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3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作者:刘渡舟 页数:108 字数:7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伤寒论》学大家刘渡舟教授亲撰。作者对《伤寒论》每章宏纲大旨予以提要钩率,揭其蕴奥,综合探研,纵横联系,不拘一端,使其大法奥义籍此而宣。本书还总结了刘老五十余年运用《伤寒论》之心得与经验,务使伤寒理论与临证经验融汇于一,并贡献刘氏秘方,以资读者借鉴。本书对中医临床治疗颇多启发。
作者简介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生,中医伤寒学家。任中华全国中药学会常务理事;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评议组特约成员;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誉会长;《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名誉主编;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伤寒学说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渡舟于16岁正式拜师学医,先后受业于营口名医王志远、大连名医谢泗泉达7年之久,不惟对《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中医典籍勤学精研,且于后世名家医著多有用心,加之好学敏思,精读深研,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及临床基础。出师后悬壶大连,每以经方起大症沉疴,医名噪起。1945年携眷来京,挂牌行医于钱粮胡同之南花园。1950年考进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深造,学习现代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毕业后分配到天坛华北人民医院工作,未及一年又调到永定门联合诊所,后又转至大红门联合诊所任长。1956年为第一届“西学中”班讲授《伤寒论》部分内容,深入浅出,颇受学员好评,随后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伤寒论》教学工作。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等。1978年晋升为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后又被授予终生教授。历任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书籍目录
辨非论
《伤寒论》——中医之魂
《伤寒论》祖本探源
《伤寒论》的文法举隅
一、宾主假借
二、虚实反正
三、对比发明
从《伤寒论》书名谈起
六经经络学说之我见
《伤寒论》的六经提纲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一、太阳经病
二、阳明经病
三、少阳经病
四、太阳经病
五、少阴经病
六、厥阴经病
六经辨证包括了八纲辨证
一、阴阳
(一)太阳病的阴阳
(二)阳明病的阴阳
(三)少阳病的阴阳
二、表里
(一)太阳病的表里证
(二)阳明病的表里证
(三)少阳病的表里证
(四)太阳病的表里证
(五)少阴病的表里证
(六)厥阴病的表里证
三、寒热
(一)太阳病的寒热证
(二)阳明病的寒热证
(三)少阳病的寒热证
(四)太阳病的寒热证
(五)少阴病的寒热证
(六)厥阴病的寒热证
四、虚实
……
水证论
火证论
附录
作者小传
古今度量衡对照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苓桂术甘汤加减1.本方减白术加杏仁名苓桂杏甘汤用治“水气上冲”,水寒迫使肺之宣降不利,不能通调水道,疏利三焦,而出现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证。1990年,我带研究生在门诊实习,一老媪患心脏病多年,最近续发咳喘,面目浮肿,小便则少。服药虽多,然面肿一直未消、余切其脉弦、视其舌则胖,苔则水滑。此证心阳虚于上,水寒之气得以上冲,凌心则悸,乘肺则咳喘,三焦通调不畅,则小便不利,水气不行,是以面肿。治当温心阳、利肺气,俾三焦通畅,小便一利,则面肿可消。方用茯苓30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患媪见药只四味,面露不信,然服至五剂,小便畅通,诸证皆减,又服五剂面已不肿。2.本方减白术、甘草,加杏仁、苡米名苓桂杏苡汤用治“水心病”兼挟湿浊之邪,水与湿虽不同性,但往往相因而生。其证多以心悸气短,咳嗽多痰,头重如裹,胸满似塞,周身酸楚,不欲饮食,小便不利为其特点。曾治一李姓,为八旬老翁,身体犹健,不需儿女,生活尚能自理。入冬以来,时发胸满,气逆作咳,咳吐白色痰涎较多,周身酸懒,不欲活动。切其脉则弦缓无力,视其舌苔则白腻而厚。余辨为“水心病”而阴霾用事,兼挟水湿之邪为患。湿性黏腻,阻塞气机是以胸满;湿生痰浊,上阻于肺则咳嗽多痰。
编辑推荐
《伤寒论临证指要》是伤寒论现代研究丛刊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