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公共形象艺术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研究出版  作者:秦德君  页数:292  

前言

  《新视野书系》是研究出版社和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的干部系列前沿读物。书系名曰“新视野”,旨在说明编写丛书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有丛书内容选择的考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思想,我们的视野比以往大大地开阔起来。眼界决定境界,视野决定水平。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转变过时的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要求。党中央强调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努力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树立世界眼光,要加强战略思维,我理解根本道理就在这里。党的十六大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工作,我理解根本的也是要解决一些干部中存在的“知识恐慌”、“本领恐谎”问题,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放思维,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过硬的工作本领,以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胜任地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

内容概要

  对于每一位领导者,首先你得“看起来像个领袖”。这一点,对于公众有着深刻的心理暗示和影响,在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无可避免地会成为“公众人物”。  本书是一部开创性的资政力作,作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为人们提升领导力,最终实现领导生涯成功。提供了翔实的案例和操作思路。

作者简介

秦德君政治设计专家,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中国政研会研究员、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MPA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政治设计、领导者公共形象与领导力、领袖行为艺术、政府公共传播、行政绩效评估、公共政策分析、公民文化。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委办和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出版专著《政治设计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9出版)、《领导者公共形象管理:传媒政治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形塑、建构与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执政绩效探微:战略、评估及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公共生活的地平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等奖项,《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领导文萃》、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有转载。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人类权力现象和对领导者的角色期待 一、人类权力现象:领导者的产生 二、领导者的角色构成 三、对领导者的角色期待第二章 领导者的角色表演 一、社会角色与个人表演 二、角度表演的维度空间 三、对领袖政治表演的考察与分析 四、领导者的角色表演模式第三章 领导者的人格特质 一、领导人格与领导生涯 二、领导人格的普适性元素 三、领导人格的高阶要素第四章 领导人格缺陷分析 一、忌人人格 二、寡人人格 三、小人人格 四、庸人人格第五章 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本质和特征 一、领导者的公共形象:一种人格图像 二、领导者公共形象基本特性 三、领导者公共形象技术透析第六章 领导者公共形象设计 一、确立领导者的形象基调 二、提炼领导者的形象符号 三、找准领导者的形象坐标 四、领导生涯中的形象顾问第七章 领导场典型形象缺陷分析 一、平庸形象分析 二、骄妄形象分析 三、阿谀形象分析 四、搞笑形象分析 五、僵硬形象分析第八章 领导者形象问题的几个观察视角 一、公共形象与政治认同 二、公共形象与政治亲和力 三、公共形象与政治权威 四、公共形象与领导力 五、公共形象艺术与领导生涯成功第九章 公共形象艺术的伦理准则与技术原则 一、恪守正义 二、事实真实 三、掌控流程 四、习从技术要略 五、包装适度重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人类权力现象和对领导者的角色期待  一、人类权力现象:领导者的产生  人类的权力现象非常久远。现在知道最早出现原始人群的年代大约在1400万年前。在那苍茫久远的岁月里,每一原始人群人数不多,他们基本上是彼此隔离的。原始人群逐水草、森林边沿而居,视食物来源多寡而流徙。由于劳动和群居,原始人逐渐产生了原始语言,并开始制造工具。在人类最初的原始蒙昧时期,人类的原始人群中就出现了比氏族首领和酋长这种比较正式的权力形式更早的权力关系和权力现象。  人类集群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共同的迁徙、打猎、安全等很多生活行为都需要协调,需要人们公认的简单行为规则并建立一定的权力关系。因此,原始人群或原始群体中已形成了群体指挥——服从关系或命令——服从关系,这种出于维持原始群体生存需要的最简单秩序和行为协调者,成为人类最早的领导行为。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上帝既把人造成这样一种动物,根据上帝的判断他不宜于单独生活,就使他处于必要、方便和爱好的强烈要求下,迫使他加入社会,并使他具有理智和语言以便继续社会生活并享受社会生活。灵长类几乎全是群居动物。这乃是支配与服从的天性使然。无论是人类或黑猩猩,任何社会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领导指引方向才能生存。英语中“政府”一词,源于拉丁文“gubemare”和希腊文的“kybermaien”。这两个字原本都是(行船)掌舵的意思。领导者和政府的功能就在此:制定并维持国家既定的航向。②  当然,这种原始人群中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形式可能还是不稳定的,具有临时性质的。随着原始蒙昧时期的发展,人类出现了比较“正式”的权力现象。美国杰出的社会科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的经验只产生两种政治方式。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是社会组织,其基础是氏族、胞族和部落;第二种,也就是最晚近的一种是政治组织,其基础是地域和财产。按照第一种方式建立的氏族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问的关系是通过个人与氏族、部落的关系来体现的;按照第二种方式组成的政治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个人与地域的关系来体现的,即乡、县和国。  人类之所以有产生体现“委托——代议”关系的权力现象和“命令——服从”领导行为的需求,它首先是因为集体生活秩序的需要。恩格斯在谈到人类权威现象时说: “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于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个表现得很明显的权威。③恩格斯认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复杂化,总体上更需要各种权威。恩格斯并论证了权威和权力的关系。二是由于人类的权威心理和恐惧心理的需求。在人类的蒙昧期,由于对各种自然现象不了解导致的恐惧和对自身生活的把握不定,使原始人觉得, “每一个陌生的东西都充满了危险”。原始人普遍依赖自然界,依赖季节的依次更替、及时的雨水、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殖。原始时代的人不仅害怕疾病和死亡,而且畏惧饥馑、旱灾、风暴、死者的灵魂和他打死的野兽”。美国学者伯恩斯、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对于人类发展来说,“恐惧也是一种有力的动机”,它导致原始人需推出公共权威以增加集体生活的“安全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人类权力现象的产生,不仅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出于一种群体心理的需要。  关于这一点,如果以更简洁、确切的话语来归纳和表达,我们可以用“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来解释人类产生权力关系和领导现象的起因。在“自然逻辑”方面,人类权力现象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在“社会逻辑”方面,人类权力现象是出于集体心理需要,它是增加生活安全、减少不确定因素和危险的心理需要。政治生物学家们认为,人类天性中存在着统治与被统治的自然倾向。对政治权威的服从,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生存的手段。罗伯特?米歇尔斯(Roberto Michels)甚至提出了“寡头统治铁律”,他认为人类“天生倾向于”接受少数人的统治。最后都是寡头统治。也是人类进化和文明的体现。当然,“权力在很多时候倾向于少数人,权威在一般情况下都由少数人掌握,这些事实本身并不构成对民主制可能的否定。”②  二、领导者的角色构成  社会角色是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职业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E?戈夫曼提出拟剧理论,把角色与表演联结起来。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戈夫曼运用了“脚本”、 “观众”、 “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集体表演或单独表演,如何用道具、参照脚本、登上舞台并以不同角色活动于前台和后台之间。通过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揭示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如何证实自我概念,人们如何界定不同的社会情境并与之相适应。  所谓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都是表现剧情的人,即剧情表演者。表演的目的是要表达某种意义,必须深刻理解剧情。在当前,一名领导者理解剧情,不仅仅首先要读懂社会和组织规范给自己的具体剧情,更得读懂时代特征、体悟时代精神、时代潮流。  探讨领导者的职业特点,首先要从人类早期产生领导者这一“角色”的历史事实说起。在人类远古时期,公共权威产生大体来自于一些人的“表率业绩”或“英雄业绩”。这一现象,对后来人类领导者职业的形象认识和社会对于领导者群体的普遍性的公共预期,产生了持久而极为重大的影响。我国战国晚期思想家韩非(约前280—前233)曾这样描述古代领导人产生的过程: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众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④    韩非认为,上古时代人少禽兽多,人类受不住禽兽虫蛇的侵扰,有飞个圣人出来,用木头筑巢居住以避免种种灾祸,得到大家爱戴,推举他治理天下,称他做有巢氏。那时人们吃的是各种果实和蚌肉、蛤蜊,腥臭难闻,也伤害肠胃,生病的人很多,有个圣人出来,钻木取火来煮熟食物、消除腥臭,受到大家爱戴,推举他治理天下,称他做燧人氏。中古时代,天下发洪水,鲧和夏禹就疏导河流治水。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暴虐对待百姓,商汤、周武王就讨伐他们。可以清楚看到,当时的领导者的产生,是以业绩或政绩为前提的。正是因为他们为集体生活作出了贡献,才被人们推举为领导人。  人类早期公共权威开始都出于为公共服务而产生,在很多时候,他们的业绩、出众的行为是他们被任职的理由。正是由于人类早期领导者群体产生于这样一种公共逻辑,出于这样一种事实,因此,尽管领导群体在本质上与芸芸众生没有任何区别——众多的研究表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所谓“领导者特质”——但古往今来,人们对领导者群体有了一种品质和才质方面的假定或预设,这就是他们总是和应该行高于人、品高于人的。韩非描述远古领导者们说: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韩非的这段描述是说,尧治天下的时候,他住的草屋顶上茅草都不修剪,粗木做的椽子也不刨光,吃有是粗粮饼,喝得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着件麻衣,今天就是看门人生活也不会比他更差了。禹治天下的时候,他拿了锄头铲子干活,干在百姓前头,累得大腿上长不了肉,小腿上长不了毛,今天就是奴隶的劳动也不会比他更苦了。  韩非进一步指出,古代把天子让给别人,是抛弃看门人那样的生活,摆脱奴隶那样的劳苦。所以把天子让给别人,并不值得称赞。今天的县官,一朝身死,他的子孙好几代可以驾马坐车,所以人们都看重官位。  ……

编辑推荐

  《领导者公共形象艺术》具有当代视野,世界眼光,创新思念,前沿课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领导者公共形象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极有学习价值,值得推荐
  •   非常不错的书,值得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