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语言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美] 埃里希·弗罗姆  页数:193  译者:郭乙瑶,宋晓萍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译18种,精心选取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荷妮和弗罗姆的经典之作,分别从性欲、社会、生活生活、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人的病态心理-大至精神疾患,小至日常笔误、舌误等过失进行 了深入的精神分析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1933年赴美讲学,开设私人诊所。1974年移居瑞士,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1980年卒于瑞士洛迦。
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象证语言的本质梦的性质
第三章 弗洛伊德和荣格
第四章 梦的分析的历史
第五章 释梦的艺术
第六章 神话、童话、仪式和小说中的象证语言

编辑推荐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被遗忘的语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这本书写的 很不错,文章精炼 而内容所叙又正贴合读者心意。顶一个。
  •   似曾相识,在梦里、在童年,还是如白驹过隙,曾经一闪念间,有过一点印象。被遗忘的语言,如果我说,那是被深深埋在心灵之渊的,心灵最直白的表达方式。书中为我们揭示这样的好像“神秘”“神奇”的世界,我有了一种痛的感觉,好像丢了最宝贵的心爱之物;又有一种迷茫,我似乎没有过错,这更让我痛苦了。还能找回“她”吗?去读一读此书,会的,一切都会回来,遗忘的和埋藏的,重温心灵的梦,倾听心里的声音。
  •   给我这样思想怪癖的人一个激励,全新的认识自己
  •   我也觉得很好。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很有深度。翻译者翻得很好阿。
  •   通俗易懂,很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   不错的书,通俗却包含深意。
  •   非常不错,独到、深刻!
  •     在弗洛姆上一部著作《精神分析与宗教》的最后,他对宗教和神话故事中常见的象征性语言,以及精神分析对其的影响有所提及,但并未展开。于是,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就留到了这本《被遗忘的语言》之中。从中也可见弗洛姆思想体系连贯性之一斑。
      
      “被遗忘的语言”指的便是象征性语言,这是一种“人类曾产生的唯一一种普遍语言”。无论是远古时代的神话,流传民间的童话,还是我们每个人所做的梦,均是运用这种象征性语言写成。其区别只在于梦多是个人的偶发性象征,而神话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普遍性象征。理解了这种语言,我们不仅能解读神话蕴含的真正意义,也能更好地倾听自己的内心。只是问题在于象征语言的逻辑与我们日常所用的语言不尽相同,其方式已被现代人所遗忘。为了能够对此有深入剖析,对这种语言的最常见运用形式,也就是梦进行解析是必要的。
      
      既然是“解梦”,那么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两位先行者的理论是不得不提的。可以说,这两人虽都属精神分析学派,但对梦的解读却可谓截然不同。在弗洛伊德眼里,梦就是一个隐晦的流氓,把潜意识里那些被压抑的欲望通过包装、扭曲和重新拼接组成新的内容,以逃避超我的审查机制来满足本我。而荣格却走向另一反面,将梦视为通往集体潜意识,也就是超验智慧的神秘启迪和途径。那么,弗洛姆解梦是什么样的呢?大致说来,可算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理论的调和(弗洛姆不愧是擅长调和的大师,不但调和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连弗洛伊德和荣格也调和了~)。在弗洛姆眼里,梦既可以是非理性欲望的满足,也可以是内在洞察力与智慧的体现;梦可以是魔鬼,也可以是天使。弗洛姆对梦的解读与弗洛伊德之不同,其实从两者对个人自我与社会“超我”关系的阐述中便可见端倪。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代表社会观念的“超我”始终是权威和正当性的体现,其通过惩罚机制来规制本我的反社会本性,使其适应社会。本我的力比多欲望只有通过升华作用来满足才能有利于社会。而做梦,就是通过扭曲方式逃避审查者以满足自我的方式。不过在弗洛姆看来,“超我”代表的权威审查者未必就是正确的。这种社会力量的人格内化一样可以分为“理性权威”和“非理性权威”(一如他之前作品中的划分)。非理性的权威对个人人格发展是有害的,会妨碍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在睡梦中,这种审查力量被削弱,于是我们可以变得更加智慧。一些预见未来的梦,其实正是这种洞察力的体现。这点上,弗洛姆似乎站在荣格一边,不过他并不认为这种洞察智慧是“上帝的声音”(荣格就是这么神叨叨的),而是将其视为我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那种平日里被压抑而无法被倾听的声音。理论对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在我看来,比起弗洛伊德的性恶论,或是荣格的神秘主义倾向,弗洛姆的说法还是更为折中,更能为人所接受一点。
      
      不过,承认梦可以有两面性,也会给解梦带来更大困难。因为你还得先判断一个梦究竟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弗洛姆也说“理解梦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需要知识、天分、实践和耐心。”这可真不是个容易事,我自己接触弗洛伊德理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要真完整解读一个自己的梦也是困难不已。好在虽然天分实践还耐心无法传授,知识还是可以的。本书中也包含了大量梦的解析实例。考虑到弗洛姆本人也是一个有开业多年经验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医师,这并不会让人感到诧异。本书中他所展现的也更多是精神分析医师的一面。书中还包涵了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病例、俄狄浦斯神话的重新解读,以及对民间传说和小说中的象征语言的解析。他对俄狄浦斯情结这一弗洛伊德理论基石的重新诠释,其带有的反抗权威的特色,都是很有意思的。不过,象征性语言的理解是否能够共通,也还是一个问题。我们真能通过精神分析解读远古传说的真正含义吗?至少从我读过的罗伯特·达恩顿的作品来看,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对精神分析家的“横插一脚”似乎并不领情~
      
      但无论如何,本书是富有启迪性的。弗洛姆依旧在提醒我们,必须倾听我们内心真正的声音,而不是被充塞外界的杂音所干扰。我们不能一味服从外界的权威,但也并非一味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唯有追寻生命真正意义者,才能对生命存有信心,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     这册书的副标题是 —— 梦、童话和精神分析导论。
      
      1.梦与神话
      
      开篇弗罗姆就写道,怀疑和惊讶的能力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特性,可是我们现在却越来越丧失了这一智慧的起源。这也许也是我们忽略梦这一巨大宝藏的原因,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的操纵生活的灵活性,在沉睡之际,就会以另一种存在形式苏醒。
      
      梦最大的一个特征是,“它们并不遵循统治我们醒着时的思路的逻辑规律,时空范畴被忽略了。”甚至可以说,梦里的世界是超时空的, 在梦中,我们是创世者,所有限制我们身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能为力的。
      
      但在某种程度上,“梦是如此现时的、真实的经验 ,以至于它确实提出了两个问题:真实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梦见的东西是非真实的,而我们清醒的生活中的经验是真实的。”书中还提及了“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典故。
      
      人类还在幼童蒙昧的时代,就用做“梦”来创造,这样,梦与神话似乎就有了某种相似性。梦与神话都是人重要的心理表达。 这就必然就用到一种语言——象征语言来写作。象征语言可以说是“人类曾产生的唯一一种普遍语言,是一切文化以及整个历史中都相同的语言。”“象征语言的逻辑不是由时空这些范畴来控制,而是由激情和联想来组织。”
      
      
      2.梦的意义
      
      如今看来,对待梦的态度发生深刻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弗洛伊德的作品。他认为,我们可能存在有一种能够刺激我们的行为,然而却又不经常为我们所意识到的本能、感觉和愿望。 这种“无意识”在睡眠中苏醒,并在睡梦中要求欲望的满足。“睡眠状况有一种暧昧的功能。在睡眠中,失去与文化的联系,使我们最好的和最坏的东西突现出来。”
      
      
      因此,“所有的梦都是有意义的和重要的。”我们不会梦到任何对我们心灵生活的无关紧要的表述。这一点上,科学的精神分析与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解梦”还有着不同。在我们古代占梦就有个说法,五种梦是不能占卜的,是无法解释其意义的。但相反可能因为这一“禁忌”,而使我们的“解梦”具有了一定神秘主义的倾向。
      
      《周公解梦》一书中,写道,人在神魂未定时候做的梦,不占;妄虑而做的梦,不占;寤知凶厄的,不占;梦而未终,中途惊醒的,不占;还有梦虽有终始但醒后忘佚大半者,不占。我们认为,梦作为神谕的表达,应该是个有始有终、旨意清楚的“天机”,不应受到扰乱。一直以来,我们似乎更注重在对梦的启示作用的解释上,而现代西方梦的解析很大程度上从一条向内的道路分析做梦的原因。
      
      在梦的领域中,我们打破时间和空间逻辑的法则,只关注我们自己。现实生活中,我们用富于逻辑的“清醒生活”概念来表达感受,比如可以用“似乎就在眼前”来描绘现实中如梦的场景,然而在睡眠状况里,没有“似乎”,人就在眼前。人如此深深沉湎其中又不可自拔地以为梦中的经历就是“真实”本身,甚至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梦中的我们感受更为敏感、行动更为灵活、思考也更加智慧。
      
      在这儿不得不说到一个诸如萨满法师这样的神秘职业,无可否认,世上存在着这样一个原始的宗教信仰的仪式,(许多人萨满在其幼年时候都罹患过精神病症),法师在完成“跳神”仪式之后,常常会出现失语、昏迷、神志恍惚的这么一种半癫狂状态,在这种半迷离的精神状态下,法师们具有了更高的感受力。并通过这种方式感受神意,把它传达给人,以此来完成神与人的交流。正好像,梦做为一门“被遗忘的语言”一样,试图完成我们内心无意识世界与现实意识世界的联接和交流一样。
      
      
      
      3.巴霍芬的神话分析
      
      弗罗姆认为,其实歌德早在其作品预见了巴霍芬的学说。巴霍芬在其《东方及古代西方的神话》中将有关的理论系统化,这一论断在观念史探讨的领域,是可以自圆其说,且是有道理的。或者可以这么说,历史本就无所谓的进步或退化,只是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和道德理念。
      
      
      “巴霍芬指出,父系社会与母系社会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社会及道德理念的差异,而不在于男人与女人社会地位及权力的不同。母系文化的特点是强调血缘关系 ,人类和大地的联系,并被动地接受一切自然现象。相反,父系文化的特点是尊重人为的法律,追求理性思维和改造自然的能力。”142
      
      “母系原则把血缘关系看成是基本的,坚不可摧的纽带,它提倡人人平等以及人的生命和爱的至高无上。父系原则则超越了血缘关系,它强调的是男人和妻子之间的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强调秩序、集权、服从和等级的原则。”152
      
      “巴霍芬认为,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完全是依赖母亲的原则,依赖这一原则,在人类社会早期,每一种美德以及人类存在的高贵品质都得以发展,因为这一原则所遵循的准则是爱、统一和和平。母爱并不仅仅是更温柔,它也更广泛、更普遍……母爱的原则是普遍共存的,而父权制的原理却是有局限性的。”142
      
  •     弗洛伊德用梦,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通向无意识的大门。荣格用幻想,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无意识世界。
      
      梦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说——梦是欲望的满足。
      
      荣格说——梦是一种超验的智慧。
      
      弗洛姆的说——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有意义和重要的表达。
      
      我以为,梦是无意识的语言。我不知道如何具体的通过逻辑,通过推理来阐述我的这个想法,但我先这么定下我的倾向。也许,就是超验的智慧,给我的启示。嘿嘿
      
      谈谈我对梦的理解吧。
      
      梦具有许许多多的功能。我觉得把梦单纯的说是什么,是不怎么能经受考验的。说他是无意识的语言,或说是无意识的表达,还是比较合理的。
      
      这种表达有什么特点呢?梦在理智看来是毫无逻辑,超越时空的。不可控制,不受约束的。
      
      假如我们人格化一下无意识,把它当成另一个人。那么梦就是他的语言。他的逻辑不是用文字,而是图像。他能比我们的意识,意识到更多的东西与细节,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我觉得直觉性思维和感觉性思维的差别就是,一个是用无意识来观察,而一个是用意识。当然,绝对不能把意识和无意识这么分开来看,他们的关系,是密切得不能再密切了。
      
      某种程度上而言,梦的表达是带有夸张色彩的。他可能意识到某些东西,但他的表达是没有“分寸”的。我觉得无意识可能是选择一些最容易得到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有的人才会认为梦是一种象征语言。
      
      梦自然是有含义的,但我们要警惕,不要夸大了梦的含义。我们其实也没什么理由去相信,梦是一种有意义的重要的表达。因为我们连梦产生的机制还不了解。人一般都有矫枉过正的毛病——就像弗洛伊德的“性”偏执。
      
      好像还有什么没有说,理解也和不够清楚透彻。所以说起来也很混乱。先这么写着吧。以后再慢慢补充整理……
      
      (以上全是胡言乱语,现在已经不持有,梦肯定有意义的看法了)
      
  •   写得蛮好的,嘿嘿
  •   没被解释的梦就像没有被启封的信。你还不理解“没有无意义的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