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视名作辞典

出版时间:1993-11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李恒基、王汉川、岳晓湄、田川流 主编,赵培恭、陆孝修、李一鸣 副主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题签:夏  衍
顾问:郑雪莱、李少白、陈景亮、李健葆、姚世权、王纪言、黄式宪
《中外影视名作辞典》前言
一百年前,在“活动画面”的发明接近于成功的时候,几乎无人料到它会自问世之日起就超越大多数发明家的初衷:人们原先期望获得一种纪实的科技手段,结果却发明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工具。
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命名为“电影”的这一新发明,仅在十几年间就演化为以光影为媒介的新艺术;及至本世纪中叶电视出现并很快得到普及之时,电影早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而完整的艺术门类,而且影响之广、表现潜能之大远远超过其他艺术。这就决定了电视的历史命运:它将以同电影结合作为自身发展的起点,并将以自身的完善来全面承担由电影开创的艺术使命。今天,谁能否认影视艺术已构成本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呢? 谁能否认它对人类文化的今天和明天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呢?
由于电影和电视自诞生以来作品之多浩如烟海,为了大致了解世界影视艺术的总体发展,亟需一部能供读者随时查阅影视名作内容的工具书。《中外影视名作辞典》的编辑与出版就是适应这一需要。
按理说,影视名作不只限于“虚构性”作品,但“虚构性”作品毕竟构成影视艺术的主流,也因篇幅有限,我们只能以“故事片”和“电视剧”为本辞典的选目对象。既着眼于艺术,就避不开赏析,不过本辞典的主旨不在于“名作鉴赏”,更着眼于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全面和系统的资料。
什么是名作? 我们认为,不仅那些在本国或国际获奖的作品,在影视艺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作品,才算名作。曾经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在一定时期成为评论热点的作品,也都应算名作。过去,海外《电影指南》之类的辞书只局限于介绍美、苏、法、意、德、日等主要电影生产国的作品;我们扩大视野,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民族影视名作也都择优罗致。因此本辞典条目之多(共3000余条),收选范围之广(共74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尚属首创,甚至在国外也绝无仅有;我们还在编排形式上力求加强这种全面性、系统性、资料性和知识性。
本辞典采用按洲别、国别和年代编排。每一条目,除个别因资料匮乏外,分别由片名(原文名及译名)、生产单位、年代、编剧、导演、摄影、主要演员、剧情简介、作品简析、获奖情况等部分组成。中国当代影片条目更增列美工和作曲二项;并考虑对外文化交流需要,我们还选编了3000余部中国影片片名及译名的中英对照(附录一)及近万部外国影片原片名及中译名的对照(附录二),以便读者索检。
编纂这样一部大型辞书,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自1988年8月开始筹划,1989年1月被列为山东艺术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到1992年3月付梓前夕,历时四年,增删斟酌未尝中辍。本辞典是山东艺术学院承担的山东省教委1989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编写过程中,我们首先得到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全力合作、同时还得到山东省教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输出输入公司、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所、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国际部、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学院、文化部外联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影视界前辈和专家、学者、教授,不但慨允担任本辞典顾问,而且亲自撰写条目,审阅稿件。91岁高龄的夏衍公抱病为辞典题写书名,并题词勉励;电影理论家陈荒煤同志在百忙中撰写序言。在此,我们谨向为本辞典编纂出版作出贡献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以及参考文献和辞条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参考资料不足,更因我们见闻有限,编纂《中外影视名作辞典》这样一部大型工具书,疏漏和谬误恐难避免,敬候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指正。
《中外影视名作辞典》编委会
一九九二年三月于北京

书籍目录

总目录
序(荒煤1992.1.20)
前言(本书编委会1992.3)
电影部分(按洲别、国别顺序排列) 1
亚洲 1
欧洲 281
北美洲 573
南美洲 729
大洋洲 751
非洲 757
电视剧部分(按国别、地区排列) 767
附录一 中国部分艺术影片英译名 861
附录二 外国部分艺术影片英译名 887
参考书目 98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外影视名作辞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