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蓝天  作者:曾国藩  页数:353  字数:400000  译者:陈书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在中国近代史和文学史上占有着特殊地位,是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政治、军事、文化上极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书籍目录

修身劝学篇 一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二 禀父母:谨记书欲、节饮食 三 禀父母:述赴京及抵京后事宜皆顺 四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五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六 致诸弟:勉在孝梯上用功 七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除去骄傲习气 八 致诸弟: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九 致诸弟:切勿恃才自傲 十零 政协委员诸弟:勉读书行事以有恒为要 一一 致诸弟:勉事事应勤思善问 二二 禀父母:谨守保养身体之训 一三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一四 致诸弟:读名人文集足以养病 一五 谕纪泽:读古文之要义 一六 致九弟:勿和傲多方,不可强充老手 一七 致九弟:愿共戒骄傲、多言二弊 一八 致九弟:毋存郁损之怀 一九 谕纪泽: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二零 谕纪泽:望雪父平生三耻 二一 谕纪泽:宜习天文,以慰我心 二二 谕纪泽:谈读书作文之要义 二三 谕纪泽:教导用笔、作文之法 二四 致诸弟:就纪泽所问作复 二五 谕纪泽:论书法南北两派之长……持家理财篇治军为政篇交友处世篇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梁启超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南怀瑾《曾国藩家书》是一个学者对读者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坦露。——唐浩明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魏书生典藏本书的四大理由:学习智慧:了解学习曾国藩的处事智慧。修身之道:以天为已任、克已勤政者的必读之书。家书经典:情理兼备,家训典范。实用典藏:珍贵的史料价值,修身持家的传世之宝。

编辑推荐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典藏《曾国藩家书》的四大理由:学习智慧:了解学习曾国藩的处事智慧。修身之道:以天为已任、克已勤政者的必读之书。家书经典:情理兼备,家训典范。实用典藏:珍贵的史料价值,修身持家的传世之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国藩家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5条)

 
 

  •   自古常言:事不过三或富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能经久不衰,世代人才辈出,似乎不符合常理;这其中必有其奥秘或过人的招数,曾国藩的家书中有句名言:“有富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曾氏家族对后代的教育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借鉴的,真是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人生人人是我师,曾氏家族确实在遵循和饯行这个准则,一个人只有与人为善,与人友好相处,与人平等相待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人生有四堂必修课,曾氏的家书中无不一一得以体现,无论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他都既勤又恒的做到了,做的惟妙惟肖;他阅人无数,受到了名师的点悟,成功的人生哪能不走这条华山之道呢?
  •   如何读书、写字、作文;如何做人、育人、诲人;如何交友、做事、处世,如何持家、理财;如何修身、养身,等等,曾国藩的家书中都有涉及,不是说教,不是长篇大论,而且谆谆教诲,亲切近人。
  •   曾经听国曾国藩是个人物,也不是很清楚。偶然听到同学谈起来,觉得他很不简单。都说要了解他去看他的书信。确实从他的家书中我真的是受益非浅,看到了处事为人之道。修身养性。曾国藩家书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我喜欢,所以我选择!
  •   2009年的目标是:读书,修身养性!而这本《曾国藩家书——国学今读大书院》是最佳的学习范本!加油!努力!
  •   通过百家讲坛郦波老师讲曾国藩,便买了这本书.我和老公都有仔细的读过这本书,曾国藩的修身治学管家带兵都给我们后人很大的启发,为我们带来很多美好而有益的建议.
  •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修身,齐家,治国,作为九子之长,治理好家庭,就离管理好自己的仕途不远了
  •   很早就听说过,但原来总没有想到去读它。最近刚刚读完,感觉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道理浅显易懂,但却都是我们知易行难的一些道理,我相信如果有人能坚持做到,必然会有大的成就。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也有些落后、腐朽的观点,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辨识、筛选。但总体来说,暇不掩玉,值得一读,更值得做为我们一生自省的标准。
  •   适合了解历史背景 能处在当时那个角度位置去阅读的人看 经典
  •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这是我第一次为书评论,应为它的好,它的珍贵,我才强烈建议大家。
  •   好书,朴实无华,句句真心。看他的处事做人,可以发现自己的肤浅。就是印刷可以更精美些,就好了
  •   很有用,可以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为自己的今后规划
  •   知道这是本好书,但是读起来真的不容易~要耐心细致的品味哦~
  •   看了这本书会对过去由些许了解,有比较大的帮助
  •   比较贴近现实,值得阅读。
  •   送男朋友的,我自己看了不少,质量不错
  •   纸张和文字都挺不错的
  •   买给家里人的,质量不错,内容很好,教你如何待人处世,不过有些内容比较深奥,虽然有译文,但还是有疑惑。
  •   本来是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然后觉得很不错才买的。很喜欢。曾是大家,在立志方面尤为值得学习借鉴。
  •   好!大师笔记,值得一读!
  •   看了一些内容,没有体会到家书的精髓,可能有是心态或是能力的问题。呵。
    另外强烈反对,当当的发货速度全国倒数,应该好好反省,一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有过之无不及的慢,真的是让人接近崩溃。
  •   书印刷不错啊,内容还没看,里面有原文、翻译,再几张插图,就是平邮太慢了...
  •   内容非常好,值得一读。但翻译不怎么好。
  •   书是好书,受益匪浅,唯一遗憾是书的装订实在是差,还没看完就裂开了。如此看来,我打算看个3遍地话都要散成一张张的了!
  •   不错,书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正在看。
  •   书的质量不错,有原文有翻译。不过翻译的有点差好像翻译软件翻译的一样
  •   是一本富含生活哲理的书
  •   三天就送到了,比较快~~

    353页,很厚,彩页

    缺点就是软皮的,运输过程中装订处折了一块~~心疼ing~~
  •   该书的内容很不错,受益匪浅。但该书的第349页破损,很是遗憾,请当当网的工作人员以后在质检时多留意些。
  •   书本质量不错,内容也不错。可以作为家庭珍藏!
  •   不错,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
  •   刚收到不久,随便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   饭规范
  •   这本书总体都很好啊
  •   推荐给企业高管。
  •   曾国藩家书本身是一本好书,但是的翻译成现代文字时作者功力太浅,很多自己不懂的地方作者也没翻译出来。另外书本质量不好,在当当买的书都有这个通病,掉胶!
  •   内容行。全选就好了。会去买家书全集。有点花里胡哨排版。与内容不符。干干净净为好。
  •   本来一本经典好书,却被装饰得乌七八糟,文字后面背景颜色和排版文字分辨率极差,晚上灯光下看起来真是吃力,出版者应该学学专业,不要追求没用的一些装饰,反而会使这样的好内容跟着受累。
  •   昨天刚拿到书,刚翻了两下 发现最外面的书页就掉了。不知道能不能换?
  •   该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书信的字体不错,但是内容挺一般。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放在枕边慢慢阅读的。
  •   所谓家信就是说了很多家长里短,里面包含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有可借鉴性,看起来不是很有意思!
  •   书已经收到了,但是一直没有时间看,大概翻阅了一下,里面的内容极其一般,不太值得看。
  •   一本好书,也一直想买,可是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没一个是有名气的,对于这种古籍类的,出版社不行,我宁可不买。
  •   文章非常好,易读且有解释,内容涵盖多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矣。刚开始读,便已感觉到曾文正公的浓浓亲情,对父母、同胞的。。。
  •   内容还不错,但看看标题就足够了;问题是装订质量太差劲,刚开始看就分成了好几本书
  •   涨钱了,不太好。
  •   书的质量很好,我很喜欢书的内容也很不错
  •   该书还很不错,书信不是按时间排序,而是按其他方式排序。
  •   此书值得对人生有大方向的人一读
  •   曾国藩家书的原文能看,翻译就免了,照那样直译照搬,初中生都做得比编者好。浪费纸张。后悔买了这个版本,早知买本只有原文的就好了。
  •   能够帮助了解曾国藩,学习他的处世为人。
  •   这是一本大书,比一般的 小册子厚很多
  •   对了解曾国藩非常有帮助
  •   昨天刚到的书,总体还凑合 翻译的挺好,可惜没有必要的注解,也没有对家信进行背景的描述!
  •   很喜欢,曾国藩是为人处世的大师!要多学习!
  •   不错,内容不错,装订质量不太好,现在已出现散页
  •   建议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看一下此书,通过读此书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根源,同时也便于理解今天的中国人际关系。
  •   书很不错,纸张摸起来看起来都很舒服,喜欢
  •   这本书 值得看下
  •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曾表示平生只服曾文正公。这曾文正就是曾国藩。那毛泽东、蒋介石为何“独服”曾国藩?曾国藩的哪些事迹对他们产生了影响http://www.chinalecture.com/lecture/play11441.html
  •      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他一生的命运;一个家族的品格,决定这个家族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品格,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
       《颜氏家训》培养了一个绵延千年的颜氏家族,曾国藩家训,同样培养了一个繁荣至今的曾氏家族。
       古代人能受到教育是相当不容易的,往往举全族之力才能培养一个读书人。颜氏、曾氏家族的子孙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整个家族重视教育,实在应该感谢这两本家训的作者。
       如果中国每个家庭都能像颜氏、曾氏家族一样培养自己的子孙,那整个中华民族就必将繁荣昌盛。
       古代的教育普及程度远不如今天,仅局限于上层人士,然后自上而下的以“礼”传承社会规范。中国的教育普及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这是从未有过的历史性事件。正是教育的普及,培养了数亿有知识的公民,中国才取得今天的成绩。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腐败的,但能让每个中国人受到教育,客观上又功在千秋。教育中所传承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西方教育,却是自由、轻松的,这种模式真正实施起来,其实就是享乐为主。不但西方的中小学是以享乐为主,西方的大学除了常春藤,其他大学也都是些派对大学。中国学生不同,从小都是艰苦奋斗的。我清楚记得我的求学之路是怎样的艰苦。初中,5点起床,热水泡点馒头,吃点咸菜,然后骑车寒暑如一的赶到学校背诵,晚上上自习到8点半。高中,完全军事化管理,早上跑操、吃早饭,然后除了吃饭时间就是上课,一直上到晚上9点半,之后有班主任盯着上床睡觉。班主任走了之后,我们再偷偷的起床学习一段。当别的国家在看电影、看球赛培养精神的时候,当他们从小学就宽松管理、顺应孩子个性自由发展的时候,我们在努力追赶,弥补这200年来瞎胡闹落下的功课。
       只要国家不乱搞,gov别辜负人民的信任,辛勤智慧的中国人,奋斗几代人就会富裕起来。几十年来,也正是中国人的集体的自强不息和西方的享乐为主的对比下,中国在上升,西方在滑坡。
       儒家文化塑造了一个数千年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
      
  •      一 修身篇
      2012-09-03 13:29:53
      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立身切要之事明矣。其修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格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其理,即格物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2013-08-31 08:55:08
      身、心、惫、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用的、做的,都是物。格,是考究物及穷追他的方面理如侍奉父母,定期探亲,是物。何应当定期探亲的理由,就是格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存心的道理,广泛研究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研究如何敬惜身体的道理,广泛研究立齐坐尸以敬身的道理,就是格物。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就是格物,这是致知的事。所滑诚意,就是知道了的东西就努力去做,诚实不欺。知一句,行一句,这是力行的事。两者并
      注: 格物 知行
      
      2013-12-02 09:04:55
      大概心里抑郁,怨天尤人的人,不仅不可以涉世,也不利于品行的修养;不仅不利于品行的修养,也不利于保养身体。
      
      2013-12-09 08:51:15
      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若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
      
      2013-12-10 08:59:31
      半斛满了,由人去刮平;人自满了,由天去刮平。
      注: 管子
      
      2013-12-10 12:40:21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①仅占十分之三。无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注: 人谋
      
      2013-12-10 16:34:16
      惟曾子与孔子告仲田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萧陈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注: 强而败
      
       二 劝学篇
      2013-12-11 09:08:47
      诚正修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注: 诚正修齐
      
      2013-12-11 09:12:14
      ,纯粹用神韵去写,周身大气彭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这就是乾的道理。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这就是坤的道理。乾,从神韵而言;坤,从形体而论。礼乐不可一喇离身,也是这道理。乐,本于乾;礼,本于坤。写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就是乐的意味了。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就是礼的意味了。
      注: 乾坤 乐 礼
      
      2013-12-12 08:34:31
      我们读书,只有两件事:一是进德,讲求诚正修齐的道理,以做到不负一生;一是修业,操习记诵词章的技巧,以做到自立自卫。
      注: 读书的目的
      
      2013-12-12 09:03:36
      因使父母便有讨好的念头,在暗中用计策,使自己得到好名声,而使其它兄弟得坏名声,那以后的嫌隙,便由这里严生。刘大爷、刘三爷,兄弟都想做好人,最后变为仇敌,因刘三爷得好名声于父母族党之中,而刘大爷得坏名声的缘故。”
      注: 兄弟间
      
      2013-12-13 08:56:46
      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①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注: 友之影响
      
       三 治家篇
      2013-12-13 23:36:49
      家庭和睦,那福泽自然产生。如果一家之中,哥哥说了的话,弟弟无不奉行;弟弟有请求,哥哥总是答应,充满和气而家道不兴旺的,从来没有见过。相反的,如果不失败,也从来没有见过。
      注: 兄长间
      
      2013-12-15 11:25:59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①,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注: 骄则满
      
      2013-12-15 11:27:59
      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
      注: 八本之说
      
       四 理财篇
      2013-12-16 13:18:22
      ,亦信之不能禁者,盖望眼欲穿之时,疑信杂生,怨怒交至,惟骨肉之情愈挚,则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度日如年,居室中环墙,望好音如万金之获,闻谣言如风声鹤唳,又加以堂上之悬思,重以严寒之逼人;其不能不出怨言以相詈①者,情之至也,然为兄者观此二字,则虽曲谅其情,亦不能不责之,非责其情,责其字句之不检点耳,何芥蒂之有哉!
      注: 亲遥无音信,等待之切
      
      2013-12-16 13:10:06
      ,由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注: 气象
      
      2013-12-16 23:46:31
      凡遇之丰啬顺舛,有数存焉,虽圣人不能自力主张,天可使吾今日处丰享之境。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于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来书有区区千金四字,其毋乃不知天之已厚于我兄弟乎?
      
      2013-12-16 23:46:15
      史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阀东南,未有常全而不阙者,剥也者,复之机也,君子以为可喜也!也者(左女右后)⑤,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川!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
      
      2013-12-16 18:45:34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乘矣,使家中慷慨乐与,则慎无以吾书生堂上之转念也。
      注: 私心 疑心
      
      2013-12-16 13:15:44
      古文诗赋四六,无所不作,行之有常,将来百川分流,同归于海,则通一艺,即通众艺,通于艺,即通于道,初不分而二之也,此论虽太高,然不能不为诸弟言之,使知大本太原坝!心有定向,而不至于摇摇无著,虽当其应试这时,全无得失之见;乱其意中,即其举业之时,亦于正业不相妨碍
      注: 专于一
      
      2013-12-17 08:48:19
      书蔬猪鱼,考早扫宝,常设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注: 家规
      
       五 交友篇
      2013-12-17 08:49:38
      以明有所专主也,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只,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①,则大不可,
      注: 专
      
       六 为政篇
      2013-12-19 12:22:03
      盖天下之理,潢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注: 满则招
  •     《读书只为进德修业》
      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请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勉励君子应早立志》
      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大学》之纲领)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读书应有志有识有恒》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读书宜专习字须有恒》
      弟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所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熟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章法,但须专耳。
      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
      
      《勉弟应在孝悌上用功》
      有困心横虑,郁积思通之象。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凡事皆贵专》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贤孝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予自问学浅识薄,谬居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时虽在宦海之中,却时作上岸之计。要令罢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以服劳,可以对祖父兄弟,可以对宗族乡党。
      
      《皇恩浩大益当尽忠报国》
      然交际之道,与其失之滥,不若失之隘。
      
      《余兼署刑部右侍郎》
      ……又余意乡间若有孝友书香之家,不必问其贫富,亦可开亲……(为纪泽定亲)
      
      《读书写字不可间断》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唯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带兵应有强毅之气》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
      带勇总以能打仗为第一要义。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
      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此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
      
      《以勤与爱民回报君亲》
      吾唯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报吾亲。才识平常,断难立功,但守一勤字,终日劳苦,以少分宵旰之忧。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欲去骄字,总以不轻笑非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家中子侄当谨守家训》
      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问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即不扯谎也),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对悍将宜宽严并济》
      吾辈待之之法,有应宽者二,有应严者二。应宽者: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自甘困苦。一则不与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忧奖笼之。应严者:一则礼文疏淡,往还宜稀,书牍宜简,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则剖明是非,凡渠部弁勇有与百姓争讼,而适在吾辈辖境,及来诉告者,必当剖决曲直,毫不假借,请其严加惩治。应宽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强兵,则无不可相处之悍将也。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办大事这,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唯可变化气质》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有德者自修而谤亦日熄》
      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侄等处最顺之境须立定志向》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功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
      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赴津查殴毙洋人案兼附遗嘱》
      (全篇都值得细读)
      
      
      
  •     闲翻《曾国藩家书》
      饭后无事,不愿早早接受电脑辐射荼毒,亦拂了同事同去散步的好意,实在是懒,便搬了块小板凳到阳台,趁着夕阳余晖未了,借来《曾国藩家书》翻着打发时光。
      半个小时的信手翻看,似乎挨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先生,捋捋花白的胡须,在你耳边娓娓而谈,那稀稀疏疏的胡须偶尔随风拂过你眼,说来的却都是些家常便事,甚是可爱。
      
      他说:“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
      这话算是毒舌的了:若读了书不能联系自身,就算是能写文章能作诗,自命博雅,也只算是个识字的放猪奴才。像是冷然的泼来一盆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是了,对着爱爬格子的自己,涂涂写写都是自己的那点花花肠子,偶尔还透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扭捏。看的书多了,却也都是走马观花,并未尽到心里去。难怪书看不到一时半刻,便总能被周公唤了去。
      
      他说:“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怕是后生晚辈的我们恍惚不知其味,曾老先生耐心说着,每天所看的书,句句是物,联系自身来思考,认真研究其含义就是格物了。所谓诚意就是遵循所懂得的道理去身体力行,知一句便行一句。
      知行合一是好,可惜了我们总是慢不下来,贪图着越快越好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往往抛却了那些要细嚼慢咽的古书,而选择那些成功励志的书籍一目十行,妄求能寻着那些成功人士的脚步走出自己的成功路,却不知各人有各人的足迹,今天成功着的人亦是翻山越岭才到如今。
      
      他说:“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志,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听着,我心里暗道原来名人亦会懒惰,也需立志坚持。心有戚戚焉。我是个好立志之人,但却总是三分钟热度,受够了事事追求,却一事无成之苦。后来方知是害在了恒这个字上了。幸得某友点悟,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每日坚持,偶有偷懒之意,总能得到善意提醒,倒也坚持了一个月,习惯成自然了。后来偶然遇得一网站,方知到这世上还有如此多同道之人在同自己的懒惰较着劲,通过《每日习惯养成表》记录鞭策自己的点滴。到现在看曾老先生亦是如此,便更深信不疑,“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于是愈发坚持。
      
      很多道理,在书中,在平时,或在一念之间,说来都是些口水话,只是那时没有此刻该有的心境,所以并未留意,更恍说了然于心,应用于行了;只有当遇到了瓶颈,想起了解决,有着走过来时沾染的一身云和月般昭然若揭的感悟,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欢欣和默契。
      就像此刻我与《曾国藩家书》相遇这般。该是这个时刻,一直都在,等着我来。
      
      
      Ps:附摘录一些闲言,深以为然,可惜不是自身所长,可以学习。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不必人人皆能记,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
  •     而立之年,一无所成,每念及此,不免惶惶不安,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偶然读起唐明浩的《曾国藩》传记一书,竟爱不释手,连续熬了几个晚上一口气读完。觉得不过瘾,又开始读《曾国藩家书》。重点看了修身和劝学两篇。民间有传: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正因这句话,让人我这种对为官从政毫无兴趣之人,反而避而远之。做官那一套嘛,大抵心有城府,圆滑世故,说一套做一套。读完这两套书之后,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人,就愈发钦佩,深受教导。
      
      感受最深之处,莫过于一”恒“字。
      
      回想这么些年,干过多少半途而废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浅尝即止,刚刚开始,就莫名其妙放弃掉。想过读很多系统的代码比如:nginx,apache,linux,lucene等等。总是稍稍看是,马上就无下文。想想真是懊悔不已。在家书中,曾国藩教育自己的弟弟说: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真是金玉良言也。毕业足五年,无甚成果,也是因为无恒。毕业后做p2p,社区,之后又做后台,搞分布式,虚拟机之类。现在才开始做游戏。一晃五年很快过去,从未在某个领域深耕,想想能有成果反倒奇怪。
      
      痛定思痛,一定要改掉此毛病,向文正公学习,坚持每日写日记,给自己制订专业和读书课程,踏踏实实地求上进。牢记: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     《家书》一本读之感想颇多,愿以中庸仿而效之。
       小子之才,未能一一,而迫将滋味所得广而告之。莫怪莫怪。
      
       跪禀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余近日苦闷,常愧于旧狎,及至中夜思维,辗转反复,刻不能安。
      自余识字,二十有六载,荏苒遂洎今兹。然少不自立,人事苍穹,实无一知。盖古人而立之年,而吾尚如斯,不其戚矣!
      吾为人最幼,时存牢骚抑郁之心。岁月经年,事业工夫大为抛荒。间或思一振奋,而兴致不能鼓舞。古人有言“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者,大概如此。然吾幸之又幸,得父母大人,虽深以为虑,溺之更甚。丰衣美食,俯仰如意。家中琐细事务,往来酬酢,皆赖于大人。吾不思其年老体弱,间或有愧,竟困于毒蛇猛虎,不思弥缝家中,而受堂上庇佑。以德业不当之身,享此非分之荣。
      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子而可得好处者。是以栗栗恐惧,积悔累干。吾当勤俭自持,习劳习苦,留心于言行之差错,以时时做惕。
      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余今念念改过,伏乞神明鉴临,予不食言。吾不敢求分外之荣,但求堂上大人眠食如常,合家平安。
      
      余毫无道理之人,实难与相处。然得友有一,经年累月,未曾有亏。盖友不必多,惟诚足耳。谢之又谢。
      
      
  •     与之相处,宜在若远若近,不亲不疏之间
      心中己有许多古董
      其静气实实可爱!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 第三要有恒。
      扶乩之事,全不足信
      笔力实实可爱
      有病时,断不可吃药
      面胖而润,较前稍白矣
      是何其蠢也?
      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彼此恋恋,情深似海
      不必抑郁
      痛极痛极!
      不要钱不怕死
      钱愈多则患愈大
      吐血数天,现已痊愈
      花未全开月未圆
      用心太过,肝家亦暗暗受伤
      精神愈用而愈出
      
  •     老实说刚开始蛮讨厌曾国藩,不过看完后我就。。。
      曾总监最大的优点是坚持。很多事最怕的就是坚持下来。他教育孩子秉着以身作则的规矩来的,很有效果,大儿子什么泽的不就很优秀么,中国第一外交官。为官呢,曾总监万古长青。凭着就是原则。不越级办事,聪明化解各种困难。遇事不怕事。退让是他的根本。这个退让不是胆小,而是以退来成就进。总之,男人们都看看吧。
  •     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曾国藩对于修身齐家,从政治军的一些感悟。他勉励我们君子应早立志,他告诫我们读书应有识有恒,他教导我们事事应勤思善问,他感慨治军须脚踏实地。从一封封家书里,我们看到的大将是一位善于反思的大将,关心家人的大将,有智有谋的大将,心忧天下的大将。一位清代名将既长于带兵打仗,又长于著书立说,让人钦佩~而这位名将的优秀品质从书中的细节中到处可见,让我记忆尤新的就是楷书,读史,日记,“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这种恒心和坚持也让人敬仰。
      
      
  •     【养生六事】
      一、眠食有恒;
      二、两饭后各散三千步;
      三、惩忿节欲;
      四、睡前热水泡脚;
      五、静坐有常时;
      六、习射常时(射可习威仪,强筋力)。
      
      【持家八法】
      考早扫宝书蔬鱼猪。 (考:祭祀; 宝:和睦于亲族邻里)
      
      【观人四诀】
      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识人成事】
      成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务。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人虽多,而可恃者惟在一二人。
      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凡行兵须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
      
      【读书成才】
      成才需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学问无尽,不敢得一而自足; 有恒则事无不成。
      
      读书务须专注。一书未读完,断不另看他书。
      买书不可不多,读书不可不知所择。
      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 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 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
      无论何书,总须从头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熟读。
      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只要有百篇烂熟之文,则布局立意,常有熟径可寻,而腔调亦左右逢源。凡读文太多,而实无心得者,必不能文。
      眼界不必太高,自谦不必太甚。目下外间咨来之摺,惟浙、沪、湘三处较优,左、李、郭本素称好手也。此外如官(文)、骆(秉章)、沈(葆桢)、严(树森)、僧(格林沁)、吴(棠)、都(兴阿)、冯(子材)之摺,弟稍一留心即优为之。以后凡有咨送摺稿到弟处者,弟皆视如学生之文,圈点批抹,每摺看二次,一次看其办事之主意、大局之结构,一次看其造句下字之稳否。一日看一二摺,不过月馀,即可周知时贤之底蕴。然后参看古人奏稿,自有进益。每日极多不过二三刻工夫,不可懒也。
      
      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不特吾之言当细心寻绎,凡外闻有逆耳之言,皆当平心考究一番。故古人以居上位而不骄为极难。
  •     曾文正公家书里面提到,读书,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格物和诚意。格物就是致知,诚意就是身体力行。
      
      这本书带给读者的震撼和感悟想必都是很深的,就是想问问大家读完后,有没有切己体察,身体力行呢?
      
      立志: 有同学立志了吗?
      勤: 有同学变得更勤快了吗?
      早:有同学开始立志早起并坚持了么?
      有恒:有同学开始做事坚持下来了吗?
      
      我也算是处在事业的低谷人生的迷惑期,想要有所为有所立不想虚度光阴。希望朋友们能分享一下读了此书后的改变。期望对我有所裨益。
      
      
      
      
      
  •      这套书同其他杂七杂八讲曾国藩的书相比,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朴实,正如同曾国藩的学问,脚踏实地,不摆花架子,沉得住气,不浮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同地摊上的曾国藩成功励志学一类的书相比,本书的内容只有两部分——1、家书原文,2、原文翻译。
      
       编者是有多么的自知之明,不是反话,自知者,明也;就这两项内容,再不穿插其他编者自以为是的评论、解说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这是一般地摊书、口水书常用的做法)!
      
       忠实于原著,平平实实,不急躁,不浮躁,但凭读者自身去阅读、感悟。而这就笔者看来,才是学习文正公学问应该有的态度。
  •      才有三种,书读的好,那叫人才;书读的好,并且能够经世致用,那叫俊才;书读的好,能够经世致用,又有一套修生养性的定力,谓之大才。
       曾文正公,中兴大才,造时势之英雄,亦时势所造之英雄。
      
      
      
  •     进德、修业算是曾国藩家书中的主要思想了吧。规劝家中兄弟姊妹,句句诚心诚意,恪守仁义道德。对付太平军,杀人不眨眼,获“曾剃头”的外号,对其残忍就可见一斑了。仅仅家书,看不出曾的处世哲学。不过我也没读完。
  •     孔家店是否该打倒,任何事物,存在必有存在的理由,能存在几千年,一定有其可以吸收的。
      儒家,我认为他在教育和克己方面有重要作用,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教我们读书方法的。
      曾国藩懂儒家,所以他勤俭克己,为中兴名臣。
      蒋委员和毛主席都很推崇这位名人,常在他们的日记提到。这让我想到了,清华的校训,行胜于言。
      用曾国藩家书来教子,维护家族,再好不过了。不需每天大鱼大肉,不需要灯红酒绿,平平淡淡才是真。
  •       从春节开始,陆陆续续看完了《曾国藩家书》,可以说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修心读物。难怪从梁启超到毛泽东、蒋介石都对此作大加赞赏。
      
        
      
        何兆武的《上学记》里曾写过“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只有二人:王阳明,曾国藩”。当年看完《明朝那些事》满脑子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王阳明。而这次看完《曾国藩家书》,开始由衷钦佩这位晚清重臣,这是一本可以常看常新的书。
      
        
      
        曾国藩从一介草民,通过科举,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成为晚清影响时代最总要的人物,自己组建体制外的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延长了满清的寿命。门徒李鸿章也借曾国藩的栽培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倡导者。而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太爷爷的太太就是曾国藩的孙女。
      
        
      
       初读《曾国藩家书》,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亲切。是的,虽然身居高位,但曾国藩的笔下没有半分傲气。就像那个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自己的兄长一样,不断告诫自己做学问要讲究勤与恒,考试落榜不要灰心……不断告诫自己要不断践行。
      
        
      
        曾国藩毕生追求克己修心,追求专一与踏实。比如看书,在一本书没有看完之前绝不看第二本,在一章没有理解之前绝不进入下一章。在学业上贵在有恒心,不要贪多,只要不断坚持下去自然有所成就。
      
        
      
        同样,他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的人。每天都会静坐一刻,来反思自己的一天的所作所为,把做的不好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修订成册,不断告诫自己应该如何为人处世。
      
        
      
       他的文字里可以观察到强烈的孝悌之道。他认为读书重在立德,而立德最重要的就是孝悌。他始终以很低的姿态向父亲禀报身边发生的零零种种,在不同时刻告诫兄弟们家族团结的重要性,即使不能考取功名,只要能够立德,行得正依然可以成为君子,为光耀家族做出贡献。
      
        
      
        对于结果,他是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左右不了世界,只能管好自己,修德与学问多做一分就长进一分,来不得半点虚假。而最后的功名利禄很大一部分来自天定,有则感恩,无亦坦然。
      
        
      
        曾国藩其实也是个很普通的人,昨天天哪里不舒服,今天买了笔墨鱼肉,后天又要去哪出差。在那些琐碎的家长里短之间,他总不忘告诫家人应当如何谋正道,修正业,立正德。即使在戎马军营之中,每天面对生死未卜,他依然没有忘记修业与功课。
      
          
      
        其实在阅读过程中,总有疑惑。当时的社会,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洗礼,新老意识在不断交替,官场腐败,民心浮动,四处起义,可谓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的程度是当今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体会的。在如此大环境下,究竟是怎么样的力量,来让曾国藩做到克己修心,知行合一?他不是不知道这个社会很糟蹋,他不是不知道很多事情很难,他不是不知道即使自己耗尽心血也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几十年漫漫人生路上,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己的要求,并且把这些要求不断地告诫自己的家人,希望自己的家族可以靠修业与积德来振兴,为国效力!在乱世中依然谋正道,修正业,立正德!在相对的太平盛世,我们难道不该有所醒悟吗?
      
      
      
        
      
        
      
        我没有边看边做笔记的好习惯,下面是转载的经典语录,以供参考。
      
        
      
          ---------------------------其实我只是一条分割线---------------------------
      
          
      
          【养心】
      
          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
      
          2人生第一自强-养心。
      
          3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此后当更有长进。
      
          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5但讲阔大者,最容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蛮干,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
      
          6.脚踏实地,求精而不求阔。
      
          
      
          二.【立身】
      
          1.《中庸》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最主要的就是把不明白的变明白,不坚强的变坚强。
      
          2.早起也,有恒也,重(稳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
      
          3.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4.稳扎稳打,机动则发。
      
          5.才识平常,断难立功。
      
          6.志大才疏,有心无力,故无成。
      
          7.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
      
          8.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
      
          9.人之气质,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0.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11.读书以训诂为本,事(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
      
          
      
          三.【奋进】
      
          1.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2.困时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由亨通精进之日。
      
          3.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
      
          4.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5.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6.仅因为小小的科举考试不中就发牢骚,我私下也笑你志向不大,心中所忧虑的事情也不大。……正可困心横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7.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8.光阴难得,一刻千金。
      
          9.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0.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凡人作一事,首尾不懈。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行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
      
          
      
          
      
          四.【日日恒常】
      
          1.诸弟须日日用功,万不必作叹老嗟悲之想。
      
          2.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力思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一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尔。
      
          3.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4.每日有常,自由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忽换彼书尔。
      
          5.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6.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宜有始有终。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7.大凡一件事,没有志气做不成,不坚定也做不好。
      
          
      
          五.【戒惰、戒傲、戒牢骚】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吾但以傲惰二字痛下功夫,不问人之骂与否也。
      
          2.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早)起为第一义。
      
          3.常存敬畏之心,勿恃才傲人。
      
          4.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5.开口便道人长短,笑人之鄙陋,均非好气象。
      
          6.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散。”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者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长短,即是极傲尔。
      
          7.京城之中,亦多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8.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摒弃不顾,甘与证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9.常存敬畏之心,勿恃才傲人。
      
          10.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11.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六.【观人择交】
      
          1.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2.希望平日至交也能成患难之交,并不现实。应明白两个概念“平日至交”“患难之交”。
      
          3.凡有一长一技者,不敢轻视。
      
          4.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5.凡危急之时,只有靠自己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
      
          6.出门人事皆须细心。
      
          7.交际原则:诚信可靠,协助之力,不谈大话。
      
          8.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以后凡事不可占人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9.一生成败,都与朋友是否贤能有关,不可不慎重。
      
          10.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大者。
      
          11.与他人交际,要除去自己不是。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12.各勉其所长,各戒其所短。
      
          13.交友办事之道全在“久而敬之”,日慎一日,以求其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尔。“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日日友为然,即凡是亦莫不然。
      
          14.受人恩情,当为将来报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15.人心之坏,又使人处处寒心。吾惟尽一分心作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能复计较矣。看破此等事物,则知世路之艰险,而心愈抑畏,气反愈平和。
      
          16.与人周旋,不可有真意而无文饰。
      
          吾服官多年,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功夫也。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七。【勤】
      
          1.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的样子,至要至要。
      
          2.勤则兴,惰则败。
      
          3.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八.【持家】
      
          1.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
      
          2.吾家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切戒之。
      
          4.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5.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及俭,难于登天。
      
          
      
          九.【时间】
      
          1.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
      
          2.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3.习惯自然,久久遂成德器,遂不至徒做一场话说,四五十而无闻也。
      
          4.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十.【对事的态度】
      
          1.凡是当有收拾。
      
          2.不宜过露痕迹: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力除傲惰二弊。
      
          3.力尽人事,不存丝毫侥幸之心。
      
          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一日算一日。
      
          5.大凡办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一窃不通,则处处皆窒矣。
      
          6.一事一物皆求其理,一言一事比求至是。
      
          7.《大学》能使人成功的地方,也就二条而已:一是格物,而是诚意。格:接触事物,弄清它的道理,深入地考察研究。物:本末之物,身体、精神、意念、知识、家庭、国家、天下。诚意:遵循自己所懂得的道理去身体力行。
      
          8.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尔成功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一靠自己努力,二靠别人刺激,三切忘无所事事。
      
          9.受创愈甚,成功愈易。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颇称适意,不过错过机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
      
          10.时刻想到成功之难,刻刻存一有天下而不与之意,存一盛名难符,成功难居之意。
      
      
  •     本书收录了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内容大抵可分为修身、治学、齐家、理财、交友、为政等章。由这些书信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政治风云和他春风得意时背后的感觉。读这本书,就感觉是在和一颗伟大而丰富的心灵对话,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深化和超拔。
  •       很久前只是从历史教科书中看到过曾国藩的名字,所载历史不记得了.
        两三年前,和一在美的朋友聊到了子女家庭教育,他提到自家家规.祖上曾为曾国藩做事,深受曾氏影响.立下了家规.比方子女小学教育期,在家要熟读一些古籍.在安身立命上,要有一技之能,也要略懂经济之道.家规亦规定子女的行为要端正,有几条不可触犯.
        
        这些家规,在曾国藩家书中尽皆体现.
        
        看了这本书,感觉曾国藩的这种自律,言行一致,古来少有之人.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之说.所以,曾国藩之后,从政者多有仰慕他的个人品德之人:毛泽东、梁启超、蒋介石等。
        
        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摘录了部分书信,也可以看得出曾国藩自身想法的变化。
        
        他的家信写的颇为详细,且会编号,提到每封家中寄信接到日期,自己回信寄送日期,只是每篇的名字似乎是后人根据书信要义加上的。不知道他是否会为书信作一题名。
        
        他在信中会言及健康(曾国藩患有“牛皮癣”,在信中,可以看出他多为此病所困扰
        )、经济、学业、交友、职场的状况,非常详尽。
        由于长年在外,和老家人只能书信往来,对于家人他非常想念关心,故他常常要求详细的书信。这一期求在很多信件末尾都会提到。他做事有始有终,在信中,若有委托安排,但家人来信未曾提及,他必然会追问。
        
        曾国藩对弟弟的信件中,体现了长兄如父般的殷殷教导和希望。对父母,很是尊重,若提建议,会非常委婉,且讲明想法缘由。对友人,他会虚心学习优点。
        
        在家信中,他常常汇报自己读书的进程,也让弟弟们写信说自己的进程。几乎相当于远程教学。他会要求弟弟们写一些诗文寄来,他亲自批阅或请有专长的朋友来批阅。
        同时因人制宜,指出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但并不意味着,他所有的话弟弟们都听得进去,他四弟常常和他作对。他也有言弟弟不肯虚心体验劝诫之言,动辄辩论, 当然他也会听弟弟们的埋怨,承认自己的不足。
        对于兄弟的循循教诲,和自己的规诫,摘一段他升官后的信件:诸弟能常进箴规,则弟即吾良师益友也。而诸弟亦常存敬畏,勿谓家有人做官,而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物。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最初,他经常叮嘱弟弟们的具体课程,后来则专心叮嘱做事有恒心、治学要专心。引经据典来不止一次阐释专心、恒心的重要“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在他看来,培养德性是第一位的,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他非常在意培养弟弟们的为人处世,言教不若身教,他在信中,经常以身边人事为例,让弟弟们耳濡目染,自己做的不够好的,也会告诉弟弟们力戒之。 他会舍弃部分优厚待遇让侄子来承继,这样子与侄可同有机会,此举顾全大家庭而不全为己利。
         在中国,做个清官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曾国藩曾相当长时期捉襟见肘,也是东挪西借的过日子。但他依然尽力保持他的品性。当然,也有说,他后来有小金库,但奇妙的是,用以事情后,剩下的一点不拿。当然这里也有他的矛盾,自己两袖清风了,家人也要跟自己过清苦之日子。内心又有愧疚不能多尽心。
         这种从政初期确实有家中用度紧张之难,英雄也要为米粮而迫。他本人相当长时间还是有“万般皆品下,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多封信中言及,经济情况好的话,希望可以罢官回家,多多看书。  
        在看此书大半时,有一想,如果曾国藩这般人是身边的至亲,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第一反应,惨了,要经常被批评的.
        第二反应,庆幸,有人监督,防止怠惰,人生会更精进些.
        
        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如若将这般人物引到自己身边,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
      20110805 添加一些要点.
      曾国藩,不喜欢官宦的虚浮夸度,追崇做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先从小范围内做起,他教导诸第从自家做起,推社仓之法,周济贫乏同乡,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士绅,但他也会非常注意度:施者不致伤惠,取者又不伤廉。
      曾国藩做事注重大局起见,不为一时之意气。虽然他位远高于家人,但接到父亲家信的告诫,会对那些简单而深刻的法则,一一对照自省。Common sense is not so common.
      曾国藩在发展湘军时,授以看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言为主。认同季弟看法“出色之人断非有心所能做得”。
      他虽然位高,在家信中多次言及,月盈则亏,位居高处,更要随时有忧患意识,谨慎处事。名位大小,万般由命不由人,所以,不宜以名位来立言。平时为人处世以“花未全开月未圆”为惜福、保泰之法,志事颇有秋冬收啬之气。叮嘱诸弟常存兢兢业业之心,免蹈大戾。
      他会区分轻重缓急,虽然看书是个人所好,但亦以营务为重。
      在阅读中,由于对古代文人和经典所知不多,有些话看得不甚明白。糊涂而过。感觉自己需要好好补上古史、古籍。比方曾国藩提及《中庸》学、问、思、辨、行,我尚不知。
      在人谋天意上,曾国藩敬畏天理,识得其区别。做好自己,不与无法奈何之事强取之。譬如读书强记,则往往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则不达.若无好名之心,心宽然安舒,反能记一二.
      从书信时间推,曾国藩的想法也在改变中,会在书信中一一表白.在处世风格,他有写到”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 在接人待物上,曾国藩强调诚礼兼有: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也。余生平不讲文饰,到处行不动,近来大悟前非。
      强毅之气宜对自己,强制、强恕、强善,但对外人强,则为刚愎。
      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泪。
      
  •   你好,请问你看的是哪个出版社的?我想买一本。
  •   看了你的评论,我也觉得挺羞愧的,
    同样年龄现样的心境,专业技能比你淀粉的还差,
    以前在电脑城里搞了三年硬件,后来又培训一两个月的cisco,可从事的确是网管之类的工作搞了一年,觉得自己学习的东西太少,后来看oracle比较有市场,现在自己花钱又在参加两个月的ocp培训,就希望培训完以后找到一个稳定好点儿的工作,唉,努力吧,向你学习。
  •   这也是我如今想读一下曾国藩相关书籍的原因。很多事,总是半途而废。也每每的督促自己要上进,要努力,但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找各种借口让自己放松一下。往往一放松,就收不回来了。然后又是一轮的后悔,再努力。如此往复。唉,惭愧,惭愧。
  •   他不是大将,是帅才,帅将不同
  •   ……我晕倒,我想查那个版本的曾国藩家书好看一点。。我竟然发现了你。。你还记得我么。就是那个西政的。在一个什么大学生奋斗指南帖子里留言的那个。
  •   啊偶 这么巧....可以的
  •   我也就点开来看了一下,瞄了一眼头像……然后觉得头像和名字好熟悉啊好熟悉啊= = 这个版本我们图书馆好像没有。当当缺货,卓越没有卖……
  •   噗。看样子你看过很多书啊~不错不错~电子书没感觉的,有时候宁缺勿滥,况且这本书看样子好像是床头读本类型,还是买来看比较好的吧=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