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贲思自选集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作者:邢贲思  页数:583  

内容概要

  收在本集中的45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写的,时间的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涵盖的内容,既包括作者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现状的文章,也包括作者从参加真理标准讨论开始,参与哲学战线一系列论辩所写的文章,一些哲学学术论文、随笔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字没有收在里面。这些文章是从作者多年积累的200多万字的文稿中所选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学习、研究和写作的情况。  新中国的哲学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正值我们的共和国成立不久,党在抓恢复经济、稳定政局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哲学工作也在这时开始起步。当时哲学工作的任务比较单纯,主要是通过组织学习社会发展史,帮助干部和群众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稍后,开展了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教育。

作者简介

邢贲思,1930年1月出生,浙江嵊州市人。毕业于外国语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读硕士学位。曾在外国语学院任教,后在哲学研究所长期工作,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哲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委员。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常务副主编。1988年在第18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哲学联合会指导委员会成员,直到现在。1988年7月起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94年4月兼任《求是》杂志总编辑。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和启蒙》、《哲学与时代》、《在思想战线上》等。1998年,出版了四卷本《邢贲思文集》,另,学术随笔集《哲人之路》不久将出版。

书籍目录

上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现实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是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怎样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把握精髓 认识真理——学习《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的体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党的优良传统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迈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献
光辉的理论,伟大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
党的历史和党的思想路线
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三个代表”要求和党的先进性
下编 在哲学战线上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为什么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哲学和宗教
真理和独断
哲学的启蒙和启蒙的哲学
就真理标准的讨论答某同志
哲学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对当前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关于人生观的若干问题
关于人的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主要特点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若干问题
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主体性哲学
坚持科学世界观,反对唯心论和各种迷信
意识形态论
关于“百家争鸣”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
关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在反思、探索、开拓中前进——略谈十年来的哲学

章节摘录

  中农的向背关系到革命的成败。把中农排挤出革命的行列,把它推向敌人一边,这是“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之一。  在革命动力问题上最为复杂、最容易发生混淆的莫过于民族资产阶级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充分显示出他的实事求是精神,显示出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卓越才能。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它是革命的对象,还是革命的动力?如果是革命的动力,那么它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又有什么不同?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往往发生在对这个问题缺乏正确认识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同于官僚资产阶级,它本身也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不推翻三座大山,不可能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余地。因此,在民主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可以成为革命的盟友。但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无产阶级有着尖锐的矛盾。这就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它可以参加革命,又缺乏革命的坚定性。无产阶级应当团结它参加革命,而不应当把它拒之于革命的门外,更不应当把它当作革命的敌人。但同时又要对它的动摇性保持高度警惕,要防止它扰乱革命阵脚,特别要防止它篡夺革命的领导权。这就是毛泽东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殊性出发所作出的精辟论断。毛泽东的这一论断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上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中一个最复杂的问题。  从革命动力的学说出发,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其要旨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为积极,最大限度地孤立革命的敌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党甚至同官僚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国民党结成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不仅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等问题解决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革命究竟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如果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从别国的经验出发,中国的民主革命很可能走上歧途。正是在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再一次显示了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才能。在旧中国,由于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很薄弱,大城市完全掌握在帝国主义势力、封建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革命力量处于劣势。因此,通过中心城市暴动引起革命高涨这种典型的欧洲革命方式在中国就不适用,“左”倾盲动主义的实践也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破产。中国革命只得另辟蹊径。中国的大城市没有革命力量容身的余地,但是广大的农村却为革命力量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邢贲思自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