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出版时间:2003-5-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W.桑巴特  页数:232  译者:赖海榕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是20世纪初驰名世界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礼堂学家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首次以德文出版后,几十年内又相继出现了法、西、英、日等译本。本书是“美国例外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一方面,本书有关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普选制和宪政民主)和企业制度(主要指计件工资和利益分享)促进了美国工人对美国资本主义持善意态度的观点,得到了后继者的发扬;另一方面,本书关于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大陆工人从而安于现状、不倾向社会革命的观点,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无论如何,只要涉及美国例外论的讨论,就必须向本书寻找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维也纳·桑巴特(Wener Sombart),德国思想家,生于1863年,卒于1941年,曾任教于布列斯劳大学,后到柏林商业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教授职位。不外后又得到了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
桑巴纳一生著述甚丰,思想多变。一共撰写了20多本著作,其中的部分作品已成经典,如《奢侈与资本主义》及本书,大部分作品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高产思想家。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导论   一 资本主义在美国   二 社会主义在美国 第一章 工人的政治地位   一 政治与种族   二 政治机器   三 两大党的垄断   四 所有第三党的失败   五 执政党的内在本质   六 美国工人在国家中的地位 第二章 工人的经济状况   一 概况   二 美国和欧洲工人的货币收入   三 美国和德国的生活费用   四 工人怎样生活   五 生活水平与意识形态 第三章 工人的社会地位   一 美国公共生活的民主方式   二 雇主与工人   三 工人们逃往自由   杂志名称缩写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贪婪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没有像在美国那样显而易见;获利的欲望、为了赚钱而赚钱,这两者也从来没有像在美国那样彻底地贯穿于一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充满着这个冲动,只有死亡才能停止对利润无止境的渴望。在美国,人们也不知道还可以过一种不是资本主义的生活。一种不为欧洲国家所知的靠纯粹的经济理性主义推动的获利的欲望。资本主义毫不留情地向前推进,甚至在它的道路上堆满了尸体时也仍然如此。有关美国铁路事故的数据仅仅象征性地表明了这一点。根据《纽约晚报》的统计,1898年到1900年间,美国铁路上死亡的人数是21847人,相当于同期布尔战争中英国人的死亡总数,包括在战地医院死于疾病的人员。1903年,死于美国铁路事故的人数是11006人,澳大利亚同一年的数字是172人。如果以每百公里和每百万乘客为单位计算,我们将发现,美国的事故发生率是每百公里3.4人,澳大利亚则是每百公里0.86人;美国是每百万乘客19人,澳大利亚则是每百万乘客0.99人。这个经济和工业体系及其相伴随的技术被无情地用来保障最大利润的获得。在德国,当这个或那个矿井倒塌时,我们会看见公众的愤怒。年复一年,美国托拉斯的管理者以极大的一致性决定哪些事业将开展,哪些事情将弃之不顾。通过这种方式,资本主义轻易地以自己的面貌创造经济组织:这表现在工业的地点、单个工商业的结构、工厂的规模和形状、贸易和商业的组织,以及货物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当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被特意用来服从于一个理性的目的时,我们就一定会从中得出结论:一切事物都被特意地用来服从于资本主义的利益。  ……

编辑推荐

  美国,这个经典上所称的社会主义土壤--现代工业文明、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最发达。但是又似乎是与“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最绝缘的国家。当“现实社会主义”在全球高潮澎湃之时,“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美国例外论”命题曾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讨论。为此产生了种种解释,然而有说服力的似乎不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此书的题目比内容要大。
        作者通过几方面分析了美国的社会,得出结论美国没有产生欧洲社会主义的土壤。但个人总觉得单薄了些。加上此书写成了二十世纪初,时效性有些过了。
        但书中分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所谓“美国精神”。即商业化深入到每个人的骨头里。不管什么阶级。让我想起《巴比特》中描写的美国中产阶级的表现。我想这也许才是真正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关键。人人有机会,人人想法设法往上爬。这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的实质。
  •     文中流露,无产阶级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逼上梁山。第二、第三部分揭示20世纪初美国的被剥削者大致有4个特点:
      1. 日子好过。相当于德国中产阶级。
      2. 有尊严。压迫者上赶着拍被压迫者马屁。
      3. 有主人翁感。通过股票期权、创新激励机制让被压迫者替压迫者着想。
      4. 有退路。把老子惹急了老子到西部当地主去。
  •     20世纪初德国人的视角看美国,问题直接、新颖,现在也不失其学术与实际价值,这种社会主义主要是指西欧意义上的民主社会主义,或者说当时西欧高涨的社会主义运动。答案在于美国的特质,或曰美国精神,而由此形成的美国政治结构与政党体制排斥了任何其他政党产生的可能性。另外桑巴特用令人信服的数据说明美国工人阶级的相对优越生活,而这在20世纪发展得更充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但是在我看来,美国的现有体制,特别是宪法体制能够很好地通过制度途径吸纳新近成长的势力,特别是民权的伸张。
  •     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似乎总是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劳工运动。即使到了20世纪后半期,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也充满了工人抗争的血泪与艰辛。然而,吊诡的是,1900年代,作为即将跃升为最强盛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居然没有类似欧洲的工人运动,甚至从工人主观意义上讲,美国是否存在工人阶级都是疑问。美国是如何化解工人运动的威胁的?对于这一问题,德国学者维尔纳•桑巴特在《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中,通过比较德美两国的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指出美国通过使劳工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去政治化、在经济上麻痹工人以及提供工人脱离资本主义的途径等方式成功地阻止了社会主义观念在美国的泛滥。桑巴特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曾与马克斯•韦伯一道创立了德国社会学。虽然桑巴特本书写于1905年,本书的论证和写作已经透露出了相当的科学化痕迹,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实证数据来支撑其论点,论证之严密,数据运用之精准不得不令人叹服。
      
      作者在开篇描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在美国一盛一衰截然相反的发展状况之后,即提出了全书的问题,即,美国为何没有产生工人运动?它是如何化解工人运动的?首先作者驳斥了当时盛行着的文化和种族的解释径路或思维方式。当时很多人认为美国缺少社会主义并非基于美国生活的特点,而是基于安格鲁-撒克逊民族故有的特性。但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安格鲁-撒克逊的文化传统并不和社会主义相矛盾。作者举例道,英国的宪章运动其实就非常明显地带有社会主义的特点,而后英国和澳大利亚又相继发展出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党参与政治过程。这些都表明从种族和文化角度解释工人运动是站不住脚的。况且,当时的美国也并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混合了诸多文化的大熔炉。
      
      否定了普遍流行的文化决定论之后,桑巴特转而分析美国的政治制度。桑巴特对美国的政党政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美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真正民主的政府体制的大国,又因其联邦制组织结构,政治事务在这里更趋复杂。”在桑巴特看来,美国政治的民主主要在其选举的频繁性和直接性。在详细地梳理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后,作者总结出每个美国公民一年要参加平均22次选举。这些选举不仅包括议员的选举还包括各个层级行政首脑的选举。但是,这样一个看似民主的制度却没有促进一个代表工人阶级自生利益的政党出现。桑巴特指出,美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其实影藏着两大制约工人阶级政党形成的因素。首先,美国这种民主制度的运转需要大量严格组织起来的专业政治家,显然,对于工人而言很难组织起自己的一大批专业政治家为他们服务。其次,资金的制约也是阻止工人阶级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个政党要为自己的“理念”斗争是必须付出费用的,而这个费用对于工人而言,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工人阶级政党的出现,除了受资金的制约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共和、民主两党对于政治参与的垄断。就这点而言,桑巴特可以说是一个民主的理想主义者。桑巴特在书中对美国民主的虚假性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并指出两大政党拥有资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购买选票和雇佣大量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支持其他影响选民的选举活动。而且,一旦某个政党掌握权力之后,就会开始权力的寻租行为,这样,那些希望在政府中谋取一官半职的人,就不得不投靠两党中的一个。而对于工会领袖,两党也都倾向于通过赋予他们一些肥差从而使他们变得于己无害。除了以上两种通过金钱买票以及拉拢政治精英和工会干部外,真正对工人政党的兴起形成阻碍的是美国独特的选举制度。众所周知,美国赢着通吃的选举制度,使得第三党的成功几乎变得不可能。而美国历史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任何形式的第三党在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通过上述这些方式工人阶级就被严格限制在了政治之外,无法发出一个阶级或者政党的统一的声音。
      
      以上,桑巴特介绍了美国政治中对工人的集体性政治参与的限制措施。但是,美国劳工界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社会主义观念也不像在欧洲那么受欢迎。其中原由,并不仅仅是限制工人的阶级性政治参与可以解决掉的。事实上,美国社会主义的失败不仅是对劳工运动和工人阶级兴起压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成功地疏导了工人的利益诉求。通过分析美国两大党的内在特征就可以发现,美国的政党并不同于欧洲的政党。在桑巴特看来,美国的两大政党并不能被看做是一个团结并代表共同政治原则和阶级基础的群体,而是为捞取公职这样的目标服务的竞选机构。为了赢取选票,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不是阶级组织或某个特定阶级的拥护者,相反他们可以被看作是本质上中立的群体。这样,在制定政策时,两党就不会完全不顾工人阶级的利益,甚至产生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或下层阶级的政策,以应对工人诉求。另一方面,美国还通过创建温尼卡制,来对两党的候选人进行质询,从而保证工人的诉求可以真正地得到表达。这样,通过使工人利益表达具体化和个案话,美国成功地使劳工议题脱离了宏观的政治层面,转而走向具体的政策设定和执行。
      
      另外,在桑巴特看来,美国人民之所以能够保持对社会主义观念的拒斥和乐观自信的民族性格,还在于美国对公民公民权的切实保护。这样,对于工人阶级而言,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宪法和其他司法的保护下得到解决,而不必诉诸阶级斗争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把本来可能会造成阶级对抗的问题转换成贫困、医疗等其他面向的问题。
      
      桑巴特早年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后来其思想发生了剧烈转型,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展开了激烈的批评。但在本文中,桑巴特还是对经济因素做了大量的分析。在他看来,美国工人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是其拒斥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因。而且美国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也提供了个人脱离资本主义控制的途径。例如,当时尚未开发的,被称为“没有篱笆的土地”的广阔西部可以使那些希望摆脱资本主义压迫的工人在那里重新建立家园。
      
  •      根据作者的研究,1906年的美国工人过着相当于德国较好的那部分中产阶级的生活,沉浸在资本家的意识当中,他们爱国、有着统一的国民性,并不憎恨资本主义,反而和资本家配合得相得益彰。作者林林总总地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对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这一论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条理清晰。
       阅读席间,注意到两个细节,挺有感触,当是读书笔记写下来。
       其一,有关选举前的质询制度,不论这一制度现如今是否还发挥着功效,但至少在当时让工人阶级在精神上格外地享受了一下自己的投票权,而且不仅伊利诺伊州温尼卡这样做了,1901年全美工人联合会也采纳了这一制度,并额外出了本《联邦党人》,意将此制度进一步解释并推广下去;其二,是关于资产阶级上上下下对工人们的“小恩小惠”,不仅大大打消了工人阶级的被压迫感,反而产生了同资本家的共同业主意识,激励出来的创造力自然不可小视。这算是美国统治阶级的精明还是权术呢?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可以简单解释为阶级矛盾还不够尖锐。反正在我看来,这是种政治智慧。
       是否有种可能,我们太禁锢“工人”二字了?在美国最贫困的并不是这些还有技术、还有稳定工作的工人。也因此,虽然桑巴特在论述的结尾指出当这些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再,也许就是在下一代,社会主义极有可能获得广泛的欢迎。然而,过了100多年的今天,这一趋势仍然没能从美国的工人阶级身上明显的显现出来。
      
  •      德国学者桑巴特所写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以前在图书馆就见过这本书,很想读但却一直懒得借,前些日子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选读的时候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于是下定决心借来看了。桑巴特的这本书写于1906年,现在的情况可能与作者当时身处的条件有所不同,特别是奥巴马刚当选美国总统的情况下,美国的政治文化向世界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面貌。不过这本书仍然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兴起的条件的有益参考,毕竟基本的框架仍然未变。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种移民的特性使它具有了其他国家没有的一些特性,比如没有传统的束缚,特别是美国的移民都有着追求财富的强烈动机,具体表现为对财富的肯定和用数量评价价值,这使得美国具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强大精神基础,因而可以说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的社会主义却没有发展的有利条件,尽管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就要导致社会主义革命,但在美国事实并非如此。作者根据各种统计数据和对美国现状的观察,从美国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
       首先,在政治方面,美国的政治冲突更多的表现为种族上的,而非阶级上的。虽然美国也有强大的工会,但工会特别是领导人都倾向于保证美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继续存在,而非改变,因为美国的政党分肥制以及官员任命制度导致这些工人领袖可以从中捞取好处(这个在现在已经改变)。并且,美国工人都倾向于追求财富,而不是政治目标,因此他们只求通过劳资协商来改善自身条件。并且,美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宣示使得每个美国公民都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使得他们具有真正的主人翁感,由此还可以产生强大的舆论监督,这些都使得美国工人拥有了暴力革命等社会主义斗争手段以外的手段来与政府或者其他集团进行斗争。
       在经济方面,美国工人具有远高于欧洲工人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工资水平。而美国的基本生活支出却与欧洲相似,这就使得美国工人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过上体面的生活,可以说美国的普通工人都可以被看作是欧洲的中产阶级。这样的生活水平使得美国工人更易于安于现状。
       与之相适应的是美国工人的社会地位,由于美国的民主制度以及经济条件,美国工人更容易接受美国的现状。并且,就具体制度而言,美国西部自由获得土地的制度使得大批人前往西部开垦土地,追求财富,成为美国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成为美国各种社会矛盾得以消弭的出口。这些都有助于美国自由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本书作者未提及的,美国是移民的国家,是很多具有追求财富并且不接受原来所在国各种制度的人所组成的国家,这些人中就有不喜欢社会主义制度的人,这就使得这个国家天然的带有非社会主义的色彩。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的是,美国之所以没有能够导致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矛盾,最大的原因在于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家,通向成功的道路向所有勤奋努力的人敞开是美国梦的真谛,而这个对机会平等的追求和保障也使得美国人在面对理想的时候更倾向于靠自身的努力,而面对失败的时候讲责任归咎于自己的努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而最近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事例也再一次证明了美国的机会向所有人敞开,或许可以说美国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存在着家族政治,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功的机会在美国也是相当巨大的。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Wanlm gibt es in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keinen Sozialismus)
      
      作者:[德]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 译者:王明璐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美国
      第二章 社会主义在美国
      第一部分 工人的政治地位
      第一章 政治和种族
      第二章 政治机制
      第三章 两大政党的垄断
      第四章 所有第三政党的失败
      第五章 执政党的内在特征
      附:对立法机构候选人的致辞和提问
      第六章 美国工人在国家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 工人的经济状况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美国和欧洲工人的货币收入
      第三章 美国和德国的生活费用
      第四章 工人怎样生活
      第五章 生活水平与意识形态
      第三部分 工人的社会地位
      第一章 美国公共生活的民主方式
      第二章 雇主和工人
      第三章 工人逃往自由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English Version Translated by patricia M.Hocking&i C.T.Husband,MacMillian Press,1996) 142千字
      
      
      
  •     可能跟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有关吧,我一向不愿意看晦涩艰深的大部头,尤其是学术类的,平日最喜欢看的,大都是一些一两百页左右的经典小书,小而简约,清通而干净,字里行间通晓明畅,文字和意义结合得恰如其分,这样的书看起来真是百读不厌。前几天在大学书店闲翻书,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本《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了,也早就知道维尔纳·桑巴特的大名,然而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遇上了,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美国,这个经典上所称的社会主义土壤——现代工业文明、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最发达,但是又似乎是与“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最绝缘的国家。当“现实社会主义”在全球高潮澎湃之时,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作为由桑巴特和李普塞特挑起的关于“美国例外论”命题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讨论,为此也产生了种种解释,然而有说服力的似乎不多。
      作为“美国例外论”领域的开山之作,《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的影响自然不容小觑:一方面此书关于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大陆工人从而安于现状、不倾向社会革命的观点,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另一方面,书中有关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普选制和宪政民主)和企业制度(主要指计件工资和利益分享)促进了美国工人对美国资本主义持善意态度的观点,也得到了后继者的发扬;无论如何,只要探讨“美国例外论”,就不能不向这本小书寻找思想渊源。
      桑巴特的观点,主要是在美国与德国对比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在他看来,与欧陆国家相比,美国工人更“倾向于对资本主义的善意态度”,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主义提供了他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融入了资本主义那种“经济整合”方式——其受计件工资的有利制度和各种奖金与利润分享制的推动。桑巴特的这个说法,之后又为许多人——如熊彼特等——所支持和发展。
      在“烤牛肉与苹果馅饼”理论看来,美国工人阶级潜在的激进主义倾向因被美国资本主义所能提供的物质报酬所收买而消亡。无独有偶,桑巴特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美国工人所处的“超级物质环境”预防了反对派及社会民主倾向在美国无产阶级中的发展,并在书中不惜用大量篇幅旁征博引地调动大量统计资料证明美国工人比欧洲工人(主要是德国工人)更富有。他说,尽管美国“资产阶级化的工人阶级与实际的中产阶级间富裕程度的差别”仍然存在,甚至可能还在扩大,但由于美国工人发现他们比欧洲工人过得更好,于是便心满意足了。
      与欧洲相比,由于美国较好地实现了机会均等,所以工人阶级有更大的机会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地位,实现社会独立的流动性。桑巴特认为,这一点是在考虑(美国)无产阶级心理如何发展时最重要的因素。在他看来,美国工人向往资本主义社会的“顶层或近乎顶层”,他们比欧洲工人更有可能成为小资产阶级企业主。
      另外一点,从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来说,美国工人对美国的政府制度一向持友善态度,它的“公民整合”能力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尤其是建基于启蒙原则之上的普选制与宪政民主更加集中地促进了这种整合。桑巴特的这一看法,后来也不乏有诸多支持者,他们指出:统治者通过民主程序把工人阶级结合到政治进程中的成功尝试,对工人激进主义起到了最大的阻碍效果。有人据此推而广之,认为工人阶级激进倾向在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以及战后联邦德国的衰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而19世纪的德国工人比较激进,则因为没有这种整合机制。
      总的来说,桑巴特认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归纳为物质替代(物质上的满足“替代”了对平等之类价值目标的追求)和价值替代(“美国式”的平等替代了“欧洲式”的平等而成为价值理性的主体) 两点。不足的是,桑巴特在书中谈的主要是物质替代,而对价值替代则讲得很简略。
      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哈耶克曾把桑巴特与黑格尔、马克思、李斯特、施莫勒和曼海姆放在一起,列为德国在20世纪影响世界的大思想家之一,但是国内熟悉桑巴特者不多,对其生平、著作和思想的介绍也一向较少,这或许与桑巴特一生思想的复杂性和激烈争议性,以及他在政治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反动有关——他早年曾经是一个非常同情社会主义的学者,深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晚年却转而赞同和支持纳粹的法西斯主义(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他虽然赞同和支持纳粹的法西斯主义,但却并没有完全被纳粹所接纳)。
      无论怎样,现实的情况是,作为与我们熟悉的马克斯·韦伯齐名的社会学家,桑巴特至今还是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一个缺失,国内对其作品的少量译介与他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的大名气相比,仍然是很不相称的。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学术文化交流的加强,在老桑巴特出土之余,其子小桑巴特也被顺势打捞了上来,虎父无犬子,作为德国文化学术界的另一要角,《海德堡岁月》就是其登陆中国的第一份献礼。
      
  •      先是被本书第一章,资本主义在美国所吸引。作者对美国国民性的分析鞭辟入里,美国人对金钱和利润不顾一切的贪婪导致他们务实的性格、对数字的偏爱,这种数字化的特征甚至体现在美国人钟爱的体育赛事上,任何东西都需要评级、评分才能看得明了。当然作者的分析远不止这些。
       小恩小惠就能保持长期的友谊。美国的雇主显然比较聪明,不仅国家法制和舆论宣传都让人民相信合众国的君主就是他们自身(当然在这方面美国也的确做得无出其右),甚至股息分红这样的实际方式也使工人们相信自己也使工厂的主人之一。其实手段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在车间给工人们准备一些免费的烟卷、咖啡,让工人们感觉更加舒服,这些小恩小惠也会极大地使工人感受剥削。远的不说,google的办公条件一直让很多毕业生垂涎三尺,是的,透过南门外谷歌大楼头落地窗就能看到跑步机等各种设施,据知情人士透露,几步远的地方就会有零食的存在。我是真的听人说过,根本就不想离开那里的办公室。于是,办公室成了家,我也从没见过那幢大楼像周围的大楼一样熄过灯。呵呵,有时候,再高智商的人也难以抵得过一点点对人性的透视。
  •      美国工人先天上对资本主义的喜爱,个人通过努力工作获取自致地位的文化氛围,加上自建国以来人人平等的立场—资本家与工人地位相比欧陆更加平等。加之新大陆优秀的自然环境,工人们工资相比当时的德国(20世纪初)搞了两三倍,购买能力也是;广阔的土地使工人们能在多年劳动之后拥有自己农场的梦想。
      
       综上所述,美国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并没有苦大仇深的憎恶,而更倾向于更好的合作,建立多快好省的资本主义,也就是传说中的工联主义。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思潮在贫富差距大的国家最容易滋生,也易于理解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批评美国工人已经丧失“时代先锋队”地位的理由。
  •   观点有偏颇!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本书作者未提及的,美国是移民的国家,是很多具有追求财富并且不接受原来所在国各种制度的人所组成的国家,这些人中就有不喜欢社会主义制度的人,这就使得这个国家天然的带有非社会主义的色彩。"
    这一点提的好。除了制度,利益,和心理的因素,美国在整体上不接受社会主义,应该还有精神上的,理念上的因素吧。基督新教的世界观恐怕并不对社会革命与完美社会抱有信念。
    不过论及没有社会主义的原因,在20世纪初的时候,和21世纪初的时候,也应该大有不同了。普通的美国人,想是已经把社会主义和极权与不民主紧紧相连了,只是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自由派的左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还是有着社会主义的理想。
  •   桑巴特的研究时有些问题的,秦晖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写有几篇上万字的长文来说明这个问题,值得看看!
  •   桑的研究很有问题,给出的解释都是非常肤浅的。秦晖的文章《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点出了桑的问题所在,但是秦的文章学院派头太足,太学究气,绕了半天弯子才躲躲闪闪地借一个美国学者之口说出他自己的根本观点: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一“美国例外论”命题的弦外之音本来是:社会主义是全球性的大趋势,而美国何以“例外”地落后于潮流才成为问题。
    而今天,用韦伦兹(SeanWilentz)的话说,这样的提法“似乎已显得滑稽”,“美国,远非例外地,现在显得很前卫,而社会主义现在倒像是个临时的历史阶段,许多国家在达到向资本主义民主的大转变之前曾经历过这一阶段,而对这种转变的最大挑战已经不是来自社会主义,而是来自种族和民族的特性”。在这种背景下还有必要讨论“美国例外”吗?
    显然,韦伦兹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临时的历史阶段,明白点说就是社会主义才是一个例外,而美国是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逻辑在发展。
    秦其实借韦伦兹的话表达了自己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即:历史发展不是必然的和确定的,社会的发展、社会阶段的出现并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描述的那样。更何况社会主义是否是普适的这本身就很值得怀疑。
    按照这个思路,桑巴特提出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是个伪命题。
    当然以上这些话,秦没有明说。
    这还没有完,秦接下来又借韦伦兹来说事:
    韦伦兹甚至认为美国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的发祥地:“早在‘社会主义’一词进入公共英语词汇之前,(北美殖民地)宗教的契约思想、美国革命关于反抗压迫性权威是(人的)自然权利的宣言、早期州宪法中关于共同财富的超验的认同、建设无阶级国家的思想--所有使得新的共和国的主导政治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余部分的激进思想、以平等为中心的思想”都可以归入社会主义之列。
    韦伦兹指出了美国与社会主义的两大悖论:一、“社会主义在美国表面上的失败部分地应归因于它的某些关键内容被广泛接受。”二、“尽管社会主义(在美)难以实行,但美国由于它的民主特征,使它成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验场。
    这个社会主义之家很可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实践社会主义方案。移民们(其中很多是从专制压迫下出走的受迫害者)带来五花八门的马克思主义、拉萨尔主义、共产无政府主义与宗教社团主义。
    而在移民未进入的地方,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与积极分子则试图建立各种舶来的、美国化的社会主义,并产生出一系列的杂交品种:从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式傅立叶主义到20世纪6O年代的美国式毛主义。
    而其他的美国人,土生的世俗派与宗教传统论者,则建立了几百个社会主义营地与社区:乌托邦宗教社会、劳动合作社、自由性爱社区以及政治叛逆社团。从某个角度看,美国可以看成最少社会主义的国家,但从另一角度看,它又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实验温室。”
    假如韦伦兹的说法是对的——我个人认为他是对的,尽管我没去过美国,仅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得出的看法——那么,楼主的说法显然不正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本书作者未提及的,美国是移民的国家,是很多具有追求财富并且不接受原来所在国各种制度的人所组成的国家,这些人中就有不喜欢社会主义制度的人,这就使得这个国家天然的带有非社会主义的色彩。”
    因为在移民美国的人中喜欢社会主义,甚至信仰共产主义的也实在为数不少,特别是二战之后从欧洲移入美国的新移民, 尤其是那些逃离纳粹德国的犹太人中。
    这些人是美国新左翼思想之源、之父、之母,在思想和行动上直接孕育了之后的60、70年代民权运动——民权运动除了这个源头,还有一个源头就是美国黑人的反种族隔离思潮,美国黑人的反种族隔离意识部分源自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大家是兄弟”思想,部分源自社会主义等左翼思潮。
    鲍勃迪伦、艾伦金斯堡、凯鲁亚克就出身于左翼家庭,鲍勃迪伦、艾伦金斯堡的父母都是信仰共产主义或亲共产主义的犹太移民。
      
    这一点提的好。除了制度,利益,和心理的因素,美国在整体上不接受社会主义,应该还有精神上的,理念上的因素吧。基督新教的世界观恐怕并不对社会革命与完美社会抱有信念。
    这一点提错了。至少是很不全面和严谨。
    “基督新教的世界观恐怕并不对社会革命与完美社会抱有信念。”恰恰相反,基督新教的世界观对社会革命和变革充满渴望,并对完美社会抱有坚定信念,而且一直在努力为之奋斗。
    这也是导致世界动荡的思想根源之一。
    使全世界基督教化的十字军信念是很强大的。
  •   秦晖《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qinhui/200907/0713_7322_1246913.shtml
  •   谢谢……我的那些说法不太成熟……不过我也不同意您的看法,虽然美国存在为数不少的社会主义者,并且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试验,但他们都失败了;同时,这些社会主义者在人数上和理念的社会接受度上到底有多大,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能因为有这类人就说明他们有影响力,这是两码事……至于说基督教信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现实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会坚持这些信念呢……
    成功机会的丰富便利了社会流动,特别是民主的存在为社会变革和民众权利的自我保护提供了条件,这些因素恐怕是解释美国不容易爆发革命的可靠原因吧……
  •   说美国的社会主义试验都失败了,显然是有违历史事实的
    共产主义思潮对全球产生的影响力,包括对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有目共睹的
    仅举一例,国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即是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论》中借鉴来的方法,美国也莫能例外。
    是的,这些方法可以称之为凯恩斯主义,而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渊源关系,又如何能漠视之呢?
    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姑且称之民权运动,不称为左翼运动罢),对于当时和其后的美国现实又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难道也可以简单地说社会主义试验都失败了么?
    更何况民权运动的思想之源,我已经说了,直接地、部分地(重要的部分)来自移民美国的左翼人士。这些是人所共知的,也是为美国学界、政界承认的事实。难道这些不足以说明“这类人”有影响力么?
      
    楼主对社与资的理解太非此即彼,也太教条。
    建立政权固然可以算作社会主义成功的标志,但这不是唯一标准。现实是复杂而丰富的,
      
    “至于说基督教信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现实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会坚持这些信念呢…… ”这显然是中国式的、非宗教信仰者的理解。同样也是与现实不符的。
    除了你说的社会流动和民主,还有美国是正经以地道的、教科书式的奴隶制、狠狠殖民(说白人杀了百万印第安原住民绝不为过)为基础建国的,种族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阶级矛盾,直到今日美国的种族裂痕、伤痕依然严重。白人工人阶层几乎都是共和党的绝对拥趸。
    还有就是宗教的力量。
      
    不过,总的来说,美国的历史还不够长,一切还有待考察。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历史还没有中国的汉唐明清这样的大王朝的存在历史长。
  •   呃……
    如果从那些因素上说社会主义当然不算失败……可这就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了吧,所谓“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当然是从建立政权的角度说,如果只说社会主义因素,自然谁都无法否认它。PS:这些因素到底是社会主义因素,还是可以算作独立因素,也值得进一步讨论……毕竟,这些东西谁都可以用,没有必要将其标签化。既然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用,但不如将其看做独立因素,何苦贴上标签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呢。
    另外,所谓中国式的、非宗教信仰者的理解,也很标签化,我们只是根据客观事实来观察,而非臆测,虔诚的教徒永远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受其影响。人们常说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可又有多少人能按照儒家教条来行为呢?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时代,也不是每个人都虔诚的“狠斗内心私字一闪念”的。您将精神因素看的那么重要显然有点儿理想化了,我想这个问题,即便去美国做问卷调查也得不出什么成果,因为给自己戴高帽、标榜行为的无限正义可是美国人惯用的做法。
    至于说奴隶制的存在,这解释不了美国的机会平等,这是一个变动的过程,是社会不断开放的过程,是平等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即便奴隶制曾经存在,但它是在逐渐消弭的过程,这就给人以希望。当然,这种希望到底有多大作用还得看具体情况,不能绝对的认定就是它导致美国的发展。其实,美国的机会平等不仅表现在权利上,还表现在物质条件上,在人口增多导致利益纷争的时候,西部广袤的土地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机会,有效削减了矛盾爆发的可能性。如果美国也像中国这样的土地布局,那美国有可能也得出现巨大的社会冲突……
  •   既然你说到标签化,那桑巴特的这本书,包括这个问题本身不正是你所谓的标签化吗?而且还很标签化。那还有讨论必要么?别人的反驳,你就说是标签化,你自己的发言就不是标签化么?
    所谓“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当然是从建立政权的角度说。
    如果是从这个角度说,那英国有没有过社会主义政权?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北欧诸国有没有过呢?法国有过巴黎公社,德国二战后被分而治之,东德是社会主义国家(我这么说不是在标签化吧),那么法国和德国姑且算作是曾部分地社会主义过。非洲又有多少国家建立或建立过社会主义政权?
    按照你的标准,又岂止美国例外地没有社会主义呢?这个世界有多少国家都是没有过社会主义的。
    既如此,桑巴特的这本书是不是有点“装”呀?还有存在和讨论的必要么?
    秦晖的文章中借美国学者韦伦兹之口,其实已经说出了这个意思。
    建议你还是看看秦晖的文章,以及围绕着桑巴特提出的问题西方学者所展开的一系列讨论。
    “我们只是根据客观事实来观察,而非臆测,虔诚的教徒永远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受其影响。人们常说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可又有多少人能按照儒家教条来行为呢?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时代,也不是每个人都虔诚的“狠斗内心私字一闪念”的。”
    你这话说的实在是太主观臆断了,也太静止、割裂地看待历史。你只是在以当代中国的世态人情来揣度西方和过去的中国。
    问题出在读书不够,想当然说话。
    “美国的机会平等不仅表现在权利上,还表现在物质条件上,在人口增多导致利益纷争的时候,西部广袤的土地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机会”
    刚刚独立的美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从墨西哥手中掠夺了大片土地。通过买卖,从法国手中取得路易斯安那。
    接下来,广袤的西部由于数百万的印第安原住民被屠杀和驱赶才为白人创造了机会。
    它是“有效削减了矛盾爆发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以战争和种族灭绝为手段的!
    此外,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最大受益者。战火没有波及美国本土是美国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美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独立、自洽的自然环境中。
    我并没有绝对地认定就是奴隶制和殖民主义导致美国的发展,我只是在你提出的社会流动和民主之外,加上了极为重要的补充。而这是无论如何不能被忽略的。
    美国的机会平等,也是相对而言。种族矛盾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了阶级矛盾,这需要社会学调查来确定。但种族矛盾与文化冲突(宗教矛盾)是目前美国的主要矛盾是事实。
    “如果美国也像中国这样的土地布局,那美国有可能也得出现巨大的社会冲突……”。
    还不如这么说,如果中国能像美国那样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掠夺战争,屠杀掠夺来的土地上的原住民,然后大搞殖民,中国也可以避免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是个人类学标本,一种国家制度的确立与自然地理和气候,与资源占有关系、生产关系以及宗教和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美国是个标本,但没有普遍意义。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是独一无二的,也因此是不可复制的。
    假如桑巴特的问题的确是个问题的话,那么“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革命或政权)”,就必须要从多方面考虑,必要要追本溯源。
    文化决定论、制度决定论是循环论证,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   “既然你说到标签化,那桑巴特的这本书,包括这个问题本身不正是你所谓的标签化吗?而且还很标签化。那还有讨论必要么?别人的反驳,你就说是标签化,你自己的发言就不是标签化么?”
    说完这句话,其实真不需要讨论了,因为这是循环论证……
    “按照你的标准,又岂止美国例外地没有社会主义呢?这个世界有多少国家都是没有过社会主义的。 ”这跟我们讨论的问题没啥关系……
    “  刚刚独立的美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从墨西哥手中掠夺了大片土地。通过买卖,从法国手中取得路易斯安那。
      接下来,广袤的西部由于数百万的印第安原住民被屠杀和驱赶才为白人创造了机会。
      它是“有效削减了矛盾爆发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以战争和种族灭绝为手段的!
      此外,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最大受益者。战火没有波及美国本土是美国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美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独立、自洽的自然环境中。 ”没看出这是在反驳我……至于美国的做法是否正义,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讨论的政治科学意义上的原因,而非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正当性。
    “还不如这么说,如果中国能像美国那样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掠夺战争,屠杀掠夺来的土地上的原住民,然后大搞殖民,中国也可以避免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容不得假设,但如果这样,中国还真有可能发生不了……
    “我并没有绝对地认定就是奴隶制和殖民主义导致美国的发展,我只是在你提出的社会流动和民主之外,加上了极为重要的补充。而这是无论如何不能被忽略的。 ”如果真是这样,我举双手欢迎……
    “美国是个人类学标本,一种国家制度的确立与自然地理和气候,与资源占有关系、生产关系以及宗教和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美国是个标本,但没有普遍意义。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是独一无二的,也因此是不可复制的。
      
      假如桑巴特的问题的确是个问题的话,那么“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革命或政权)”,就必须要从多方面考虑,必要要追本溯源。
      
      文化决定论、制度决定论是循环论证,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十分之同意……
    “你这话说的实在是太主观臆断了,也太静止、割裂地看待历史。你只是在以当代中国的世态人情来揣度西方和过去的中国。
      问题出在读书不够,想当然说话。”说这话,请拿出证据,学术研究要求提出观点的同时提出论据,不能只说我这样,不说为什么这么说我……
    总之,我觉得应该淡定,这本书我看了其实不够细致,很多想法都很浅显,自然也错误百出……之所以这么多争论,还是您老是说出一些让我理解不能的话,让我产生了解释的欲望……不过十分之感激您的耐心,这么长篇的讨论,是一直以来我希望的学术生活
      
      
  •   这是什么网址?一站式移民服务平台?
  •   同因秦晖而知道的这本书,感觉还是秦先生说的有道路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本书作者未提及的,美国是移民的国家,是很多具有追求财富并且不接受原来所在国各种制度的人所组成的国家,这些人中就有不喜欢社会主义制度的人,这就的使得这个国家天然的带有非社会主义的色彩。"
    你不觉得这一点在逻辑上一点也说不通么……怎么说也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多吧,那也应该是天然的反资本主义色彩多吧……
  •   从桑巴特到李普塞特的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
    [Time] 来源:
    许宝友
    “美国例外论”一直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自从1906年德国社会学者、思想家维尔纳·桑巴特的著作《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发表以来,美国例外论就与美国社会主义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近百年来,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政治家们对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问题的兴趣始终不减,关于这一话题的著作和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当属美国知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都是在探讨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问题,有多种相关著作问世。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介绍和研究寥若晨星,大家已经习惯于视美国例外论为奇谈怪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基本上是沿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传统,对之予以痛斥和批判。只是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了从不同角度对美国例外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尝试,打破了美国例外论研究的沉寂局面。实际上,美国例外论已经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美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关系密切,而且是构成美国内外政策的重要思想基石之一。因此,加强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结合桑巴特和李普塞特关于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谈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由来已久的思想、引人关注的问题
    美国例外论源远流长,有着数百年的历史。美国例外论在不同学科的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它只有在比较的背景下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所谓例外,就是认为美国与欧洲各国以及其它国家相比,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按照李普塞特的分析,在有关美国例外论的著述中一直存在着三种主要的略有差别的说法。第一种是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所强调的美国的“建国神话”,即相信在上帝或历史的庇护下,美国社会将成为世界之楷模。第二种更多地体现了托克维尔式的传统,即强调美国实际上不同于其他国家,无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均是如此。托克维尔式的观点认为,美国社会是独特的,包括其国家认同、宗教制度、政治结构和传统、阶级构成、社会平等但经济不平等以及其他的特点,使得美国“与众不同”。他指出了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共和国取得成功的五种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念,即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平民主义和放任主义。这些概念构成了所谓的“美国信条”。托克维尔认为,这些价值观是美国缺乏君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等封建制度和等级结构的反映。
    第三种是指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尤其是1906年桑巴特发表《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之后在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中泛开展的相关讨论,主要是针对美国缺乏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工人政党提出的质疑。的确,对于关心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命运的人来说,美国例外论意味着一个具体的问题,即为什么美国没有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的能自主生存、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运动或工人政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恩格斯晚年十分关心美国革命运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曾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2版,第677-67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第1版,第244-24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文第1版,第496页。)1906年,在桑巴特发表《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同时,英国费边社成员H.G.韦尔斯也出版了《美国的未来》一书,探讨这个问题。列宁和托洛茨基都对美国例外论深表关心,因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命题:“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第2版,第8页。),而毫无疑问,19世纪后期的美国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在俄国革命前,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最有希望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者爱美国”的重要原因。即使在俄国革命胜利之后,社会主义者的美国情结也没有了断。一些人执着地认定:如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那么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无论如何不应该是距离社会主义最遥远的国度。然而事实却是:工人运动在西欧经济发达的国家里风起云涌,社会主义政党在国家生活中相当活跃。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却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政党都没能在美国的政治和社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像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那样的经济大危机都未能使美国资本主义阴沟翻船。这个事实说明,美国确实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也是美国例外论绵延不绝、甚嚣尘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仅是各个流派的社会主义者议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各国学者,尤其是欧美学者深感兴趣的问题。自从1906年桑巴特提出并力图回答这个问题之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关于这一主题的学术著作已经出版了数百部,相关文章更是数以千计。桑巴特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1906年首次以德文出版后多次再版,并陆续被翻译成法文、西班牙文、英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出版。1983年,美国和欧洲学者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会后出版了与桑巴特的书同名的论文集。李普塞特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的论文。近十多年来,又有十多部有关美国例外论的新著问世。其中包括李普塞特的两部著作:一部是他1996年出版的《美国例外论:一把双刃剑》;另一部是他2000年与他的弟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马克斯合著的《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在最近这部书中,他与合作者一起,力图对近百年来关于“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做一番梳理和归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结论性看法。从桑巴特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到李普塞特及其弟子的《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中间间隔了94年,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两个人生活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桑巴特撰写他的著作的时候,正值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方兴未艾、风起云涌之际,因此他提出的问题是美国“为什么没有”,重点是分析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原因。而李普塞特和他的弟子完成他们的著作的时候,不仅美国社会主义运动早已经历了从社会党到共产党的兴落盛衰,而且由于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也止高回落,这时他们把问题改成了美国“为什么失败”。但两者殊途同归,问题的症结均在于如何解读美国例外论。
    二、“为什么没有”和“为什么失败”:桑巴特的分析和李普塞特的归纳
    在关于美国例外论的解读中,桑巴特和李普塞特的观点无疑是值得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比别人都正确,而是因为他们两人的看法都有很大影响,且具有典型意义。除了生活的时间、空间和经历不同外,他们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都是大学教授和社会学家;都曾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都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深感兴趣;都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他们关于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社会主义的看法同样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
    桑巴特认为美国是资本主义的黄金国度,按照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理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工人阶级中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最先进的国家,同时也将是社会主义的经典案例,它的工人阶级将成为最激进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它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应是规模最大和最为活跃的运动。但事实却是,美国是一个“没有社会主义的国家”,“美国工人阶级当中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90、214页。)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桑巴特的回答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前后有所变化,但许多基本论点是很明确的。
    第一,美国工人对资本主义持赞同态度。这种态度因为美国早期移民的传统而获得了本能的支持。到19世纪末,这种传统即使在已经被认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当中也十分普遍。美国工人之所以对资本主义持赞同态度,一是因为资本主义成功地为工人提供了物质需要;二是因为工人在经济上与资本主义制度融合为一体,这种融合是通过各种红利和利润分享方案以及许多企业采用的有利的计件工资制实现的。这使得美国工人全身心地投入资本主义。
    第二,美国工人对美国的政府制度和非同一般的公民融合持赞同态度。由于有了普选制度和以启蒙原则为基础的宪法,美国成为惟一有着真正民主的政府制度的国家。美国工人对现政权的热爱完全可以用他在这个政权中享有的政治地位来解释。国家不仅保证了工人对公共生活的充分参与,而且在政治上和社会上把他当作一个完全的公民来善待。美国比较稳定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公民融合,抑制了工人阶级激进主义的发展。
    第三,在成功运转的两党制下新的政党很难起来。美国的公共政治生活长期以来一直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大党所垄断。它们犹如大型托拉斯,控制着大量资本和所有的供销渠道。根本不可能有能与它们竞争的第三方。两大党完全没有政治原则,仅仅以捞取官职为目标,因此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常常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从而夺取第三党的政治基础。与此同时,个人只有与某个大党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成功地影响选举结果,因此工人阶级总是把它的注意力转向起初是准备加以反对的大党,这也阻碍了第三党,包括社会主义政党的发展壮大。
    第四,美国工人阶级的激进主义潜力被美国资本主义所能提供的物质报酬吞噬殆尽。桑巴特运用大量统计资料来证明美国工人阶级比欧洲工人阶级生活富裕。他认为美国工人优越的物质环境避免了反对派及社会民主主义倾向在美国无产阶级当中的发展。他有一句后来被反复引用的名言:“在烤牛肉和苹果派上面,一切社会主义的乌托邦都烟消云散了。”(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90、214页。)
    第五,美国工人可以获得更大的向上层发展的社会流动机会。虽然桑巴特只是在该书最后一部分的一段话中直接论述了这个问题,但他强调这种更大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在解释无产阶级心理状态的演变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在美国发生的这种社会流动性抑制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发展。美国工人能够在资本主义的等级阶梯上爬到顶层或接近于顶层。同时,与欧洲工人相比,美国工人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小资产阶级企业主。有人甚至认为,这一观点是桑巴特这本书中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论点。
    第六,开放的边疆地区的存在起到了削减美国工人战斗性的作用。桑巴特赞成著名的“边疆论”,认为由于大量没有资本或几乎没有资本的东部工人到西部的自由土地上定居下来,成为独立的农场主,这就起到了防止激进主义发展的安全阀作用。桑巴特把边疆地区的存在视为为美国工人提供了在资本主义劳动压迫过于强烈时逃往自由的机会。桑巴特的这一论点因为与他前面所说的美国工人“热爱资本主义”的观点相矛盾,因而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
    令人费解但却值得研究的是,桑巴特在分析了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原因后,却在书的结尾处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有这些迄今为止阻碍了社会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因素都将消失或将转向它们的反面,其结果是,在下一代人那里,社会主义在美国很有可能出现最迅速的发展。”(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90、214页。)这表明桑巴特完成此书时观点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尽管桑巴特的一些论点存在论证不严密和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但他对美国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的分析和解释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和社会科学家。其中包括李普塞特。
    李普塞特在与马克斯合著的《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一书中指出,从三个方面说,美国社会主义者失败了:一是他们未能维持一个强有力的、经久不衰的社会主义政党;二是他们未能创建一个像其他讲英语的社会那样与主流工会结成联盟的独立的工党;三是他们未能控制两个主要政党中的一个或在其中发挥真正的影响。该书总结了以往社会主义者和左翼知识分子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的种种观点,力图提供一种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认为有道理的政治社会学解释。李普塞特指出,关于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或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的解释不胜枚举,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提不出什么新的东西,该书的目的是考察这些文献提出的主要解释是否站得住脚。根据李普塞特的说法,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四点:
    第一,美国两党制使第三党难成气候。李普塞特认为,美国政治搏弈的基本规则——相对多数选举制、总统制、分权制以及政党预选制——维护了美国的两党统治。它使得任何第三党都无法在与两个主要政党的竞争中获胜,社会主义政党也是如此。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不利于第三党的发展。因此,尽管1912年美国社会党在大选中获得了6%的选票(历史上得票最高的一年),但却没有得到一个议席。同时,美国的选举制度、行政和立法分立制度以及预选提名制度还促使两大主要政党在意识形态上采取灵活态度,通过吸收第三党的部分纲领主张抢夺第三党的地盘。由于美国地理、种族和社会的高度多样性,建立选前联盟的做法造成了美国政党的公开的机会主义。对此,恩格斯有过论述,他说:“在美国,我觉得还没有第三党存在的余地。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甚至同一个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在利益上的差别也是如此之大,以致两个大党中的任何一个党的内部,人们都因地区的不同而代表着完全不同的集团和利益,而且几乎有产阶级的每个阶层在两党内都有自己的代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第1版,第245页。)
    第二,美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会之间长期不合。李普塞特认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指出的那样,美国社会主义运动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它与工人群众的分离,特别是与已有工会的分离。有组织的工人与力图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之间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尽管许多社会主义者和工会会员为克服这种分裂做出了努力,但是他们未能使主要的工会运动——美国劳联以及后来的劳联-产联支持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不仅如此,社会党和美国劳联在很大程度上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状态。这在几个方面对社会党造成伤害:一是严重削弱了党的组织力量和资源基础;二是影响了党的组织稳定,造成党员人数的剧烈波动;三是弱化了美国工人的阶级意识;四是影响了党的政治取向和采取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
    第三,种族、语言和宗教造成的美国工人阶级的异质性或多样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部分工人是移民。而移民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工人阶级。在移民中,工人阶级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民族和语言群体联合起来的。爱尔兰人与英国新教徒,德国人与犹太教徒,每一个欧洲移民群体与自己的邻居,都处于分隔状态。白人移民与一起工作的非白人工人存在竞争,极力想把自己与他们——非洲裔美国人以及亚洲人区别开来。这种民族多样性不利于按照阶级路线吸引工人的社会主义政党。而美国劳联的行业工会也是按照不同民族来组织的,这就使社会主义政党的处境雪上加霜。同时,19和20世纪之交的几十年中,城市产业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是天主教徒。社会主义者的反宗教立场以及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政策使其失去了众多天主教移民的支持。可见,工人阶级的阶级凝聚力受到民族、种族和宗教认同的损害。
    第四,美国文化中的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传统。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在独立战争之前,反国家主义就一直是美国社会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它产生于殖民地时期对王国政府的憎恨以及各种民族传统,如爱尔兰人对英国新教政府的敌视;德意志自由主义者和天主教徒对普鲁士国家的怀疑;俄罗斯人,特别是犹太人对沙皇穷兵黩武的恐惧:斯拉夫人和意大利人对外国统治者的仇恨。这些移民到达美国之前的经历使他们产生了最初的对政府的怀疑。独立战争本身就是反对强权国家。从《独立宣言》到《联邦条款》,再到《人权法案》均体现了美国开国元勋们对国家的不信任和极力避免专制国家的意图,因此才有限制政府权力的分权制衡。而反国家主义促进了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反精英主义和平民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的形成还与美国独特的宗教制度有关。欧洲的基督教是教会制,而美国是新教教派。教会支持国家,反过来也受到国家的支持。而教派是志愿组织,与国家无关,没有主教,强调个人自助。教民自己解读《圣经》,判断是非,但有义务坚守信仰。这就产生了重视道德主义和个人主义,鄙视等级制度和权威。而社会主义者强调政府统制经济的国家主义、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以及通过税收调节实现平等,这些都与在美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相违背。美国工人阶级也深受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对以阶级团结和集体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恐惧感和抵触情绪。美国劳联和产联都视国家为敌人,因为对工人和工会来说,抵制政府所有的产业比抵制私人公司困难得多。这些工会甚至反对构成其他国家工党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的、可以为工人和工会带来好处的实际改革,如通过政府参与,实行各种福利国家政策。这也是美国工人运动一度比其他国家表现激进、斗争激烈的重要原因。因此李普塞特说:“在20世纪的多数时间里,美国文化的独特因素——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抵消了社会主义对美国工人群众的吸引力”。(注: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Gary Marks,It Didn't Happen Here: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W.W.Norton & Company,2000,p.266.)
    此外,李普塞特还利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美国男性公民较早获得普选权、美国缺乏封建主义传统、美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宗派主义和错误政策、美国政府政治上的镇压等对美国社会主义失败的影响,他认为这些原因不足以解释美国社会主义者的失败。李普塞特的结论是,美国的价值观念、政治结构、异质的工人阶级以及社会主义政党与工会的分裂这四个因素交互作用导致了社会主义在美国的失败。但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观点显然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局限”,也许反映了他们的“无意识的偏见”。人们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不同的人认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李普塞特说:“我们强烈地意识到,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者在美国失败了——可能永远不会最终解决。”(注: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Gary Marks,It Didn't Happen Here: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W.W.Norton & Company,2000,p.11.)
    三、美国例外论之我见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从桑巴特到李普塞特,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而且各有各的理由。这一现象本身说明,美国例外论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不能停留在简单否定的层面上。对于一些戴着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眼镜从事美国例外论研究以及利用美国例外论为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张目的做法,我们应当而且必须保持警惕,予以揭露。但多数学者的研究是从客观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出发并力图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论证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们的结论和观点,但不应轻易否定他们的研究本身。
    实际上,美国例外论的研究涉及到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和历史必然性等关键问题。因此,研究美国例外论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其他社会主义者一样对美国社会主义寄予厚望。恩格斯逝世前在谈到美国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曾经说过:“……可慰的是,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势头驱使这些年轻国家无限的资源得到了开发,从而使更完善的生产制度能够取代旧的生产制度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我非常倾向于认为,至少在美国,只要美国本地工人阶级取代了暂时还多半由移民组成的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文第1版,第496页。)现在看来,这种预言过于乐观了。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今天依然可以得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后角斗场的推论。问题在于历史为什么没有像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所希望或断言的那样发展?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应该如何解读?按照以往的耳熟能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归因于:1、理论基础的错误——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2、缺乏正确的领导——运动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手中;3、反动势力的镇压——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力量过于强大,等等。这样的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需要进一步弄清楚的是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也许是更重要的,但也是更困难的任务。
    桑巴特和李普塞特等人有关美国例外论的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为什么有组织的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没有成功,也有助于我们从当代社会学意义上理解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阶级结构和这类社会中工人阶级意识有哪些类型。虽然桑巴特和李普塞特等人关于“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或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这个问题的回答未必令我们满意和信服,但他们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他们提出的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其中包括他们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出的论点和问题。例如,两党制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生活水平与工人运动的关系、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移民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等。
    从桑巴特和李普塞特等人有关美国例外论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存在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工人阶级和工人政党的定义问题。一些人因为对社会主义的含义理解不同而对桑巴特和李普塞特提出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或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的命题本身产生疑问。桑巴特所说的“社会主义”是指当时欧洲大陆所理解的、真正有着马克思主义特征的社会主义,即以根本改变资本主义为目标。但也不是始终如此,例如,他把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划上了等号,实际上工人并不一定是社会主义者。而李普塞特所说的“社会主义”则是指广义的社会主义,但主要是指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的社会主义,或称社会民主主义,即以资本主义范围内的国家干预、计划和优先考虑社会事项为目标来动员工人。在现实中,社会主义不仅有不同的种类,而且有制度、运动和理论等不同形态。可以说,如果社会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那么到目前为止不仅美国没有,欧洲发达国家也没有;如果社会主义指的是一种运动,那么正如桑巴特所说:“如果认为根本没有,那么毫无疑问是错误的”,(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页。)因为美国历史上有过,而且现在也不能说没有,只是没有像欧洲那样成大气候;如果社会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社会平等、公正等的理论或价值体系,那么至少在相当数量的美国知识分子中一直存在;如果社会主义指的是实现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的制度安排和社会因素,那么美国不仅有,而且很突出。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在社会方面,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没有封建等级制度,人与人之间更平等,更少阶级差别;在经济方面,美国工人持有公司股票的制度使资本主义企业多了些社会性,少了些经济差距。同时,美国政府用于公共事业的开支比例很大,社会福利不逊色于欧洲国家;在政治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民众有更多的机会选举公职人员,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民主也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之一。正因为美国社会存在较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美国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形式”,(注:转引自Werner Sombart,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1976,p.x.)所以以实现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价值为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便很难成气候。
    李普塞特认为美国没有一个像欧洲国家那样强大、独立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或工党,这是事实。但应当指出的是,美国民主党被认为是代表社会中下层利益的;在大萧条时期,在民主党内成立了一个具有社会民主党性质的组织,其纲领与德国社会民主党或英国工党的最低纲领没有区别。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迈克尔·哈林顿为主席的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成立,自称是民主党内的社会主义者,壮大了民主党内的左翼力量。克林顿时期的民主党倡导新民主党人运动,率先提出“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并与欧洲的几个主要社会党共同倡导“第三条道路”,这表明他们之间有某些共同之处。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不仅在美国遭受挫折,而且在欧洲也处于低迷状态。这也给了社会主义者研究历史、反思现实的机会。有人认为,从历史上看,美国社会有两股相互对立的主流思潮:一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自由竞争,崇尚私有经济,反对抑富扶贫和福利政策;二是改良主义,关心弱势群体,倾向平等,主张通过政府调节控制财富集中,实行福利政策。美国社会的发展表明,两者之间取得了平衡,及时的改良避免了革命,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没有兴盛起来的重要原因。同时,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差”也是社会主义在美国没有兴起来的原因之一,即当欧洲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到难以为继,为社会主义思潮提供土壤时,美国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当美国感受到危机时,渐变的改良已经启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强盛又挽救和支持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苏联的“反面榜样”,即苏联实践的负面效应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名誉,也是“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一个原因。
    总之,为了准确把握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加深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社会主义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社会主义200501
  •   印象中,作者是属于左派阵营的。考察的角度和立场明显是基于马克思主义。。。
  •   当然作者的不分析远不止这些。
    不分析:)
  •   如果说工人的疾苦和他们的有组织性使他们还曾经有成为“先锋队“的可能的话,如今谁有希望成为“时代的先锋队“呢?
    最贫困的人是没有职业的人,临时工,下岗工人,单身母亲,他们是最没有声音,也最没有组织的社会底层。这类人在美国不占少数,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希望在哪里呢?
  •   楼上,他们就是马尔库塞说的新时代能继续革命的人群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