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卡伦·荷妮  页数:198  译者:陈收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写这本书时,我心中的目的一直是想给出生活在我们之中的那些病态的人一幅准确的画像,与此相应描述那些在实际生活中驱动他们的那些冲突,他们的焦虑,他们的痛苦以及他们在与他人和自己打交道时所遇到的困境。在这里我并非涉及某一特殊的神经症或几种类型的神经症,而是集中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在我们时代的几乎是所有的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结构上。我把重点放在实际生活中现存的冲突以及神经症患者解决这些冲突的努力上,集中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焦虑,以及他们为对这些焦虑而建立的防御机制上。我将重点放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之上,这

内容概要

本译丛共  18种,精心选取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荷妮和弗罗姆经典之作,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病态心理--大至精神疾患,小至日常笔误、舌误等过失进行了深入的精神分析。

作者简介

卡伦·荷妮,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14年师从亚伯拉罕后,逐渐成为柏林精神分析运动的中坚。希特勒执政后移居美国。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及与阿德勒、沙利文、弗洛姆之间相互影响,逐渐对弗洛伊德学说产生怀疑,并与之决裂。不久,她创办了美国精神分析促进会,并担任主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神经症的文化含义与心理含义
第二章“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的原由
第三章 焦虑
第四章 焦虑与敌视
第五章 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 对关爱的病态需求
第七章 病态关爱需求的更进一步特征
第八章 对求关爱的方法和对拒绝的敏感性
第九章 病态关爱需求中的性欲作用
第十章 对权力、声望及财富的追求
第十一章 病态的竞争
第十二章 逃避竞争
第十三章 病态的罪责感
第十四章 病态受苦的意义
第十五章 文化与神经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华而不实的版本,浪费纸张和银子!
  •   这个太犀利了,我脑子不够用了,看得很慢,有机会还得重读。总之这本书对神经症机制的讨论很细致入微,也能够自圆其说(能自圆其说就行呀,所谓“不存在真理,只有解释”),文笔强悍明快。只是缺乏可操作性,我来说艰涩了些。翻译和印刷都较好,让我有种安全感,不用一边读一边拿笔改错字……
  •   实在是垃圾透了。
  •   她的书,值得 一看,值得多看,有需要的话。
  •   替同学买的,她是心理学专业的,觉得很通俗,也比较实用哈
  •   但她的另外两本更经典:《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我们内心的冲突》。
  •   这书内容挺充实的,也分析了很多。所以我认为不是枕边书的类型,因为要用脑子去看的。我曾经几次漫不经心的看,结果丢失了逻辑还要重新再读。不过,好好理解的话获益匪浅。
  •   每看完,书的质量不错
  •     1.(1)各个文化中神经症的定义有所不同。”现代人类学的功绩之一,就在于不断的重新发现正常人的内涵。”
      (2)超越弗洛伊德对文化因素的忽视。
      (3)“存在着一种一切神经症共同的基本因素,这就是焦虑”
      (4)神经症的描述“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里紊乱”
      2.可以观察到的普遍态度:给予和获得爱的态度(对于爱的强迫渴求);自我评价的态度;自我肯定的态度(抑制倾向);攻击性;性欲
      3.(1)焦虑和恐惧的区分:恐惧是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的恰当反应;焦虑是对危险的不恰当反应,或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
      (2)四种逃避焦虑的方式:把焦虑合理化;否认焦虑;麻醉自己;回避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和处境
      (3)无法发现抑制的表现:抑制作用强大到阻碍我们的愿望和冲动,就不会意识到这种抑制的存在;回避认识抑制的存在(回避现实);受主流文化道德的影响。
      4.(1)敌意被压抑-焦虑-投射,分化(强化),自我辩解
      (2)各种焦虑的可能性:来自内部指向自己;来自内部指向他人;来自外界指向自己;来自外界指向他人。
      (3)对佛洛依德的三点不同看法:弗洛伊德把焦虑解释为性的压抑,只做出了生理学的解释;对性的焦虑取决于时代文化对性的看法;把一切焦虑认定为童年时代。
      5.(1)讨论儿童敌对心理的因素:愿望受挫折;嫉妒心理;无能为力的感觉;恐惧;爱;犯罪感
      (2)基本焦虑和情境神经症:情境神经症容易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性格神经症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3)对抗焦虑的四种方式:爱,顺从,权利,退缩
      6.(1)对爱的病态渴求的心理描述:“我所需要的是如此微乎其微,不过是希望他人应该对我友好,应该给我善意建议,应该同情我这样一个可怜、无害、孤寂的灵魂;我只是希望给别人快乐而不是伤害他人”
      (2)对爱渴望的同时隐藏着敌意,放弃对爱的追求等同于承认自己的恶意
      (3)避免一切自身的正面的情感反应,一方失去自主性。内心坚持认为别人是不友好的
      7.(1)对爱的病态需要的特征:强迫性
      (2)对爱需要的第二个特征:永不知足
      (3)涉及爱的问题的三类神经症病人:渴望爱(对爱永不知足);因为爱受挫而回避一切(爱的需要和一般的贪婪交替发生);对爱的怀疑和嘲讽(只有贪婪)。
      8.(1)冷落感和恼怒感引发的循环:焦虑--对爱的过分需要--不能实现的冷落感--对冷落感的敌意--敌意的压抑--愤怒--焦虑进一步增加。。。
      (2)神经症人决心获得爱的思考方式:收买笼络;乞求怜悯;诉诸公正;威胁恐吓
      9.(1)性行为中的变异行为的表现:从一种性关系中马上跳到另一种中;在没有爱欲关系的人中制造爱欲气氛,无论这些人是否吸引到自身;对性的抑制态度和行为
      (2)性欲对焦虑的缓解类似于过度睡眠和过度饮食对心理问题的缓解
      (3)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不是神经症的根源,是回避焦虑的症状
      10.(1)对权力过分渴求的心理动机:一方面否定自己;另一方面逃避拥有软弱现状的自己。
      敌对的表现:支配别人(隐藏着敌意)
      (2)对名望过分渴求的心理动机:吸引别人注意,得到别人崇拜。这一心理状态不代表“自恋”而是“恢复被压碎了的自尊心”
      敌对的表现:侮辱别人(其中隐藏着崇拜的矛盾心理)
      (3)对财富的病态渴求:对贫穷潦倒,寄人篱下的恐惧
      敌对的表现:剥削别人(伴随着羡慕和嫉妒)
      11.(1)病态竞争的三个重要特征:不断的病态对比(事实上不可能成为竞争对手);不可能实现的巨大野心;竞争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希望别人失败的心理大于自己取得成功)
      (2)病态竞争在恋爱关系两性关系的体现:交往的实质在于侮辱他人(男性通过性交来贬低女性,当和优越的一方发生关系,会为对方感到羞耻;女性预先想到他人的侮辱而对男性产生敌意)
      (3)掩盖侮辱他人的冲动两种途径:借崇拜赞美来掩盖;通过怀疑使冲动理智化
      12.(1)逃避竞争的心理原因:害怕对野心的冷酷无情的追求会遭受同样的报复(追求自己和渴望被爱的矛盾);害怕的是别人知道他以某种方式显示了与别人的竞争
      (2)逃避成功,“自贱作用”(实质上体现了自己的目标值遥不可攀和野心的巨大)
      13.(1)表面的犯罪感体现了焦虑或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犯罪感并不是怕遭反感恐惧的原因,而是这一现象的结果”
      (2)“人格中病态的那部分的不真实,造成对怕遭人反感的恐惧;害怕别人发现内心的隐秘,正是由于这种不真诚。“
      (3)对抗遭人反感的方式:自我谴责;任何事情做到一概正确;借无知患病无能为力来寻求庇护;认为自己是他人的牺牲品
      14.(1)受苦(自虐)的价值:防御目的;获得东西的手段;表达对他人的谴责
      (2)对超出策略目的的受苦的原因的探索:”以毒攻毒“:“尽管受苦是痛苦的,然而是自己沉浸在极大的痛苦中,却可以起到用鸦片来避免痛苦的目的”
      ”沉溺在不幸的感觉中,减轻了自己的痛苦,甚至觉得愉快。“
      ”这种手段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手段对抗焦虑,并提供潜在的或现实的满足“。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我们精神病学的老师推荐的,但是我在图书馆的时候两次借过这本书,两次都没读。人就是这么贱,非得要买回来才会读完。
      这本书相当详细的阐述了“我们时代的神经性症人格”,霍妮写着本书的时候是1937年,76年之后的今天,她的时代走到了我们面前。在她那个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具有的文化条件,跟我们今天是多么相似!难怪这本书如此经久不衰!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子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情况和别人的情况,直到最后一章之前,我都在想是不是霍妮描述的这些神经症人格是否言过其实了。很多东西不仅是神经症人格有,在我自己身上和许多朋友身上都是相符的,如果据此推论,是否我们整个社会已经都属于病态了。还好最后一章明确解释了。。。正常和疯子属于同一条连续谱。
      这是我读霍妮的第一本书,与荣格的思想比起来,霍妮的分析更具现实具体性,荣格先森更像一位哲学的指引。
  •     很多人对卡伦霍尼都有某种相似的“厌恶”和“抵制”的情绪:这作者怎么说得那么准确、无情、绝望啊?简直诛心之作!其实这正是卡伦霍尼最重要的东西。“厌恶”“恐惧”这样的情绪是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那些“厌恶”“恐惧”是防御机制上的报错系统,能暴露出这个机制上的bug。这是因为那个寄生在“真我”之上的“假我”被揭穿、在崩溃,而我们对“假我”太依赖了,被那个“假我”所操纵和控制的“真我”,如果不经历这样一场暴露,是没法显现出来的。
      
      
      卡伦霍尼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人的“假我”是如何压迫“真我”、让“真我”无法成长的问题,这是神经症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人的成长就是要摆脱“假我”的束缚,让“真我”显现出来,获得自由。每个个体最终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代替。但是如果她再提出一个如何“解决”,那不是从一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又落入另一种束缚吗?那人的“自由”“成长”都无法真正获得。
      
        
      
      鲁迅说过,死不可怕,因为死是每个人都最终要去的地方。他怕的是活着而白白“受苦”。因为“受苦”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卡伦霍尼有相似的核心观点,“受苦”就是一种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施虐”,从而造成生命能量十分可惜的浪费。用鲁迅的话来说,其根源就在于不能“直面人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病态的心理反应,影响到生活本身。
      
      
         
      神经症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人活得不“真”。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书籍,而不是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作者只有权利和资格把可能的问题提出来,却没有权利和资格去空对空地“引导”别人的人生,除非是非常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谈到解决问题的层面去,否则,绝不能泛泛地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思路。每一个人的性格、人格特质,都不一样,面临的具体困境也不一样,所以解决思路也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什么叫“甲之甘饴,乙之砒霜”?人生不是标准化考试,一本书如果向所有读者摆出“标准答案”,那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作者。
        
        
      
      心理学之所以不是心灵鸡汤,就是它并不是在每个时刻都是温情的,有走到很深的痛苦中的阶段。但经历了这个阵痛才能成长。鸡汤是一针镇痛剂、安慰剂,而心理学可能是一台手术。
        
      卡伦霍尼用“真我”和“假我”只是人格结构的描述之一种,像中国人说的“心魔”(这个当然不是严谨的理论哈),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也是跟卡伦霍尼的“真我”、“假我”相对应的。对人格的分析,人格确实有“假”、“面具”的一面,而这一面让人感到僵硬、给人带来心灵的钝痛,感到生命没有出路。种种“不幸福”感,荒诞感都有此生发。
        
      把所有“价值观”都放空,不要让自己去“符合”什么,或者“追随”什么。“价值观”是个空降来的东西,不是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除非它跟你内心的东西合拍,才是真正的“价值”。放空自己以后,才能听见内心或许微弱、但也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声音。
        
  •     这两年,常间歇性地质疑生活,不知道这算不算病。大抵是这期间我长久以来坚持的,努力的,相信的,信仰的都被现实击碎了一地。如果用加缪的话来说,我感觉到了“荒谬”。记得在看加缪的同时,还在看毛姆的《刀锋》。那是去年仲夏时,窗外是白花花灼人的骄阳,我一个人双手捧着书看到结局,热泪盈眶。无疑,毛姆大叔很会讲故事,他总告诫我们要抬头看头上的那轮月亮而忽略脚下下的那枚六便士。只是他却没有说如何用我们的血肉之躯趟过现实的刀锋。正如人们总是教我们要勇敢,不要害怕跌倒,哭也要哭得漂亮,他们却也没有告诉在黑暗的人生甬道里,如何包扎伤口,怎样才能不旧伤复发。
       理想被现实绑架,当你无论如何地努力却总被打倒,希望幻灭,你怎么会不愤怒,随之而来的无力感,你要怎么样找到与外在的调和?生活把我们打碎,让我们不无整,分裂,用什么样的目光去看待那个不完整的自己,被打碎后,用什么方法重组、复原自己。 首先深入心理的底层并找到情绪的根源,才能找到解救自我的途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或者不愿意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又渴望别人了解自己。这种自我的内心探索与解构,这一定不是我一个的独自旅程。
      《我们的神经症人格》是偶然看另外的书评时被链接到的,而最打动的我的是一篇书评的引用的最后一句话“不屈不挠追求的人,就不是不可被救赎的。-----浮士德”。这是一本学术的书,文字严谨、客观、有分寸。喜欢这样的书,即使是小说,我也更倾向于尽可能以局外人的视觉来写作的人,减少主观情感,留有空白,给读者自己主动权。有人看完后说“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对于这句话,个人更喜欢“感同身深”,或者说用“理解”。“慈悲”这个词让人觉得说话人有自我优越感,是带着怜悯的心态在懂得的。而这本书的观点,我认为,霍妮是以平等的理解的角度来看待所谓的“神经症患者。”(注:她对神经症的定义是,神经症乃是一种恐惧,由这种对抗这种恐惧的防御系统,由为了缓和这种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这种恐惧是由每一种文化所引起的,它可能来自至外在的危险,也可能来至于社会关系,如压抑不平,强迫不服,人生挫折所激发起来的仇恨。)看看霍妮的生平就容易理解她的平等角度,她曾一度精神崩溃想要自杀,甚至可以说她不过以病患者自身经历在解读自己。她让你知道,所有不安,焦虑,愤怒,恐惧,自我对抗并非你一人独属,也不只有你一人在其中苦苦挣扎辗转反侧。原谅你的脆弱,你自身的不完整,还有其他的人,你才能走向人生的完满。
  •     人的痛苦之源
      霍妮此书的目的是向社会文化中寻找弥散在绝大部分神经症中间的痛苦之源,然而她的真知灼见却同样适用于我们普通人,和我们普通人的痛苦。这使得此书不仅仅成为一本分析神经症社会根源的好书,更可以视为一本可按图索骥用以解读自身痛苦的宝典。
      霍妮将痛苦的真面目定义为焦虑,自有她的一套理论来支撑。然而是否同样可以将其他情绪——例如匮乏、虚无、有我等——作为痛苦的真面目来建立另一套理论、焦虑本身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无法再分解的基础情绪,却值得商榷。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焦虑感产生于人的匮乏感,或者是一种与无我相对应的我执。同样的,我们知道任何东西都由全子组成,那么焦虑本身是否可以再做深入的分解,隐藏在焦虑情绪之下的根源是什么,也有待于后来者的深入解析。
      但本篇旨不在讲述这本书有多精彩,也不在于标新立异。在读书的过程中,霍妮的见解犹如电光火石,照亮了自己尚在混沌中的一些关于痛苦由来的想法,描述如下。
      世人碌碌,都是为了一个我字。为了“我”的此身欲乐和“我”的永世长存,转而追求名、利。“我”愈膨胀愈大,因此匮乏感时时来袭。匮乏感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之匮乏——生命短暂、所得之匮乏——不敷需用、延续之匮乏——死后无名(死后有名的两个途径:名望和后代)。因此世人无一不在有生之年拼命努力,要赶在死之前尽量延续后代,并积累钱财方便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生存于世,其根本在于“我”之长存。匮乏感产生焦虑感,并经由社会功能变为无数痛苦症状。
      而消除痛苦之道似乎都在若隐若现的指向无我。最简单的睡觉,睡眠中完全没有我的概念,痛苦自然消失了。白日梦时,恍然不知我为何物。酗酒吸毒,飘飘欲仙,这是消除“有我”的途径之一。性爱的高潮,死了也甘心,所以克里希那穆提说“性是忘掉自我的唯一途径”。麻木、装作高兴、自暴自弃、苦行,我已经不是我了。智慧,则直接将消除我执视为灭苦之道。
      然而这也同霍妮的理论一样,是基于所见去理解痛苦,而痛苦本身是否应当用这种方式去解读、是否存在其他方式也同样解读的通,则很难定论。书之在案,冀君评说。
      
  •     心理健康者来到森林,看中了他喜欢的树他才爬上去,他坐在枝杈上远眺,吃树上的浆果,他爱这棵树,他体味到游园的乐趣;神经症患者同样在游园,内心却仿佛被饿狼追赶,他不加选择地仓皇爬上离他最近的一棵树,他在树上发抖,他对树没有感情,一旦此树倒了、朽了,他就无情地换另外一棵树,他要的是逃避焦虑,得到安全。如此我们看到,同样是游园,爬上一棵树,神经症患者完全没有乐趣可言,他好像被上帝诅咒般,表面过着和常人无异的生活,内心却尝不到任何生活的滋味。
      卡伦•霍妮在她的第一部著作中,第一次对神经症与焦虑的联系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人由于内心的冲突引发焦虑,并试图逃避焦虑,神经症即是这种因素所引起的行为和心理异常。而关于焦虑,竟然往往是当事人不能自觉到之事。以至于有的当事人会向心理分析师发问“什么是焦虑?”
      内心的冲突不是在其他的时代,而是在我们的时代特别引人注目地显现出来,以至于心理学被提升到和物理、天文等科学相比肩的高度,主要原因在于在西方文化主导的条件下,传统的宗教中能提供的爱的概念,已经被普遍存在的竞争所取代。世界不再是被爱包裹着的,竞争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竞争代表敌意,它与爱水火不容。然而人作为人,又不能不渴求爱,于是产生了诸多当代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对于母亲,女儿是与之竞争,还是爱她?对于父亲,儿子是与之竞争还是爱他?自弗洛伊德揭示了俄狄浦斯情节以来,家庭中的竞争也浮出水面,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时代,已经没有爱的避风港。
      竞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对日益稀有的爱的渴望也就愈演愈烈。我们这个时代的健康人可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抵抗能力强,对于这种文化冲突,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还有一种是没有敏感到足以意识到这一冲突对自己的影响。神经症患者是人群中较为敏感的一群,他们体察到这一根本冲突并试图回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焦虑,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也因焦虑而扭曲。
      基于这培育神经症患者的沃土一直存在且庞大到让人无处可藏,现代人,都可以比照霍妮的定义,问一问自己:我,是不是神经症患者?
  •     它告诉我们:文化有好坏,文化是活的,这个时代的文化是怎样的。以及,启迪你思考,如何在:1.modernity,2.technology 3.happy中找到平衡?
      
      中国文化为了关系而鞠躬尽瘁。鼓励成功而不鼓励快乐。所以,我猜,每个人也必须想明白,我是要追求我们社会规定的成功,即是去做别人要求的成功的人呢,还是说我要快乐,要做一个忠于自己的人呢?这个社会宽容度目前不大。追求成功,你就是活给别人看并且受累。追求快乐,你就要能受的了跟你不是同类人的口水和眼神。每个人都替自己的利益方说话,你的内心要足够坚定,还要有能力去倾听你的声音才可以找到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我们就在推动文化变革了。当社会更多元,允许各种生活方式的存在,它才是一个进步的社会。
      
      来看看,什么是快乐?
      快乐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愉悦与幸福心理状态的情绪。而且常见的成因包括感到健康、安全、爱情和性快感等等。快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笑。
      “幸福”这一概念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指数考核。将“国民幸福指数”(Gross Domestic Happiness)纳入国家发展指数的考核中。这一概念用以衡量生活质量,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
      
      
      我看少年派,Pi说老虎也是伴我走过生命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文化中看似竞争的关系,如果不被赋予敌意,大家都能以合作的心态考虑:无论竞争的对象是同事,同学,亲人(很多人肯定会觉得奇怪,但其实家庭中的竞争一直都在),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抗击更大的困难-生活,生存的话。如果大家都能明白,人类太渺小,以至于我们必须要争取更多人来对抗生活现实,比如:变化莫测,孤独,丧失等。我们就可以减少敌意。 争取合作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书,朋友,朋友,才是我们的指路人。困难的时候,要争取朋友。绝非树立更多的假想敌。
      
      看了Pi这部今年我最喜欢的电影,我的心愿和目标不是消除恐惧,而是希望自己一年比一年更加懂得安然和所有恐惧相处。他们就像李安勾勒出来的老虎,是让我们警醒的,最后,索性还成为了亲人一般。我相信他的第二个故事。对生活持悲观和现实态度,同时愿意乐观活着的人。因为李安还说了-饿了,甚至可以在老虎嘴里夺食。这位导演是有多看穿生活现实的本质阿。可是,活下去,活下去,是可以选择的。你的故事结尾呢?
  •     同学推荐的。
      
      文风有女性学者的味道。
      
      翻译有点差,很多句子明显还可修改得更好。
      
      例子过于简单,对自省式读者或许无太大助益。
      
      论证也无太多曲折,研究型读者也许难以借鉴。
      
      不过,有些观点与实际经验相反,还算有点启发。
  •     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跋涉,我终于云里雾里地看完了《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应该是我今年看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属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那种。
      
      “神经症”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也许相对陌生,我也已经忘记了神经症的具体定义,但是在生活中,我总能感到一些具体的困扰:
      比如,我在一个会议上,很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我怕别人耻笑我浅薄幼稚;
      别人随口开我一个玩笑、随便调侃几句,我会心里觉得受刺激得不得了;
      不管是体力还是智力上,只要有人优越于我,我就感到受到莫大的威胁,总担心有一天会在他面前颜面扫地,或者遭受侮辱;
      因为害怕遭受失败和侮辱,我小心翼翼地做人,把想法压抑在心里,即使满腔怒火也要强作镇定;
      我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我、嫉妒我、想要陷害于我,而我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或崇敬,但有人当面表扬我时,我只感觉那是一种对我低下智商的同情和鼓励;
      我总拿自己跟别人比,然后觉得自己软弱无比、一无是处。
      再比如,当我所在的小团体撇开我去做什么事,哪怕只是撇下我而一起走出一个门口,我心里都无比难受;
      当朋友的微博得到别人转发和大量评论,我总是失落无比,最后避免发微博,这样就不会遭遇无人评论的痛苦;
      我总觉得朋友们都有很多朋友,而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当朋友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短处时,我心中已经暴跳如雷,表面却装得波澜不惊;
      在与人争论时,我十分害怕处于下风,觉得辩论不过别人,就是弱智的表现,别人的辩驳,只是对我的侮辱和攻击,久而久之,我不敢与任何智力相当或我认为智力超过我的人辩论,只能随声附和;
      我不敢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并且极为热心地想要为他人服务;
      在陌生人面前,我尽量把自己伪装成傻子,避免参与某事、发表看法,以避免暴露我的无知无能,同时希望在人群中得到关注,成为一次团体活动的中心人物,能够显示自己聪明无比,洞悉一切;
      当我无聊时,我什么也不想做,因为什么也不能使我迅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同时因为什么也没做而感到烦躁不安……
      
      这些在卡伦•霍妮看来,都是神经症的表现,而且只是比较浅层次的表现,而且只是某一类表现。
      “神经症”用来形容一种人格,神经症患者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卡伦•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饱受焦虑的困扰,她使用“病态焦虑”这一名词来指称神经症患者,这也是全书的主要议题。
      这种焦虑,不同于简单的周日晚上还没做完周一要交的作业这种简单的焦虑,而是深埋于潜意识中的一种焦虑,卡伦•霍妮把它叫做“基本焦虑”。经过一系列复杂论证,卡伦•霍妮认为这种焦虑是“基本敌意”引起的,“基本敌意”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敌意”。基本敌意催化出基本焦虑,并与基本焦虑互相作用、互相激发。
      我已经忘了卡伦•霍妮是怎么论证这些乱七八糟的名词的。在这本书里,中文的“敌意”似乎不能涵盖卡伦•霍妮所说的“敌意”,她说的“敌意”里面,还包括某种潜意识中的恐惧。病态焦虑,便是对并不存在、或并不那么大的威胁,产生过量的恐惧。
      而人为了摆脱焦虑,会本能地产生某种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纷繁多样,而卡伦•霍妮总结了抑制作用的四种表现:爱、顺从、权力(还是攻击?)、退缩(回避)。反过来,这些表现也可以反映焦虑的存在。
      在一大堆铺垫完成之后,全书进入了最精彩的章节,卡伦•霍妮接下来分析了她认为的两大类基本焦虑——关于爱的焦虑,关于竞争的焦虑。
      不管你认不认同卡伦•霍妮用“焦虑”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但她在这两大块内容中对无数具体事例的分析绝对能让人有所共鸣,而且不能不承认,这种我们隐约感觉到的痛苦和折磨,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卡伦•霍妮分析一种竞争心理:
      神经症患者受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和不区分对象的冲动的驱使,拼命地去诋毁他人。他甚至可能明知他人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实际的伤害,他人的失败甚至可能对自己不利,但他仍然拼命地诋毁他人。他的这种感情可以清晰地描述成这样一种信念——“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而这不过是“只有我才应该取得成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他的这些破坏性冲动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紧张情绪。例如,一个正在写剧本的人,当他听到他的一个朋友也在写剧本时,竟忽然陷入到一种盲目的愤怒中去。
      我们在许多人际关系中,都可以发现这种打垮和挫败他人努力的冲动……
      而同时,卡伦•霍妮分析道,这个人也可能拼命抑制自己的这种破坏性冲动,生怕别人会报复自己。因为害怕别人的嫉妒,他便不敢表现得出类拔萃,因为在他的思维中,别人也和他一样,视他人为潜在的威胁。即使他不攻击别人,也无时无刻处在随时遭受别人攻击的不安全感之中。
      最后,他可能会希望从竞争中退出,以摆脱这种焦虑,并且潜意识中欺骗自己淡泊名利,而他同时又自轻自贱,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深深沉浸在自卑感中,一种无能、懦弱的感觉在折磨着他。同时,他又害怕别人看出他的无能和懦弱,害怕自己因此遭受屈辱。他只好表面上显得谦虚,尽量不和人发生任何争执和矛盾,更不要说和人竞争,但他心底里无法欺骗自己真的与世无争,转而又觉得自己是个虚伪的人。当别人无意中揭穿了他的虚伪,他简直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他没法解决这种痛苦,因为“只有我才应该取得成功”“只有我才应该是最强的”已经根深蒂固地印在他的潜意识之中。在摇摆不定的心理环境下,他反而没法发挥出他应有的潜能,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他就会循环往复地痛苦下去、焦虑下去。这样的人,根本无法真正专心于他野心所指的事业中,他仅有的能量和心智,已经被焦虑和对抗焦虑消磨殆尽。
      
      再比如,卡伦•霍妮分析一个女人对爱的病态需要。一个非常渴望爱的女人,总觉得自己缺乏爱,当她终于与一个男人“相爱”时,她又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或者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爱。在不安全感之中,她总觉得男人已经不爱她了,她深受失去爱的恐惧的折磨。最后,她为了摆脱这种焦虑,终于与男人分手,同时又觉得自己没有人爱,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得不到爱。
      还有一种不分对象,不加选择的爱,体现在我们与朋友的关系中。一个人太需要爱了,他希望得到身边所有人的爱,这导致他总是害怕失去爱,于是,他对别人非常好,甚至牺牲自我,完全为朋友而活,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失去朋友的爱。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的牺牲没能换来朋友同等的爱的来回报,这让他觉得自己得不到爱,觉得朋友都在疏远他。他越是投入,就越是处在得不到爱的痛苦之中,朋友一点点怠慢或是冷漠的举动,在他那里都被无限放大,世界上所有的人,仿佛都成了他的敌人。为了避免痛苦,他索性谁也不爱,可他自己又忍受不了孤独,而更加需要爱,更加害怕自己得不到爱。其实,他意识不到,自己骨子里是一个自私的人,希望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得到爱,他真正爱的,是他自己。在爱这件事情上,神经症患者同在竞争的事情上一样,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无能。
      
      我非常简单粗暴地复述了一下卡伦•霍妮所举的例子中的一小块。而实际上,卡伦•霍妮根据她之前的铺垫——即焦虑、敌意、抑制作用的相互关系,对每一个事例都进行了博大精深、滴水不漏的严谨分析,用心理学中的所谓“动力学原理”进行一步步推导和论证。
      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这种关于爱的焦虑与关于竞争的基本焦虑,往往混杂在一起,让人深受其苦。这种痛苦无法摆脱,使人越陷越深,生活对神经症患者来说,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
      于是,在临近结尾的一章中,卡伦•霍妮专门论述了人的“受虐狂心理”。她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把受虐倾向仅仅停留在性行为的领域,而是解释了,受虐如何成为一种抑制机制作用于焦虑的人。她说:“所有病态的受苦,都是为一种渴望满足的愿望所支配的。”不过,我已经忘记了她的论证过程,实在跟不上她的思路。
      
      最后一章则简洁明晰,具有高度智慧,卡伦•霍妮开始解释这一切的原因,即解释为什么在“我们时代”中、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才会出现如此大量的神经症患者?
      她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把心理现象归结为“口唇欲”“肛门欲”等生理学领域,而是从社会学领域找到解释的通道:
      人作为一种动物,是猴子进化而来,但根本上摆脱不了群居的本能。除去生存的威胁,人类需要相互取暖,缓解虚无的时空中,无时不在的孤独。这种本能,是取消自我的本能。热衷于某个宗教、献身于某项事业、真正献身于家庭,或者干脆睡觉,都是取消自我的表现。人类,这宇宙中微小的尘粒,只有附着于某种“伟大”的事物时,才延伸了自我,摆脱孤独、虚无、渺小、无力的感觉。
      而同时,在“我们的时代”中,个人主义、对自我的肯定与尊重占据了主流文化价值,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这源于经济基础——我们所处的商业社会,它决定了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商业社会强调竞争,这放大或者说催化了人类的另一个本能,便是“敌意”。
      不过,恰恰在这关键的一点上,卡伦•霍妮表示了谦虚,她表示自己不是真正的社会学家,便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不过她的结论倒很能让人信服,那就是——经济领域的竞争意识已经蔓延在整个文化氛围里,包括我们的家庭,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而同时产生的文化产品,便是个人主义,自我被放在绝对的位置上,“自由”成了最大的空头许诺、最可怕的谎言。
      我们文化中的人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生以实现“自我”为己任,社会便是天高地阔的竞技场,每个人是有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的,只要他够努力、够强大。然而,自我实现之路,一旦遭遇挫败,人便会陷入无限的焦虑之中。在我们的文化里,人必须努力竞争以取得成功——成为某个领域里最强的人(名声)或者最有钱的人(金钱)。在这样的竞争文化之下,“成功”被不断地强调和渲染,成功本身超过了一切,急切想要成功的人不仅不能享受任何乐趣,而只能为深深的失败感和无力感所苦恼。他不明白,正因为他太想要成功,而导致了他的焦虑,而焦虑又使得他不可能关注事业本身,使他离成功更加遥远。
      不管我们装得多么翩翩君子,遵守道德,但竞争中的自我是绝对排他的、利己的、自己的胜利是以他人的失败为代价的——这就是敌意。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宗教、族群、祖国、家庭等都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人,只是少数的成功者和多数失败者,自我之上,再无他物。可以想见,这在一个农耕文明中,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人类所不能承受的超大号“自我”,即使家庭也不能成为我们的避风港。从弗洛伊德发现“俄狄浦斯情节”开始,家庭内部的竞争走进心理学家的视野。家庭内部,同样不能避免竞争,——父母之间的竞争、子女之间的竞争、父子之间的竞争、兄弟之间的竞争等等等等,因为家庭同样为大的文化气候所浸染。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教育,说到底,不就是竞争么?“我成为班里面最牛逼的学生”和“我成为社会中最牛逼的人”是同样的意思。
      显然,这样的超大号自我,与人类的本能相违背。因为我们不可能即释放“敌意”,同时又拥有“爱”,我们不可能在紧守“自我”、扩张“自我”的同时,又将自己献给某个更大的事物。实际上,对这样的自我来说,已经没有更大的事物了。
      加上在竞争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中,“爱”的功能,因“爱”来之不易,又被过度标榜和放大,从而更加加重我们关于“爱”的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症患者总是处在由“敌意”引起的“竞争”与“爱”所造成的内心冲突之下,永远不得安生。
      
      按照这样的说法,岂不是我们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要变成神经症患者了?卡伦•霍妮下了个简单的辨别标准:正常人同样会感受到焦虑,但能够自我调适,但是,神经症患者会因为焦虑,而丧失了行动和调节的能力。不过,正常人也完全有可能成为神经症人格。
      在我看来,神经症人格伴随着人的成长,会嵌入完整的人格之中,无法摆脱。而一个有幸成长为人格健全的成年人会,比较不容易陷入神经症人格。
      也就是说,拥有社会地位、事业成就(成功)和爱的成年人,比较不容易受到焦虑的过分伤害。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则更容易发展成神经症人格,这与他没有社会地位、事业成就(成功)和爱,是互为因果的。
      不幸的是,成长之中的人格,无法意识到神经症人格——这个在整体人格之中,随时会扩散的肿瘤。而且在卡伦•霍妮的看法中,神经症患者,即使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病态人格,也仍然无法摆脱焦虑与痛苦。宗教业已式微,家庭也不产生超过自我的意义,族群、民族什么的就更加没有了,没有一处可以安放我们野心勃勃又孤苦伶仃的灵魂!
      那么,已经患有神经症人格的人,是不是只能深陷绝望之中,真的没有办法挽救自己了呢?卡伦•霍妮没有给出解答,而是残酷地、深沉地、一针见血地指出:“神经症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      作为心理学的第三本读物,我觉得这本书读得有点早,读起来很费劲。我看完每一篇章,都会忘掉前面所讲的内容。甚至很多内容都觉得未曾相识。我总是力图回忆前面我看到了什么,事实表明,这种努力很徒然。因此,我建议,和我一样,刚刚朝心理学方向努力,企图迈入门槛的初学者,将这本书放后面去读。
      
       我很同意“花开云影”的观点,这本书是对神经症患者各种症状(人格)的全景观览---如对爱的病态需要,对财富、名望及权力的病态追求,病态竞争及逃避竞争,病态的犯罪感等等。作者卡伦霍尼认为,焦虑是神经症患者产生各种症状的内驱力,焦虑和敌意不可分割纠缠在一起,神经症患者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中使用了一定的抑制机制。举个例子,P72,“对爱的渴望在神经症患者身上是如此常见,如此容易被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发现,以致它可以被看做是标志焦虑存在和表示其大致强度的最可靠的指征。事实上,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总是威胁我们,对我们怀有敌意的世界,而从根本上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那么对爱的追求就显然是寻求任何形式的仁爱、援助或者赞赏的最直接、最合乎逻辑的方式。。。如果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正如他心目中经常想像的那样,那么他要得到爱就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要我大致地说出神经症病人心中的感觉和印象,那就有些类似下面这样的情况:我所需要的是如此微乎其微,不过是希望他人应该对我又好,应该给我以善意得建议,应该同情和理解我这样一个可怜的、无害的、孤寂的灵魂。。。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得敏感、他的潜在的敌意、他得苛刻的要求是如何严重地干扰了他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由于焦虑促使神经症病人要仅仅抓住对方不妨,这种不考虑对方(人格、个性、局限、需要、愿望和发展)的态度,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基本敌意的表现。。。(他们几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缺乏爱的能力)。。。”而神经症患者生活的文化氛围如个人主义、鼓励竞争等也对产生焦虑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感觉到这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自己也有,呵呵,而且有些症状卡伦霍尼描述得是那么确切。所以,我想卡伦霍尼在本书结尾的论述就很重要,对于那么一系列的内心冲突,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之间仅有程度的差别,这些冲突已经成为神经症患者的障碍,而且他也不能应付和积极地解决这些冲突,而正常人则在处理这些内心冲突和焦虑时不致于产生人格的损害。或许呢,我也只是神经症患者庞大队伍中的一名?
      
       在评价这本书时,我认为这本书仅仅描述了一种病态人格,或者透过人格症状找到造成病态的原因,但她没有对改善这种人格的方式方法做出回应。据说在卡伦霍尼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对此有解决。
      
       本来是想将本书重新接着再看一遍,但突然畏难,且觉得不如看其他类似读物,回头再看或许能在不同的高度感悟、理解卡伦霍尼。到时,再来补一篇读后感。
  •      以前并不知道卡伦·霍尼,但出于对译者冯川的信任(冯川在八十年代译介过荣格等心理学家及其著作),买了这本书的译林2011新版,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卡伦·霍尼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美国与今日之中国的文化环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人与人残酷的竞争、人性冷漠与人际关系的极度恶劣、爱的缺失与变异、伦理道德的沦丧(现在被叫做价值多元,事实上与真正的“价值”毫无关系),可以归因为一句话: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性的极大异化。——这就是卡伦·霍尼所说的那个“时代”。
       卡伦·霍尼有着外科医生般的精准、冷静的观察力,剖析出了一幅由于时代原因造就的病态人格全景图,那就是“神经症人格”(neurotic personality),焦虑、敌意、对爱、权力的病态需要、内疚与犯罪感,都是其体现出来的各种症候。
      和所有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著作一样,由于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本书绝无冷冰冰的“技术”气息,可读性很强,即使是毫无心理学基础的人,也能轻松阅读至最后一页。
      
      但需要注意的是,卡伦·霍尼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种个人适应环境的内省方式,而不是转化为对这个世界有所改变的动力,显示出某种被动性。(不过也许自我改变也是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是改变的是“内世界”而不是“外世界”。)与弗洛姆相比,虽然精细绵密不输于前者,但显然前者更恢弘、更富有创造性。
  •     寂寞人人都有,逃避没用,意识欺骗自己只会产生焦虑,能做的应该是积极面对,做自己喜欢的事,勇敢,坚强,不避讳不逃避,用心面对自己,不胡思乱想,不杞人忧天。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尤其是不涉及他人的事情上,冥想,瑜伽而非任由意识、潜意识编制虚伪来让冲动支配自己,没有理智,没有目标,只求别人认同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我无需逃避我对自己需要认同的愿望,这是生而为人的必然,逃避也枉然。
       事实上,我的生活需要什么我比谁都清楚,我不希望过分勉强自己,我想全力以赴地对待事情,神经症也好,正常人也罢,我看书的意义并不在于知道了解自己想了些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在想这些事情,我的无力感、空虚、莫名愤怒从何而来,而爱能带给我什么,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果我的想法充满矛盾,能否调和,我一方面认为自己能力无穷,另一方面认为自己谁都不如,这是为什么,一直抱怨没人爱而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我害怕竞争吗?我自己想干嘛,我这种自我独立性和无力感如何调和,我是要伪装自己还是完全放开自己,放开自己是否意味着自己对自己的欺骗。而这本书本身我又能借鉴多少,是否能带我走出困境。
      
  •     摘抄备用,部分可做心理锂盐用。
      
      神经症病人往往感到他自己就是自己的绊脚石。
      
      存在着一种一切神经症共同的基本因素,这就是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
      
      正常人能够最大限度的抓住和利用他的文化给他提供的种种机会。消极的说,他所遭受的痛苦,不会比生活中他的文化中所不可避免要遭受的痛苦多。相反,神经症病人却不可避免的要比一般人遭受更多的痛苦,他必须为他的防御措施付出一笔高昂的代价。
      
      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拖鞋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该将它叫做神经症。
      
      神经症病人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这种无穷的渴望。更有甚者,在他们对爱的渴望和他们自身感受或给予爱的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内在的不安全感(自卑,不足感)
      
      神经症病人表现出大量的抑制倾向。他们抑制自己表达某种愿望或某种要求,抑制自己作对自己有利的事,抑制自己表达意见,发表批评或命令他人……往往无法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攻击。在明确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方面,也存在着种种抑制倾向,即老是不能做出决定,形成意见,不敢表达哪怕仅仅涉及个人利益的愿望。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是缺乏计划能力,旅行or对未来生活的安排。神经症病人综上让自己毫无主见的随波逐流,即使在诸如职业与婚姻这些重大问题上,也无力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仅仅被一种病态的恐惧所推动。
      
      神经症病人的焦虑涉及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世纪存在的处境,而是他内心所感受到的处境→劝说无用。
      
      不仅可能有焦虑不自知,而且同时还能意识不到这些焦虑乃是我们生活中的决定因素。
      
      通过自身的非理性性质,焦虑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含蓄的告诫——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已经出了问题。但,我们最反感的就是意识到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些态度。
      
      逃避方式:1焦虑合理化。→将焦虑转变为一种合理的恐惧。以为可以既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同时又设法得到只能由这种改变而带来的好处。2否认焦虑。→症状的消失,并不是疾病治愈的充分标志。3麻醉自己。→工作,睡眠,性行为。4回避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和处境。→拖延,回避。→抑制状态(神经性癔病)
      
      首先,我们必须先意识到自己有做某件事情的愿望,然后才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如果有一种抑制作用强大到足以阻碍我们的愿望和冲动,我们也就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种抑制作用的存在。
      
      在我们的内心状态中,我们可能仍然能够做某些事情,然而与这些事情相关的焦虑,却对我们的行动本身发挥着某种影响。→紧张感,疲劳感,衰竭感。一个人可以意识到一种焦虑使他不能以一种满意的方式完成某项使命,或者,他只能隐约的感觉到他不能把某些事情干得很好。
      
      它是使我们无力去做或无力享受某些事情的原因。
      
      危险存于现实,而危险感存于内心,在焦虑的情形中,危险感由内在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什么样的心理环境??
      
      各式各样的敌对冲动,构成了神经症焦虑由以产生的主要根源。
      
      如果敌意受到压抑,人就丝毫想不到他人心中怀有敌意。而愤怒无法消失。
      
      焦虑越是难以忍受,保护手段就越是需要十分彻底。爱,顺从,权力,退缩。爱→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伤害我。顺从→顺从一切人的潜在愿望,避免一切可能招致的敌视。“出于一种大公无私或自我牺牲的理想,这种理想是如此远大,以至于他们完全放弃了个人的愿望。”→如果我放弃了自己,我就不会受到伤害。退缩→窒息一个人的感情需要。其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即使对自己也是如此。
      
      考虑它们的内在强度。它们并不是受希望满足其快乐欲望的本能所推动,而是被一种希望获得安全的需要所推动。
      
      这些片面的追求,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即导致整个人格的萎缩。更常见的是,人们往往并非通过一种方式,而是同时通过集中互不相容的方式,来从一种巨大的 潜在焦虑中获得安全感。
      
      
      对于爱的病态需要。
      
      我们不能把任何一种表现出来的态度,都作为爱的标准。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乃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当然,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过度状况。
      
      一个落在水中奄奄待毙的人,一旦抓住一个游泳者,通常是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者有无能力救他上岸的。
      
      这种不被人爱的信念,极其类似那种不能够去爱的状态。居然会真心爱他,这一点完全超过了他的想象。神经症病人在开始意识到有人正在给他真正的爱时,往往可能产生一种极大的恐惧感。→一个人因饥饿而寻求食物,而一旦食物到手却并不敢吃,因为害怕它可能有毒。
      
      ①焦虑→丧失自发性和灵活性→进食是为了享受美食还是饿得半死胡乱充饥且不惜任何代价→过高评价被人喜爱的实际意义→重要性的悖论→正常孩子不需要不断的证明这点。通常,吃只不过是满足贪婪干的最佳手段——不管这种贪婪感的来源是什么(口欲期)②不被人爱的感觉③不能相信任何爱的状态⑤针对一切人的敌意。
      
      第三种类型:他们可能对爱持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而宁愿实现他们那些实际的愿望,如物质上的帮助具体的建议和告诫,以及肉体上的满足。只有当他们的大部分焦虑都已经消除之后,他们才可能追求和欣赏爱。主要表现乃是嫉妒和要求对方无条件的爱。
      
      对冷落的恐惧如果剧烈发展,就可能导致人避免把自己暴露在任何可能发生的冷落和否认中。这种逃避行为的范围,可以从香烟而不敢要火柴,一直到不敢去找工作。→对冷落的恐惧就成了获得爱的愿望的一个严重障碍。由冷落感激起的敌意,必然会使焦虑变得更加尖锐甚至更加强烈。
      
      由于他们过分庞大的野心使他们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空想。所以他们根本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很容易心灰意冷,很快就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努力而开始另起炉灶。许多天赋极好的人就这样分散了自己一生的精力。他们的确有在各个领域取得某种成就的巨大潜能,但是由于兴趣太广野心太大,所以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他们都不可能始终如一的追求任何一个目标。这种总是倾向于失望的态度,是这种类型的人为什么不能享受成功欢乐的原因之一。→精神障碍。
      
      神经症病人的内在冲突,一方面来自想要超人一等的,名列前茅的,狂热又不可抗拒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则来自一旦开端良好,进展顺利就必然要起而阻止自己的巨大强迫性。
      
      自我贬低被用来控制野心的程度,以至于我们根据自我贬低倾向凝聚在哪一点上,就可以猜测出一个人的最大野心是什么。
      
      这种自卑感与事实上的缺陷并无任何关系,我们仅仅是把它作为逃避竞争的倾向所产生的结果来加以讨论的。
      
      神经症病人的犯罪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需要使自己受到某种惩罚,以便消除这些犯罪感。
  •     很是偶然知道了这本书
      很是偶然当前正需要这本书
      很是偶然 不对
      很是冲动就整回了这本书
      
      不到五天就看完了
      其中基本是手不离书
      不得不说其中很多精髓都没有领悟透彻
      当然是需要反复读的
      只是大略的吸收了自己需要化解的疑团
      这样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很多人叫我看这本书的时候 别钻牛角尖
      呵呵 其实我觉得还好 大家可以放轻松的
      虽然确实有种拿自己做对照的习惯在里面
      可能心理也会暗示自己
      是不是自己也不正常
      
      没错 其实这么多认为正常的人中
      有几个又是真正心理健康的呢
      也不能失不健康
      但起码都是有些心理上的缺失的
      这是社会 文化的产物
      不能一味的责怪自己吖
      毕竟心是个敏感又脆弱的东西
      
      关于 焦虑 安全感 爱 和 自我泯灭
      这些个东西
      我还没有理顺
      只是暗暗的了解到自己和想要了解的某个人之间的发展缘由
      
      是的
      我就是内心不允许有疑问的人
      我要解开 一定要知道个可信的答案
      
      所以这些事情发生了
      是必然的
      最后结局如何
      我们走着瞧
      当我越来越能理智的分析这段关系
      就证明我越来越脱离其中了
      
      【第一遍读感】
  •   写的好,我也有“把读者脱光了往光天化日下一扔就不管了啊!”的感觉,买的时候打算当做治愈系书籍看的,没想到,看得我更加的纠结,因为句句都在撕毁我心理的外衣,到处中枪,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说的没错,“心理学之所以不是心灵鸡汤,就是它并不是在每个时刻都是温情的,有走到很深的痛苦中的阶段。但经历了这个阵痛才能成长。鸡汤是一针镇痛剂、安慰剂,而心理学可能是一台手术。” 看到你这篇文章觉得好受了些。
  •   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不敢正视自己,无论是为了爱还是某种目的。人们总是在意别人多于自己,就好比总是把责任推给社会。而在意别人的变态表现就是无时无刻的窥私欲,大多数人的生存目的就想书中说的一样是让别人不成功,失败。如果每个人都能自我审视自我反省,我觉得和谐社会就不需要整天喊口号了吧
  •   高三的同学可以把有些思想搬进作文了。
  •   写得好,辛苦了,谢谢!
  •   谢谢你的建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