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1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作者:崔智东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前言
1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去世,享年56岁——虽然业界普遍认为罹患癌症的乔布斯去世。不过是早晚的事。 但,这一天真的到来,仍然引发新一轮热潮——他似乎施了什么魔法,牵动了整个世界的神经,令整个世界为之疯狂。 苹果公司的继任者蒂姆·库克在第一时间发表了悼念信,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苹果公司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性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我们更是失去了一位亲爱的朋友和一名鼓舞人心的导师。史蒂夫留下了一间只有他能够建立的公司和他的精神,这将永远是构成苹果的基石。” 2 乔布斯的生命已经结束,但是他的一生注定会是传奇。 正如李开复在中文版《乔布斯传》的序中提到的那样:“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乔布斯的成功真的无法复制。”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能在一个重要方面改变世界就已十分幸运,而乔布斯却在他商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在多种情况下以多种方式改变了全球科技和媒体产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而改变。 首先,是理念创新。 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创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神曾慨叹:“在20年前技术驱动的年代,微软这类以技术为先导的公司把技术做得廉价,把技术做得很大众化,乔布斯的思想已经跨越到20年后的消费驱动时代。”乔布斯率先在产品中置人美学因素,提出“科技要和人文、艺术融合,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于是才有了多姿多彩的iMac和漂亮的iPad。其他零售商都没有给予苹果产品正确的定位,乔布斯却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苹果商店,并让这样的商店遍布全球,被称为“电脑零售业的奇葩”。 其次,是追求完美。 在对新产品质量的要求上,乔布斯是近乎完美的偏执狂。他追求每个步骤和细节的精确,无论是外观设计、用户体验、工业设计,还是系统设计,甚至主板如何摆放,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尽可能美观。设计师们必须忍受他的吹毛求疵,一遍遍地修改产品,甚至被彻底否定。 再比如,与竞争对手合作。 当萍果与微软在1997年的Macworld展览会上宣布合作时。举世震惊。后来的事实证实了乔布斯的判断——“在我看来,苹果与微软之间的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将帮助苹果稳健发展,并让苹果能够对科技行业作出巨大贡献,并推动科技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得知乔布斯去世后,沉痛地说:“在我们生命的一半以上时间里,曾成为同事、竞争对手和朋友。极少有人能像史蒂夫这样对世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后许多代人都将感受到他所带来的变化。有幸和他共事,是我极大的荣幸。我会非常想念史蒂夫。”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乔布斯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短处。 现在他走了,这,对苹果意味着什么?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3 “你那么爱他,为什么不将他留下。”——因为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在乔布斯的病情加重后,苹果不得不在无奈之中完成了一次帮带传递。 就像一支保持连胜的足球队通常不会轻易改变首发阵容一样,一家正在成功的企业突然宣布更换舵手,肯定是一项艰难的决定。尤其是对于苹果而言。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乔布斯离去不久,苹果便在短时间内盛极而衰,濒临破产。当年的梦魇还未散去,而这一次,乔布斯是真正的离开了。 不过这确实又是苹果的一次机会,一次从成功跨越到伟大的机会——“企业就是企业家的背影”,尤其是企业的创始人,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气质和风格,何况是像乔布斯这样魅力十足的商业奇才。 4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乔布斯的故事非常类似于经典的好莱坞大片——他匹马单枪地发明了iPod和iPhone,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当年自己一手成立却又背叛自己的公司。乔布斯的名字,似乎一直和“创新”、“粗暴”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iPod的成功和他在电梯里解雇员工的桥段一样广为流传。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对乔布斯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乔布斯从未来过中国,但仍然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其中包括中国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乔布斯在苹果已经并不是一个CEO的角色,因为他基本上不管运营、不和华尔街打交道,他的工作性质更接近于“触媒式人物”——给人以灵感,激励别人去行动。 正如他1998年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的:“创新不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你拥有怎样的人才、如何引导他们以及你从中得到多少收获。” 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本书不是乔布斯传记,也不是苹果的传记。 我们没有去详尽挖掘乔布斯的生平往事,而是尽全力去分析—— 乔布斯的性格和他目前取得的成功到底有什么关系? 他是如何将自己的个性特征转变为企业哲学的? 乔布斯身上那些不因时代变迁的魔力是什么? 中国企业家到底应该如何向乔布斯学习? 同一件事,如果是乔布斯会怎么做——也就是说,乔布斯能教我们什么? …… “所谓不朽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乔布斯是不朽的。也许乔布斯的不羁性情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也许其传奇人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通过本书,我们要的,是在本土企业家身上、卓越管理者身上、在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从而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内容概要
乔布斯的确是天才。凭借偏执狂般的执着,他可以疯狂捕捉消费体验,从而将一项普通产品做到极致。但他还远不是神仙——随着IT业演进的脚步,正是他的思维模式,才决定了他本人和苹果公司的三十多年沉浮荣辱。或许你我都有着非同凡“想”的梦,我们也曾毫不动摇地追逐成功的脚步,但是我们比起乔布斯来,还缺少了关键性的一点——思维魔力!要知道走上神坛的商界英雄们,都是因其适合的“思维模式”,套上了合适的商业模式,才有了成功!
本书将为你全面、完整地揭晓乔布斯的“思维魔力”。读完本书,你就知道,我们要学的不仅是乔布斯的商业精髓,更多的是学习他的思维方式—一强大、积极、改变游戏规则。
作者简介
崔智东,《商业周刊》专栏作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德曼商学院MBA,对东西方管理理论的融合实践和企业家精神有深入研究。拥有超过16年担任企业高管的经验,曾服务于海外跨国公司、国内外上市公司和创业型公司。曾帮助多家企业从初创阶段开始,逐步建立团队、领导企业、获得成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创新力——乔布斯如何用全新的方式审视事物
是什么特质让创新家与众不同
1.展开联想——食物加工机与家用电脑也可以整合到一起
2.不落凡尘——执拗的创新与顽固的神秘王国
3.非同凡想——“苹果”为何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公司?
4.拿来主义——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
苹果“人人伸手可及”——“创新之王”的四大启示
1.少年的阅历是奠定创新力的重要基础
2.创新刻不容缓——“我从来不把今天想到的事情放到明天”
3.求知若渴——初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专家看待问题的角度少之又少
4.细节为王——如果没有乔布斯,苹果还会对细节如此执着吗?
“乔布斯式的创新”——CEO三大实践课
1.人力竞争课:深度理解“人性”而非技术
2.产品升级课:持续狂奔的“产品挑选人”
3.明星效应课:做不好品牌就不是好CEO
第二章 激情力——苹果公司的核心价值
乔布斯调和“完美主义”的方法
1.“从最少开始”——如果不能十个功能都做到完美,就砍掉五个
2.剥夺用户自由的“魔鬼”
3.“艺术家乔布斯”的最大启示——美可以存在于意想不到的地方
当乔布斯又要休病假时——激情意味着什么
1.苹果新总部的故事:28年的激情与梦想
2.CEO的“乔氏法则”——如何一开始就选择有激情的员工?
三大秘诀,打造和苹果一样激情四射的团队
1.质量至上,催生上进挑战心
2.表扬和批评——“以下犯上的个人文化”
3.制造紧迫感——“禁止吸烟,禁止将狗带入公司……”
“在每周一的早上,你能不能利索地爬起来,并对工作充满期待?”
第三章 品牌力——乔布斯谢幕,苹果还甜吗
第四章 领导力——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苹果的高度
第五章 标杆力——为何只有他独一无二
第六章 性格学——任何人都可以赢得成功
第七章 沟通力——世界最想念乔布斯的一件事
第八章 影响力——我们的乔布斯、世界的乔布斯
附录:乔布斯生平大事表
章节摘录
3.非同凡想——“苹果”为何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公司? 在波士顿苹果世界大会上,乔布斯宣布“暂时”接手苹果掌门人的工作,大家为他重新出现在舞台上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次大会没有发布任何新产品,因此,各大媒体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聚焦在回归的乔布斯身上。 他这样说:“我想谈一谈苹果这个品牌,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我觉得,一定是那些有不同想法的人,才会买一台苹果电脑。那些花钱买苹果电脑的人,思考方式与别人是不同的。他们代表了这个世界上的创新精神,而不是一群庸庸碌碌,只为完成工作的人,他们心中所想的是改变世界,会用一切可能的工具来实现它。我们要为这样一群人制造这个工具。但愿你们今天的所见所闻,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它让我们有信心,我们同样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给那些从一开始就支持我们产品的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因为,经常有人说他们是疯子,但在我们眼中他们却是天才,我们就是要为这些天才提供工具。” 乔布斯比公司里任何人都了解消费者,理解他们的需求、愿望和梦想。在波士顿演讲前的几周。他曾经向100位苹果员工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公司?”只有两个人给出了正确答案:苹果。 毫无疑问,苹果是教育行业内最大的产品供应商。教师使用的电脑中,有65%是苹果。按照乔布斯的说法,如果公司员工都不清楚或不重视他们的核心消费者,就不可能制造出迎合他们需求的新产品。 除了教育类市场,苹果电脑在出版和设计领域,也成为那些从事创新工作的专业人士的首选。乔布斯引用了几个数字:尽管苹果电脑只占整个计算机市场7%的份额,但在广告、图形设计、出片和印刷行业所使用的电脑中,却占据了80%的比例,64%的网站用Mae邑脑制作。 “创意群体”显然是苹果电脑的重要客户,也是公司在恢复元气的日子里,可以充分利用的基础客户群。乔布斯坚信,这部分核心客户群被苹果忽视了。 就在乔布斯为苹果定下基调前,《连线》杂志用一张正在长出尖刺的苹果公司标识作为封面,大标题写着:“祈祷”。另一本杂志宣称:“苹果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 在别人都认为苹果将“溃烂”的时候,乔布斯眼中所见,却是一家对大众至关紧要的公司。因为,他了解消费者,也清楚苹果在他们生命中所占的位置。他坚称苹果的运转还是很好的,只是工夫用错了地方,没有用在满足那2500万核心消费者的需求上。 乔布斯以这番评论结束了他的波士顿演讲,也敲响了苹果踏上复兴之路的战鼓。 这次世界大会之后一个月,苹果就发动了名为“非同凡想”的广告宣传攻势。这则广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使苹果的形象在经历了惨痛失败后,再一次树立起来。 在乔布斯离开舵手位置的11年里,苹果已经失去了拓荒者的地位。但乔布斯只花了30秒的时间,就让全世界知道,那个曾经的苹果又回来了。电视广告最终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提醒了苹果的员工,谁才是目标客户,同时也给这些消费者强化了一个意识:与他们打交道的。是一个懂得他们心愿与梦想的品牌。 “非同凡想”广告宣传中的电视广告部分,取名叫“狂人们”。它称得上是有史以来最具创意的广告之一了。在这则插播广告中,一系列英雄、思想者、发明家和反叛者的黑白影像充满了画面:爱因斯坦抽着烟斗。鲍勃,迪伦吹着口琴,马丁·路德·金正在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理查德,布兰森猛摇香槟,玛莎·格雷厄姆翩翩起舞,毕加索凝神作画……随着这些励志的画面不断闪现,演员理查德·德雷弗斯缓缓朗诵了一首自由诗。 虽然这不是出自乔布斯之手,但这些旁白,却体现了他对探索精神的信仰:谨献给那些“狂人们”—— 他们特立独行,桀骜不驯,他们是一群格格不入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与众不同;他们讨厌循规蹈矩,绝不安于现状。 你可以支持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诋毁他们,但你唯独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 因为他们改变了许多事物,推动人类前进。 正是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乔布斯说,这则广告意在提醒苹果的员工,谁才是他们的英雄。它也鼓励消费者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广告结尾的画面,是一个小女孩睁开了双眼,仿佛看到了一片新天地。这暗示着使用苹果电脑的人,都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未知天地。那群与旧世界格格不人的人,他们代表了这个世界的“创新精神”。苹果在向他们直接传达着这些思想。 这次广告攻势和乔布斯之前的演讲一道向我们揭示了,彻底的创新家和平庸的模仿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前者相信顾客的梦想和他们改变世界的能力,后者只把顾客看作摇钱树。P7-9
编辑推荐
乔布斯的离世是苹果永远不可估量的遗憾,苹果被“咬掉”的缺口将永远属于乔布斯。 他是硅谷的首席创新大师,IT界的拿破仑;他是会“魔法”的商界奇才,万众瞩目的乔帮主;他把一个“苹果”做成了一场大生意;他把行业格局搅得人仰马翻后自己却一骑绝尘…… 崔智东编著的这本《苹果教父乔布斯》将为你全面、完整地揭晓乔布斯的“思维魔力”。 谨以此书,纪念乔布斯先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