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玛开花的时节

出版时间:2011-2-1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作者:贺捷生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有关这套丛书,向读者交代几句。  十年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邀约我主持编选了一套《艺术家·学者散文随笔丛书》,计六卷。据说,这套丛书销售情况尚可,现已卖脱,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与友谊出版公司协商,取得了这套丛书的版权,再版、重印,并扩展了作者人选;原有文集也对篇目加以调整、增汰,重新定名为《文化人散文随笔丛书》,以全新面貌推出。丛书仍由我主纂,第一批出版十卷。作者为(以齿序):陈从周(已故)、吴冠中、袁鹰、于是之、邵燕祥、贺捷生、肖复兴、徐小斌、铁凝以及在下本人。包括园林艺术家、美术家、话剧表演艺术家、音乐评论家、军旅作家、诗人、编辑家、小说家、影视作家等,老、中成有,男女齐全,行当皆备。总之,是一群文化人。十年前,我在《艺术家·学者散文随笔丛书》“弁言”中说过:这些艺术家、学者,并非仅仅在文章中谈画、论戏、赏乐、论园林……可贵之处在于让我们透过作者笔下斑斓的艺术世界,感受到真诚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验、对文化的坚贞守望。这一作者群中,差不多都有多种散文随笔问世,有些作品可说是已脍炙人口,用不着我以广告式语言在这里饶舌。这一套丛书所收作品,皆为作者精选拔萃之作。  这一套丛书,经与朋友商量,用了这一个平实的、大体与内涵契合并与前一套丛书衔接的书名。我们就是一群文化人嘛。出版社方面曾建议,加一“名”字,称为《文化名人散文随笔丛书》;出版单位从图书市场营销心理学考虑,自有其道理,似乎这样就抬高了这套丛书的身价,这是当下的流行风尚。出版单位有它的苦衷,他们既要为文化传播作奉献,也要赢利啊!本套丛书作者,有些人被作为“大家”,甚至也有人曾被尊呼为“大师”。说是“文化名人”,也无不可。不过,“名人”是读者心目中的认知度,何必“癞蛤蟆爬秤钩——自称自”呢?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版社的美意,我们未予采纳。  “文化人”这一概念,这一称呼,大体上流行于抗日战争时期,特指人文知识分子。在国共两党所辖区域均通行使用。在1938年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郭沫若任厅长的第三厅,聚集了一批著名的进步文化人,有田汉、阳翰笙、洪深、徐悲鸿、冯乃超等,有戏剧家、电影家、画家、文艺家……后来,有一次周恩来对时任政治部部长张治中说:“三厅这批人都是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文化人啊!”(参见《悼念郭沫若》)在1941年中共领导的盐阜抗日民主根据地阜宁,新四军军部驻地停翅港附近的“卖饭曹”村,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将之设为“文化人村”。先后在文化人村生活和经常在这里聚会的,有著名文化人薛暮桥、骆耕漠、钱俊瑞、孙冶方、范长江、夏征农、黄源、李一氓、扬帆、蒋天佐、艾寒松、金人、阿英、贺绿汀、沈其震、孟波、何士德、胡考、赖少其、吕振羽、池宁、高扬、包子静、亚丁、林淡秋等。陈毅将军戎马倥偬中,常在文化人村与诸文友诗歌唱和、黑白对弈、论史之兴废、议抗日之大计。在那蒹葭苍苍的里下河河网地区,在日寇频繁“扫荡”的敌后险恶环境下,大批文化俊彦,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云集于此,实为我家乡盐阜大地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盛事。(参见《阿英日记》《盐城市志》)文化人从来都是运交华盖。“皖南事变”后时局紧张,大后方在渝的文化人纷纷撤离,避居龙云治下的昆明,或转道去缅甸仰光。1943年“整风运动”后的延安文化人,被诫示要“割尾巴”,“脱裤子”,身价大跌。在1943年新四军黄花塘整风中,陈毅则因“在统战工作与知识分子政策上犯右倾错误”而挨批,被逼走延安。(参见《杨尚昆回忆录》、“饶漱石在秦城狱中谈话”)  “文化人”这一概念弃而不用,替以“知识分子”普遍使用,大体上在1955年那场以言治罪、以文治罪、以思想治罪的“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之后。在所谓的“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中,毛御笔新批:“这个反革命派别和地下王国”,“过去说是一批单纯的文化人,不对了”……“文化人”与“反革命”勾连到一起了,可是“知识分子”命运又如何呢?据说,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属于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原罪”天生。在紧接着“反胡风”运动后,一场更大规模、主要以知识分子为整肃对象的反右派运动爆发了。迨至冠以“文化”的“大革命”兴起,文化人、知识分子则陷于地狱般苦海之中,成为“贱民”“臭老九”。称为文化人也罢,知识分子也罢,历经了一个时代的摧残、凌辱、迫害,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遭遇之酷烈,史所罕见。秦始皇、明太祖也瞠乎其后了。文化人、知识分子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中国文化人的浩劫,是人类世界文明史的大悲剧。  作为文化人、知识分子整体,是社会文化物质与精神的载体;而作为知识分子个体,又有着各自的价值选择取向。“知识分子”是个外来词汇,源于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对这个概念解释多种多样。华裔美国学者唐德刚先生就曾撰有万言长文,阐述中、美、俄三国对“知识分子”定义的异同。粗略说来,一种是宽泛的解释,类似我国通行的说法: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另一种是有确定性的界定:这就是知识分子应是具有独立的人格而不依附权势,为文不作媚时语。具有自由思想而不迷信传统与权威。具有道德的勇气和社会良知。心存社稷,对祖国和人民有着历史责任感。面对现实,敢讲真话,揭穿“瞒和骗”而无所忌惧。这种知识分子、文化人的界定,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道德精神有着某种呼应。这正是我们今天文化守望者的价值取向。当然文化人中也有“聪明人”“傻子”和“奴才”,有鲁迅归纳的“帮忙”与“帮闲”文人,这也是一种价值选择取向,奈何不得,强求不得。当下,贪腐丛生、贫富悬殊、公平罔失、诚信泯落、世风不古,人们多么需要这种具有正义、良知、责任的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啊!人们呼唤着这样的文化守望者!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告:对这套丛书将视市场销售情况,若是看好,他们会继续推出第二批、第三批……善哉!我若能为文化守望者略尽绵薄,将是人生快慰之事,是为序。  顾骧 庚寅春日

内容概要

  贺捷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生于名门、长于帅府。她文武兼资,既是一位女将军、军史学家;又是一位文笔优美的作家。她的散文既脉脉温馨又冷峻凝重,既细语低吟又慷慨激越,既婉约雅致又昂扬抗争。全书按内容分为四辑:  “梦回湘西”:讲述个人出生和成长的经历,及贺氏家族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至死不渝的壮举。传奇的经历,,壮烈的英举,撼人心魄。  “寻觅光荣”:再现父亲贺龙、母亲蹇先任等亲友的音容笑貌,以及彼此间的无尽关爱,皆情深意挚。  “美丽行旅”:屐履遍及新疆、丽江、宜都、内蒙古草原等地,追思缅怀,畅想古今,感怀无尽,诗情哲理并茂。  “我心如花”:开国建业、绿色环保、汶川地震、奥运盛会、世博感怀、当今信仰、母爱亲情……家事国事,可谓事事关心,是一位名门之后关于理想、信仰及亲情的思考实录。

作者简介

贺捷生,贺龙之女。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旅作家。1935年11月1日出生(时为红二、六军团二万五千里长征前18天),即在襁褓中随父母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忍受了饥饿寒冷,在胜利的军号声中到达了延安。其父贺龙时任红二军团团长,其母蹇先任是红二军团的政工干部。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到青海民族学院任教,在那里工作了5年多。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后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任军事百科部部长。曾先后在《昆仑》《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还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和长篇人物专访。从1986年起,参与主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历时10多年,这部10卷本、1500万字的军事百科全书陆续出版发行,并获得国家图书最高荣誉奖。

书籍目录

主编者言第一辑 梦回湘西长征:我的生命之歌送无名烈士回家岁月悠悠,山路长长——我与湘西的故事故里桑植帅魂归——写在建军八十二周年的日子深秋第二辑 寻觅光荣归去来兮——献给我的父亲贺龙诞辰一百零八周年母亲的追忆——写在母亲蹇先任百年诞辰之际不去的胡华远行——写在冯牧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一位将军与一首军歌我们叫他老迈伯乐侯宝林第三辑 美丽行旅丽江行宜都感怀叩访大青山——内蒙纪行记住圣地啊,五角大楼拉那提人家美丽的白哈巴第四辑 我心如花谁言寸草心仰望国旗——写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长征:连接历史和未来胜利了,我喜极而泣迷彩绿:为你自豪为你骄傲中国人的微笑守望绿色今天谈信仰为何变得沉甸甸历史把机遇给了番禺《星火燎原》——永远辉煌难忘世博“小白菜”

章节摘录

  二○○八年七月十八日,或许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湘西数千名我们贺氏家族的英烈来说,这是他们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排着浩荡的队伍,从南昌城、从湘西……从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聚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他们扛着血染的战旗,披着褴褛的战袍,带着满面的征尘,相聚在人民凭吊英魂、缅怀历史的这座雄伟的殿堂。  人民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迎归仪式,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的代表和党史研究室、文献办公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及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同志都出席了七月十八日在军事博物馆召开的迎归仪式。  数千名英烈的名字都被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永远的祭奠——追随贺龙元帅为革命牺牲的无名英烈名录》。这些无名英烈从他们光荣牺牲的那天起就一直沉寂着,他们在荒冢、在山冈、在丛林,静听着人民共和国前进发展的足音。然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们,历经数年,几经周折,他们的英名和事迹终于被重新发现。作为对英烈的缅怀,我和我的女儿贺来毅以及在京的贺家后人,把这本英烈名录连同参加南昌起义的数千湘西子弟兵的烈士碑墙一同交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事情过去整整四年了,记得那是二○○四年的八一建军节,我对女儿贺来毅说:“从大革命到全国解放,光是咱们贺家为国捐躯的就有几百人,如果算上远近亲戚就有好几千人啊!”我意在提醒女儿,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英烈,不应忘记历史。  是啊,一个家族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为了一面他们没有见过的五星红旗能飘扬在中国大地上捐出数千条生命,这是一段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往事啊!然而,这些为革命光荣献身的先辈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于何地、死于何方却无人知晓,甚至连姓名也没留下。父亲在世时历来把个人和家族的事看得很淡,他认为为国牺牲是人民革命事业的需要,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上,千万先烈牺牲了,他们有的同样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我们无须再做那光荣的“追寻”。父亲去世后,这便成为一段“封存”的历史。当然,每每想起,这也成为我们作为后辈愧对先烈的心病。  我把这桩心事告诉了女儿,女儿自然有她自己的看法:寻找英烈不是一个家族或后代的私事,那是对我们党的历史负责,否则,作为后辈会愧对历史、愧对英烈。于是,由女儿自费做起,有关贺氏家族英烈们的史料征集工作便从二○○六年开始了。数年间,她和征集小组的同志沿着爷爷的足迹,去南昌、赴湘西,在崇山密林间走访,在瓦砾遍地的旧战场调查,终于将数千名贺氏家室的英烈名单编成一本书,表达了我们这些后辈对英烈的无限缅怀。其间所历艰辛,自然可想而知。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名录。每当我们捧读时,眼前浮现的都是一段段悲壮的往事。什么叫视死如归,什么叫不怕牺牲,什么叫舍生忘死,这些如今在一些当代人听来被当作政治口号的词汇,在先辈英勇牺牲的壮举里都能找到最完整最准确的诠释。信念、理想、奉献,当今已经被当作一种思想层面的政治术语了,然而在先辈们那里却是拼将热血捍卫的旗帜,是无法放弃的人生追求。  父亲在世时常常提及的一些往事时时在我心头萦绕。八十一年前,中国共产党一个密令,父亲便率领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从武汉出发开赴南昌,成为南昌起义的主要骨干力量。这次起义,光湘西子弟就阵亡数千人。此后,革命陷入低潮,中央指示父亲重返湘鄂西,父亲孤身又回到了乡亲们中间,呼啦啦大旗一竖,千千万万的子弟兵又在大旗下再次集结,组成了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红二军团,经历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驰骋沙场的人民军队的中坚力量。  我常常这样想,我的这些湘西父老们,或许他们讲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或许他们对崇高理想、人生信念的词汇还显陌生,但是他们认定了贺龙,认定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大旗,这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旗帜,这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旗帜,所以,宁可掉脑袋也要追随这面旗帜指引的方向,所以,当他们明知许许多多自己熟悉的人已经在南昌起义中牺牲了,他们依然投奔贺龙,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带领人民求解放的队伍。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诞生在长征出发前十八天的我,成为当年在父母亲的襁褓和马背上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小的“战士”,我也由红二方面军的“婴儿”成为一个退伍的老兵。虽年已七十有余,但在我的思想深处,我的耳畔常常浮现的是少儿时听惯的马蹄声声,以及让人心潮澎湃的冲锋号声。自然,更使我思念和缅怀的是那些跟随父亲北战南征的湘西父老乡亲。他们不仅是影响我人生的至爱亲朋,更是让我无限崇敬的英雄。他们如同一尊尊永恒的雕像,存在于我人生的记忆里,耸立在祖国大地的江河湖海之间。  如今,我和我的亲人、后代把这本写有贺氏家族数千名英烈名字的图书赠给军事博物馆收藏,我似乎完成了一桩夙愿——送无名烈士回家。我想我的父亲贺龙如果知道我们倾尽心血找回了曾随他征战的一个个英魂,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如今,人民共和国已进入民族复兴的新时期,我们把先辈的英魂迎进首都,送上革命历史的宏伟殿堂,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目睹祖国的历史巨变。  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我和亲人们特意在写有他们英名的这部书的封面上做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因为这是他们用鲜血织染的理想。在红旗的覆盖下,英雄魂归。亲爱的先辈,你们一路走好!   ……

编辑推荐

  经典的散文随笔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验坚贞的文化守望!  贺捷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旅作家。1935年11月1日出生(时为红二、六军团二万五千里长征前18天),即在襁褓中随父母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忍受了饥饿寒冷,在胜利的军号声中到达了延安。其父贺龙时任红二军团军团长,其母蹇先任是红二军团的政工干部。  贺捷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生于名门、长于帅府。她文武兼资,既是一位女将军、军史学家;又是一位文笔优美的作家。她的散文既脉脉温馨又冷峻凝重,既细语低吟又慷慨激越,既婉约雅致又昂扬抗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索玛开花的时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