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西藏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作者:米歇尔·泰勒  页数:274  字数:130000  译者:耿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西藏乃至中国的整个藏区,大都处于偏僻的山区,历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元代以来,西方不断派出使节和探险家入藏。自1245年柏朗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入藏,历时近680年的探险史,本书中都作了大致介绍。特别是对于19世纪末以来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20世纪以前,外界对西藏知之甚少,西方世纪尤其如此。所以,本书中所概述的西方人传闻中,尤其是早期游历作品中有大量的道听途说以至以讹传讹。翻译时,其中一些充满谬误的图文均予以保留,旨在说明西方“发现”西藏曲折也算真实的过程。总之,其中的不确、不实之处,请读者诸君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予以明辨。

书籍目录

致谢辞译者的话第一章 所谓“食人生番”、可汗和国王——长老的传说  1、圣·法兰西斯在亚洲的一名信徒  2、赴鞑靼地区的第二个基督徒使团  3、马可·波罗游览“吐蕃州”  4、里波特王国  5、亚洲之梦,曼德维尔的著作第二章 赴喇嘛教地区的基督徒  1、西藏群山中的一名耶酥会士神父  2、在乌思藏王国发生的故事  3、西藏中部地区的事件  4、最早赴拉萨的欧洲人  5、18世纪的藏学家伊波利托·德斯德利  6、西藏传教区的失败第三章 淳朴和诚实的民族  1、进入藏区的一名苏格兰人  2、札什喇嘛的贵客乔治·波格尔  3、双双死亡  4、塞缪尔·忒涅赴札什伦布  5、一首田园诗的尾音第四章 禁地和禁城  1、赴拉萨的医生马吝  2、“善神耶和华”的喇嘛  3、古伯察在圣城遭受的挫折第五章 研究藏学的初级阶段  1、漫游亚洲的人  2、寺院里的山僧  3、搜集经文的布赖恩·霍奇森  4、乔玛的最后漂泊第六章 空旷的地区  1、世界屋脊上的一名法国人  2、吕推的悲惨结局  3、孤独的藏学家  4、试图使西藏接受“上帝归化”的女子  5、安妮·泰勒经受的严重考验第七章 揭开面纱的拉萨  1、一次入侵的序幕  2、入侵青藏高原的远征军  3、古鲁大屠杀  4、江孜包围战  5、揭开面纱的拉萨  6、铁幕再次落下跋尾注释史料来源图版目标与解说译名对照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  本书是一本关于西藏的探险史。西藏,西方人在大发现年代最令人向往的地区。雪域西藏--神秘的高原第一次凸现在世界面前。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惊心动魄的事件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种广阔的地域人文景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现西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发现西藏》这本书实际上是西方人逐步认识西藏的过程,通过西方的探险家、传教士、学者、军队一步步揭开西藏的神秘面纱的过程,但是,尽管随着入藏的先行者们带回越来越多关于西藏的认识,但是,不但没有让西藏的神秘性减弱,反而是一步步的加强。即使最终通过大炮打开圣城,但是,西藏仍然对西方人如迷一般的吸引力。欧洲人对于西藏的最初认识来自蒙古人,13世纪蒙古军队的大肆向西扩张,也使其与欧洲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我们知道藏传佛教对蒙古人有很大的影响,在皇室成员中也盛行藏传佛教,这也使欧洲人通过蒙古人间接的知道了西藏这样一个神秘的所在,不过,这个时候的认识也是道听途说中夹杂着个人的诸多想像,基本上把藏人看成是一个蛮荒的,充满怪诞行为的群体,谓其为:“食人生番”。即使马可•波罗在四川见到了藏人,藏人在其眼中也是可笑、蒙昧的民族,马可•波罗对西藏奇风异俗的介绍,可以说是第一位增加西藏之诱惑力的人。对西方的诱惑力有两个主要的吸引力,一是性吸引力,在他们的描述中,藏人会把自己美丽的少女献给这些外来者;二是其巫术的诱惑力,把巫术描绘成具有具有魔法和奇迹的显现。这个时期,对于西藏过多的想像加上“难能可贵的无知”,把欧洲人对于西藏认识的胃口吊了起来,西藏的神秘感开始萦绕在欧洲人的心中。于是开始了一拨又一拨的人跨域重重阻碍进入西藏探秘。既然藏人在欧洲人心目中是为开化的民族,于是,17世纪传教士先驱们便开始进入这片土地来传播上帝的福音。传教士进入藏地,取得了部分藏人的信任,开始在扎布兰建立了教堂,开始传教,但很快就引起了喇嘛们的不满,基督教与藏传佛教的冲突的结果是教堂被毁坏,传教士也被赶出了藏地,以失败告终。传教士白乃心是第一个像西方人讲述拉萨和达赖喇嘛的人。这一时期西藏对于西方人来说还不是禁地,传教士可以进入并允许居住在拉萨传教,传教士们攻击藏传佛教的教义,再加上失去了蒙古摄政的保护,很快就遭到了喇嘛一方的强烈反对,最终关闭教堂走人。“基督教会被一个干旱内陆地区那很少受洗礼的民族击败了,被一个蒙昧佛教僧侣集团所拒绝,被一批畏怖之神战败”(P57)。这无疑又增加了西藏的神秘性。以商业为目的的团队(来自官方)开始进入西藏,波格尔往西藏的目的是调查统计可以在西藏出售的欧洲或孟加拉产品,以及调查西藏的道路状况和邻近的关系。波格尔进入了日喀则,受到了扎什喇嘛的欢迎,他笔下的西藏是一个充满美丽风情的地方,西藏人也是一个纯朴的民族。波格尔之后,塞缪尔•忒涅进入日喀则,写了大量的游记。他笔下西藏充满了溢美之词,把“其中所有的一切都过分美好得使人颇难以相信”。这又从另外一面增加了西藏的吸引力。1720年,康熙驱走了侵入西藏的准葛尔人,扶持七世达赖喇嘛坐床清政府由此控制了西藏边境,禁止西方人进入西藏。1788年,尼泊尔的廓尔喀入侵西藏,抢劫了扎什伦布寺,清政府的远征军驱逐了入侵者,更加严格的关闭边关这样一闭关,西藏就成为了西方人对禁地,加强了其神圣性,人类总有着追求犯规的快感,于是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西藏的吸引力,使得他们更是要想方设法的进入西藏,而能够进入圣城拉萨的人,也往往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的英雄医生马吝跟随清政府军官进入了拉萨,拉萨在他笔下是肮脏、贫穷、粗劣的,这个圣城在他眼中平淡无奇。传教士古伯察从蒙古进入西藏,当他走到甘肃信封喇嘛教地区时,就感觉到了圣城的吸引力(也许是从信众身上感觉到的),越往圣城前进,就越感到其吸引力。古伯察最终进入拉萨,圣城对他的吸引力也就消失了,尽管拉萨有三分之二的居民都是僧侣,但并不能让人感受到其真正的宗教气氛,在他眼中,拉萨是一个各色人等混迹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商业交易中心而非宗教圣地,只不过是个平常之地而已。当古伯察在拉萨准备开始他的基督教福音的传播时候,尽管其受到首席噶伦的欢迎和庇护,但还是很快被清政府官员发现,最终被遣出西藏。(由此也可以看到清政府对于西藏的控制力,达赖政府的首席噶伦尽管庇护古伯察,但是在清政府官员琦善面前却毫无说话的能力。但居民对于清政府似乎并不怎么接受,当古伯察被经四川遣返时进入拉萨的马吝和古伯察,尽管把圣城表述得或肮脏,粗劣或平淡无奇,这并没有减少拉萨在西方人心目中的神秘感,反而增强了其吸引力。十九世纪下叶,学者进入西藏,无论是以苦行僧般研习藏文经典的乔玛还是广泛收集藏文献的霍奇森,都没有能够进入西藏,但是他们也促进了藏学研究,后来的学者们于是就可以坐在书斋里去研究藏学,不不是如其先驱者们身体力行的踏足这个高山苦寒之地去调查。之后军官吕推,藏学家柔克义,女传教士安妮•泰勒前往西藏,他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空旷严寒的地带艰难行走,可就在最接近圣城拉萨的时候,被当局遣返了出去,最终没有能够进入拉萨,未能窥见这个神秘面纱的背后景象。十九世纪,应该以及将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纳为其殖民地,而西藏仍然将之拒之门外,为了打开西藏的贸易,也是为了与俄国的利益之争,也许还是为了解开西藏神秘的面纱,英国于是将军队开进了西藏,面对先进武器,毫无防御意识,现代装备的藏人自然不堪一击,在近乎是屠杀式的进攻中,1904年英国人很快进入了拉萨。而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了西藏。军队进入拉萨,发现拉萨不过是一个小而脏乱的城市,拉萨人几乎漠视这群突然闯入进来的外族人,似乎认为他们是亵渎了神灵。英军的侵入,反而使清政府加强了对于西藏的政治权力,之后又关闭西藏,使西藏再次成为禁地。这次远征并没有削弱西藏的魅力,而战争反而成为了一个污点,使西藏的诱惑力进一步增强。西藏之于西方人是一片禁地,表面上是藏族人的拒绝,清政府的闭关,这样一种关闭状态,犹如紫禁城的皇权之于老百姓,是增加了其神圣性,让外来人想进一步探知其奥义。然后,西藏神圣性最大的缔造者其实是西方人自己,是他们追求梦想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没有西方旅行家,那就绝不会有关于西藏的神话,西藏除了是一种地理现实外,还是一种思想造物”(P218)正是这一点,使西藏成为西方人一直在追求的一个梦想,一个他们永远不想实现他,永远只是在追求过程中的梦想。
  •   《发现西藏》记述了从13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西方世界(主要是欧洲)对西藏进行一次次探索的故事。由于是以探索者的故事为主线,相对于这套丛书中其他的书籍,如《西藏宗教之旅》,整本书非常易于阅读。全书通过细致的描述,着重渲染了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在这种冲突之下,西方探索者奇特的西藏经历。由于作者在描述中加入了很多感情色彩很浓的辞藻,以至于有一些场景格外风趣或滑稽,让人忍俊不已。此外,到了全书最后,作者对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西藏的兴趣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它解释了西藏神秘感的来源,以及这种神秘感的生命力。对于我们了解当今西方世界对西藏的态度,以及“西藏热”会有帮助。这本书不足的是翻译过于外语化,如果能更符合中文习惯会更好看。此外,我拿到的书第五章中一大段都是第四章已有的内容,这种印刷错误对我了解第五章要讲的内容造成很大影响。
  •   去西藏的准备中,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知识上的准备。
  •   装帧精美,内容与(美)约翰·麦格雷格著《西藏探险》大致相同,两书可互为补充。
  •   评价很高,就是有点看不懂
  •   本书揭示了西方对西藏的兴趣和发现西藏的历程,更展示了西方传教士谋图改变西藏的手段。许多史料令人吃惊。不足:不同语言的人名、地名翻译与现今多数翻译名不一致,阅读有些吃力。
  •   这本书从当当上买好回家后发现,曾经买过一本还未来得及看。
    把重复的这本书送给了同样喜欢西藏的朋友,变开始认真阅读起来,说实在的,这本书印刷质量不是很好,但是因为喜欢西藏,喜欢关于西藏的一切,所以还是看完了整本书,对于了解西藏的历史还是收获颇多的。
  •      看完了米歇尔。泰勒写的《发现西藏》,作为了解西方人如何看待西藏,或者西藏与西方的交流简史看的话,还是可以一看的,至少一本书覆盖了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欧洲人(或者说西方人)的傲慢。如果只看这本书的话,几乎会以为西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外国可以完全不理会清朝中央政府‘驻藏大臣’的存在,而直接和西藏噶厦或者达赖谈判。
      
       如果说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传播福音。前面的探险者还是令人钦佩而敬仰的话。那么越到后来,越像侵略者了。最惨的时候,成百成百的藏兵,拿着原始武器,去对抗热兵器。除了成百成百的被屠杀,完全不可能抵挡住西方人的渗入。除了一声叹息,也是是在没法。
      
       严重同意前面的人的说法,这本书作为学术书,似乎单薄了一点。作为普及型读物,似乎太一本正经了一点。但是作为了解西藏的入门读物,看看也可以。
  •      这是一本奇怪的书,作者想介绍800年来,西方发现西藏的历程。从文中可见作者并不是要求其完备,而是要厘清线索。一条从神秘的约翰长老到荣赫鹏入侵西藏以及大卫·尼尔深入腹地的历程。以学术史的角度看,似乎过于单薄了,以发现历程的角度看,似乎这些人物线索背后的时空关系依然不够清晰,特别是“被发现”的西藏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荣赫鹏对西藏的入侵居然被翻译为“远征”,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无论原书使用的词汇是不是“expedition”,这样的屠杀侵略根本不是“远征”这样的词汇能表达的。不得不佩服西方的女性,原来大卫·尼尔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安妮·泰勒。另外作者是瑞士人,或是会对奥地利人有邻里之谊,其对海因里希·哈尔的肯定,莫是要肯定那本《西藏七年》的调调?
       书中这一段或许就是这本书的宗旨吧,“西方人追求一种梦想,他们在这一方面与游牧民相对立,游牧民从不做梦想。西方人是梦想家,但他们不会对其梦感到满意;他们必须对梦想做出反应,使之变成某种能摸得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往往使之变成噩梦。他们必须归化信徒、签订条约、搜集标本、验证理论、深入理解奥义,尤其是必须著书立说。对于旅行家来说,游记不仅是以文字记述他参观过的地点、看到的人与事物的方式,而且也是叙述其梦想及梦想中偶发事件的方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