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宗教文化 作者:陈载暄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结合人生与生活的实际,在禅外写了些“流云”,不经意间围绕着八十多桩禅宗公案,谈心得与感悟,于品禅、品佛、品人生中,使佛教原本深奥的义理更通俗,更贴近大众。 在门风高峻、龙象辈出的佛教禅宗殿堂里,大禅师们将冷峻、深刻、严肃的佛法演绎得虎虎生风、八面玲珑、生机活泼又情趣盎然。随便翻开唐、五代、宋之历史的哪一页,都可看到禅师们那洒脱、自在的身影和风范。而且历朝历代的大禅师都是大学问家、大知识分子。欧阳修在评唐宋之间的五代时说:五代这百年间没有人物。王安石反对这个说法,说五代可以作帝王将相的人才多得很,但都逃走出家当和尚去了。 有不少人认为:佛教的禅,是很玄的,很难懂。但也恰恰是在这样的难懂里,却辉耀出了光彩熠熠的魅力,令很多人沉浸其间,或参或悟,陶然自得。当然了,禅是大化无形的,不可把捉;然宇宙之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无不是禅,并且每位行者的每一个悟境,也无非是禅,也可把捉。但真的把捉住了吗?《金刚经》曰:“非法非非法。”
作者简介
陈载暄,男,四川蓬溪人,居士。10年前于昭觉寺的清定法师处皈依。于尘世的生活、工作当中,以禅净结合的方式,遨游于佛法之海。10余年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小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300佘篇计40余万字,新闻作品200余篇近10万字。
书籍目录
序 言拈花微笑廓然无圣九年面壁慧可安心僧璨忏罪道信解脱四祖传法慧能闻经佛性有何差别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我不会佛法湘之南 潭之北说似一物即不中圣谛亦不为如镜铸像磨砖岂能成镜三师论月早不合道且教伊体会大道自家宝藏石头路滑藏头白,海头黑从生至死,只是这个从南岳负一橛柴来野鸭子飞过去百丈卷席百丈再参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丧我儿孙怕烂却那如何是佛观音入理之门是什么如何是玄旨高僧在什么处平常心是道……
章节摘录
禅宗公案 拈花微笑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 译文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的一次盛大的法会上,拈起一朵盛开的曼陀罗花,一言不发地在大众眼前举着。这时大家以为佛又要讲什么微妙大法了,静默地看着,也静默地等着。好一会儿,佛仍未开口说话,只听见佛的大弟子头陀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迦叶尊者这一笑,佛晓得他懂了,说:“我有涵容全部佛法真理和最高智慧的宝藏,使生命和精神彻底自由的不生不灭的神妙之心,真实的具体形象是没有任何形象的,很微妙也很高超,不是能用思维、语言、文字所能掌握和表达的,是我多年传法之外的另一种传授。现在我把 这个法门传授给摩诃迦叶。”……佛对迦叶尊者说:“我把这个微妙的法门交付给你,你一定要护持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至将来。” 禅外流云 花里禅机 佛祖拈花,花开花谢,如是因如是缘,法界真如皆涅槃。 迦叶微笑,心领神会,亦非空亦非有,大千陸相乃如是。 禅就是这样,大化无形,不可把捉;然宇宙之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无不是禅,也可把捉。但真的把捉住了吗?《金刚经》曰:“非法非非法。” 花儿们在那些漫漫染染的生命形态里,玲珑和娇艳只在须臾间即绽放出了所有的华贵,弥漫出穿透岁月时空的温情,尘埃中有了它们摇曳的影踪,那些所有的冰凉和无情都蜷缩在莫名的角落里了,刹那间就碰撞出了胸怀中揉碎千古沧桑的感动与欣慰。至于林黛玉葬花时“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样伤感得令人憔悴不已的愁绪,最好是不去触动。倒喜欢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体现了一种胸怀和气度。 莲出淤泥而不染,本为佛教的象征。周敦颐一篇《爱莲说》,道尽了其风雅、神韵与气质,在汉语言齿颊生香的节奏里,人文情愫里深深浅浅的情怀就这么飘散而来。而李白,就更为直接地自号为青莲居士。席慕容也有叹:“荷真是我的乡愁,对一个古远的时代与古远的爱情的乡愁。”至于“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99于这人间胜景里,情趣盎然且无限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