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5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华 页数:203 字数:26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过去30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公开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促进社会各群体和个人改善其环境行为和表现。这种由环境信息公开所产生的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发挥。首先,各群体和个人具有多方面的环境需求,环境信息公开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环境行为和表现的改善。如在决策过程中,企业需要各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政府法规要求和执法力度、环保技术市场状况、当地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及当地其他企业的环境表现等都是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收集的信息,信息不充分将导致决策低效甚至失效。由于环境投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的利润,在环境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将尽可能避免环境投入,从而导致环境破坏或污染的加剧。对居民而言,充分的环境信息能够帮助居民避免或减少自己将受到的伤害;也可以促使居民避免或减少由个人行为引起的对他人造成环境损害。同时有关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还能够帮助居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环境管理。与此同时,政府需要信息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为了使当代和后代的利益最大化,政府需要诸如企业污染处理技术和费用、企业污染排放、居民环境需求等环境信息,从而做出环境管理的最优决策。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居民支付意愿调查等就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对不同环境表现的群体和个人存在着某种奖惩刺激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可以加强社会对有关群体和个人的环境表现的了解,从而刺激这些群体和个人进一步改善其环境表现。与满足群体和个人的内部环境需求相比,外部信息刺激所能发挥的作用同传统的环境管理手段更为接近。企业环境表现信息的公开能够使社会和市场对环境表现好的企业给以某种奖赏,对表现差的企业给以某种惩罚。同样,政府的环境表现信息公开也能通过社会对政府领导的环境决策起到某种刺激作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并没有像发展经济那样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因而对政府的环境表现需要某种激励机制。政府的环境表现评价和信息公开则可为这种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内容概要
信息公开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并取得相应的效果。本书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环境管理信息手段有关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使中国环境管理人员和有关研究人员对这一领域有初步了解,从而促进对环境信息手段的研究和在中国的应用。 全书共分三篇,即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环境信息公开的应用及发展: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及实例研究。可供环境管理人员,相关研究人员,教学人员有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 1 环境信息手段的基础 1.1 环境管理的主体 1.2 政府的环境信息需求 1.3 环境污染者的信息需求 1.4 公众的信息需求 1.5 环境信息的不对称性 1.6 环境信息公开的分类 2 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 2.1 环境信息的来源 2.2 环境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2.3 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第二篇 环境信息公开的应用及发展 3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 3.1 发达国家的环境信息公开案例 3.2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信息公开案例 4 中国的公众参与及信息公开 4.1 公众参与的法律基础 4.2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途径 4.3 中国公众参与的基础 4.4 信息公开中的公众参与 5 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体系 5.1 法规保障 5.2 现有环境管理体制的支持 5.3 体制改革 5.4 市场机制的建立 5.5 社会制衡机制 5.6 技术支持 6 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现状 6.1 环境状况公报及质量报告书 6.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周报 6.3 企业污染状况公开 6.4 城市环境信息公开 6.5 公众参与和群众信访 6.6 政务公开 6.7 环保行动 6.8 其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6.9 现有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篇 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及实例研究 7 企业环境表现评级及公开化的设计 7.1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基本框架 7.2 准备阶段 7.3 设计阶段 7.4 公开阶段 7.5 决策及实施阶段 8 呼和浩特市环境信息公开案例 8.1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8.2 环境信息公开的目的和程序 8.3 环境信息公开的指标体系 8.4 信息需求及管理 8.5 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 8.6 环境信息公开化的结果 9 镇江市环境信息公开案例 10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经验及展望 11 附件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 环境信息公开:理念与实践 1 环境信息手段的基础 环境信息手段是指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并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形式公开,用以提供各种刺激与激励机制,从而改进环境行为,改善环境质量。环境信息公开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以满足不同环境管理主体对环境信息的内部及外部需求。环境信息手段存在的前提正是这些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将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分析这些需求及获取方式,有必要先澄清一下环境管理的主体。 1.1 环境管理的主体 环境管理,即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与教育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预防与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制订环境目标、选择行动方案,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①。 环境管理手段是环境管理过程中为预防或合理地处理环境外部性所带来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环境管理手段应环境管理的要求而出现,随着人们对环境管理认识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专栏1-1)。在环境管理的最初阶段,人们主要运用指令性控制手段进行环境管理,如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等。进入19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逐步成为人们热衷使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如排污收费的使用。近年来,以社区为核心的非正式管制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如公众参与等。 在专栏1-1所述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环境管理已经由环境①管理是运用信息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控制与调节的过程,是通过信息流对人才流、资金流、物料流、能量流进行引导和操纵的过程。管理是管理主体(管理者)作用于管理客体(被管理对象)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过程是以人类生活的社会性、现实社会的信息化为基础的(涂序彦等,1995)。管理的要素是人员、资金、材料、物资、能源和信息。管理的功能包括分析、预测、规划、优化、决策、组织、指挥、监控、评审和协调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