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故宫博物院 编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宫圖書館收藏了一部與藏傳佛教瑜伽修行有關的神秘圖書。這是一本傳統形式的册頁,共計119頁,上下附護經板,横31.2,縱32.5,厚7.7厘米,版心横25,縱24.4厘米。除夾板外,全書横31,縱32.2,厚6.4厘米。護經板上裱有綾面,圖案由六邊形和方形組成,六邊形中有龍紋,方形中為“萬”和“壽”字。“萬壽”二字僅用於祝福皇帝長壽或稱呼皇帝生日的語境中,無疑,此書出白宫廷舊藏,且為皇帝御用之物。 本書既既為清宮藏密瑜伽修行寶典。
书籍目录
前言前言究竟定汉藏文译注参考文献 汉-梵梵
章节摘录
插图:上面的论述中已经部份涉及到编纂年代。现梳理如下:其一、《究竟定》与G本相似,均为偈颂体而且没有注释说明,应是据扎巴坚赞整理以后的底本而成;其二、在Ng本的跋文中提到,此《三十二妙用定》有大成就者佛陀室利所作的《事业三十二》之摄颂。而此摄颂仅见于Ng本,而且也没有看到有明显的注释成分,说明此本应是依据一个较为早期的版本(即G本)抄写而成。但是在处理五肢调顺法时,并没有采用其综合简略的做法,而是参照各本有关五肢调顺法的叙述,分别增加了一图一偈。这种形式在目前我们所见三十二妙用定中最为独特。可能此独特的处理方法正是当时在宫廷编纂《究竟定》一书时,为体例统一而增订的,是一种宫廷的独创。此书的翻译年代无任何记载,祇能从一些细微之处找到线索。从全书的汉文用辞来看,此漠译本很有可能早至西夏和元时期(1,世纪后期至14世纪上半叶)。现存汉译藏文佛教文献中内容最为相近,可以用来比较的有《大乘要道密集》一书。虽然学者们对于此书编辑完成的年代究竟是元代末期还是明代初期还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其中部分属于西夏时期的译本,部分为元代僧人所译。祇有少数几篇极可能译自明初””。此书共收录了“大瑜伽士名称幢”(扎巴坚赞)的著述10篇:1.《密哩斡巴上师道果卷:引上中下三机仪》,无译者;2.《摄受承不绝授灌记文》,无译者;3.《含藏因续记文》,持咒沙门莎南屹罗译;4.《座等略文》,无译者;5.《赎命法》,无译者;6.《道时受灌仪》,无译者;7.《四量记文》;8.《除影瓶法》,无译者;9.《截截除影法》,无译者;10.《大乘密藏现证本续牟尼树卷》,持咒沙门莎南屹罗(bSodnamsgrags,1312-1375年)译。比较二书翻译的汉语用辞可以发现二者之间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如“唐泄”、“命风”、“慰息”、“集”、“缩腹靠脊”等,均是二书中常见辞汇,而在其它时期的译文中很少见到。尤其是一些尊神名号,如“兮噜葛”、“呀曼苔葛”、“喜佛”等更具有明显的时代标志。以“兮噜葛”为例,宋代梵僧法护(Dharmapala,936-1058年)所译《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均作“咽噜迦”,以后多沿用此名,惟在此二书中译名完全相同。“呀曼葛苔”有众多译名,唐一行译《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以来,直到清代都有不同的用字,但均与此译名不同。“喜佛”的译名也是第一次见到,同书中也译为“喜金刚”,这个名字从《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中就已出现,一直到清代都在沿用,但“喜佛”这个名字未见其它文献中。总之,本书中很多名词使我们很容易将此书的翻译年代前推至元代,或早至西夏时期。也就是说,几乎是在与扎巴坚赞同时期。
编辑推荐
《究竟定·清宫藏密瑜伽修行宝典》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