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作者:濮继红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战时间:1938年1月下旬--6月上旬 参战兵力:中国12个集团军约60万人;日军8个师团、5个旅团共24万人。 作战结果:日军伤亡人数3,2万人,中国军队伤亡人数10万左右。 会战意义:整个会战在苏、鲁、豫、皖广大地区持续了5个月之久,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尤其是会战前期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地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徐州大会战,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本书又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书籍目录
序章 历史的回声第一章 战争前奏 1 李宗仁微微一笑:“只要打日本,再烂的总队我也要!” 2 拂晓,界河,龙山,普阳山一带突然响起猛烈的炮声 3 川军第一线阵地“不战而失”第二章 九荡九决 1 九荡九决,突然,东关城头又早出一面中国的军旗 2 狂叫把滕县统统炸平、炸焦!……第三章 十荡十决 1 王铭章怒吼着:“弟兄们,我们要拼到最后一滴血!” 2 “我122师自王师长以下,全师殉城,无一投降!……”第四章 “凶神”遇上“蚂蚁” 1 庞炳勋尊板垣为“凶神”,板垣却讥庞炳勋为“蚂蚁” 2 刘震东死前仍冲着鬼子骂了句:“你奶奶个熊!……” 3 “庞炳勋?杂牌军?打败了板垣?……”第五章 临祈之捷 1 “即使剩一兵一卒一弹,我也要与临沂共存亡!” 2 多年的积雪融化了。临沂城外,突然冒出一支飞兵…… 3 日寇逃窜时,慌得连尸体上的耳朵和手指都来不及割!第六章 死亡的召唤 1 一份错误电报,使张自忠围歼坂本支队的天赐良机尽失 2 望着那张老泪纵横的脸颊,张自忠断然改变了主意 3 板垣抽出那把沾满罪恶的军刀,对准了自己的腹部……第七章 磨刀霍霍 1 屠刀砍向“天下第一庄”。危难之际,李宗仁宴请孙连仲 2 白崇禧对秘书,低声道:“我想见一见周恩来”。 3 “周恩来有眼光!”李宗仁兴奋得两眼灼灼发光第八章 血肉之墙 1 1193=0——一道奇特而又耻辱的等式 2 “不准撤”台儿庄就是我们的坟墓 3 仗没有打完,蒋介石已开始张罗“军法”了 4 面对一箱大洋,13个勇士没一人去拿第九章 台儿庄大捷 1 多个中国士兵早已战死,却一直站立着没有倒下 2 孙连仲大声咆哮:“有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3 望着远逝的“血肉之墙”,李宗仁猛然双膝跪地尾章 遗憾的杰作
章节摘录
1/李宗仁微微一笑:“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 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 在一间屋顶很高、挂着绿色条绒窗帘的方形屋子里,墙上挂着一溜军用 地图。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正伏在宽敞的办公桌上,翻看着一大 堆文件。他身材中等,方肩,穿着一身崭新的笔挺的军装,宽阔的方脸上, 闪着一对机敏、发亮。乌黑的大眼睛。平日里时常忘了刮的胡须,今天一大 早就被他刮得一干二净,就连那一头短而稠密,像钢锉似的、微带灰白的头 发,也特意梳理得一丝不乱,并擦上了法国“白兰地”发乳。 见他这么精心修饰自己,随从人员都在推测:李长官今天是不是要会见 什么洋大人?或是国民政府的哪位政要显贵? 哪知,到了中午,出人意料,来的两位客人既不是洋人也不是政要,而 是李宗仁的部下——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和副总司令孙震。 “欢迎!欢迎!我代表五战区全体弟兄,真诚地欢迎川军将士们的到来! ”一见面,李宗仁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战友似地紧紧地握着邓、孙二位的 手,然后,笑容可掬地亲手给他们泡了两杯上等的广西桂平“西山茶”。那 茶叶,是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特意从桂林给他捎来的——这是将军的习惯。 20多年来,他一直都特别喜欢喝这种来自家乡的茶,总夸耀它色翠、香郁、 味甘、形美,似乎远胜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黄山毛峰、千岛玉叶之类。 李宗仁的热情,反倒使邓锡侯、孙震受宠若惊,不知所措。 “长官,”邓锡侯落座后,低着头,搓着手,满脸愧色地说道,“我们 是没人要的角色,长官肯要我们到五战区来,真是恩高德厚!今后,长官有 啥吩咐只管说,我们绝对服从命令!” 川军素来强悍,为什么会成为“没人要的角色”?说来话长…… 原来,从1937年9月起,川军前后组织了12个军,共30万人,分别出川 抗战。 出川之时,虽已秋风萧瑟,但士兵每人仅有粗布单衣两套、单被一条、 草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而已。至于武器装备,就更低劣了,邓锡侯 和孙震率领22集团军共4万多人,主要武器为四川土造的“单打——”——七 九步枪,且使用已久,质量很差,大多不堪使用。仅能打个山鸡、野兔之类 。至于轻机枪,每个师仅有十多挺。火炮方面,每师除几门土造的迫击炮外 ,山炮、野炮一门没有。更没有交通、通信、补给、卫生等装备和器材。这 真是“衣被难以御寒,武器不堪杀敌”!邓、孙在临行前曾电告蒋介石,请 求换发武器装备,蒋回电:“前方紧急,时机迫切,先徒步行军至西安集结 ,候在西安换发装备。”邓、孙所部官兵,皆明抗日之大义,便毅然由陆路 步行,出剑阁,经陕西开赴前线。步行了两个多月,1937年10月上句到了西 安,大家满以为这一下所有问题即可解决,谁知,先头部队41军刚驻下,就 收到了军事委员会急电:“晋北忻口战况甚急,41军先头部队,应不待全军 集结及换发装备,即向山西开拔。” 军令难违呀! 于是,邓、孙率领的那些身材矮小而又倔强异常的四川汉子们,又迅速 东进,过潼关、渡黄河,在太原加入了第二战区的战斗行列。一到太原,邓 、孙便向阎锡山面陈困难,要求迅速解决武器、棉衣、装备、地图等作战必 需物资。阎却以“本战区无武器装备补充”来搪塞、敷衍。就这样,川军仓 促应战,长途跋涉数月,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武器装备的补充。 P7-8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