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研究(第15辑)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紫禁城  作者:中国古陶瓷学会 编  页数:635  

内容概要

  《中国古陶瓷研究(第15辑)》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方面的专业书籍,主要内容包括;河南巩义黄冶窑白瓷;白釉陶与白瓷的出现年代;浅论早期北方白瓷雕塑;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烧制工艺;鹤壁窑唐代白釉彩瓷等。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巩义白河窑北魏白釉瓷器的发现与研究河南巩义黄冶窑白瓷白瓷起源及相关问题探讨北朝的釉陶、青瓷和白瓷——兼论白瓷起源白瓷的诞生——北朝瓷器生产的诸问题与安阳隋张盛墓出土的白瓷俑白釉陶与白瓷的出现年代安阳相州窑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湖南汉、唐、宋、元古窑址出土的白瓷河南北朝白瓷管窥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之新解浅析隋唐时期巩县窑的几件典型自釉器素以为绚——邢窑刻款罐三件及其他邢窑白瓷与巩义窑白瓷的比较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试总结的邢窑唐代白瓷的微量元素特征宁波出土白瓷的研究早期白瓷的启示印尼井里汶沉船里的晚唐五代定窑白瓷白瓷蠡说浅论早期北方白瓷雕塑黄冶窑址出土的白地绿彩瓷器河南唐代白釉彩瓷综述鹤壁窑唐代白釉彩瓷唐代朱垌窑,苌庄窑彩瓷标本探析论扬州出土的巩县窑白瓷和彩瓷伊斯兰白地彩饰釉陶与唐三彩、唐青花唐青花的造型、装饰、影响与成就浅议早期白釉瓷茶具和唐三彩釉陶酒具唐青花与白釉蓝彩的装饰研究也谈长沙窑釉下彩绘兴起的社会因素浅析长沙窑艺术瓷器的美学意义长沙窑陶瓷装饰纹饰形成原因探悉元青花研讨引言关于元青花瓷器认识上几种观点的分析元青花瓷器研究概况及相关问题对元青花研究的几点认识南京明初贵族墓葬出土元青花相关问题探究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烧制工艺元代青花瓷器相关问题的研讨——兼谈扬州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元代青花瓷器鉴定之我见关于元青花瓷器鉴定的几点体会与认识关于“博陵第”款瓷器真伪的认识谈黑水城遗址发现的元代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瓷用料的探讨元青花研究新说元青花浅谈收藏元青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一件元统三年青花供碗的认识

章节摘录

插图: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巩义市文物局协助,对巩义白河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发现窑炉6座,灰坑以及沟、灶等遗迹百余个。通过发掘,在该窑址首次发现了烧制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北魏窑炉及其产品,获得了重大考古新发现,为陶瓷考古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使我们对巩义白河窑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发掘结果表明,巩义白河窑的文化堆积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其中北魏和唐代堆积最具代表性。文化层堆积一般厚4米左右,最厚处超过7米。在清理的众多遗迹中,以烧制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北魏窑炉及出土北魏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灰坑等最为重要。北魏窑炉(ⅢY1)残长13.7米。由窑前工作坑、火膛、窑室和烟囱组成。其中工作坑平面为长方形,长6.1米,宽6米,深0.7米。在工作坑的东部遗留炉灰堆积,东部地面和东壁均有一层烧结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窑工把炉灰从烧窑的火膛里清除后,这里是暂时存放炉灰的地方。火膛平面呈马蹄形,残存高度1.1米,火膛口残缺较为严重,火膛两壁底部残留少量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壁砖,后壁用耐火砖平铺9层后与窑床面持平。窑室保存状况较差,窑床平面呈长方形,残长4.7米,宽3.35米,窑室壁残存厚度0.22米。护墙和烟囱部分被破坏不存。火膛内出土大量青釉瓷器、三角支烧和柱形支烧等窑具,也有少量的白釉瓷器出土,有的支烧和青釉瓷器连在一起。根据该窑的形制与结构,结合出土遗物分析,推定该窑炉(ⅢY1)是以烧制青釉瓷器和白釉瓷器为主的北魏时期的窑炉(图一)。

编辑推荐

《中国古陶瓷研究(第15辑)》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陶瓷研究(第15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