就给我包饺子,一盘又一盘我就那么吃下去了。吃了一个多星期,直到有一天我还拿着空盘子去厨房的时候,阿姨一脸无辜地说,别吃了,我们都吃了一星期面片汤了。我这才意识到我吃得太多了,平均每天中午70多个饺子,吃了一礼拜。  然后就是某日下午逃学去同学家玩,路上路过原来沙滩那儿的一家京侨餐厅,里面卖一种好吃的卤蛋。现在这种卤蛋到处都是,但是那时候对嘴里尝不到几种味道的我们来说,那卤蛋简直就是人间至味,每一口都有丰富的味道。我买了20多个,准备分给同学,下午吃几个,晚上吃几个,带回家给大家吃几个什么的。分配得可详细了。到了同学家,我们俩跟着磁带学唱张蔷的歌,每学会一点都特别高兴,一高兴,就用卤蛋奖励自己,就这么一直奖励了20来个,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前一段在香港,被朋友帝去喝英式下午茶。他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香港生活方式,在五星级酒店喝英式下午茶消磨时光。当茶上来,同时上来两人份、三层架子高的甜品时,我突然想起那个吃20多个鸡蛋的下午,和现在的情调是相似的。  吃这么多东西的代价,就是我在该长高的时候长胖了。医生说人的一生中第一次发育期就在11岁左右,那个时候如果不控制,很容易出现小胖子。  知道这个知识的时候我已经30出头了,胖已经成了我的标志。  由这两个故事牵头,我对于吃的疯狂持续了很多年。那完全是没有理智没有感觉的时光。我带着饥渴的食欲,从东城到海淀,一个饭局一个饭局地赶。从剧组里的盒饭,大食堂的大锅菜,到家里吃饭的最后搓堆儿,都是想起来就感到满足的形式。前几年,刚刚学会做饭的时候,做出来的菜被家人称为是民工菜,须用筷子串俩馒头,捧着碗蹲在墙根吃才对得起这菜。听到这评价实在让我难堪,原来当年搓大锅饭的影子,竟然在自己的饭锅里出现了,可见影响之深之切。  随着自己的长大,满街流口水找食儿的阶段已经退潮般在我身体里消失了。留在记忆里的都是各种情感的吃的经历。  我并不是一个在口味上特别挑剔的人,比起很多美食主义者,我家常很多了。但是我依然有过一次挑剔的经验。

编辑推荐

  《吃心不改》是55位中国内地、港台及海外作家联手为您烹制的一道美食大餐。作者年龄从20岁到70岁不等,如当红的80后作家、写吃的名手俏,女作家虹影、黄爱东西、赵波,女画家申玲,三联总编辑沈昌文,作家李冯、张驰、北村、大仙、瘦谷,音乐人胡吗个、颜峻、黄燎原,主持人白岩松,香港资深美食专栏作家古镇煌,香港诗人、摄影师廖伟堂,香港《号外》杂志主编曾凡,文化名人朱大可、杨黎、老六等。该书透过书香和食香串成故事,把美味和幸福编辑起来,细腻的感受和触动让每个热爱美食的人都爱在心底,值得收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吃心不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1条)

 
 

  •   原来并没有想对这本书进行评论,但看了一些书友对本书的一些意见,感到非说一下自己看完此书的感受不可,所以发表了这个评论。买过《吃心不改》的书后,看过感觉太好了!不仅内容,最有特色的其实就是书籍的装祯!一些读者认为包装、装祯设计不好,花哨、不利落等等,但是我认为:其实此书的最大特点、精彩之处就是他的装祯设计!尤其是里面的插图设计,非常新颖、艺术!看得出来设计者(设计室)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的!将美文、美食、美图、趣味、艺术结合了在一起,让我爱不释手!看后又向朋友推荐,朋友买了也非常喜欢!饮食的书我买过很多,最精彩有特色的就是这本!现代的书籍对读者来说不仅仅是读好的文字,装祯设计也是不可缺的,可以让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更高层次的享受!不同读者的看法、审美和认识肯定不一样,我也能够理解!但我对此书的评价很高!非常喜欢!——可得为出版社和书籍的装祯设计者正名!如果说此书有什么不足,我认为就是封面用瓦楞纸制作,使我的书正封、书脊部分的书名粘贴的有些不牢固。
  •   拿到书很惊喜,以为是一本的,谁知是很多的小册子,小本子般薄厚,分了不同的主题,还送了一张“吃心不改”的招贴,打算贴到厨房里去,一共四张明信片,上面的男人是很男人的崔宗利~ 闲暇时候,随手拿一本来读,不仅仅是食物,满本都是情趣,有情,有心,美食美食~力荐!
  •   很好看的一本书,不仅仅只是谈吃,还褒贬世事,文笔幽默风趣,经常看得会心一笑.
    装祯也很特别,配画很有年画的味道,喜庆十足,怀旧十足,
    是一本热闹的书籍,也适合轻松阅读.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希望能找到类似的作品.
    了不起的编者,好书推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打一星呢?呵呵.
  •   包装很特殊,我喜欢,喜欢买这类的书,在书中体会别样的吃的风情。
  •   综合了各地人们对吃的不同看法,,挺有特色的一本书,装帧精美!
  •   书是好书,沈昌文、殳悄、……2005年一版一印,没的说。可是旧书的旧指的是破旧?
  •   冲着沈昌文的名字非买不可的---->到手之后就四个字“非买不可”。
  •   看到这个名字可爱就买了,书设计的也非常可爱,有很多小册子,还有几张照片,很新颖的感觉。
  •   非常棒的一本书,装帧也非常有特色,值得收藏
  •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歪在床头看,内容热闹,减肥期间看会有很过瘾的感觉.
  •   拆开的时候像受到礼物一样,狠开心。装帧别致,值得一学
  •   这本书包装非常精美,里面由四小本组成,一看上去就已经觉得很舒服.里面的内容虽然不算特别多,但评论食物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的观点看待问题,感觉挺新鲜.而且里面附带了很多插图,很多是手绘的.价格方面,还算可以啦.
  •   坦率生动,珠玉纷呈啊!!以此为起点,眺望世界,又更上层楼
  •   非常喜欢,你一定要看
  •   很适合和朋友一同分享的一本书!设计装帧很新颖!
  •   小散文,可以拿来消遣时光。
  •   包装和内容很特别不错
  •   虽然有些花哨,还是不错,有各色人等的文章。编者应继续努力!
  •   是的,很不错~
  •   关于吃的话题总也说不完,所有的人都可以说吃。但是像《吃心不改》这样汇集百家之笔,创意十足的书却难得。
  •   主要买来看看人们对吃的感受,每个人爱好不同,感触深浅不一,看完这本书,用别人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感受^^书做的有点花哨,简单点好了^^
  •   很棒的一本书,作为消遣,陶冶性情...总之,爱吃的人不可错过
  •   老公更爱看,因为他更爱吃。
  •   关于吃的装帧文字的集合体,包装创意都非常不错,不晓得策划者“渝乡人家”与鄙乡邦有关么?
  •   书的装帧很精美,内容也不错,很有趣
  •   还满不错的,就是送书的人不小心把封套弄坏了~~~
  •   瓦楞纸的包装,还有麻绳绑着,面上用红色点缀书名,像一个老式的礼物包一样。打开里头是几本合在一起包装的,还有几张图片。很有创意,但是就是太薄啦,每一本都像杂志那么点点厚。。。
  •   还是挺有趣的一本书
  •   书的包装很新颖别致。字不多,看起来不费劲,挺休闲的。
  •   包装精美,排版很让人喜欢~~~~
  •   只是里面涉及的一切都太北京了没有亲切感
  •   几个小本本在一起的,文字不错,印刷排版比较有特色和创意,但容易分散,不方便保存
  •   有些文章印刷字迹太浅
  •   好书,还很便宜。给生活带来不少乐趣。
  •   内容不错,封皮有缺角
  •   还不错,装帧太有个性了
  •   不知为什么,觉得装帧风格很像酒鬼酒。呵呵。还不错。
  •   此书的包装很有特色,内容嘛,闲来无事,翻翻也不错,欠点值得回味的东西,闲书嘛,悠悠的读也不错了
  •   刚收到的货,急不可待地打开,觉得包装有点雷人。其实买之前看了相关评论,对书的包装有点认识,以为是书的外面包了一层软纸包装那种。结果打开系外层包装的纸绳,发现里面不是一本书,而是几本书。每本都很薄,还有一张“吃心不改”的描红纸(我以为)和几张直接可以扔掉的图片……按理我们应该支持出版创新的,但这种包装法确实不怎么喜欢,直接导致书价上涨,那点内容量怎么也卖不到35的,16.90—马马虎虎吧。
  •   对于爱吃的人来说“实在”是最重要的,但这本书太不实在了。
  •   也许是我没看清楚,买的时候以为是一本清清爽爽简简单单的小书,谈谈吃,谈谈人生。翻开以后吓我一跳,居然花花绿绿的,图片太多,文字太少,几乎全是图片。部分绘画还行,但很多强行贴进去的照片什么的实在是显得很生硬。
  •   原是在学校图书馆看过后很喜欢才买的唯一出了差错的是书的包装我看过的那本是完整的一本,干净,利落可拿到手的是一个书壳里装了几小本虽然质量印刷很好可本人比较偏向简单化....书内容喜欢的
  •   通过事实证明:现在看写食不仅要有好心情,还要有副好眼睛!
  •   有点花俏,没啥内容,放在书柜里比较突出,不好。
  •   解开包装后,是薄薄的几小本,风格怪异,内容还行,有点像小画册,不适合常看、收藏
  •   花哨的书籍装帧像本设计教学书很影响阅读插图非常好内容一般
  •   买的时候看了目录觉得还可以
    开始读了感觉相当的一般,不是很吸引人。大部分文章读起来都没啥感觉。
    不喜欢书皮的手感,拿在手里不舒服
  •   单纯作为休闲只用尚可一看,如果你想在里面找到些有用的东西,那么我大可告诉你别费劲了,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看两本书
  •   印的挺花哨,内容一般。收到的时候都折角了
  •   一般般吧,不过特价的话还是可以一看的
  •   还好吧,就是休闲读物
  •   要是内容也能这么花哨就好了,感觉不是很值。
  •   不太好,只是饮食趣闻而已。包装比较有个性~~~
  •   这是我第一次评价一本书,原因是我从来没有看过写得这么烂的文章,感觉就象是挤出来的烂豆腐。书我跳着看,没全看完,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水平,连写手都不如!
  •   如果在书店看到此书,我会拒绝购买,这书像时尚杂志附赠的小册,而不是正经的书籍,哗众取宠不等于标新立异,无聊,不管内容如何,外观即引人不快。
  •   买回后,有上当感觉.这是我在当当少有的经历
  •   内容空泛,包装很有个性,但不适合阅读,我预想中的内容相差很大,而且此书包装都破损了
  •   内容空洞。毫无用处。失望之极。
  •   好几个小本在一起,感觉就像是从网页上摘录下来的,就是包装特别点,但是还要十分麻烦的那种,不喜欢
  •   作为喜欢吃的人,当初看到期望非常大,结果拿到手却失望至极,完全是商业化的运作,就是帮那家饭店做宣传,里面的设计太让我失望了!!欺骗我的感情,讨厌!!
  •   最糟一套书!骗钱啊!三本薄薄的还不如软皮本的东东!字是小四或是四号的,四不到四十的我看得已很是费劲了!内容。。。。。可想而知!
  •   垃圾性价比不合适内容也没什么出彩之处
  •   啥JB玩意啊 相当于几本小杂志在一起而已嘛
  •   这是我买的最不靠谱的一本书,这本书简直就是垃圾!完全没有什么内容,就是胡乱凑数,真不知道出版社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也能叫出书?!
  •   内容与介绍有差距,没有内容,不值购买
  •   一个花里胡哨的拼盘,里面却没好吃的东西。
  •   我现在对当当是越来越不满意了,虽说免快递,可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消费者买单,买的这本书就是旧书,外表形式上脏且陈旧,真是害人不浅,各位书友,要仔细看清楚了。
  •   七评八凑的,非常没有水准,严重不推荐.
  •     好看,《吃心不改》包装的更像一本光艳靓丽的美食杂志,一个有创意的盒套,内的附送的明星名信片、海报,四个小册子每一本分册都制作精美。第一眼很新鲜,真正阅读起来觉得文字内容少了点。做菜,第一眼要引起食欲故然重要,不过有时过度的包装反而会失去食材本色的味道,书过度的包装后图片多了而文字就显得不够丰富。
      
      好吃,现在关于介绍美食的书越来越多,民以食为天食不厌精,人民生活条件好了,填饱肚子不再是问题的情况下,大家开始找好吃的,回忆吃过好吃的,分享吃过好吃的。数十位作者对吃的描述,儿时的现在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风格的呈现,就像大江南北的菜品小吃一样,酸辣咸甜各不同,人生百味的集结。
      
      好便宜,《吃心不改》标价是35元,真不便宜,卖的就是包装吧。我一定不愿意花这个价买一个图片多于文字装饰精美包装有点过度的书回来。正好当当打折,以三折不到的价格10元购入,真的好便宜。
      
      
      
      
      
      
      
      
  •     包装设计好,不像书,喜欢设计的人可以买来玩玩。
      文章少,其实就是一些随笔结集出版吧。
      好像专栏剪贴本,当然是用了很多花头,结集出版。
      里头有些名人写得,我比较有印象的是,白岩松写的《烤肉是一场前戏》,因为写得太难看了,所以我特别有印象。
      还有一篇黄爱东西写得,满有意思,他是学动物解剖的,所以他倡导人们不要吃鸭脖子,那里有淋巴,淋巴是干嘛的?身体的毒素分泌器。
      
      还有有印象的,是某人写安徽的桃脂烧肉。这是我最最有印象的,因为看完这一篇,马上就有去吃徽州的桃脂烧肉的冲动。
      
      还有若干篇是关于女人好吃和减肥的。忘了谁讲的,说新时代的女性,为了证明自己是职业女性,往往会不惜余力的摆脱厨娘的大腹便便的形象,可其实,他们私底下又都很好吃。于是吃100块,然后花1000块痛苦的减肥。这就是说,食物让你有欲仙的兴奋,可是减肥又让你有了欲死的折腾。
      
      卓越当当也就卖17,8块钱。倒是值得买。不打折的卖到35,那就看各位经济情况了。
      
  •     小书做得很可爱 我看的时候旁人都会好奇地问问这是什么书 可见装帧上还是下了功夫的
      插画也有不错的
      不过文章质量差了点 看起来都是急就章 瓦楞纸包装和里面的几本小书在形式上不搭调 内容也比较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当礼物送人挺好
  •     安静的潜伏说的好。这书最大的价值是拿来欣赏。恐怕设计的味道和吃的味道一样让人口谗。
      还是忍不住买了。解开用麻绳子做结的书套,抽开书,这是怎样的爱恨情仇?是你的舌头在怀旧还是你的心在怀旧?
      
  •     吃心不改
      
      出版发行: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35.00元
      
      
      “吃”这个字,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乞”,所谓口有所乞,意为吃。逞到了口舌之利,五脏六腑均熨贴了,还能有什么不快乐的事?世间可无端使人快乐的事,大概便是这一日也少不得的三餐吧。爱吃之人可谓比比皆是,小饕如我常常在午夜遛到楼下去吃上一支蜂蜜烤鸡翅,而老饕们则天天盘算着千里迢迢到哪里再去吃一碗地道的酸辣粉。一个人可以吃饱的时候是单纯快乐的,两个人含笑相对同吃一碗泡面的时候是幸福甜蜜的,一家人围坐桌旁欢渡佳节的时候是团圆美满的……吃被赋予了千般内涵万般心意,这占有一个人一辈子清醒时1/8甚至更多时间的行为,无疑是记忆中不可或缺的浓重一笔。所以,这套麻楞纸包着草纸绳捆着还贴了一方红纸象极了旧时的点心的书一下子击中了所有爱吃之人的软肋,而“吃心不改”的书名也象个标签一样贴在了每个抱着这套书不放的人们的脑门上。而更为引人入胜的是内里的小字小画,一套四本小画书,各色各样的纸质,偏爱设计的家伙们肯定会一见倾情。书名也起的巧妙,分别是“吃的爱恨情仇”,“男女老少统吃”,“撒向厨房都是爱” 以及“怀旧的舌头”。但文章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类,大概渝乡人家(策划)也并没有想把这套小册子做成什么严肃的历史课本,只求开心好玩就是了。虽然文章的选择上有一点良莠不齐,但总体来看还算有趣,毕竟说起吃来,不管是白岩松廖一梅那帮文化人,还是颜峻胡吗个这干玩音乐的,抑或是最有发言权的殳俏小姐,都免不了海阔天空云山雾罩一番,再配着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小图,一笔一画均妙趣横生,有点小诙谐,有点小调侃,还有点小聪明,看得人轻松自在,心花怒放。说起配图,王焱和李津的尤其引人注意。担任本书设计的午夜阳光工作室的帮主王焱以其飞鱼般的创意见长,而天津卫的可爱前辈李津则以颇有趣味的水墨画引人侧目。书里还有一组陈旭人人拍的名为“饮食男女”的卡片,大概是《城市画报》惯用的风格,并未有多少特别感觉。但总体来讲,这还是一套做的仔细读起来开心的书。很久没有遇到设计和内文搭配的这样天衣无缝的册子,想想35大元也不过折合一顿小火锅而已,用来换一套让心情变好的书,倒也算不得有多贵啦(这种算法仅限本人,用俺姥姥的算法,不知道要折合多少麦子,恐怕她老人家会说我败家)。
      
      引书中一段廖伟棠的小诗:
      
      真空管年华
      
      煤气灯雾化餐馆
      伦敦的电流哭了
      沾湿女爵士琵儿芙
      她的收音机在远方沦陷
      
      ——《二战艳事》
      
  •     许多中的文字编排,许多种的叙述风格,许多种的用纸和剪裁,当然还有许多的吃的。但一切又似乎都被一幅幅应接不暇的美图遮住了光芒,尤其是李津的淡墨浓妆的水墨世态。
  •     坦白说,这书让我看得有些窝火。
      或许,它只适合欣赏,不适合阅读。
      我是个喜欢美食,也喜欢自己动手做食物的人,因此,市面上关于美食的书籍也看了不少,可是很难找到一本真正看得下去的美食书,总觉得这些书里缺少了一些什么,具体是什么,却说不清楚。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欣喜了一阵的。因为,这本书的包装太别致了。一张土黄色的瓦愣纸把四本薄薄的小书,一张海报、几张卡片包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包裹,上、下、左、右各留下了一个小长方形的孔洞,包裹的正中间贴上一张菱形的红纸,上面写的是书的名称,然后搓纸为绳,将纸绳从四个孔洞上穿过去,松松地捆扎住——这包裹像不像旧时的一包点心?
      这位设计者可谓用心良苦,这种刻意营造出的“误会”恰恰暗合了书的内容,而且又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它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在欣赏完它的外包装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看起内容来。
      购书时在网上看到的简介是这样的:
      《吃心不改》是一本与“吃”有关的书,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吃的爱恨情愁》在与“吃”的感情缠绵中抒发出理性的思辨。从寻常的“吃”处入手,引出耐人寻味的哲理。  
      《男女老少统吃》注重对“吃”的细节描述,有的干脆就是引领读者走进一家餐馆或展示一个个菜谱,重现一个个吃的场景,生动有趣。   
      《怀旧的舌头》人们最难忘的是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某样食品,但那往往是再也追寻不到的一个梦想。恋旧,是这个章节的色彩。
      《撒向厨房都是爱》“进得厨房”永远不会落伍,有“爱”的菜肴一定是真正美味的。
      可别被这个介绍欺骗了,其实它不只一本书,而是四本,应该说是一套书才对。或者说,它是将一本书的四个部分独立开来,分别成册。这个设计的思路很好,但是,设计者没有考虑到页数的问题,四个部分,加上插图,总共还不到两百页,用这有限的两百页做成四本书,会让一个纯粹的阅读者抓狂。
      四本书,其中两本都只有三十来页,包括插图在内,因为页数少,在装订方面也显得漫不经心,在我翻阅完之后,居然有几页脱落了下来……
      四本书,四种不同的设计风格,纸张的选用也花了一番心思,甚至其中一本的某些篇章使用了一种最原始的设计方案——那几页纸是全封闭的,需要阅读者自己裁开——之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设计”而不是一种“疏忽”,是因为在页的边缘都有像邮票上那种齿状的提示,这就表明不是出版商忘记把这几页纸裁开来,而是一种“设计”……
      如果要如简介中所说,要将它们称为“一本书”的话,我只能说,这“本”书,在设计上花的心思远远超过了在内容上花的心思,让我不禁想起了红楼梦中刘姥姥吃到的那一道茄鲞。
      一本书在设计上强烈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书的内容饱满,那么它就与设计相得益彰、互相辉映;如果书的内容单薄,那么这些独特的“设计”就喧宾夺主,使得这本书脱离了“书”的范畴,成为了一件“设计品”。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后者。它已经不是一本书了,这本书定价35元,我想没有哪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书敢标价这么高,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这个价钱的大部分是付给了这本书的设计。
      这对于作者和出版商来说没什么损失,对于一部分将书籍作为收藏品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作为一个纯粹的阅读者,我还是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      从这一堆小册子里,读者可以了解多年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对吃的不同的感觉。当然,这些感觉都是好的,想来书中的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热爱生活的。
       吃已经是一种文化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地谈吃呢?爱吃有错误吗?我们要将吃进行到底!
  •     刚看到它的时候是被它个包装吸引的,觉得很特别呢.打开一看里面也很不一样,是四本薄薄的书,印刷上很有讲究,和大多数的书很不一样,我想最初没买它是因为它在包装上的设计,读过之后觉得内容也很好啊!!
  •      《吃心不改》又是一套说吃的书,现在这样的书实在是快要泛滥成灾了,其实很早之前文人就有谈吃的雅癖,到沈宏非那儿,一下子掀起个小高潮,然后大家就都沉浸在美好的汤锅里了,杂志上有介绍吃的专栏,把一盘盘菜拍得美艳不可方物,又有写手把自己味蕾的感觉扩大若干倍讲给你听,就连很早以前人们写吃的文章也都结集出版,朱伟先生的那本《考吃》最早是九十年代出的,那时很寂寞无人问津,现在又重装上市了。
       电视上从刘仪伟开始带着大家做菜开始,凡是有名有姓的都轮番上去操练过了,后来看到沈星手忙脚乱地做菜看到侯宝林的孙子侯军也扎上了一条围裙扮演厨房男人,就彻底倒了胃口。不过,倒是迷了一阵子中央六套经常在中午放的一个做菜片子,那可是配摇滚乐的,那一把鲜嫩欲滴的豌豆放进去,这一勺橄榄油洒出来,宛若明星的帅哥厨师手脚麻利,那叫一个酷。不过猜想最酷的厨师还得算写《厨室机密》的安东尼·伯尔顿?
       这套书新鲜在它的包装上,褐色的瓦楞纸做了一个封套,正中用红纸贴上书名,再用一纸绳捆扎好,像极了小时侯人们走亲串友时带的点心包,打亲切牌呢。里面有或厚或薄的四本册子,虽然分成了“撒向厨房都是爱”“怀旧的舌头”“吃的爱恨情愁”“男女老少统吃”几个专题,但其实里面的文章分类没有那么清楚,总之都是谈吃的,凡是跟吃沾点边的都一块打包了。那些文章大多在其他地方读到过,印象中好玩儿的文章有曾凡的《十器》写厨房里林林总总器具的,黄爱东西的《厨房方程式》,杨继红的《一日三餐》,张弛的《火上浇油》,欧宁《城中村美食》…… 爱不释手的其实还是书的包装,每篇文章都细心地给配了手绘的憨拙的图片或是照片,看起来端的是是赏心悦目,就这点来说给书就能打80分以上啦:)
       我相信那些文章的作者都会打心眼里赞同这句话“我吃,故我在。”至于其他的嘛,吃饱喝足再考虑,当然吃饱喝足后要是困了睡了,不想也罢。
      
  •   偶有这书
  •   不可否认,创意不错,但书的内容也不错,包装也不错,那不是三全其美么?
  •   巨同意
  •   2008-10-23 09:34:32 小棠  不可否认,创意不错,但书的内容也不错,包装也不错,那不是三全其美么?
    ————————————————
    +1
  •   还可以 内容融合上设计基本上还值…… 当做一种收藏了
  •   我昨天花七块钱在京东下了单……
  •   哦。。。昨天在卓越买的,七块九啊。。。。品相一般。
  •   楼上在卓越买的有明信片状赠品么?⊙﹏⊙
    京东买的木有。
  •   四小册,加一张八开的海报牛皮纸米字格写了“吃心不改”,四页渝乡人家的彩页广告“饮食·男女”。就这样。
  •   @att 我买的啥赠品都没有,就一大本,胶装,给订在一块儿的……越来越觉得我这个很可疑 = =
    下面是某豆友买的,内容好丰富o(╯□╰)o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247610413/
  •   厨房美妙该是生活诸多美妙中最难能被体会的,李渔之区别于袁枚,在这项上该是个分水岭。
  •   我倒觉得沈星做菜蛮从容的,只是,她做的菜也太简单了,简单得撑不满节目时间,沈星只好在节目里讲讲典故。
  •   "后来看到沈星手忙脚乱地做菜看到侯宝林的孙子侯军也扎上了一条围裙扮演厨房男人"
    侯軍可是真正的廚師哦,他可不是臨陣磨槍的“廚房男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