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要

出版时间:2000-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易谋远  页数:862  字数:68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家资助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易谋远著《彝族史要》专著,全书约50余万字。该书内容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彝族地理》;第二章《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与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第三章《彝族的起源》;第四章《彝族文明时代的起源》;第五章《武洛撮(疑即蚕从)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彝族先民》;第六章《笃慕(疑即杜宇)和他建立的奴隶制蜀国》;第七章《“彝族六祖”各支系向西南各地的迁徒和发展》;第八章《“神守——鬼主”制》;第九章《彝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十章《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延续》;第十一章《家支(宗族)制度》;第十二章《原始宗教和毕摩》;第十三章《传统历法》。该书异于前人的新解主要有9条:1、彝族起源的主源是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彝族多元起源的又一源是以母族昆夷而祖古东夷族;2、彝族的族称统称“尼”,是古“夷”字,即古东夷族的“夷”,通“彝”,成为今称;3、彝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始祖武洛撮,疑即蜀王蚕从;4、春秋中期蜀洪荒后彝族的民族再生始祖笃慕,疑即蜀帝杜字;5、彝族的历数之祖额速,疑即颛瑞;6、彝史上的“鬼主”应释为“神守”、“鬼国”应释为“神守之国”;7、“家支”是“宗族”;8、凉山彝族“曲诺”等级中的绝大多数人(约占凉山彝族总人口的50%)的阶级属性为“奴隶主占有民”;9、彝族的传统历法是几近“颛瑞历”的阴阳合历。该书写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书籍目录

上册 第一章 彝族地理  第一节 彝族地区人文地理  第二节 彝族地区自然地理 第二章 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与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  第一节 云贵川西高原的石器时代文化    第二节 “亚美人类和中华民族源于元谋猿人后裔彝族说”于史无证  第三节 传说中的彝族原始社会  第四节 彝族原始社会的遗迹 第三章 彝族的起源  第一节 炎帝、黄帝、蚩尤是彝族的祖先  第二节 彝族以母族昆夷而祖古东夷族  第三节 彝族氏族、部落与黄帝、东夷族系的关联  第四节 彝族与黄帝族系和古东夷族系的后裔昆夷在文化上有诸多共通性 第四章 彝族文明时代的起源  第一节 彝籍对蒙昧、野蛮、文明时代的传述  第二节 彝族文明时代起源的地域和生产力条件  第三节 彝族文化时代诞生的标志 第五章 武洛撮(疑即蚕丛)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彝族先民  第一节 武僰系部落群与僰、濮人  第二节 武僰系部落群与夜郎  第三节 武僰系部落群与“武米制” 第六章 笃慕(疑即杜宇)和他建立的奴隶制蜀国  第一节 疑“笃慕”即“杜宇”  第二节 笃慕(疑即杜宇)的族属  第三节 杜字的失国和笃慕迁居云南洛尼山及其活动下册 第七章  “彝族六祖“各支系向西南各地的迁徙和发展  第一节  武、乍二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一、武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二、乍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第二节  糯、恒二支系向滇、黔、川的迁徒和发展     一、糯、恒二支系的世系     二、糯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三、恒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四、糯、恒两支系在凉山的迁徒和发展    第三节  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徒和发展     一、布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二、默支系的迁徒和发展  第八章  “神守——鬼主”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彝族史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洋洋洒洒的厚书,看起来就像丰乳肥臀的女生,让人情不自已。
      易老师的功课不可谓不深厚,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大开大合。
      好话就不多说了。何况本人也不在行。说点不足吧,仅供参考。
      然而大则大矣,美则未美。易老师力图顾全大局,然有些细节未能让人信服。资料的来源几乎都是以汉族或汉语翻译为主,对一个民族的历史研究来说,不懂民族语言恐怕说不过去。所谓“史要”,大部分都是对一些问题的商榷,讨论,然而在资料占有和知识积累方面,没有一部让人信服的彝族史做基础,最后的结论和依据都会也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