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陈清华  页数:221  字数:2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最近几年,“国学”忽然热了起来,这不能不说和“读经运动”于丹解读《论语》有关。国学热之后,很多报纸、电视台都开办了国学讲坛,主持人在介绍嘉宾的时候,最喜欢送的高帽子便是“国学大师”,这是“国学大师”某某某。“国学大师”的帽子漫天飞,张岂之先生曾经抛出一个观点:一个笼统的国学大师在1927年以后已经不存在了。因为1927年王国维先生自沉于昆明湖以后,由于学科的分类,从此中国没有再产生国学大师,产生的只是中国文学史专家、中国思想史专家或者是中国哲学史专家、中国美术史专家,等等。但是,什么叫“国学”?公众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按照张岂之教授的说法,“国学”本义是指在西周时期,没有私人讲学的背景下由政府来进行办学的机构,就叫做官学,也称之为国学,距离现在已经三千多年了。第二层含义,就是19世纪西学东渐,当时中国有些学者们为了区别中国本土的学问和西方传来的科学技术,就称本土的学问为“国学”。到20世纪初,有些学者提倡“整理国故”,用科学的方法来整理我们民族留下来的丰富的遗产。清华大学1925年到1929年,这四年期间办了一个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在开学典礼上解释:“国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全体。”

内容概要

  孔子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围绕类似问题,作者依据《论语》原文同时又跳出原文,通过丰富的历史掌故来解读孔子,通过广为人知的成语来诠释《论语》,让人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告诉人们幸福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孝敬之道、教书育人之道,等等。本书是安抚现代人浮躁心灵的文化读本,是启迪心智的生活导读手册。

作者简介

陈清华,网名西门杏庵,现供职于《南国都市报》,系评论版编辑、评论员。先后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授课。现为海南师范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海南分会会员,专栏作家,“南方百家讲坛”主讲人,南海网特约评论员。有小说、散文、随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
自序
第一章 孔子其人
 1 孔子当过吹鼓手,替人办丧事
 2 孔子其实很可爱
 3 子见南子——孔子的那点糗事
 4 孔子自嘲:我是像一条丧家狗啊
 5 其道可敬,其人可亲
第二章 《论语》中的成语
 1 教育学习篇 
 2 处世做人篇 
 3 心灵家园篇
 4 自我超越篇
 5 交际礼仪篇
 6 生活启示篇
 7 乐在其中篇
附录
 孔子家世
 孔子年谱
 《论语》原文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孔子其人1、孔子当过吹鼓手,替人办丧事我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批孔。那个时候,大家都叫孔子为“孔老二”。大概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二的缘故吧。没想到,近几年忽然“国学热”,书店的畅销书柜上赫然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读孔心得。据说,有饭店的厨师不炒菜了,改行写国学心得书去了。孔子再次走红,全国性的祭孔、国外开设孔子学院、各地纷纷出现各种名目的孔子学校,某地的高考状元也郑重其事地去当地孔庙朝拜孔子,就连小巷的私立幼儿园里也标榜教孩子读经书,背“子日”。孔子突然被人们当成了医治各种社会疾病的良药,凡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想“问道”于孔子,就连有的监狱也专门设立孔子讲堂,想要用儒学来感化服刑犯。“孔子”这服药仿佛可以包治百病了,我不由想到旧社会江湖上那些卖野药的,当众吹嘘自己的药是“大力丸”,可以强身健体、包治百病。孔子成了他们骗人的招牌、促销的手段,这哪里是爱孔子?分明是别有用心嘛。那么真实的孔子到底是什么样呢?《史记·孔子世家》里,对孔子的生平有详细的记载。从司马迁的安排可以看出孔子的历史地位。《史记》中的“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却被列人世家,为什么呢?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之后,专心培养、教育后一代,各国的精英分子多是孔子培养的,孔子做的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他的言行思想也必将影响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四十岁以后,孔子在一棵杏树下面讲学。孔子之前,中国的教育是在官府里面进行的,孔子之后才有了民间私家讲学之风。孔子是第一个在民间私人讲学的老师,是第一个平民教育家。所以孔子的封号叫“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圣人”,“大成”是说孔子的学问,“至圣”说他的为人和功劳,“先师”就是第一位私立学校的老师,“文宣王”是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宣导者。当时各地、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来求学,孔子怎么收学费的呢?任何人只要拿十根腊肉,都可以来上学。在《论语·述而》里面有记载。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散布在各个诸侯国,成为各国的精英,也有成为集团公司老总的,比如说子贡。孔子在当时不仅仅学问最大,而且也是精英们的精神领袖。孔子的家世很可怜,很令人同情。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追叙自己一生为学历程,等于给学生讲述了自己一生艰苦奋斗的经历。他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学生一般都比他小四十岁左右。这就是相当于现在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教授,在课堂给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孩子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很亲切,很真诚。孔子的“祖国”是宋国,他的祖先是宋国的大贵族孔防叔,大约在孔子前几世没落了,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后来因为宋国发生内乱,家财自然守不住了,活命要紧。全家移居鲁国。他在二十岁和二十一岁时先后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管理畜牧)。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十五岁时就“志于学”。他很虚心,也善于向他人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好学,他的知识很渊博,所以人们称赞他“博学”。这为他日后创立儒家学派,开办教育,广收学徒,打下了坚实基础。孔子的老妈是颜氏。老爸是孔纥,又名叔梁纥,是鲁国的武士,做过地方上的小官,其地位已不及先辈显贵,家族已经衰落。孔子身上有贵族血统,但到他懂事的时候,孔家已经衰败,家境已经很不好了。孔子出生时,老爸叔梁纥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三年后,父亲便去世,此后,孔母颜氏便携子移居曲阜阙里,过着艰难生活。孔子后来回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家境贫寒,孔子十五岁就四处拜师,立志学习文化,多年下来,积累了很多人情世故,懂得了以德为本,以诗为用;到十七岁,就由于“年少好礼”,被鲁大夫视为特别有发展前途的有为青年;三十岁就“立”于礼了。四十岁的时候,人生的很多困惑都解开了;五十岁就能知天命了,懂得顺应天道行事了;六十岁的时候耳顺了;七十岁就从心所欲,做事恰如其分了。快到五十岁的时候,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也就是地方的行政长官;第三年升为司空,相当于工程建筑部部长;第四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当上了鲁国大司寇,相当今天的司法部长吧,并且代行鲁相职务。这是孔子一生当过最大的官了-摄行鲁相,也就是代理总理,但也仅仅三个月,就被季氏等人撵下台了。被罢官之后,鲁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五十四岁的孔子遭排挤,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带着弟子,向各国的公卿大夫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向各个诸侯王宣讲他的政治思想,但都未见用。孔子先到齐国,受到排斥,到了宋国、卫国,曾被驱赶,到了陈国、蔡国,遭遇穷困。就这样,整整奔波了十四年,一直到六十八岁,又回到鲁国。鲁国君王还是善待他。孔子六十八岁开始著书立说,编订六经。鲁国君王把他当夫子,一直善待他,有一次鲁君还与他一起乘车去周都。这时孔子可能已经五十多岁。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许多人以为只有儒家讲仁义,道家都是出世的,其实不然。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还自称“仁人”。我们现在有句俗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有才能的人、有势力的人,经常损害别人的利益,最终必遭危害,这就是老子说的柔弱胜刚强的意思。孔子四海为家,颠簸一生,不想别人像他那样,所以他的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就是教人如何“安居乐业”。他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就是他的政治理想,就那么简单。2、孔子其实很可爱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他的后裔能够世代享受除秦朝之外历朝政府的尊重,甚至享有专门津贴,两千多年没有间断,这个人就是孔子。孔子创建儒家学说之后,寂寞了数百年,到了汉武帝时代时来运转,得到意想不到的重视,以至于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地步。从汉武帝到康熙,历代帝王给孔子的封号由“文宣王”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先后成为五朝师者至尊,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才是贵族,唯一的贵族,因为他的身份不受朝代更迭的影响。孔的历史地位高到什么程度呢?用他粉丝朱熹的话来形容,叫“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得到如此厚重的待遇,并非因为孔子拥有多么了不起的文治武功,相反,孔子一生很不得志,没当过几年官,所以谈不上什么文治武功,他之所以能够彪炳千秋,在于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建人。孔子被统治者神化了,个中缘由,实在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我有个朋友直言不讳地说,他讨厌孔子,因为孔子言必称君子,动不动就手握竹简,一本正经地板着脸教训人,一副博大精深的模样,不好玩,不幽默,缺乏人性化的表情,没有人情味,就像一尊雕塑。这真是误解,大大的误解。两千年了,我们把一切责任都一相情愿地让孔子背了,他老人家的背都被压成弓形了,他还能有亲和力吗?谁让你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了?谁让你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祖师爷了?有了这些“美誉”,你不背别人还没资格背呢。这其实是个历史的误会。孔子一生重视教化,本来是教化的对象既有老百姓也有高高在上的领导,但到了帝王那里,孔子就成了教化百姓的人,什么“不孝有三”啊,什么“非礼毋听”了,什么“父父子子”了,什么“人不知而不愠”了,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这些本来是孔子教导学生的话,被后人当成语录记下来,成教条了。帝王一看,“子日”弄成教条好啊,老百姓都按孔子说的去做,天下就没人造反了。康熙多聪明啊,读书又多,他就看出了孝顺的妙用,把孝当成了统治的工具。大家都讲孝道,感恩图报不说,待在家人身边,听老人的唠叨,天下自然太平。你想,天下哪有父母鼓动儿子去造反、去“反清复明”的?所以,秦朝之后的历代帝王都拿孔子当牌位,把他老人家当成神供起来。后来的王朝把四书弄成必考科目,通过科举考试,考上举人、进士的,都要去庙里祭孔。据有关史料记载,古时读书人获取“状元”功名后。都要到孔庙大成殿行古礼参拜孔圣、诵读孔圣经典语录、缅怀孔圣训诫等,久而久之,形成传世礼制,称“状元礼”。谁要是在祭拜的过程中开小差,交头接耳,轻者取消录取资格,重者打人大牢。孔子被庄严化,被当神供了起来,一个原本有血有肉的老人愣是被变成了僵硬的泥塑,被架空成一个代替统治者训导老百姓的老夫子,成了,一个再也无法亲近的人。孔子给老百姓的印象,无血无肉,无喜无悲,不像一个有七情六欲的血性男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这些都是统治者封的,真实的孔子不是这样!论语里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孔子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形象是闲适、洒脱,又温文尔雅。他的弟子用五个字来概括老师-“温良恭俭让”。孔子还很仗义,他的朋友死了,没有钱下葬,孔子马上说“于我殡”,意思是他没有亲人了,我来给他办理后事。孔子还有非常孩子气的一面。孔子常问弟子们,你们觉得我怎么样;弟子们也问他,你觉得我如何。如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汝),器也。”弟子们各表理想后,也问孔子,你的理想怎样呢?孔子定会老实回答弟子的问题。有一次,子路等四个高材生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不要以为我年龄比你们大几岁,就觉得我了不起,其实我也和你们一样。你们平常总埋怨我不了解你们,现在你们把心里话给我说说吧,就说说自己的人生志向好吗?子路是急性子,脱口而出,说一个中小国家,不管财政多困难,不管遇到什么灾难,交给我子路来管理,保证三年就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他人也都谈了自己的志向,或者说人生理想。唯有曾点在那里埋头弹琴,搞他的音乐,表面上看他没听人讲话,实际上大家说的话他都听到了。孔子问,曾点,你怎么样呢?曾点就说,我的理想和他们三位同学不太一样。我只是想,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农忙也过去了,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快活地唱着歌回家去。这个境界看起来很渺小,志向不够远大,可是,孔子听了之后感叹说,我就希望和你一样!我们俩是一路人。孔子其实很可爱,他就是这么孩子气。他教书并不是总是那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不是这样的,他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还有一次,他把几个得意的学生召在一起,让大家谈谈各自的志向。还是子路先说话,子路说我的志向是有钱大家花,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遗憾;颜回家穷,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等大家都说完了,孔子最后说他自己的志向,他说愿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一手创办的孔子学校里,就他一个老师,不像我们现在,有语文、数学、体育老师,数学老师里面又细分为代数、几何老师。很难说孔子是个语文老师还是个体育老师、数学老师、历史老师、音乐老师,他什么都懂,什么都教。孔子上课的内容很丰富,骑马、射箭、音乐、诗歌、礼仪,都是他一个人教。孔子的知识面很广,他会骑马射箭、又爱诗书礼乐。有人嘲笑他,什么都会而一无所长。他幽默地说,我的专长是什么呢?是射箭呢,还是驾车呢?哎,我还是专长驾车好了。叶公问子路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就说,你怎么不对他说呢,我这个人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儒雅君子孔子看来,仁爱和追求理想都是乐,不是苦,这和西方中古的清教苦行以赎罪截然不同,更合乎人情人性。他说:“仁者忘忧,知者不惑,勇者无惧。”孔子一生为推行仁政而奔波,到各个国家游说,都没有人听他的。他的心其实挺苦,很痛,但他不悲观,他是痛并快乐着。“学海无涯苦作舟”大概是现代学生的感叹,反映了对学习的厌倦,至少不是快乐,否则怎么不说“学海无涯乐作舟”呢?学习本是乐,是考试制度才使它变苦了。论语开篇就是“两乐”,是“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学生肯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编辑推荐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由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剥离帝王罗织的庄严外衣,轻松语言讲述至情至性的智者孔子。一说孔子,有人马上想到那是圣人,高高在上。很严肃的,老是教训人。其实,这是歪曲,是误解。孔子不过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有见地有理想的学者,一个最平凡却又最有理想的老人。孔子不仅不严肃,还很和蔼可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了解圣贤,学习古人之优德
  •     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烂
      
      书读了一些,写的烂的见过,不过还真没见过这么烂的,服了。
      
      今天从书柜拿出一本书,是去年买的,看看已经买了一年了,还没来得及读。一读发现简直了,奉劝大家没看过的就不要看了。
      
      这样的书个人觉得真的没有必要投入时间、金钱来买来一读,不说了!
      
      
  •   这书目前天天在超星首页上挂着,反正是免费书,《庄子为什么这样跩》也是免费的,可以随便翻翻不过脑,当练习阅读速度了
  •   免费还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