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荡的十年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俄] 雷日科夫  页数:604  字数:426000  译者:王攀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尼·雷日科夫曾直接参与戈尔乔夫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后因在改革方针上同戈尔巴乔夫发生分歧,于1991年1月“退休”。 
苏联的剧变和解体始终折磨着尼·雷日科夫。他在这部书中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向世人披露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经过,同时对原来的体制进行了认真的、冷静的分析和反思,对当前俄罗斯的形势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作者简介

尼·雷日科夫,1929年生于苏联顿涅茨克州,毕业于克拉马托尔工学院。1982-1985年任苏共中央经济部长。1985年9月至1991年1月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统委员会成员。曾任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

书籍目录

致读者序第一章	憋闷第二章	开端第三章	昏暗之年第四章	终于有了名分第五章	禁酒运动第六章	政府的最初措施第七章	关于党第八章	我不认为自己的党有罪!第九章	切尔诺贝利悲剧第十章	大踏步前进第十一章	祸不单行第十二章	经济问题堆积如山第十三章	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第十四章	公开性的考验第十五章	道德与政治第十六章	关于政权的思考第十七章	啊,时代!啊,道德!第十八章	平地民主义的毒药第十九章	通往市场之路第二十章	恶性循环第二十一章	“休克疗法”的破产第二十二章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第二十三章	人民政权的终结第二十四章	摆脱困难有出路!第二十五章	最后,谈谈爱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首先必须活下去。    必须闯过心肌梗塞这一关,必须活下去。第一步哪怕是战胜虚弱无力,恢复知觉也好。我躺在病床上:右手扎着输液的针头,左手也绑着一种叫不出名的“可爱的东西”,头都不能抬一下。只能老老实实地躺着,完全与世隔绝,就像国家总统后来一再表白的,他在天堂般的福罗斯的处境一样:电话、广播、电视全都哑巴了。而医生护士们仿佛达成了默契,只重复着说:您不能激动,您需要静养。    几个月之后,当我以俄罗斯总统候选人身份,被迫投入快节奏的竞选活动时,某些很讲民主的报纸居然登出了这样的马路奇谈:雷日科夫真的得过心肌梗塞吗?瞧他在电视上的那副精神,每天发表演说,还周游全国呢!甚至还引用几位患过心肌梗塞的病人的来信,愤怒地说:三年前我得了心肌梗塞,至今未愈,而这位……仅仅出于最起码的礼貌才未说出“雷日科夫在装病!”在公开性时代,已无礼貌可言,在许多记者以及不仅是记者看来,公开性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活过来了,痊愈康复并努力忘却疾病,这难道有错吗?为什么要这样搞,问问医生岂不一清二楚。当然,也可以在这里列举我的病历、心电图和化验单,可是,委婉地说,恐怕不是每一位读者都感兴趣。    我只说一点,患病初期的确不妙,不是一般的不妙,甚至有点可怕:这也许是因为,我一辈子除了感冒,还从来没生过病,从未体验过卧病在床的滋味。所以我无条件地听从了医生的吩咐,毫无反抗地同他们达成“默契”,甚至同自己的妻子——我被隔离之后,她就想闯进病房看望,哪怕看10分钟也好,——也不讨论任何严肃的问题。    总之,度过特别严重的最初几天之后,医生们肯定地答复说:再过一个月您就能自己走出医院了。我相信这话。果真,一个月之后,怀着对所有用学识、经验、关怀和人道主义延续我生命的人的难以言状、终生不忘的感激,我出院了。此外,我深信,我之所以能够康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我在乌拉尔机器制造厂极其忙碌、极为美好地度过了极其忙碌、极其美好的四分之一个世纪,该厂锤炼了我强健的体魄,我没有时间生病,也没有学会生病。    本来,不值得为我的病情耗费这许多笔墨,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有人在需要时还不时地端出这道并不新鲜的菜肴。而在我康复的那些日子里,妻子给我往医院带来的是大量友善、感人的信件和电报。写信人分布在苏联各地——有老有少,有熟有生,有城里人,也有乡下人,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接收地址基本一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我珍藏着数千份这样的电报和信件,它们在我一生中大概是最困难的时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我是12月25日夜里住进医院的。过了两个星期,即1991年1月10日,主治医生来到病房,试探性地问道: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来探望您?”    问题提得真有意思!在我的印象中,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还从未如此客气过。    “这不由我做主,”我答道,“您来决定:可以不可以,什么时候可以……”    然而我心里却想:越早越好。我坦诚地认为:即将进行的谈话对他,对我都是不愉快的,却又是不容回避的。    P1-2

编辑推荐

本书是雷日科夫对苏联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回忆和反思,对俄罗斯现状的思考和评述。作者详细介绍了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情况、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经过,阐述了对当前俄罗斯形势的看法以及俄罗斯摆脱危机困境的出路。书中所述观点虽属一家之言,但是对于我们了解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改革的真实内幕、苏联发生剧变乃至解体的原因,了解当前俄罗斯的情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动荡的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无病呻吟,没有正确对待历史
  •   书印刷还可以,送达快速,好。
  •   很可惜,此书婆婆妈妈,啰啰嗦嗦,又臭又长,不知所言。
  •     首先必须活下去。
        必须闯过心肌梗塞这一关,必须活下去。第一步哪怕是战胜虚弱无力,恢复知觉也好。我躺在病床上:右手扎着输液的针头,左手也绑着一种叫不出名的“可爱的东西”,头都不能抬一下。只能老老实实地躺着,完全与世隔绝,就像国家总统后来一再表白的,他在天堂般的福罗斯的处境一样:电话、广播、电视全都哑巴了。而医生护士们仿佛达成了默契,只重复着说:您不能激动,您需要静养。
        几个月之后,当我以俄罗斯总统候选人身份,被迫投入快节奏的竞选活动时,某些很讲民主的报纸居然登出了这样的马路奇谈:雷日科夫真的得过心肌梗塞吗?瞧他在电视上的那副精神,每天发表演说,还周游全国呢!甚至还引用几位患过心肌梗塞的病人的来信,愤怒地说:三年前我得了心肌梗塞,至今未愈,而这位……仅仅出于最起码的礼貌才未说出“雷日科夫在装病!”在公开性时代,已无礼貌可言,在许多记者以及不仅是记者看来,公开性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活过来了,痊愈康复并努力忘却疾病,这难道有错吗?为什么要这样搞,问问医生岂不一清二楚。当然,也可以在这里列举我的病历、心电图和化验单,可是,委婉地说,恐怕不是每一位读者都感兴趣。  我只说一点,患病初期的确不妙,不是一般的不妙,甚至有点可怕:这也许是因为,我一辈子除了感冒,还从来没生过病,从未体验过卧病在床的滋味。所以我无条件地听从了医生的吩咐,毫无反抗地同他们达成“默契”,甚至同自己的妻子——我被隔离之后,她就想闯进病房看望,哪怕看10分钟也好,——也不讨论任何严肃的问题。
        总之,度过特别严重的最初几天之后,医生们肯定地答复说:再过一个月您就能自己走出医院了。我相信这话。果真,一个月之后,怀着对所有用学识、经验、关怀和人道主义延续我生命的人的难以言状、终生不忘的感激,我出院了。此外,我深信,我之所以能够康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我在乌拉尔机器制造厂极其忙碌、极为美好地度过了极其忙碌、极其美好的四分之一个世纪,该厂锤炼了我强健的体魄,我没有时间生病,也没有学会生病。
        本来,不值得为我的病情耗费这许多笔墨,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有人在需要时还不时地端出这道并不新鲜的菜肴。而在我康复的那些日子里,妻子给我往医院带来的是大量友善、感人的信件和电报。写信人分布在苏联各地——有老有少,有熟有生,有城里人,也有乡下人,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接收地址基本一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我珍藏着数千份这样的电报和信件,它们在我一生中大概是最困难的时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我是12月25日夜里住进医院的。过了两个星期,即1991年1月10日,主治医生来到病房,试探性地问道: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来探望您?”
        问题提得真有意思!在我的印象中,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还从未如此客气过。
        “这不由我做主,”我答道,“您来决定:可以不可以,什么时候可以……”
        然而我心里却想:越早越好。我坦诚地认为:即将进行的谈话对他,对我都是不愉快的,却又是不容回避的。
        ……
  •     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厚厚一本书,写了苏联崩溃前后的许多情节和他的作为,这是非熟悉或研究这段历史的人所能辨别和分清是非的。但是从中也多少可以看到苏联的崩溃来龙去脉的一斑。
       苏联革命胜利后,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特别是在经济上。这是苏联有力量打胜法西斯战争,并成为与美国并立的超级大国。但是由于情况发展,原有的各种机制已完全不适应,特别是在经济上处于停滞状态。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安德罗波夫曾试图进行经济改革,但他很快去世。真正开始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讨论改革,提出七条原则。第一条是“改革,就是彻底克服停滞状态,打碎阻碍机制,建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但最后一条决定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展示我国社会制度在所有关键领域——经济、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特点”。(153-54页)
       这不可避免地使人认为过去的一切是不人道的,把改革目标由经济转向政治。于是提出了“全面民主化”。“由于改革提出了还我们的社会以真正的社会主义面貌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家的全面民主化”。(401页)“坚持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上所必须的东西,在其第二阶段成为不可接受的东西了。正是在这个阶段上,我们的社会主义没有完成好它的主要任务——使社会全面民主化”。“由‘国家’社会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过度是整个改革的基础”。(302-303页)
       当时苏联的政治民主情况如何呢?作者说,“我们非常清楚,经济管理的职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党的各级领导手中。而大权在握的党——指党的领袖们——对国内发生的一切并不承担责任。”“最高苏维埃和各级苏维埃往往只是通过党的机构事先准备好的决议案,或是执行权力机关的决议案,但仍须得到党的领导人赞同。”(402页)
       这种情况当然是严重的。但是应当分清楚这是根本不民主,还是在实行民主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是党政不分的问题。什么是全面民主化没有明确这个问题。而所谓全面民主化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根本不明不白的。
       为了全面民主化,实行无条件无界限的公开性,这引起了思想的大大混乱。“公开性在社会上可以取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直接取决于谁掌握实行公开性的工具,首先是电视、广播、报刊。掌握在正派人的手里 ,公开性就成为一把治病救人的手术刀,切除社会机体上僵死的或发生病变的组织……掌握在罪恶的、无耻之徒的手里,它会变成一根大棒,对周围的一切,不论好坏,不分先进落后,只知一味地破坏和扼杀。”(246页)“公开性也可能成为煤气,不仅能够不声不响地迅速毒化个人的理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毒化社会意识。破坏势力无须花多大力气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把新闻媒体抓到手里,制造一种思想上和道德上可以肆意妄为的气氛,打着多元化、公开性、言论自由等幌子,用一连串肮脏的谎言,恬不知耻的欺骗和实际上拙劣的蛊惑来诋毁我们的国家”。“他们把苏联时期说得漆黑一团,把它描述成‘极权主义时期’”。(302页)“有人用各种借口把侵略者与他的牺牲品,战胜者和战败者、斯大林和希特勒、苏联和法西斯德国相提并论”。(434页)如果有人加以揭露和批评时,“立刻宣布为保守派、顽固派”。(314页)
       苏联共产党成了集中攻击的对象。1998年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也就是剥夺苏联共产党的执政权。1989年12月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取消关于党在社会和国家中领导地位作用的宪法第6条(275页)
       同时,以叶利钦为首的一伙发动俄罗斯独立,“我们坚持享有完全的独立的权利和高度的国家主权”。(362页)
       在经济上,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提出了实行过渡到市场经济的500天计划(也就是休克疗法)。(358页)
       于是“不断加剧的政治混乱对经济产生了致命影响,而经济恶化,又加速了国内的破坏过程”。(380页)
       “改革是由苏共领导、由苏联国家机构开始的。改革追求的目标正如那时所说的,是将现实社会主义改革成为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逐渐出现这种情况:一部分改革者仍然信仰社会主义,而另一部分人则接受了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382页)
       戈尔巴乔夫一伙对发生种种严重问题,不加制止反对,而是一味迁就妥协。这也不奇怪,这把火原来是他们放的,自然不会去灭,而是任凭蔓延燎原。
       1990年俄罗斯议会通过决定要求苏联政府辞职。(297页)“1991年12月,在靠近波兰的密林中,一个统一的国家被毁灭。”“在同一个月中叶利钦领导的联邦最高苏维埃解散了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420页)
       苏联终于崩溃瓦解。
       殷鉴不远。我国今天不是也有那么一些人,完全否定过去革命建设的成就,把一切说得一团漆黑,要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民主社会主义,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与葬送苏联的一些情节非常相似吗!
      
  •     一本好的回忆录,不仅可以使人赏心悦目,激起对往昔生活的无限追忆,而且可以使人浮想联翩,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沉浮变幻。可以说,尼·雷日科夫的回忆录《大动荡的十年》1就是一本促人思考、给人以启迪的好书。雷日科夫最初是把这本书完全当作个人回忆录来写的。随着写作的深入,作者对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过去的十年“是巨大的精神升华和深刻的历史悲剧的十年”。作为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作者以个人的亲身经 历,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改革进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回忆、思考和总结,为人们深入了解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社会政治内幕、苏联剧变以及苏共解体的原因,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全书共25章,42万字。
        雷日科夫在致读者中写道:20世纪“是一个伟大、残酷和血腥的世纪。对俄罗斯来说,这也是一个严酷的世纪:它经历了三次革命;它经受三次灾难深重的战争——夺去数千万同胞生命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国内战争;它曾经历导致社会制度发展根本性变革的几次难以置信的试验;不久前尚是统一强 大的多民族国家——一个举世瞩目,数十年几十亿人所向往的国家被解体”。雷日科夫曾对苏联解体痛心疾首,对苏联共产党有深厚的眷恋之情。他认为,苏联共产党的英勇之处在于,它在特定的历史形势下担负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同时领导人民把苏联建成了一个伟大的强国。苏联共产党的悲剧在于,它未能及时觉察那些早已飘然而至却又无法回避的变革,结果被社会孤立起来。
      
        雷日科夫在书中还专门谈到了公开性问题。他认为,公开性作为民主的一个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特征,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实行它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但是,正如改革实践所证明的那样,公开性 在社会上可以取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直接取决于谁掌握实行公开性的工具,首先是电视、广播、报刊。掌握在诚实正派人的手里,公开性就变成一把治病救人的手术刀,切除社会机体上僵死的或发生病变的组织,给新的健康的部分以发展的空间;掌握在罪恶的、无耻之徒的手里,它会变成一根大棒,对周围的一切,不论好坏,只知道一味地破坏和扼杀。与此同时,公开性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借助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动摇甚至摧垮了官方的意识形态。尽管这种意识形态有其逻辑性、严谨性及普遍 性,但它也有致命的弱点,即日益严重的教条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时的或者片面的和不总是客观的事实为基础的,其根本的缺陷是:理论基础发展滞后,脱离人类生活的新时代,尤其是脱离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代实践与客观需要。
      
        雷日科夫在书中曾多次对戈尔巴乔夫进行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戈尔巴乔夫“是一个权力欲者,他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当领袖而不管其是否具有当领袖的素质。而且,作为一个自命不凡的狂人,他自信具有当领袖的才干”。当时,随着国内局势的逐步失控,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他作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 的权势已去,作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影响力也急剧下降,因而听信一些人的怂恿,主张在苏联实行总统制。然而,当国家处于转型的过渡期,对执行权力机关进行任何轻率、粗暴的改变都是特别危险的。后来苏联政治失控、经济混乱的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只能说 房子应该从房顶开始拆,而不是从房梁开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