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方论衍义

出版时间:1993.9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  作者:(明)赵以德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匮方论衍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赵以德所撰之《金匮方论衍义》三卷,为注释《金匮》之嚆矢,然未有梓本,知之者寡。今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之旧抄本整理出版,以使《金匮》首注得以原文面世;治《金匮》之学者,若能于此书中得启迪之一二,则幸之甚焉。
       赵氏生平,史志略而末详,校刊家则众口纷纭,如周扬俊语焉含混,叶万青,陈文述谓为宋人,陆心源谓是元人,本书则题作明人。本书点校者经反复考证,根据史实,对赵氏生平略作介绍。
       赵以德,名良仁,号云居,浙江浦江人,生于元仁宗延守右二年乙卯(1315年)。幼尝从学于翰林待制柳贯。少试吏宪司,即弃去,于二十八岁时与戴思恭(元礼)同求学于名医朱丹溪门下,学医十年,甚得先生医之橐龠。后至吴中,张士诚起义据吴,良仁挈家归浙,得以再见丹溪,与先生往还论医,精修河洛阴阳、太极气运、修身养性之说,遂得先生真传,治疗多有奇效,名动浙西东。后复来吴,占籍长洲,以高寿终。其子友同,宇彦如,用为《永乐大典》副总裁,又用为纂修。
       《金匮方论衍义》一书,未曾梓行,仅有少量抄本。清初周扬俊苦心搜求二十余载,终未获全璧,因而为之补注,合为《金匮玉函经二注》行世。故赵氏手笔,今皆在《二注》中。是书开《金匮》注疏之滥觞,于仲景立论制方,推阐详明,甚得医圣精义;又揉《内》,《难》精髓于仲景方论之中,熔理法为一炉,合灵肉成一体;更兼采经史,博收诸家——成无己、朱丹溪、刘河问、张子和诸说,凡稍有可释《金匮》之理者,皆信手拈来,以为屯翼。且文笔醇厚,语言流畅,词言简朴,毫无清儒八股气息,谈吐间如同老友促膝,发挥处令人回肠荡气。陆心源谓是书可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相抗卫,言诚不谬矣。
       今虽可于《二注》中得见其文,然其文字已经周扬俊加工改造,其中类似口语之文,多精约为文言字句,读者巳难睹赵氏风貌,甚则问有失其原意之处。本书所据之底本,其内容份量大大超出《二注》中《衍义》部分,尚有大量可纠错补漏之文。据统计,本书较《二注》中《衍义》部分多出一万多字,异文近二千处,倒文一百多处,少字一千多宇。其中,多出文字中有近三十条属整条或整段注文。以上数字,除少数误字和虚词外,均可改、补、删、乙《二注》内容。如卷中水气病篇“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痛。一句注文:
       《二注》作:“阳虽暂得前通,身冷不能即温,斯恶寒也;阴既前通,痛应少愈,然荣气未与卫之阳合,孤阴独至,故痹而不仁。”
       本书作:“阳虽前通,而身冷少除,然卫气末与荣之阴和,孤阳独至,卫气终不充于腠理,故恶寒;阴虽前通,而骨痛少愈,然荣气未与卫之阳合,孤阴独至,终不温分肉,故痹而不仁。”
       两相比较,显系后者生动、详晰、全面。该本具体抄年难以鉴定,据其笔势飘逸,行文洒脱,不避讳字,大量使用俗字等特点推断,其抄写日期当在清代馆阁风、文字狱形成之前,至少在康熙问。据此,有较高版本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