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刘潞 页数:470
前言
1976年7月下旬,我带着一身东北三江平原的泥土味,作为一个回城知青,被招聘进了紫禁城。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紫禁城或是旅游胜地,或是历史记忆。但对我,却是个“宿命”。 1949年4、5月间,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尚在牙牙学语的我,跟着父母,住进了皇城根下一座废弃的王府中。从此,就跟紫禁城结了缘。 因为离家近,也因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紫禁城的护卫——景山,是北京市少年宫所在地,出入不需门票。于是景山就成了儿时伙伴们的乐园,不但每个星期天都要去少年宫参加各种活动(后来才知道,当年的乐园原是清代皇帝供奉祖先圣容的寿皇殿),平时有空也要往景山跑。那松柏参天的古木林,那漫山遍野的芍药花、二月兰,钻进去呼朋引伴,你追我赶,鸟儿般叽喳不停,好不快活,十足一幅婴戏图!紫禁城也就是在那时收入眼界,进入脑海的。景山最高的万春亭是每次必登之处。好像是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学了“远眺”一词,“远眺”就成了在万春亭上必做的功课。当年的北京没什么高大建筑,但树木繁茂,大街小巷、大门小户都被槐树枣树遮掩着,“远眺”也“眺”不到哪里去。西边的北中南海,除了湖、塔、树,几乎看不到什么;北边的鼓楼,在万春亭上一览无余,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南边的紫禁城就不同了:那一片金海般的房顶怎么像是看不到边?金房子里又都是些什么呢?似乎每次登上万春亭,都会冒出这类疑问。那时亭中须弥石座上,还雄踞着巨大的金佛,看着他“远眺”紫禁城的样子,常常会觉得这尊坐在山顶上的大金佛,可能也正和我一样在疑惑这片金海吧!
内容概要
《融合-清廷文化的发展轨迹》,本书为故宫博物院明清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项目专家刘潞的论文集子,这里凝聚了作者30余年间对清代宫廷历史文化研究的心血,共选录相关论文近50篇,从中可以看到她本人对清代宫廷文化的解读与论述。全书从“联姻——文化融合之始”、“中原——文化融合之壤”、“制度——文化融合之径”、“西洋——文化融合之鉴”、“艺术——文化融合之魂”、“清代宫廷轶闻”等六个方面,以作者个人特有的方式论述了其对清代宫廷文化发展轨迹的独特理解。
作者简介
刘潞,1947年8月22日生于山西潞城,祖籍湖南。
1966年于北京景山学校高中毕业。
1968年9月-197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插队务农。
1976年起至今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从事文物保管、陈列展览和历史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政治、礼制、婚姻、习俗、中西交流,以及清代宫廷绘画、清宫科技仪器等文物。发表相关著述近百万字。
在研究中注重清宫廷历史与清代政治、民族、文化、社会等背景的结合,如在清代皇室婚姻研究中,通过对后妃的民族、旗籍、姓氏、血缘关系、环境变化的考察,揭示清代皇室婚姻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满族婚姻形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由于博物馆的工作背景,在研究中,还特别注重历史与文物的结合,如通过对宫廷绘画成因和过程的研究,为考察18世纪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证据。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使用跨学科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如在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考察时,将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运用其中,同时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1986年-1987年在美国欧柏林市博物馆从事访问研究。
1989年赴澳大利亚主持澳大利亚国庆200年邀请展览“紫禁城清宫服饰展”。
1993年3月应法兰西学院院士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之邀,赴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中国中心和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讲学。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书籍目录
序言:我与紫禁城一 联姻——文化融合之始二 中原——文化融合之壤三 制度——文化融合之径四 西洋——文化融合之鉴五 艺术——文化融合之魂六 附编——清代宫廷轶闻
章节摘录
清代第一位被抬旗的后族为顺治母佟佳氏孝康之家。其母家原为汉军,按乾隆“汉军之初本系汉人”的说法,孝康应为汉族。①孝康被迫谥为皇后是在康熙二年,但无论是当时还是以后20多年,皇室都末提出过为孝康母家抬旗的问题。这说明其时清廷并不看重皇后的族籍与旗分。至康熙二十七年,孝康之弟佟国纲才上疏,要求为本“家族籍既恳祈睿鉴,改隶满洲。”得旨后户部复奏:“舅舅佟国纲等,查系满洲,理应将伊及族人归人满洲旗分。但查汉军镶黄旗舅舅佟国纲佐领,及伊族人在汉军正蓝旗之十二佐领……若将伊等俱归并满洲旗分,则汉军旗下壮丁缺少。应将舅舅佟国纲等,仍留于汉军旗下。现今满洲有授为汉军副都统、参领之例,佟氏族内文武官员,仍留现任,照例长转,其编审册内,俱开为满洲可也。”②这次抬旗,严格意义上讲,与佟氏一门出孝康、孝懿二后无直接关系。并非皇室出于对皇后族籍和旗分的考虑,而是由于佟氏家族成员的要求。 第二次后族抬旗,是康熙六十一年对孝恭后乌雅氏家族。在所有被抬旗后妃的家族史上,多少都有过一些记录,唯独孝恭后家族为正黄旗,在清官文书的记载中只提属正黄旗,毫不涉及其他。孝恭祖父额参之传,列于《八旗通志.正黄旗满洲世职大臣卷》:“额参,满洲正黄旗人,姓乌雅氏,世居叶赫地方,初任布达衣大,累擢至内大臣。”雍正在为其母家颁爵的敕书中说: “仁寿皇太后曾祖额布根者,本朝旧族,创业名家。太祖高皇帝时,抚育禁庭,视同子侄。”③查后金与清初所有官职中,未见“布达衣大”一职,与此发音相近者,仅“包衣大”,即包衣(奴隶)之首领。联系到“抚育禁庭”,正是世代生活于主子家之包衣的特点。不过,若确立此说,还需旁证。关于额森的职务,《通谱》说:“额柏根,正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国初来归,其长额森,初任膳房总管,历升内大臣。”④尽管《通谱》与《通志》中关于乌雅氏世居之处不同,但在额森职务上却为孝恭出身包衣之家提供了旁证:膳房总管即是包衣大。这表明,孝恭出身内务府包衣家庭之说是成立的。雍正在赐敕中吹捧乌雅氏为“本朝旧族,创世名家”,无非是想掩盖母家卑微的出身。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