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经典作品选

出版时间:2002-3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张爱玲  页数:49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经典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  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对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现在的勇气,不再虚空浮华、怀疑未来。  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已久的词句,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  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  什么是瞬间即逝去,却又是最宝贵的

书籍目录

小说
1 倾城之恋
2 金锁记
3 封锁
4 花凋
5 红玫瑰与白玫瑰
散文
1 迟暮
2 秋雨
3 心愿
4 天才梦
5 到底是上海人

编辑推荐

  精选: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心经》、《留情》与《天才梦》、《更衣记》等散文40余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爱玲经典作品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一朵花的凋谢本来就跟叶草枯荣、水涨潮退、风起风息等大自然现象一般本是我们眼前稀松平常的事。然而,一朵曾经还那么赏心悦目的花现在蔫然、颓败地挂在那,以前没有注意,现在偶然注意到了就禁不住想里面应该会有什么不平常的事。于是你不惜费尽心思去挖掘里面隐含的所谓的特殊意义,去“悲秋”、“伤逝”。但到头来你又会发觉好像是自己多想了,这只是一朵花很自然的凋落过程,仅此而已。
       张爱玲的小说正是这样,总是很有耐心地一点铺陈开去,让你有“这写的就是稀松平常的生活”的错觉。然而她又不忘在这看似稀松平常的叙事中“打扰”你一下,让你去怀疑,“诱使”你去想“这应该不仅仅是这样”。然后你就会费尽心思在这些叙事中挖掘所谓的主旨,寻找所谓的感悟,得出一堆凌乱的“自以为得之”的结论便以为看尽了她叙述的生活里所有的一切。最后,你却往往又会犯起迷糊来,因为当你回过头来时看到她字字句句写的确实只是稀松平常的生活~这些结论真会是从这里面来的吗?
       其实,这时你应该恍悟,张爱玲正是想告诉你:这就是确确实实的生活,即使真有苍凉也应该是生活里本来的苍凉。
       “雪地里的雪白茫茫的一片”的苍凉。
       第一次看《花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带着以往看小说时追求情节的习惯。一遍看下来,人物是有了:美丽的川嫦~满脸的“颤抖的灵魂”,广告人物似的父亲郑先生,“美丽苍白的,绝望的”郑夫人,川嫦那一帮“泼辣有为”、“知书达礼”的姊姊,郑公馆里那一大拨下人。而情节的开展也让人看得毫不费劲:归国留学生和待字闺中的年轻女子,然后是女子患病,男子另结新欢~从“才子佳人”到“世态炎凉”最后只留下简单的一句“她死在三星期后”。
       确实稀松平常得很,或许随便在地摊上捡一本小说来看,恐怕里面的情节都要比这曲折离奇得多。然而,张爱玲小说的魔力在于,如我在开头所说的那样在你看到大自然中稀松平常的花凋时不冷不热地提醒你一句“花凋了”。于是,你会不自觉地去想这里面或许隐藏着点什么,下意识地重新从第一页翻下去。
       看完第二遍,你终于感觉到似乎每个字都在张着嘴叽叽喳喳地想要对你说些什么。故事里的人物像是清晰了起来~喜庆集会上的“兰西!露西!莎丽!宝丽!”平时在家的“大毛头,二毛头,三毛头,四毛头”;而同时又有点模糊起来~“(郑先生)虽然也知道醇酒妇人和鸦片,心还是孩子的心。他是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故事的描写像是丰满了起来~说话像在宴会中小心翼翼地一个接着一个吐着核子的章云藩;而同时又好像干瘪了起来~“她(川嫦)趴在李妈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
       字里行间叽叽喳喳说着的这些事你听懂了一点但好像有好些没听懂,整个逻辑总是连不起来。听进去的那些像哽在胸口的闷气,压不下去,又提不上来。那么你只有毫无选择地开始第三遍的阅读。
       读完这一遍后终于把一切都理通了,连上了。你有一大串的赞叹、感慨、结论在大脑里翻滚着,在嘴唇的临界上游动着。而同时问题又出现了:该如何去表达这些感想呢?我所想到的这些东西又真会是故事里面刻意去说的东西吗?可这确实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故事,似乎并没有刻意要往哪一个方向说的迹象。用这些硬邦邦的结论式评说套进这个故事里面难保不会像横七竖八盖在书画大师优美作品上的历朝皇帝蹩脚的印章?
       于是,你又只好选择沉默了,而且是带着满脑子乱窜的想法的沉默。
       张爱玲小说的铺陈确实是异常有耐心的。我们写小说的时候恐怕一般都是什么时候脑中忽然有一点什么灵感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图书馆,在激动和兴奋中构思,落笔。于是,开头,高潮,结尾,荡气回肠。而我想到张爱玲的写作状态时,脑中总会构建出这么一个场景:她在一个慵懒的午后醒来,无力地打了一个哈欠的,粗粗想了一下似乎下午没有到商店看衣服的打算。于是,连妆也没耐心细细地去化,只是把头发往后随意拢了拢。在这种很无聊的状态里静静地发一一会呆,又感到有点闷了。于是,铺开纸,提笔…反正似乎一切都是现成的:故事是有了的,弄里人家嘴巴开开合合间纠缠不清的不正是这样的情节吗?川嫦是有了的,或许你走到上海熙熙攘攘的街上随意喊出这么一个名字,都会引起好几张陌生脸孔的侧目。郑公馆也是有了的,在纷繁复杂的刻着“某某公馆”的千百个门牌里,难保就不会在某个门牌上正赫然刻着“郑公馆”的字样。
       这样一个故事就在那么一片慵懒,闲适的氛围中现形了。开头,高潮,结尾~不,或许只能用“然后,然后”的叙述方式。因为故事里根本看不出与“开头,高潮,结尾”相对应的章节,那些应该叫“开头,高潮,结尾”的地方就跟其它任一情节一样无任何区别。或许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开头,高潮,结尾”这些名词就相当于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的意义,只能说明“晚上确实不是早上了”
       看张爱玲的小说又是不会轻易让你发出“娜拉走后怎么办”式的疑问的,因为她的小说根本没有留给你这样的余地。她的取材仿佛是从活生生的生活中切下来的一段,“怎么来的”和“该继续往哪去”都已经固定了。谁死了或环境变得怎么样都无大碍,生活还是按照它不变的轨迹延伸下去,谁谁该怎么样只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然而,张爱玲这一字一句铺陈开来的小说又是深刻的。
       她所描述的东西是深刻的。
       从某个方面说,要把她的小说拍成电影是容易的。比如,假如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你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千百人之中一眼相中“长得像广告画中喝乐口福抽香烟的标准上海青年绅士…穿上短垮子就变成了吃婴儿药片的小男孩;加上两撇人字须就代表了即时进补的老太爷;胡子一白就可以权充圣诞老人”的“郑先生”。比如,假如要去演好泉娟这么一个人,那么一句“她姊姊泉娟说话说个不停,像挑着铜匠担子,担子上挂着喋嗒喋嗒的铁片,走到哪都带着她自己单调的热闹”就可以让你仿似真切地看到这一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甚至嘴形。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一种尝试又是充满挑战的~有谁能用一个不瘟不火的镜头表现出“她(郑夫人)偏过身子让赵妈在背后上菜,道…”这似乎是不经意的描写里那个圆滑、世故得“熟透”了的郑夫人?表现出“川嫦早虑到了这一点,把她前年拍的一张照片预先叫人找了出来压在方桌的玻璃下。”这轻轻带过的一笔中那份深宅里厚重的闺怨?
       她的讽刺是隐蔽而又深刻的。
       “是像电影里看见的美满的坟墓,芳草斜阳中献花的人应当感到最美满的悲哀。”~谁能保证自己就不是那种大洒“美满的悲哀”的热泪后,“悲悯之心”得到大大的满足,心情舒畅地走出电影院的观众之一或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的听客?“‘不是我说丧气话,四毛头这病我看过不了明年春天’(郑先生)说着,不禁泪流满面。”、“现在是什么时世,做老子的一个姨太都养活不起,她吃苹果!”~你能说郑先生的眼泪就没有一点是真的?冷酷都是人性的必然?又或者是人在那样一个时代下的无奈?这种“无奈”是一个能令人心安理得的多么美妙的借口!
       她的苍凉也是深刻的。
       “也许为来为去不过是因为他是她眼前第一个有可能性的男人”、“川嫦本来觉得自己是个无关紧要的普通女子,但自从生了病,终日郁郁地自思自想,她的观念逐渐膨胀”~没有竭底斯里的呼叫,只那么平静的一句独白仿佛就堆成了满地的秋枝残叶。
       我想要是借用看一场电影的过程来描述看张爱玲小说的感受那就最好不过了。
       看一场普通的电影时,带着满脑子从海报预告中得来的对结局的猜想走进场来。然后,在接连不断的对结果的暗示、渲染、铺陈中,就着不断嗑着瓜子的“噼里啪拉”的燥热声,渐渐走向高潮。最后,或潸然泪下,或高声喝彩,或叹息不止,带着电影结尾所产生的亢奋,满足地拍拍满身的瓜子屑,随着闹哄哄的人流隐没在红灯绿影间。
       看“张爱玲的电影”时,你会发现刚进场时那份急切的猜想和期待会在冗长,平淡的铺陈中慢慢消磨殆尽。于是,你也只能抱着一种消闲的态度,点上一支烟姑且往下看。在这进乎百无聊赖的消磨中你还是能看下去一点东西的:川嫦上大学“好好地玩两年,从容地找个合适的人”的那点小心思;郑夫人对选女婿的兴致盎然和“精打密算”;章云藩说话时吐核子似的“叮叮当当”;川嫦长袍下摆在他(章云藩)脚背上的蠕蠕罗罗;章云藩那“红黄紫绿,周身都是烂醉的颜色”的新欢余美增…
       接近尾声时川嫦的病中出走似终于能勾起观众的一点趣味和期待了。然而,川嫦最终只是平常地回来了,这终究不是电影《美丽人生》式的美丽传奇。最后的结局也是那么平淡无奇。原本还在不浓不淡地说着在小鞋店买的皮鞋,似乎下来的那句“她死在三星期后”只是顺便捎带写下来的,没有曲折,没有特写。
       于是,你带着这个不清不楚的结果,蹙着眉,迷迷糊糊地已随着无声的人流到了场外。这时,你才发现一直干熬着的烟还剩一小截,下意识就的把它凑到嘴上深深地吸上一口。很有可能你就会在烟气正在你肺中翻滚的这个点上忽然醒悟~那样铺陈下来的故事竟是一种宿命的味道!你的脚又是在下意识间调转方向往回拐,有走回去重看一遍的冲动。猛一回头,却发现电影院的门已紧闭。那么,你只有嘟囔一声,无意识地夹着烟头,一个人默然徘徊在星光稀朗的道路深处。
       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
  •     张爱玲已经被说的这样滥俗 如果你还说 我没有读过 那么 你真是滥俗的滥俗 好吧 那么 如果你说 是的我也同爱张爱玲 那么 你简直滥俗到无以复加
      我还没有发现 谁可以提到张爱玲而说出一句可以不与滥俗沾边儿的话
      包括我 也说张爱玲
      可我不得不说张爱玲--------这也是你想说的吧
      因为这个女人 给了这个世界这么深刻的一笔
      是么 她像一朵花 一只充满希望的开着 又难掩渐要老去的颓势 只好自顾自的蔑视 蔑视男人 女人 还有她自己
      张爱玲写爱情是很理想化的 编制她的世界 用她一贯的伎俩 因为他总没有遇到一个男人可以给他相信的理由
      再说 又是那样一个颠覆的世界里面
      
      华丽 是最好的形容吧 可惜已是前朝
      只好挂起了 暗堂堂的注视着 自顾自的缅视 带着没落的骄傲的
      裹起来 就跌进了另一个世界 过去的世界
      再睁开眼 不过旧梦一场
      也就这样消散了 没什么好提起
  •     都说,同一本书在不同年龄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果真如此,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同一本书里,我有了更多的发现。
      高二时读张爱玲,仅仅是读故事而已,对张姐姐(她一定不喜欢我们叫她阿姨的)才华和绝顶聪明理解不深。最近又读《金锁记》,看到了人性层面的东西。经典都是常读常新。
      
      摘抄一些《金锁记》的评论:
      小说成功塑造了曹七巧这一典型人物。她出身卑微,嫁给富贵大家庭的残疾儿子,在不可遏抑的金钱欲和无法满足的情欲的操控下,从纯朴健康的女孩子一步一步沦为心理畸形的恶毒妇人。张爱玲塑造的所有人物形象中,曹七巧是最彻底的一个,欲望——物欲和情欲决定了她的一切行为都显现出恶的特性。她自己戴上了黄金的枷锁,丧失了爱的能力,失去了对爱所有的期盼,又用黄金枷角劈杀了她周围的亲人。。。。。。张爱玲曾经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她的笔下,即使是对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恶”的化身,依然有着一种建立在“懂得”基础之上的对人性的宽容和原宥。
      
      《金锁记》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如出神入化的比喻,奇巧的电影蒙太奇手法,丰富的意象,细腻绵密的心理刻画等。
      ——南开大学出版社《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
      
      《金锁记》长达五十页,据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篇小说的叙事方法和文章风格很明显受了中国旧小说的影响。但是中国旧小说可能任意道来,随随便便,不够谨严。《金锁记》的道德意义和心理描写,却极尽深刻之能事。从这点看来,作者还是受西洋小说的影响为多。
      ——【美】夏志清:《论张爱玲》
  •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初次阅读,体会不深,多次重读,忍不住拍案叫绝,再三同味,确如名家所言。我认为,和张爱玲其他的文章比起来, 《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的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它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在这部小说中,张爱玲塑造了曹七巧这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 《金锁记》恰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普通平民家庭,原本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但当她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后,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就使其性格产生了矛盾,而这正注定她命运的悲剧性。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后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却过得并不如意。年轻时,她曾借幻想寄托对意中人三爷季泽的深情,但在现实中,她又不得不毫不犹豫地揭穿他诈骗钱财的把戏,于是她把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点爱隋给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个可怜又可恨的女人终于在抑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那么,七巧的悲剧究竟是如何引起和发展的呢?
       细读全文,不难看出,在权力关系和性别关系极为复杂的传统大家庭里,七巧受尽了委屈。起初,为了提升她在姜家的地位,她主动使自己怀孕,希望以子嗣提升并巩固她在姜家的地位。否则丈夫死后,她将如何在传统大家庭中立稳脚跟?毕竟她是姜老太太一时心软,才将她扶的,倘若膝下无子,恐怕会危及她在姜家的身份与地位。七巧在这方面的委屈本是够深重的,但她还必须面对更为复杂、沉重的压抑环境:由于出身卑微,姜家上下没有一个她的心腹,人人又都瞧不起她,一家子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的人都往她头上踩。在内心极度空虚孤独之时,七巧年纪轻轻就抽起了鸦片。可以说,在传统大家庭里,正是姜家老少的歧视与侮辱,昏暗沉寂的畸形婚姻,加速了七巧不平衡的心理病态。其实,自从七巧嫁入姜家后,她的命运便有了重大的转变,内心便变得异常复杂起来。她的哥哥曹大年夫妇来姜家造访七巧的.幕,最能表现七巧内心复杂的挣扎。她一掀帘子,望见哥嫂以及他们为她带来的饭菜,便“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子上,纷纷落下泪来。”七巧在姜家的苦处,劈头盖脸就对刚入门的哥嫂发泄出来。七巧在姜家所遭受的委屈与孤绝,无疑是导致七巧时常陷入情绪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其后哥哥被气得要走时,她又禁不住再度呜咽痛哭,把满腔的幽恨尽情发泄。这一幕,直截了当地写出七巧在姜家所强吞的辛酸。这些都借眼泪、指责和哭诉、埋怨涌现出来。她的这些表现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自被许配给残缺的男人后,她在婆婆家所经历的轻蔑、委屈、嘲弄和压抑,都在这唯一的亲人面前倾吐。这不仅是压抑自我再现的一种冲动,也是她想求得可以谴责或能够怜悯自己的对象。
       晚年的七巧不断地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也正是她不幸一生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她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由于她没有过上幸福性生活的表现;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因此她对男人产生了绝望和仇恨。七巧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还是向往着幸福,她在寂寞的时候时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但是,想象终究是想象,而三爷也因着她的狼籍名声而不敢沾染。在幸福丧失之后,她也因此变得更加畸形与病态。因此,可以说七巧不仅是封建遗老家庭里的牺牲品,而且是没落的宗法社会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最初她想用黄金锁住爱情,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情磨折了她一世和一家,她战败了,意味着她本质仍是个弱者。作者用此笔法唤引着读者的怜悯,因
      而,七巧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个极其令人同情的人物。
       张爱玲的小说里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只“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 (《自己的文章》,张爱玲)。人活着,必须有各种欲望的支撑,对七巧而言,所有的欲望都不如金钱重要,确切地说她只有唯一的金钱欲。爱情和金钱相比,是可以舍弃不要的,人生的其余内容也是如此。当所有的欲望都遭到了破产,只剩下黄金的枷锁时,七巧就成了一出彻底的悲剧。
       七巧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展开的,小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始,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运的开始。然后再通过七巧和妯娌问的矛盾、七巧和三爷季泽的矛盾、七巧和儿女们的矛盾,一环扣一环,故事就在.幕幕的矛盾中开展来。
       整篇小说,由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奇妙多样,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经不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成为活生生的“这一个”典型。这样的功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少人比及的。在《金锁记》中,张爱玲“把笔触伸到人的灵魂深处,把隐含在内心的欲望赤裸裸地挖出来。她的笔锋像钱钟书那样犀利、尖刻,又如鲁迅那样冷峻。和他们不同的是,她是从女人的眼光与心理出发善意地嘲讽;更多了一些细腻和温柔敦厚的特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以最广大的慈悲胸怀对待人生中的善与恶,虽犀利冷峻,却并不剑
      拔弩张。”
  •     
      胡兰成写张爱玲,说佛经里面讲,人心难得,直信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逢。难难,都是难。可是我们《诗经》里面这里也是既见君子,那里也是邂逅相见,张爱玲读完之后,好高兴的说:“怎么那么容易就见着了!”
      是啊,怎么那么容易就见着了。
      她肯定是有点欢喜,又很不相信。
      不然,《金锁记》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张在《传奇》的序言里这样写道:“生命也是这样的罢——他有他的图案,我们唯有临摹。所以西洋有这句话:‘让生命来到你这里。’这样的屈服,不像我小说里的人物那种不明不白,猥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然而到底还是凄凉的。”个人认为张的这种思想,贯穿整部《金锁记》。比如七巧,也比如长安,现实中让人们幻想的东西实在太少了,而大多数的人们却为了能活下来,仍顽固的对某种梦想恋恋不舍,最后,在恋恋中幻灭,在寂寂中枯萎。
      
      1 关于人物
      七巧总是凡事不低头的样子,得理不饶人的女人总觉得占到了便宜,却止不住让自己永远活在不平不满里。多少恨,不了情。或许生活对她来说,不是一出悲剧,而是一场劫难,直到最后,还是要屈服于岁月。
      
      七巧的名字和她年轻时期的性子那样像,脆生生的。她那时候那样健康,那样好看,往麻油铺子里面一站,带着她惯有的泼辣,带着她欢乐的爱的幻想。
      可是她嫁给了一个病人,那个残疾的麻木的肉体,冰得她全身发寒。她一肚子的埋怨,想要她的爱,生气勃勃的,脆生生的爱。只是,关在深宅大院里,她从哪里找爱呢?于是,她幻想着幻想着,就看见那唯一一个可以爱的朝她走过来,她想这就是她所喜欢的,于是,她拼命的要抓住他,想在他那里得到一些活着的爱的快乐。只可惜年轻的她那样不聪明,那样不识人。她不甘相信她“所爱”的那个人根本不愿意,也不想给她一丝安慰,更别提爱情。因为他是个精灵人,他不愿做折大本的买卖——就算你曹七巧有那么几分姿色,可以开间染房吧,我也要惦记着你那坏性子,敞嘴巴,不然保不准哪一天就栽在你手上。他或许还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吧——就凭你!我看过漂亮女人多的是,也见过好多淑女,你差姿色,没气质,也好意思找我要感情。
      记得亦舒在《喜宝》里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要很多很多爱情,如果没有爱情,我想要健康;如果没有健康,那么,我就要很多很多钱。
      然而,七巧没有生在喜宝的年代,也没有喜宝的能干,隐忍和好运气,所以,付出岁月以后,她连喜宝最低微的要求也没有达到。只是,十年后的她在现实里变得聪明和残酷,她用一把团扇硬生生的击碎了他的谎言,而这个谎言,她等了十多年,十多年前的她一定可以为之生为之死——她明知道要想得到他就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现在的她办不到了,她不得不和他决裂——当酸梅汤溅湿他长衫的那一刻,她清楚的看见她的爱直挺挺的死了,再也没有了。
      她的感情所剩无几,她不自知的神经质开始让人胆寒。女儿长安在她手上好像没有办法长开的小野花,颜色稀稀拉拉的时候,就被她一把扯得支离破碎了。七巧应该在长安身上看见了年轻的自己吧,她像惩罚年轻的自己一样告诫长安,逼退她一次一次的梦想与感情。可恨长安又不是坚韧的人,长安长安,用一座古都来叫唤一个女子,或许在名字上就有一点凄然的意味。她不断的因着母亲与自己,和心爱的人事告别,耽恋着那种“美丽的苍凉的手势”。可是,在一次一次的屈服里,她越来越枯萎,越来越憔悴,越来越像七巧。人们都说七巧的女儿是不愁解决自己的问题的。那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七巧,也不知道长安。长安或许要轮回七巧的生命,亦或许不会,因为到了最后,毕竟还有一个陪她买丝袜的男人,不管他是否为她掏了钱,他总站在她身边。
      
      关于七巧的形象,应该有张爱玲童年时期的一些回忆和感悟。
      七巧那生起鸦片烟雾的房子,混合着柚子的寒香。窗户外面的时间很晚了,颜色寂寂的。长白守在旁边点烟,有些乏了,好像要困着。这个画面仿佛像是张少年时期家中的光景。抽烟的父亲和身边的小报,张坐在烟雾里和他聊亲戚家的笑话——“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父亲的房子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就沉下去,沉下去。”中年的七巧,身上淡淡的有一丝张父亲的影子,他躺卧的姿势,他对女儿亲近而愤然的残酷,就好像鸦片的云雾,轻巧的拢在这个瘦小女人的肩头。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总觉得这句话之于张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是个讽刺。她懂得她笔下所有的女性,可是,她在描写他们的时候,异常的理智和克制,甚至有些残酷(七巧就是这样的典型)。觉得张的小说难得看到她的怜悯心(小艾和蔓桢算是例外,长安多多少少算有一点怜悯在里面),倒是她自己写的散文,让人见了清新,有人情。人说到自己,难免是要动感情的。哀伤和欢乐,热闹与寂寞。多少恨,不了情。
      
      
      2关于场景
      《金锁记》应该是一部可以电影化的小说。小说里有许多戏剧性的,镜头式的场景。比如季泽耍花枪骗七巧买他的房子,以及年轻的七巧与季泽在起居室里的那两段,都是很有戏剧感的。七巧最后在门口站定,一对金耳环像钉子一样将她钉在门上。刚才那个泼辣诱人的少妇不见了,她静静的停在那里,如同“玻璃匣子里的蝴蝶标本,鲜艳而凄怆。”如果在这里做一个静止的落画,该是多么漂亮啊。或许有点天光落进来,落在她穿着小鞋的脚上,落在两只紧紧贴着门的手上。然而她的上半身却躲在阴影里。这个女人只是想要贴近一点爱,可是那个爱有谁可以给她呢?
      再比如,童丗舫到长安家去的那个片段。可以让镜头随着他环顾四周,靠着屋子的摆设和光线的游移,表现出房间的阴冷高敞,配合着寒柚的香气。他和长白说了一些简单的话,过后就没有语言了。冷场。饭桌上可以听见碗筷相碰时发出的声音。这时候,长白突然站起来,推椅子发出很大的声响。童丗舫蓦然回首,七巧那瘦小的身影在无光的所在处如空降般落入他的视线,她定格在那里,他看不到她的眉目,只能看见她的一个剪影。那种身体在岁月中萎缩,变形的剪影。她显得那么近又那么远,然后,她一步步由高大的仆人扶着下来,静的没有脚步声。微暗的灯光开始照到她,她的小脚,她的身体,她的手,手腕上的镯子垂挂着,好像听得见它和骨头清脆的碰撞声(这个声音可以在童的心中响起,并且夸张的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她的脸是苍老的,表情上还带着些许让人觉察得出的神经质。然后她突然向童丗舫说话,她尖利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出现,听得人直冒冷汗。
      童丗舫从长安抑郁的家里走出来,外面的世界就那样亮晃晃的寂寞着。是淡黄和柔和的青灰色。长安跟在他的身后。她脸上的表情很安静。童丗舫叫了一声“姜小姐……”,转身走了。长安没有说话,只是将垂着的头抬起来,镜头仿佛跟天井重合,随着长安的目光升上去,升上去,到达青瓷般的天空中,停在那里,这时候,口琴的声音响起,是那首long long ago的音乐。然后,镜头从仰视变成俯视,从上往下,看见天井,树,枯枝,童丗舫以及阳光底下摇曳的他的身影。镜头压下来,压下来,童丗舫渐渐淡出镜头,他的身影也慢慢消失,镜头里所见的东西越来越少,却越来越清晰,最后,镜头落在一片枯萎的树叶上。卷曲的身体,赭石色的叶脉。光线渐次变亮,最终,和树叶一起隐退进无边的光的寂寂里。音乐继续。这是长安最初最后的爱,虽然,或许连她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她将它留在了深秋柔和的光线里。她送他出来,庆幸没有在那间阴郁的房间里告别。因为,这要变成美丽而苍凉的回忆。
      
      
      3关于颜色
      看张爱玲,是喜欢她的。但老是觉得那种喜欢会有一个时间的限度。或许过了三十多岁四十岁,我想,就不会喜欢她了吧。因为看她,总是像看一些画出来的生活,尽是年轻人喜欢的玩意儿:房子里的布置那么精巧,女孩子的头饰和衣服那么好看,她们的感情差不多都是一个“苍凉的手势”。她精致的描绘,以及对于明快颜色的敏感,让她的小说和散文好像散发着自然气味的画一样:柔和的浸润在细雨中的水墨画(《年青的时候》)或者颜色舒服的水粉画(《私语》)。可是难得有浓墨重彩的油画。
      《金锁记》中的颜色,随着岁月的变迁,交织在一起:七巧的鲜艳,七巧的枯朽,长安的亮色,长安的暗淡,季泽潇洒的不耐烦的淡青色,童丗舫干净的白晃晃的身影,芝寿阴暗的房间,摇曳翠竹帘子的老屋,秋日里的天井……
      张爱玲仿佛是特别中意绿色,红色这些鲜艳刺激的颜色。在《金锁记》里,如果说让七巧选择银红衫子出场是要显出她独特的出身和“俗气”(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已开始流行素净的衣裳),那么,长安相亲的时候,所穿的那件苹果绿乔其纱的旗袍和苹果绿鸵鸟毛斗篷,却是真正要显出漂亮的,因为她是为了被人看才打扮的。而在张爱玲的散文《私语》上,也提到过妈妈离家出走的时候,所穿的是一件缀着亮片的绿颜色裙子: “她睡在那里像船舱的玻璃反映的海,绿色的小薄片,然而有海洋的无穷尽的颠簸悲恸。”至于她自己,小时候为了迎接妈妈回家,穿过一件自以为美丽的鲜红色小袄,却因着那触目惊的红吓了母亲一跳。
      一直很奇怪,怎样的中国人才可以将绿色的裙子穿出味道来。那个人肯定要皮肤白皙,肩头圆润,脸色好像樱花的淡粉红。但即使是那样,也不见得可以赏心悦目。所以由此推断,矮小瘦弱的长安穿起绿衣裳来,应该不怎么好看。可是,为什么张要让她选择穿一件这样的衣服,并且以为“无懈可击”呢?(当然不是张审美上的问题,她对色彩敏感与对文字的敏感一样强烈)或许,只能这样想,在张爱玲的心中,有一块温暖的土地,在那块土地上,她所经历的人事,和笔下的人物,越冷淡越寂寞,越鲜艳的开放,越快速的凋零。他们只能在这里找到不可言说的安全和归属感。然后他们包裹着那醉生梦死花色的披肩,抬起头,却看到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蚤子。
      多少恨,不了情。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无奈之下选择的关系,一场赌博,因为一个城市的陷落,升华为爱情。
      一个幸运女人的故事,或者不仅仅算个故事。
  •      原以为是唯美爱情,实质上是平凡的人为了应付平凡生活的一个臆想。
      但是小说细腻的描绘还是让你感到触目惊心。比如:“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他们有的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的被生出来,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一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最触动心灵的是范柳原与白流苏关于看到坏现象的一段对话:柳原道:“我知道你是不快乐的。我们四周的那些坏事,坏人,你一定是看够了。可是,如果你这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你一定更看不惯,更难受。我就是这样。我回中国来的时候,已经二十四了。关于我的家乡,我做了好些梦。你可以想象到我是多么的失望。我受不了这个打击,不由自主的就往下溜。你......你如果认识以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流苏试着想象她是第一次看见她四嫂。她猛然叫道:“还是那样的好,初次瞧见,再坏些,再脏些,是你外面的人,你外面的东西。你若是混在那里头长大了,你怎么分得清,哪一部分是他们,哪一部分是你自己?”
      王小波曾说张的小说属于幽闭型小说,评价是苛刻的,也是到位的。但个人面对社会是这么的脆弱,不幽闭又如何?
  •      个人以为,这小说写的最好的地方是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句话看的让人豁然开朗。是一个城市的塌陷,成就了那一对恋人的爱情。
  •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小说,为里面的人物所惋惜.曹七巧,看似一个很封建社会的人,感觉有些变态.竟然和自己的儿媳妇争夺儿子.为了缠住自己的女儿,让女儿和儿子都吸大烟.
       不过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人物刻画的真的很淋漓.
  •   旧书翻新
  •   记得亦舒在《喜宝》里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要很多很多爱情,如果没有爱情,我想要健康;如果没有健康,那么,我就要很多很多钱。
    ——应该是:
    最希望要的是爱,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爱,钱也是好的。如果没有钱,至少我还有健康。
  •   对,看的痛心,却是不能控制的依旧要看
  •   爱的现实,却又不能掌控的现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