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易损性评价

出版时间:2004-4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高吉喜 等  页数:119  

前言

尽管中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洪水对经济和人民财产造成的危害却在不断加剧。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影响了中国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充分表明了洪水灾害的严重性。这场洪灾也提醒我们,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期忽视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其中水土流失、陡坡地开垦、森林砍伐和无节制的围湖造田是造成河流调节能力下降、灾害加重的重要原因。在1998年特大洪水尚未完全退去之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规划署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人就于同年8月在北京会晤,商讨开展关于洪水的预防、减缓和防备的合作活动。此后,联合国人居规划署和联合国环境署于1998年12月和1999年1月先后派了两个考察组到中国进行了调查,提出并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成立了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及其影响专家工作组。199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专家工作组会议。1999年9月、10月和12月在北京又先后召开了三次技术研讨会。会议对中国现有的技术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并就日后的行动提出了建议。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专家工作组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开展一项针对长江流域洪水对人居和环境影响的易损性评价研究。易损性评价曾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等各个领域,但用于水灾影响评价尚属首次。易损性评价的优点是,对洪水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并不仅仅局限于水利工程,而是将环境要素、非工程措施和传统的工程措施结合考虑,并最终提供可为政府决策的综合性政策框架。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人居规划署率先开发了洪水易损性评价通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在长江流域进行了初步应用。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专家工作组会议,专门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并提出以洞庭湖区为案例,开展更为详细的应用研究和示范。2002年4月,在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人居规划署于湖南岳阳召开的研讨会上,对中方专家完成的报告进行了评议。大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首次全面地从多因子、全方位对洪水灾害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评估,改变了传统防洪观念,对未来洪水灾害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报告明确指出了哪些区域可合理开发,哪些区域需进行严格保护,针对性强,对洞庭湖区产业结构调整、避洪、农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布局有现实意义,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编制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制定与措施实施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内容概要

本书选择了易为人们理解的指标体系,采用了数字地图和高分辨遥感数据等先进技术,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从而使该方法很容易为决策者所理解和接受。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人民规划署(前联合国人居中)将以洞庭湖研究案例为基础,对上述方法加以完善,并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加以运用。这本书提出的方法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其他类似情形的国家、特别是亚洲的国家也有一定应用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洪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1.2 洪水易损性评价目的第二章 洪水易损性评价途径  2.1 洪水类型    2.1.1 洪水强度指标    2.1.2 洪水灾害类型  2.2 洪水灾害系统结构    2.2.1 易损性概念    2.2.2 产生洪灾的三个要素    2.2.3 洪水易损性概念  2.3 孕灾环境    2.3.1 地理因素    2.3.2 人类活动    2.3.3 孕灾强度及孕灾级别   2.4 致灾因子    2.4.1 降雨    2.4.2 洪水含沙量    2.4.3 污染物含量    2.4.4 其它    2.4.5 致灾因子影响  2.5 承灾体影响分析    2.5.1 生命影响    2.5.2 经济影响:2001年Nakamura和Hutton关于承灾体对经济影响的综合讨论    2.5.3 中国经济影响    2.5.4 社会稳定影响    2.5.5 环境影响    2.5.6 承灾体易损性特征  2.6 社会承灾能力    2.6.1 抗灾能力    2.6.2 防洪减灾措施    2.6.3 救灾能力    2.6.4 恢复能力    2.6.5 家庭应灾能力(出自UNEP/UNCHS评价报告)    2.6.6 承灾体风险值第三章 洪水易损性评价方法第四章 长江洪水易损性评价第五章 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评价应用第六章 洞庭湖区洪水易损性评价第七章 评价结论与政策建设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洪水易损性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实用,对相关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些模型、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在洪灾应急响应工作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