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著名中学文学教育名篇选读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高军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美著名中学文学教育名篇选读》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它不注重传授你多少知识,而是帮助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学会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并且以灵活、有趣的形式进行学习时,你会发现,原来学习语文可以如此轻松!学习语文,对于许多中学生是一大难点。  靠死记硬背,靠题海战术,靠生搬硬套,必将走进学习的死胡同。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故日的珍藏第一课时 冬日漫步(节选)第二课时 里普·范温克尔(节选)第三课时 谈美和谈高位第四课时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五课时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节选)第六课时 野性的呼唤(节选)第二部分 近处的呼喊第一课时 懂事(节选)第二课时 麦田里的守望者(节选)第三课时 宽容(节选)第四课时 美国的悲剧(节选)第五课时 荒原第六课时 一次穿越西班牙的旅行第三部分 个体生活第一课时 威廉·福克纳致母亲的一封信 第二课时 海明威给父母的书信(节选)第三课时 为了我深爱的运动(节选)第四课时 拯救第五课时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棒球运动员 第六课时 在佛罗里达——吸烟有害健康 第四部分 现代社会百态第一课时 人类与计算机第二课时 美国大学生的一个关键时刻第三课时 快餐是垃圾第四课时 如何知道你的孩子上网会遇到危险第五课时 儿童的暴力行为第六课时 美国老年的悲剧第五部分 民主与政治第一课时 《独立宣言》与托马斯·杰斐逊第二课时 我有一个梦想第三课时 我宁愿是黑人也不愿意是女人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故日的珍藏文字的背后新英格兰超验主义与美国散文从清教徒牧师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的《为善散文集》(Essays to Do Good,1710)算起,美国散文创作历经了近300年的历史。在美国散文创作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莫过于以爱默生为首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者的兴起了。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特别是他的演讲,令人感到亲切,富有一种奇异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声音;他的散文在端庄凝重的说教之中每每流溢出特有的富有魅力的睿智、幽默感和文学、哲思的深度来。他的言词文本雄辩有力而辉煌,语调变幻莫测,显示出他的深奥的文学技巧来。1831年爱默生辞去波士顿第二教堂的圣职而到欧洲去旅游。其间,他会见了不少当时的文学名人,诸如英国诗人、散文家瓦特·兰德(WalterSavage Landor),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华兹华斯(Wordsworth)和苏格兰散文家、历史学家卡莱尔(Thomas Carlyle)。特别是他在苏格兰乡间会见了卡莱尔之后,开始了两位文学家的终生友情和通信。当爱默生1837年作《美国学者》演讲时,梭罗正从哈佛大学毕业。现在无法了解梭罗是否亲自聆听过爱默生的演讲,但梭罗一生实践了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中的召唤:更多地关注美国本土,追求美国本土的独创性。对于梭罗,自然是一本教科书,通过自然界发生的事实来理解世界,于是世界便成了一个供人阅读、品味、咀嚼的整体。他希冀过简单的生活。他说,“我之所以走进林间并不是想生活得便宜些或者更昂贵些,而是想以最少的麻烦做些个人想做的事。”因此,他的文字细腻而自然,充满了一个敏感的作家和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对大自然的至诚的感受和感动。超验主义者的贡献就在于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解放了美国思想。他们认为,文学“必须保持与自然最原始的关系”,使美国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从模仿英国及欧洲大陆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场融欧洲与美国思想潮流于一体的思想运动,它催生了美国散文一系列经典之作:《自然》(Nature,1836)、《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1837)、《知识的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 of Intell-ect,1893)、《瓦尔登湖》(Waldon,or Life in the woods,1854)等等。正文冬日漫步(节选)那边有一间樵夫的小屋。主人不在家,我们不妨进去看看,看看他怎么度过冬季漫长的黑夜和短暂而风雪连天的白日。这里的人住在山南的一个山腰里,在这空旷的原野中,那里经常人来客往,算得上是荒凉世界里一个有着文明印记的公众活动场所。去叙利亚和波斯的游客,站在巴尔米拉或海克通帕立斯的废墟面前抚今追昔时,感受大概和我们现在差不多。花草总是在人迹密集的地方生长,这里人来人往,小鸟也在欢唱,花朵已经绽放。铁杉在樵夫的头上低语,山核桃是他的燃料,还有松脂的松根供他点火;樵夫虽然去了远方,可他取水的小溪,还如往常一般在山洼里忙碌地冒着气,那气依旧很稀薄,和空气差不多。屋里有一块平台,上面铺着松枝稻草,是樵夫睡觉的床;还有些破损的餐具,是他饮食时用的。但是这个季节他不在这里,只有去年夏天筑在那里的京燕巢还在木架上。屋子里还有一些柴火的干灰,那是他煮豆的地方,仿佛主人并没有离开多久;在他晚上抽烟的地方,一支缺了咬嘴的烟斗被放在灰里;他可能和他唯一的伙伴(如果他有伙伴的话)聊聊明天的雪会堆多深(外面正飘着大雪),也可能是讨论刚才的怪响是猫头鹰在叫,还是树枝在颤动,或者只是他自己的错觉。夜已经深了,他先到粗壮的烟囱底下察看一番,看看外面的风雪停了没有,却发现仙后座星星的光芒清晰地照在自己身上,于是他很满意地回到干草垛上,舒展四肢,进入梦乡。看,樵夫在家里留下这么多东西,让我们利用这些残痕猜测一下他生活的情况!这儿是一堆木垛,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斧头有多锋利,我们可以根据他劈柴的角度,估计他伐木时站在哪一边;还有,当他把树木砍下来时,身体有没有围着树转,斧头是否换过手。从木头碎片曲折的纹理看,我们大致推测出它倒向哪一边。这么一块小木片,记录了那个樵夫的一生,也记载了世界的历史。这儿有一小片纸,是樵夫包糖或盐用的,要么就是他坐在森林的一段木桩上,用来填塞他的枪膛。我们饶有兴致地从这张纸片上读到许多城市里喋喋不休的闲言碎语,读到大街上和百老汇宽敞明亮的房子,它们正等着人租借——就像这座小屋。小屋朝南的一面,屋檐上的积雪正在融化滴落,树枝上山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靠在门旁边,和煦的阳光照得人真舒服,充满温情。樵夫离开家已经两个季节了,小屋却没有使周围的环境黯然失色。小鸟习惯到这里来安家。如果你追逐很多动物的足迹,你会发现它们大都光顾过这里。人类破坏了自然,可是自然并不计较。伐木声偶尔也还听得到,森林依然乐意而且毫无戒备地帮助斧头制造这种声音。只是这种声音也不常听见了,这里的风景显得更加萧瑟,世界上所有的力量,似乎都在努力把这种声音变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大自然在冬天是一架旧橱柜,各种干枯了的标本按照它们生长的次序,摆设得井井有条。草原和树林成了一座“植物标本馆”。在空气的压力下,树叶和野草保持着完美的形态,不需要用螺丝钉或胶水来固定。巢不用挂在假树梢上,虽然树已经枯萎了,可那毕竟是真树,鸟儿在哪里建的,就还保留在哪里。我们到草木干枯的沼泽地里去看看夏天残留的足迹,看看赤杨、柳树和枫树沐浴了多少温暖的阳光,接受了多少雨露,现在有多高。看看它们的枝条在经历过酷夏后,是否长得又粗又长。过不了多久,这些沉睡的枝条就要茁壮成长,总有一天,它们会高耸入云。有时我们穿越雪地,雪太深了,我们无法找到河的踪迹。走了几十码远,才又看见河。可是它似乎改了道,忽左忽右,让人难以琢磨。河水存冰雪的覆盖下仍然川流不息,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像在打酣。大概河流也会像熊和土拨鼠一样冬眠。夏天气势磅礴的河流,如今难觅其踪,我们试着追寻过去,却见不到河,只有一片冻硬了的冰雪。我们原来以为,到了深冬时候,河水就会断流,连底部都会被冻住,直到春天来临。实际上,水流并没有减弱,只是上面结了一层冰罢了。流入湖泊的上千条溪流,在冬季里仍然生机勃勃。只有少数的水流,由于太贴近地面,源头才会被冻住。但是它们浸入了地下,充溢了大地深处的水库,自然界的源泉埋伏在冰霜下面。夏天溪水上涨,并非只靠融雪填充,割草的人渴了也并不是只喝到融化的雪水。春天泉水解冻,小溪涨水了,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工作被拖延了,水变成不太光滑圆润的冰和雪,尚不及找到它们的平衡状态。冰的另一边,在松林和大雪掩盖的小山里,站着一个钓梭鱼的渔夫,他把鱼线垂在一个静止不动的河湾里,像一个芬兰人那样,把胳膊插在厚厚大衣的口袋中。他的思想静谧,充溢着雪和鱼腥味,仿佛他自己就是一只无鲭鱼,是一只“异类的鱼”,他在冰上,与他冰下的朋友只有几英寸的距离。这个人伫立在那里,不动声色,云和雪包围了他,使他看起来和岸上的树没有什么区别。人若果在这般荒凉的地方,即使有所举动,也是迟缓而简单的。寂静和沉稳是自然界的本性,人身处其中,自然就剔除了城市中浮躁多动的秉性。不要认为这里有了人,就不再荒凉,实际上人像蓝樱鸟和麝鼠一样,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正如早期的航海家指出的那样,生活在努特卡海湾和美洲西北海岸一带的土著居民,全身裹着厚厚的毛皮衣服,从不和陌生人多讲话,除非你用铁棍撬开他的嘴,他才会变得健谈。这里的人,沉默得就和那些土著人差不多,他们与自然界水乳相融,已经扎根于自然,根基比城市里的人牢固得多。走到他面前,问他今天运气怎么样,你会发现他也崇拜着某些无形的东西。你听,他无比虔诚地用手势比划着,谈论着湖里的梭鱼。他与湖岸相连,钓鱼的线把他们连为一体,而且他还记得,他在湖面的冰洞上钓鱼的这个季节,恰是他家菜园子里的豌豆正在茁壮生长的时日。就在我们四处游荡的功夫,天空又变得阴云密布,雪花纷然飘落。雪越下越大,远处的景物渐渐地脱离了我们的视线。雪花光顾了每一棵树和田野,无孔不入,痕迹遍布河边、湖畔、小山和低谷。四足动物都躲藏起来了,小鸟在这平和的时刻里也休息了,周围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比晴朗的日子更加宁静。渐渐地,山坡、灰墙和篱笆、光亮的冰还有枯叶,所有原来没有被白雪覆盖的,现在都被掩盖住了,人和动物的足迹也消失了。大自然轻而易举地就实施了它的魔法,把人类驻留的痕迹擦拭得千干净净。听听荷马的诗:“冬天里,雪花降落,又多又快。风停了,雪下个不停,覆盖了山顶和丘陵,覆盖了长着酸枣树的平原和耕地;在波澜壮阔的海湾海岸边,雪也纷纷地下着,只是雪花落到海里,就被海水悄无声息地融化了。”白雪覆盖了所有的事物,使万物平等,把它们深深地裹在自然的怀抱里;就像漫漫夏季里的植被,爬上庙宇的柱顶,爬上堡垒的角楼,遮住了人类的艺术品。狂风吹过树林,吹得树枝飒飒作响,它在向我们发出警告——该回去了。太阳在狂风暴雪后面悄然西斜,鸟儿寻觅着家园,牛羊也回到圈栏中了。【走进作品】阅读所得:概括作者主要在哪些场所作了逗留,作了哪些联想或思考。核心观点:在梭罗的眼里,大自然和人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阅读理解】作者来到了樵夫的小屋,屋子里有些什么,屋外有些什么,作者为樵夫的夜生活勾勒了怎样的景象,他又是如何推测樵夫的日常生活的?为什么说冬天的大自然是“植物标本馆”?【思考与讨论】扩展阅读: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了解梭罗的湖居生活,这样做的目的,和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看法,和《冬日漫步》中的观点有什么联系。文学聚焦:本文是一篇出色的哲理散文。所谓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用法,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的,寓深刻的哲理于优美的散文之中。分析本文,研究作者是怎样将欲表达的道理贯穿于景色描写之中的。伙伴讨论:梭罗为了体验生活在瓦尔登湖畔搭建木屋,独自生活了两年。和你的同伴讨论一下,对这种“刻意而为”的试验应当如何看待,这样做的利弊是什么?连线生活:梭罗主张应该保持、重建人类和自然的联系,过简单的生活。分析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哪些是梭罗可能推崇的,哪些是梭罗所反对的。在你看来,哪些“非自然”的方式是应该摒弃的,为什么?【点子库】作品与社会:从古老的自然崇拜,到人定胜天的言论,到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收集信息,调查在今世界,各国对这个问题的主流看法是怎样的,一个世纪甚至更久以前又是怎样的,并分析影响人们观念的变迁主要因素是什么。项目调查·走出课堂:世界上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种生物在无声无息地消亡,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来保护濒危生物。选择一种你关心的动/植物,动手为它们制作一个保护小册子(提示:可以介绍它们的基本情况,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状况,突出它们所面临的严峻未来,还可以适当地提出你的保护建议)。如果可能,与有关的保护组织联系,让更多的人读到人的宣传册。第二课时 里普·范温克尔(节选)正文的背后童话故事中的叙事时间  叙事中的时间可能是拖延的、周期性的,或者缺乏动感的。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都有总存在将叙事时间缩短或者拖长的例子。比如,时间可能是完全静止的,例如睡美人的故事。为达到这一效果,夏尔·贝罗(Charles Perrault)只写三言两语就够了:“连火上方挂满松鸡和雉鸡的烤肉叉也睡了,火也同样睡去。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仙女们已经不工作。”时间的相对性也是各国民间故事所钟爱的题材: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旅行,一个人认定只需要几个小时。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故乡已面目全非,因为已经过去了漫长的岁月。比如欧文的《里普·范温克尔》就是这样的主题。当然也有的故事会设计一个小小的道具,让人能够令时间倒流,如J.K罗琳(J.K.Rowling)所写的广受欢迎的《哈里·波特》(Harry Potter)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节。总之,根据叙事的需要,故事完全可以不按“常理”出牌,形成独特的风景。正文里普·范温克尔(节选)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普像往常一样流连在林中,漫步游荡,无意间他爬上了卡茨基尔山的一个山峰。他射猎松鼠,这是他最喜欢的活动。清脆的枪声在幽静的山问回荡。黄昏时分,他气喘吁吁地来到一个小山包上,疲倦地躺下来。这里芳草如茵,坡顶和周围满眼碧绿。从枝叶的空隙向下望去,茂密的森林在低处原野上绵延数英里。气氛磅礴的哈德逊河远远地从脚下平静而庄严地流过,明镜般的河面倒映出紫色的云霞和缓缓移动的帆船,最终流入遥远的山地。另一侧是人迹罕至的深谷,深邃宁静,草木丛生,谷底乱石嶙峋,犬牙交错,落日余晖很难光顾这个山谷。里普面对这番景象,一时间陷入了深思。天色渐渐暗下来,卡茨基尔山长长的影子投射到山谷里。里普发现,等不及他回到村子,天就该黑透了。想到又要忍受范温尔太太的咒骂,他不由发出沉重的叹息。

编辑推荐

《全美著名中学文学教育名篇选读》教您学习不一样的文学教育方式,进行不一样的创造性培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美著名中学文学教育名篇选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