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张廷模 编 页数:625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为26章,共中总论四章,第一章中药与中药学,重点介绍了中药、中药相关概念、中药学的含义以及中药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为新增加的“中药的功效”,初步介绍了中药功效的含义和分类。第三章中药的性能,着重分项介绍了各主要性能的含义、确定依据、其与功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内容更加翔实,概念更加准确,使中药基本理论更加丰富和实用。第四章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从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量、给药途径、剂型、汤剂的煎煮方法、服法、用药禁忌等12个方面,介绍了各种因素对中药临床效应的影响,能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用药理论、作药知识和用药技能。各论将所收药物597味,按其主要功效分为22章,与一年制本科教材的不同的是:将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分别独立成章,将原攻毒杀虫止痒药与拔毒化腐生肌药合并为一章,各章首先提出“学习要求”,概述部分按含义、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5项进行阐述,以使教学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学习方便。各药的性能、功效,逐一考订,更加规范、合理和实用,在应用项下,注意阐明主治病证与功效的关系,个性特点以及配伍用药的原则,对于特殊的用法和使用注意,力求说明缘由,以方便理解和记忆。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药与中药学 第二章 中药的功效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第四章 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下篇 各论 第五章 解表药 第六章 清热药 第七章 泻下药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第九章 化湿药 第十章 利湿药 第十一章 温里药 第十二章 行气药 第十三章 消食药 第十四章 驱虫药 第十五章 止血药 第十六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七章 化痰药 第十八章 止咳平喘药 第十九章 安神药 第二十章 平肝潜阳药 第二十一章 息风止痉药 第二十二章 开窍药 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第二十四章 收敛固涩药 第二十五章 涌吐药 第二十六章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附录 药名笔画索引
章节摘录
一、五味的含义 最初,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或鼻嗅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或气味。后来发现滋味实际上不止此五种,如《内经》已提到淡味,《晏子春秋》已提到涩味等。为了能与五行学说相结合,前人将淡味视为甘味的“余味”,而附于甘味;又将涩味视为酸味的“变味”,而附于酸味。因此,一直习称五味。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一认识问题,前人花了不少心思为其圆说。如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日:“五味各入其脏,甘味两种,甘与淡也。谷入于胃,变为甘味,未成日淡,属其在于胃;已成为甘,走入于脾也。”宋徽宗《圣济经》称:“五味皆生于土,而甘苦咸酸辛,又皆本于淡……物极则反本,故甘甚则反淡。”继后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提出“淡附于甘”。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又谓:“土本无味也,无味即为淡。淡者,五味之所从出,即土之正味也。”进一步为李时珍的倡议提供了理论依据。徐氏又说;“五味中无涩,涩即酸之变味,涩味收敛,亦与酸同,如五色中之紫即红之变色也。”甘味与淡味,酸味与涩味,不论从滋味方面,还是其作用的性质和特点,均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作法,用心良苦,可是实际意义不大。 在《内经》等古代文献中,味又经常用以指代食物或药物中的精微物质。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精微物质是药物作用的基础,不同的味,应该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前人很自然地将五味作为一种性能,用以表示药物作用的某些特点。 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示药物客观具有的真实滋味或气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药物功效在补、泄、散、敛等多方面的作用特性。有时又将性能中的五味称为药味。其分别表示的作用特性,将详述于后。 在性能理论中,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 药物的真实滋味,主要属于药材的性状范围,是人体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与临床用药的关系不大。作为性能的药味,不论其与滋味是否吻合,都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标志。在历代本草序例和当代中药学总论中论述的五味,完全属于性能的内容,与实际滋味关系不大。而在各论中的具体药物条下“性能”中介绍的味,则并不如此,或表示性能,或表示滋味,或二者兼而有之,甚至有的与此二者均不相干。这对“五味”的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给初学者的理解和记忆造成很大的困难,学习《临床中药学》时,对此应有清楚的认识。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在性能理论中,药物的五味主要是用以反映该药的作用特点。不同的本草,在论述味与作用的关系时,颇不一致。但目前一般认为: 1.辛能散、能行 即用辛味表示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方面的作用。所以,能发散表邪的解表药,消散气滞血瘀的行气药和活血化瘀药,一般都可标以辛味。 一些气味芳香辛辣的药物,如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及若干祛风湿药,其实也具有“行”或“散”的作用特点,一般也标有辛味。 2.甘能补、能缓、能和 即用甘味表示药物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方面的作用。所以,补虚药(包括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健脾、生津和润燥等)及具有缓急止痛,缓和毒烈药性,并可调和药味的甘草、蜂蜜等药,一般都可标以甘味,实际上这些药物都是补虚之药。 此外,对于消食和中的麦芽、山楂等药,也常标以甘味。 3.苦能泄、能燥 泄的含义主要有三:一是降泄,使壅逆向上之气下降而复常。如杏仁、葶苈子能降壅遏上逆的肺气而止咳平喘;枇杷叶、代赭石能降上逆的胃气而止呕吐呃逆。二是指通泄,能通便泻下。三是与寒性相结合,表示清泄,能清除火热邪气。燥是指燥湿,若干苦味药能祛湿邪,治疗湿证。结合药性来看,燥湿作用又有苦温燥湿和苦寒燥湿(又称清热燥湿)之分。所以,止咳平喘药,止呕逆药、攻下药、清热药及燥湿药,一般可标以苦味。 此外,还有“苦能坚”或“苦以坚阴”的说法。其意思是苦寒药通过清热作用,消除热邪,有利于阴液的保存。其与苦寒药能清泄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只是习惯上多用于表示知母、黄柏等药物治疗肾阴亏虚、相火亢旺的作用特点。 4.酸与涩都能收能涩 即用酸味或涩味表示药物有收敛固涩作用。所以,能治疗滑脱不禁证候的敛肺、涩肠、止血、固精、敛汗药,一般可标以酸味或涩味。习惯上多将滋味本酸的收涩药多标为酸味,其滋味不酸者,多标以涩味;因为涩附于酸,故经常又酸味与涩味并列。 酸味与涩味的作用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酸味药能生津止渴,或与甘味相合而化阴。涩味药则均无此特点。 5.咸能软能下 即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或泻下作用。所以,能治疗癥瘕、痰核、瘿瘤等结块的牡蛎、鳖甲、昆布等药,多标以咸味;以上结块多与瘀血、气滞、痰凝相关,故软坚散结药亦多辛味之品。因为泻下通便是苦能通泄所表示的作用特点,咸能下之说与之交叉重复。所以,咸能下的使用十分局限,相沿仅指芒硝等少数药的泻下特点。实际上,各论中药物后的咸味,更多用以反映动物药、海洋药的滋味特征。 6.淡能渗能利 即表示药物有渗湿利水作用。虽然利尿药物甚多,但习惯上只将茯苓、猪苓等部分利水药标以淡味,而且往往甘味与淡味并列;多数利水药的药味并无规律性。 在五味理论中,凡具有上述作用(或功效)的药物,一般都可以用其相应的味来表示其作用特点。如具有祛风解表,活血化瘀或行气等作用之一(不是悉具)者,都可用辛味来表示其作用具有“散”或“行”的特点。但不可依据其真实滋味(或气味)进行反推,不能认为辛辣或芳香的药物一定具有祛风、活血、行气方面的功效。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