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故事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英)马克·卡曾斯  页数:500  译者:杨松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影的故事》是一本以故事体裁来探讨电影艺术的图书,内容论及电影的历史与演变:首先从电影媒体的发明谈起,谈到电影如何从初创时期黑白、无声的影片,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数字式的、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商业性大制作。作者将主流娱乐电影与电影新锐互作区分,将卖座巨片与艺术电影分门别类,从无声电影开始谈起,不仅触及了好莱坞制作的主流电影、欧洲前卫电影,而且还对非西方国家的电影制作做了深入浅出的探索。其中关于中国电影的描述和分析必定会引起国内读者的兴趣。

作者简介

  马克·库曾(Mark Cousins),英国作家、电影评论家,制作人、纪录片导演,在史特林大学开设电影与媒体研究荣誉讲座,并于爱丁堡艺术学院讲授世界电影美学。他在1990年代曾主持爱丁堡国际影展,率先推出了“Scene by Scene”的电影论坛,后来成为BBC电视系列节目,并发行成书。其备受称道的著作有《现实的影像:纪实电影综览》和号称“电影史上的鸿篇巨制”的《电影的故事》。

书籍目录

序论无声电影1.动人心弦的新技术(1895-1903)萌芽时期的电影2.早期电影的叙事功能(1903-1918)从惊悚刺激到故事叙述3.电影风格的世界扩张(1918-1928)电影工厂和个人风格有声电影4.日本古典主义和好莱坞的浪漫爱情电影(1928-1945)电影进入黄金时代5.战争的摧残和新的电影语言(1945-1952)现实主义电影在世界的扩张6.雍容浮华的故事(1953-1959)1950年代电影中的愤怒和象征主义7.爆炸性的故事(1959-1969)浪漫爱情电影的末路和现代主义电影的崛起8.自由和“看”的想望(1969-1979)国际政治电影和美国卖座巨片的兴起9.超级娱乐和哲学性电影(1979-1990)世界电影的两极发展数字化电影10.能见度(1990—现在)计算机化电影结论电影译名对照表人物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作着集电影评论家、制作人、纪实片导演于一身,于06年7月曾到中国参加上海电影节,广受国内媒体关注。并将于明年2月在爱丁堡举行一场规模盛大的中国电影节。与国内那种板书式、条纲式电影史相比,本书显得非常轻松活泼,理论分析不艰深晦涩,事例枚举也深入浅出,是一本可读性强,不会让读者望之却步的电影图书。400幅图片资料更是引人入胜。全世界,你都找不到第二本这样的电影书。该书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结合自身经验,从电影制作工业的发展和电影媒体本身的发展论述电影百年史的成就。对于广大普通“读碟”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集知识和休闲为一体的最佳电影读物。更何况据统计全国有近300所高校设置了电影及相关专业,这些学校的图书馆和这些专业的学生都将是该书最稳定的读者。  有经验的影迷都知道,没有一个镜头、一种风格、一类形式是横空出世的、绝对独创的;在电影历史的上游都能找到它们的渊源。而《电影的故事》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它讲述了“蒙太奇的故事”、“跳接的故事”、“正反打的故事”这样的电影语言的形成和转变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影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2009年1月版,比2006年的精装版便宜了一百块。48元的定价,每印张才1.6元,相当亲民,北京商康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老实说,看不太懂。如果做这本书的编辑,就算很喜欢电影,估计也会做得很吃力。如果要找人写序或者书评,我会想到妖大跟小北。
      
      120102下1306
  •      电影的故事,是从当当网上二折淘来的,很便宜,又很厚重,所以在家里放了近一年,才看完。
      
       这是用编年方法写的关于电影史的一本书。作者把电影从诞生到现今分为十段,试图把全世界的优秀的导演和作品以年份为X线,以发展为Y线,汇总到书中。在序中,作者说这将是一本关于电影的小说。主要对象是一般大众和刚刚开始研究电影的学生,是一本他在16岁时梦寐以求的电影图书。书的主要内容是揭示一些电影史上的关键时刻,重心放在介绍一些具有艺术创意的电影上。
      
       但看完全书,我对他把影史分为十段的依据,有些怀疑,按编年史的方法来写电影史,一定会碰到各地电影发展不同的问题。如小津在1930\40年代就发展出来的静态构图,侯孝贤在80、90年代继承下来。所以,编电影史,较多用的方法,是按电影艺术的发展类型,如:德国表现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等。而按编年写的话,在一年之中好莱坞的几百部电影会涉及所有的类型。全世界一年中拍的电影,估计所有的类型都会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为什么1950年代的好莱坞就划入黑色电影呢?主流电影在那个年代还是主流啊!黑色电影的产量和对观众的影响力,远远不如主流电影。只是对电影专业人员的影响会深远一些。
      
       在看书的时候,我有一种冲动,想把书中罗列出来的导演和作品,按年份编成一张EXCEL表格,再把作者的评语写在备注里。这样,就能把这本50万字的书,浓缩成一张电子表格。可以节省下想看这本书的人大量的时间,当然了,前提是建立在制作花去大量的时间。因为这书本,主要的内容就是介绍一个个导演和他们的一部部作品,而对于电影发烧友的我来说,这些作品简介,实在是过于简介了。
      
       世界上每一个导演,都想拍具有独创性的电影。——瓦达依。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     我是抱着在复习《外国电影史》之前想有个大概印象的目的读这本书的
      
      作者的看片量之大令人赞叹,只有浑厚的基础才能信手拈来的流畅逻辑穿梭在各个电影和导演之间做评价
      
      聚焦欧美,日本,印度电影,不是很全面,但是重点点播到位。似专业视角也似影迷所感
      
      初学者可看
  •      电影的故事即电影的发展史。很惊讶作者对电影的了解程度,简直不可思议。
       此书不是对电影做技术上的介绍,而是按照电影的发展史介绍了全世界重要的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不建议作为电影入门的书籍,向我这种不懂电影的人基本上是挨下来的。
  •     很棒的一部电影教材,当然不是从技术角度作为教科书来教人怎么拍电影,而是向影迷陈述出电影的全球发展过程。
      从电影的诞生,到一步步的技术发展,当然也包括优秀的导演和演员。
      只不过虽然介绍的很系统,但是对于我来说有些过于专业了,看起来稍稍有些头疼。
      还好总体说来还是受益匪浅的。
      
      不过真的是很厚重,很厚重的一本书。
  •      很值得收藏的一本书,当然价格也比较昂贵。全部的铜板纸,8开的纸面,详实的记录和客观的评价!
      
       电影实际就是人内心世界的外部展示,通过光、声、影的结合,将人脑中的意识流反映出来,拍电影与看电影,都是一种内心世界欲能的释放与排解,从这个方面讲,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应和其他艺术一样!
      
       一个人眼中的世界,必然是其心中世界的重构,经过结构与解构,他所产生的作品就是他本人内心世界外现,对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外周的世界。这就是你的或我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电影故事!
      
      我是一个爱看电影的人,已经很多年了,电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电影是故事,电影是人生,那些生活中的积淀很多来自影片中那些曾经令人感动的情景,在那个光和影的世界中,总给人很多的遐想,那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那是一个可以用情感交流的空间,电影给人的感动,一定是在共鸣的基础上,艺术的丰富与美源于生活的丰富与美,我以看电影来感悟自己的人生,同样我以演义生活来书写自己的人生。
  •     现在很多电影书籍的翻译者都不是学电影的,在译名上就可看得出来,如果在很多人名片名上与约定俗成的有出入还可以理解,但把众所周知的《电影手册》翻成《电影笔记》就让人有点无奈。毕竟这是一部针对初学者的电影书(作者是这么说,定价到不一定),可能会使不少读者在接触其他知识是感到困惑。
      书的内容本身还是很好,深入浅出,纯粹的电影本体论书籍。覆盖面非常广,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有少见而精彩的介绍,长知识,值得推荐。
  •     很好的电影入门图书,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从电影的发源写起,并穿插介绍某个流派或类型电影的产生,里面有些甚至是用一个导演的话来注释另一部作品的,阅读起来有一种知性加上感性的快感。价格有点贵,不过里面印有很多精彩的插图,封二封底的图像也相当传神——影院中瞪大眼睛看着银幕的孩子们。
      
      
  •   那您觉得影迷该看点什么呢
  •   初级阶段,什么类型都看上一点。然后挑自己喜欢的类型多看看,毕竟看电影是为了娱乐。如果更深一步,想了解更多,就可以在喜欢的类型中,挑些导演来看。
    比如,喜欢黑色电影,那么从50年代开始,每个时代的都要挑些看,其中有喜欢的导演的,把他的作品再挑出来。
    一部电影,第一遍看故事,第二遍看结构,第三遍看作者。
  •   买了,阅读进度停在了扉页……囧
  •   我深有同感,书是好书,但是内容略显专业,一般人看得怪累的。
  •   那是不是应该在书里加个注释什么的。表明一下大陆习惯叫法和台湾习惯叫法的区别。
  •   这样,这书的更重了
  •   标价1380的讲座,这句!
  •   为啥要写上这句呢?
  •   为了说明听这么贵的讲座这本书都不离手~所以这书太牛了!
  •   我纯粹是无聊才写的,这个讲座太华而不实了。
  •   标价1380元只是个噱头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