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作者:(春秋)李耳 著,蒋信柏 编著  页数:345  字数:3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秘籍宝典。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年龄长于孔子。曾担任过周王室的藏书管理工作。老子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见当时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西出函谷关,后隐居而不知所终。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璞归真地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纯真状态,统治者卑谦若谷,民众为而不争,然后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道德经》一书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人事纷争、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老子的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  《道德经》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老子的辩证法综合了阴阳对立和对立统一的观念,并加以发展和创造,形成了辩证的宇宙观。如他在第四十二章中所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的“二”,即“一气分为阴阳”;这里的“三”,即阴阳对立之和。这表明了老子的辩证观,就是一切事物运动中的对立统一关系。世界万事万物即在这样的关系下发生和发展,并如此循环往复。  老子认为,事物之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在《道德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加以说明。他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规律。老子写道: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从理论上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观念,并从追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上,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揭示了对立统一的规律,表述了有关对立面的发展与转化的一些可贵的认识。他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见到的东西,说明大的东西、强的东西、贵的东西,都是从小的、弱的、贱的东西发展而来,这多少已有一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认识,也说明了对立着的双方互相转化的可能性。例如他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老子在认识万物时,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采取静观、明察、玄览。  老子在第十六章中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这里的静观,就是指直接观察事物。用老子的话说,即是“以物观物” ,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和欲望,顺应客观事物的本来自然状况,并且抓住它们的特征和要点。这是老子认识论中的合理因素。这种观察并不是旁观,更不是消极的观望态度,而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研究和改造客观世界。老子在同一章中又指出了“明”的概念,他说: 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明确指出人们在观物之后,还要知其常,即知其条理法则。如果不明,则无法知常,通俗地讲,就是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老子所讲的明,表面看来,是要明察秋毫,深一层去看,就是要透过纷杂的表面现象,觉察到极隐秘、极玄妙的东西,并把握其本质。  老子在第十章中这样说: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7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7 这句话的意思是,除去人们原有的私念和偏见,使头脑纯洁清明,然后去观察自然和社会,能没有瑕疵吗7所以,要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不能带有任何私心和成见,但这并不等于是遐思冥想,它以经验为基础,或者说,玄览的方法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直接把握整体,理性地思考自然和社会。  老子的认识论的确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老子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从《道德经》中所举的例子中也可证明这一点,说明老子并不轻视社会实践。老子极富智慧,他的知识除继承先民的间接经验以外,更多的还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会,即直接经验。他的认识论重视经验,也重视理性思考,这正是古典哲学的重要特色。  老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剧变的历史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王侯、卿大夫势力日益强大,各国之间战争频仍,社会秩序正处于“礼崩乐坏”的局面。老子看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他在第五十三章这样写道: 朝甚除【涂】。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竽】,非道也哉! 一方面统治者“服文■,带利剑”,竭力追求“生生之厚”,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另一方面,下层百姓“田甚芜,仓甚虚”,贫困潦倒,几乎到了“不畏威”、“不畏死”的地步。  对于这种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说: 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提出“慈”,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提出“俭”,要求他们节俭寡欲;提出“不敢为天下先”,要求做到谦让不争。  老子极力推崇实行“无为”之治的“圣人”,他在第十三章中这样说道: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在老子看来,圣人一方面爱惜自我、看重生命,不多欲妄作:另一方面,圣人对功名利禄视若尘土,对百姓一视同仁,淳朴虚静,循道而治,因此可以治理好天下。老子认为这种“无为”乃是最上等的“玄德”。老子将“ 玄德”的源泉归结为万物之本原“道”,认为“道”具有“常无”、“常有 ”两大特征,它充塞天地,永恒存在。老子主张统治者循“道”而治天下,就是实行“无为之治”,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也是《道德经》全书一以贯之的主张。  老子还以原始氏族社会为蓝图,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他在第八十章中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作了这样的描述: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这一理想虽然未能被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认可接纳,而且带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但却反映出老子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及他那深邃而富智慧的哲理思辨,这是我们民族可贵的文化财富。  老子主张柔弱、不争的人生态度。他在第三十六章中说: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又在第七十六章中说: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标志,是活泼、发展和充满生命力的东西:柔弱是生的法则。他提出的柔弱主张针对逞强的行为,逞强者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人世间的纷争烦恼,大都由此而生,因而老子认为应当不争、柔弱。  在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都在为私自的利益而争吵不休,老子对此深有感触,为了消除这种争端,老子提出了不争的人生态度。不争并不是遁入山村,不是逃避社会,而应顺乎自然规律,为他人服务,不与人争名夺利。这是一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修养。  老子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是一致的,即“天人合一”。他认为,人应顺平自然以行,便犹入圣域;如反乎自然以行,便招致祸端。老子主张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众人服务,亳不推辞;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生产而不占为己有;尽以施人,而不求报酬:尽以予人,而不为恩;埋头工作而不矜能,有所成就亦不居功。他们不辞辛劳,不自私自利,克己以奉他人。  老子认为,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人生应当致虚守静。他认为,道体是虚状的,是万物的根源,它发挥出来的作用永不穷竭。所以老子说的“虚” 并不是空虚无物。我们常说虚怀若谷,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此话来源于老子。他用谷象征虚,把虚用到人生观上,便会含有深藏的意义。虚的反面是盈,盈是自满的意思,自满可以产生许多弊病,他在第二十四章中这样说道: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义奥玄深,堪称哲理第一书,两千多年来,为历代学者所苦心潜研,然而直到今天,人类对《道德经》的深奥义理,对老子透悟宇宙的神智,仍然未能深层探知和领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遗憾。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潜力同样是无止境的,对《道德经》的深刻透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毋庸置疑的,鉴于此,我们要研究《道德经》,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继承和发扬我们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每个人的责任。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同时不得不忍受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激发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道德经》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们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克服人类的身心痼疾。  日下,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老子的热潮,老子的《道德经》也因此而风靡全球。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常备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藏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美国,一家出版公司竟花13万美元的天价购得仅有 5000字的《道德经》的英文版权;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者蒲克明声称:“ 《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由此可见《道德经》已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内容概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共三十七章;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共四十四章全书共计八十一章,约五千字。    《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且它的文字简洁、辙韵强劲,因此,还被称作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年龄长于孔子。曾担任过周王室的藏书管理工作。老子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见当时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西出函谷关,后隐居而不知所终。

书籍目录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天地之始 第二章 美之为美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全 第六章 玄牝之门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不争天尤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长而不宰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天状之状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第十六章 没身之殆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道亦乐得 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第二十八章 复归于朴 第二十九章 为者败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主 第三十一章 有道不处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其不为磊 第三十五章 不可既也 第三十六章 欲翕固张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下篇 德经……

章节摘录

  所以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源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是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体认大道的玄妙,大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想体认大道,就必须抛却所有的杂念,将自己恢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孩童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大道的奥妙和玄机。“无”和“  有”是两个我们必须把握的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大道的实质。  所谓“恒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也叫“大有”,与此相对应,“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或叫“大无”。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忘却自我一切的“大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大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妙”,按汉字的组字法,可以拆分为“少”和“女”,少女不但处于妙龄,而且是纯真、纯洁的象征,这里用在“大道”中可以理解为天地的本始。“徼”音“交”,取交际、交媾意。交媾生万物,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里,不论是“妙”还是“徼”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还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上,都是“名”。“妙”在前而“徼”在后,所以概念的“相名”也就不同了,但它们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对大道的发展和变化,同称为“玄”。“玄”意为转变。变化来变化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这里的“妙”和“观其妙”的“妙”本质意义不同,“观其妙”的“妙”表现的是万物中的生机,而“众妙”的“妙”表现的是天地未生前的生机。  回过头来看原文,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重讲了这样几个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有和无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统称为“名”,借用老子的一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来说,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这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语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义。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它们可以作为理解“道”的桥梁。  P3

媒体关注与评论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哲学的宝贵遗产。两千多年来,《道德经》中的闪光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中,《道德经》中的格言警句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行动格言。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道德经》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修养,开启我们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编辑推荐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哲学的宝贵遗产。两千多年来,《道德经》中的闪光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道德经》中的格言警句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行动格言。  老了了是西方人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的译本问世。  《道德经》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修养,开启我们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典藏本书的四大理由:  重要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诗化的语言阐述哲学思想的巨著。  独特文字魅力:字字珠玑,句句玄妙,无一不是真机妙诀。  人生必备经典:开启智慧,提高修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世界瞩目之作:除《圣经》之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德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不读此书者!后悔终身!
  •   长知识长见识我喜欢哈哈送货速度挺快的方便又实惠
  •   很棒的一本书,对于了解老子,以及先哲道教的智慧,再没有比这本书更合适的了。每一篇都有相对应的故事分析,对应每一篇的主题,能更加深刻的去了解书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极力推荐。
  •     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宜昌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宜昌医院开诊断证明
  •     天才喜欢道德经因为他们能从中体会到宇宙的哲学和做人的道理之间的联系。
      
      卢瑟喜欢道德经因为道德经经常告诉读者:不要和别人比较,提高自己最重要。卢瑟就像找到了lose 的根本原因一样:原来我不是卢瑟,我只是有老子的慧根不愿与别人攀比罢了,那些攀比的傻逼真逗。
      
      两种人我都见过,不过后者更多,而且几乎不可能悔改。
      
      可见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读,有人读到了正道,有人读到了歪道。 不过练功也有人称为大师,有人走火入魔。
      
      从来就是理解的方向决定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的收获,而理解的方向又是由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决定的,根本原因:一切都在你的世界观成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我越来越觉得读书一定要深刻地发掘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思想观点才是真正的读书。
      
      以上就是今天在被一个我一个学期只能看到它两次,自称上学时想考第一就考第一想考第二就考第二的社会学,心理学双学位 的30多岁已经进入更年期的喜欢老子的女性辅导员喷:方方面面不够成熟 之后的所有感慨。 我能理解她在上学时候意气风发最后30多岁别的同阶段的人人生已经飞翔了她仍旧拿的是3000多块钱的那种不愿与别人攀比的老子的慧根。
  •      老子开篇第一章便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缴”。可以这样说,无是常态,是永恒;有是暂态,是须臾。既然如此,老子他老人家便常常登上巍峨的高山,或者沿着宁静的河岸,忘我地观看世界的美妙,以至常常物我两忘;然而却不像后人想的那样,老子是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他老人家自己都说了“常有以观其缴”,所以老人家还时常走进喧闹的尘世,思考着世事规律,体验着人生欢乐。这就是我对第一章的理解,老子不是个偏执狂,不是个爱走极端的人。他老人家的世界观用现代人的说法是辩证中庸的。如果说后来佛教在“无”中走得太远太深的,儒家在“有”中不屈不挠的话,老子更是一位在“无”和“有”中从容出入的智者,而且在我看来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近来为考研做准备,免不了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但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毋宁说是关于“有”的哲学,将世界的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然而老子先生所站的高度更高一些,他认为“有”只是世界的存在,而“无”才是世界的本源。所以不必太拘泥于世事,常常跳出来,保持一颗虚无之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美妙。然而若常常如此,不免过于孤寂,所以他老人家还说要我们走入世界,去发现自然社会的规律,去体验种种探索发现的乐趣。
       看完第一章,你就会了解这位可爱可亲的老头儿,他不是孔子,循规蹈矩,在尘世间过于疲累;也不是释迦牟尼,在尘世外独伴青灯。他是一位更贴近自然,更贴近人性的快乐的智者,在向我们讲述他的快乐之道,人生之道。
       他老人家最后骑青牛,走出函谷关,从此杳无踪迹,我不认为老先生最后孑然一身,孤老此生。这不是他,他一定娶了一位和他一样可爱智慧的老婆婆,然后一起快乐地在田间犁地,时不时还拌拌嘴,互相嘲笑着对方脸上的皱纹……
  •     道可道,非常道。
      
      对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我是不敢妄加论断的,一是资历不够,二是悟性不够。
      
      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才能真正有所悟。道家的这本传世之作,绝对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没有之一。全篇81章,短短5500多言,却解释了宇宙中所有的现象,不得不感慨其思想的伟大与深邃。
      
      如果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比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那么老子的道家思想则相当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牛顿与爱因斯坦这两位物理学上最卓越的两位科学家,我认为爱因斯坦更伟大,因为牛顿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得出,而爱因斯坦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同样,孔子与老子这两位中国思想史上成就最卓绝的巨人,我认为老子更伟大,因为老子的思想是史无前例也难有来者的,而且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超出了一般思维的范畴,达到了“道”的境界。
      
      将整本书非常用心地拜读完,我知道这才仅仅刚刚踏入道家的大门,老子的思想不是读出来了,而是悟出来的。囿于经历与学识的匮乏,对于老子的思想理解难免有所偏差,望见谅。对于“道”理解的最佳途径,我觉得就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其实慢慢的会发现,日常中的所有一切都可以用道家的思想来解释,道其实无所不在。
      
      如何理解老子所言的“道”?
      
      就像老子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言语来表达,那么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了。所以,道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问:为什么“为什么”的意思是“为什么”?无法解释。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
      
      按照老子自己的阐述,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所以存在的总原理。但是有不同于天地万物,因为天地万物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是“有”,而道能创生天地万物却不是具体事物,谓之“无”。
      
      所以,“无”就是道。这个“无”是相对具体事物的“有”的,但并不是等于零。道既不是实体的具体事物,也不是空无所有,用老子的原话来说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是一种“惟恍惟惚”的存在。正因为道的空虚,才能创生宇宙万物,成为宇宙的本源。道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所以老子才会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强调无为,有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无所作为,这是完完全全的误解。老子的本意是不妄为、不非为,是指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顺势而为。这也是统治者和管理者所需要做到的关键之处,否则国家将会倾覆,企业将会失败。所以,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老子的道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个“势”字,这个“势”字,看似浅薄易懂,实则是自然万事万物生长的真理。
      
      《三国演义》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势”最好体现,“势”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恒久不变的。就像对于古代王朝的“盛久必衰”,太阳的东升西落,股市的“涨久必跌”等等。生活中的所有一切,你会发现都是有势的存在,都可以用一个“势”来体会理解。“势”无所包而又无所不包,理解了“势”,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东西也变得清晰明了了。
      
      老子思想的先进性在于对于人性深刻的思考。一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给我以深深的震撼。我觉得,争是一种本能和天性,是我们证明自己的一种途径,而不争是一种境界,超越人性的弱点,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因为不争,凌驾于别人之上,所以别人无法同你竞争,也就是别人无法竞争过你。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强调竞争从而战胜对手,但实际上不争才是最有力的争,才能达到最终的成就。
      
      以不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这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最成功的人退居幕后,影响力依旧无与伦比,无需证明,因为他的存在感已经永久地刻在所有人的心里了。做人也好,做事也罢,不争无私无为,也就足矣。
      
      知足常乐,所有人都懂,但是绝大部分人学不会知足,永远欲求更多,得到更多了还想更多,没有穷尽;没能得到更多就怨天尤人,哀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尽管我们都知道这样不对,但依旧对于心中的欲望难以释怀。非常无奈,人皆如此。人若得道,则清净、无欲,关键还在于主观思想的层次。知足者富、富莫大于知足,放下心中的欲望,其实一切都刚刚好。如果内心的快乐不是由外在条件引起的,那么内心已经富足,内心富足,则生活常乐。
      
      对于老子的思想,实在是玄妙无以言,只能对对老子及其《道德经》叹为观止。天人合一是老子的人生观与宇宙观,让人不禁感慨老子思想的博大以及境界之高深。有关老子,还有太多值得讲解的东西。比如老子对于“和”的理解,对于“贵柔处弱”的坚持,对于道德修养的六等比较,以及老子哲学开创的辩证法思想等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道之精深,实为所动。得道者,圣人也。
      
      对于老子,我觉得所有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所以,最真实纯粹的老子和老子的思想,都在这本5500余言的《道德经》里。细心品读里面的每一个字,对我们的为人处世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我想都是大有裨益的。
      
      用《道德经》第25章的最后一句来作结: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     作业一直未动笔,头绪似乎总是有些凌乱,不知该如何起笔,又该如何落笔。一直以来发现自己都读得是国外的一些名著,文章,而对于自己身处的国家的著作倒是涉猎的少之又少,有时候甚至会嘲笑国外人跑中国学习文化的愚蠢,对于很多人所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都是以不以为然,嗤之以鼻来结束。直到最近所读《道德经》,以及聆听了一些古乐器的演奏曲,不免开始对中国古文化的深邃所产生一种向往之情。
      《道德经》是老子所著,分为《道经》与《德经》上下两部,《道经》主要通过一些自然所生之物而悟出人生之道。而《德经》则是通过人所为之事,道出一些处世方略。虽只读了《道经》,但受益匪浅,这是一本沉淀心灵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走出阴霾,看淡一些无须有的浮华,解答生活中的过往,从而寻找自己幸福的归属感。
      芸芸众生,追名逐利,倾慕荣华,贪爱财富,是当下社会的主线。谁又能不食人间烟火达到超脱?可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从摇篮到坟墓,从紧握拳头啼哭着降生,到散手人寰,这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感受了季节的更替,感受了人间的冷暖情愁,或许追求到自己想要的,抑或无所为。一切尽在这样的大千世界中展漏无疑。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所呈现的状态亦不同。有些人认为物质就是一切,所以不惜手段追求荣华。有些人则认为精神是一切,所以有归隐田居的,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追求决定生活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则是一个人存活的基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美,丑的概念才得以形成,有善,恶的概念也得以具体,因此公平与不公平仅一字之差,一个“不”就决定了存在之间的距离。看过《变形记》这一栏目的朋友大概有深切体会。为何有些人一出生就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而有些就出生在贫穷的小山村。环境的差距,地位的悬殊,似乎就牵扯到不公平这个词汇。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两个相反的概念只有对比,才会产生美感。这就是道,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无须呐喊彷徨,抱怨命运。
      老子反对事物走向鼎盛和极致,他认为满盈是衰败、穷尽、灭亡的象征。所以主张功遂身退。这让人不免想起一些名人创就了一番经典之作之后,却长逝于人间。比如张国荣,迈克尔杰克逊,路遥等人。曾几何时,也为他们短暂的生命所感慨缅怀,遐想他们生命有延续,可能创造更多的佳作传奇,最后姑且就以病因或者其他的原因作罢来寻求安慰。现在想来,也许他们已经达到了“盈”的境地,而水满则溢也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人,分芒毕露,随波逐流是其代表,所以更应该让社会这样的大熔炉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就要求将道应运在社会生活中,所以学习有上善若水的情怀,谦和,包容。明了企者不力,跨者不行,脚踏实地才是所为。同时应知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读懂别人是智慧,而读懂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只有这样人才可以活的平和而宁静,悠然而惬意,只因道充盈在心底。
      
      
      
      
      
      
      
  •    如果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比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那么老子的道家思想则相当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牛顿与爱因斯坦这两位物理学上最卓越的两位科学家,我认为爱因斯坦更伟大,因为牛顿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得出,而爱因斯坦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同样,孔子与老子这两位中国思想史上成就最卓绝的巨人,我认为老子更伟大,因为老子的思想是史无前例也难有来者的,而且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超出了一般思维的范畴,达到了“道”的境界。
    ---------------------------
    写的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