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祝勇,李少白 页数:177
Tag标签:无
前言
紫禁城(故宫)与长城,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性,为世界瞩目,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空间上看,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模、其气势,令法国卢浮宫、俄国圣彼得堡的冬宫、英国白金汉宫、日本东京皇宫等世界著名宫殿难以望其项背;长城,不仅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古代建筑,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从时间上看,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有24位皇帝的身影在这里出现过,紫禁城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明清历史的风云变幻,从这个意义上说,紫禁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容器,贮存着无比丰富的历史信息;而长城,时间跨度则更是漫长,从战国齐、楚、魏、赵、中山、燕、秦长城,秦汉长城,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长城,辽金边壕,一直到明代长城和清代柳条边,犹如一根探棒,探测着历史的深度。 紫禁城与长城的价值,依托于建筑,又不止于建筑。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它们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们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因而,它们不仅史学价值巨大,文学和艺术的价值同样很大。它们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也为作家和艺术家们提供充沛的创作素材。也就是说,对紫禁城、长城的解读,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元的,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完全可以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完成对这两处史诗性建筑的阐释。
内容概要
紫禁城与长城的价值,依托于建筑,又不止于建筑。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它们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们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因而,它们不仅史学价值巨大,文学和艺术的价值同样很大。它们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也为作家和艺术家们提供充沛的创作素材。也就是说,对紫禁城、长城的解读,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元的,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完全可以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完成对这两处史诗性建筑的阐释。 《双城记》,是两部分别以紫禁城和长城为主题的著作。在这两部书中,“城”的含义有所不同。其中,《紫禁城记》中的“城”,指的是皇城,具体来说,它的范围包括紫禁城护城河环绕的全部地域,向南包括外金水河围合下的天安门、太庙和社稷坛;而《长城记》中的“城”,指的是城墙,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作者把它们并称“双城”,一方面表明它们在世界建筑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堪称中华文明“双璧”,祝勇在书中,还特别阐明了“双城”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借用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的提法,显示了作者的巧思和机趣。
作者简介
祝勇:
1968年生,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驻校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全国青联中央委员,《阅读》,《布老虎散文》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人物,有8卷本《祝勇作品集》出版发行。学术方面,著有专著《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走出五四的创世神话——论十大关系》等。中央电视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北京电视台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我爱你,中国》总撰稿。
书籍目录
火(上)火(下)宫殿(上)阳具宫殿(下)血(上)血(下)
章节摘录
宫殿(上) 拾捌 工具。除人之外,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运输和装载的工具。台基、台阶、梁柱、御道,宏伟的宫殿,使得许多构件尺度都无比庞大,它们的重量足以使肉身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我们无法想象山岩被人们搬动,即使是群体作业,每一只手臂上蕴藏的力量也终将被消解得无形。如果不借助工具,石块木料就永远无法在都城汇聚,除非它们真如史籍中所粉饰的,“一夕自行若干步,不假人力。”是工具,将山野间的原始材料与雄伟壮丽的宫殿建立起联系,如同苦力们脖颈上的锁链,在生与死间建立起联系。 我们永远无法看见搬运的过程,也难以想象工具的庞大——显然,工具的尺度规模,是被木石材料的尺寸所规定的,我们只知道巨大的梁枋柱檩、阶石栏杆,无一出自京城,而产于遥远的异乡,这些物体在如此遥远的空间中的神秘转移,使我们的想象鞭长莫及。无论我们面对哪一座宏伟的建筑,无论是埃及的古金字塔,还是英国的巨石阵,我们都会产生同样的困惑。当然,翻阅记载可以使我们知道一些事物,比如三大殿前后每块重达二百多吨的御道石,是从四百里外的河北曲阳运来的,聪明的工匠想出旱船滑冰的办法,沿途打井,利用冬季低寒的温度,从井中取水,泼路成冰,用旱船装载巨石,拉拽前行。四百里的路程,快马一日可达,而运送这只块巨石,动用两万多名苦力,排成一里长的队伍,每日也只能移动五里。据说后来创造了一种十六轮的大车,但每日也只能达到运送六里半这个极限数字。即使这样的记载,也只是凤毛麟角。我们很难对物体的连续位移进行破译。巨大而玄奥的工具消失在宫殿身后,使时间出现缺口,宫殿的呈现更加神秘。 拾玖 也许应该对专制制度心存感激——如果我们想目睹宏伟的宫殿。专制至少具备这样的好处:为了实现统治者的梦想,真的可以做到倾国倾城。宏伟的建筑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专制时代的产物,也只有最残酷和血腥的专制,才能将破碎的版图拼接在一起,并且使得地区利益乃至个体生命都显得微不足道。只有皇帝的利益才是最高的利益,皇帝的任何一句言辞都是法律,一句顶一万句,皇帝的意图,在任何时候都可能置换成全体人民的意图。皇帝的野心需要用战争来兑现,人民便拿兵器来说话;皇帝需要威武的宫殿,人民便投入一场没有尽头的苦役,以便皇帝能够站在豪华奢侈的宫殿之上,享受权威,发号施令。 两方人把万里长城视为人类创造史上的奇迹,他们往往忽略了这座宏伟工程所蕴含的暴力色彩。他们不能想象长城的建造过程,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拥有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他们的帝国东征南讨,可能占据地中海沿岸的广阔疆域,可能建造巨大的斗兽场和古城堡,但即使如此,帝国的版图依旧与大秦帝国无法匹敌。即使中国人,也只能借助想象和有限的记载,接近阿房宫不见边际的形体,想象秦始皇君临其上的无比威严。营建长城的可能仅仅出于一种闪念,这种想法的产生或许与一个农夫用篱笆圈起自家的院子没有区别,只不过秦始皇的篱笆要把一个国家圈起来而已。后人对这一行为的赞颂,与其称道他的想象力,不如称道他手中的权力。他能获得一切,首先是因为他能剥夺一切。 贰拾 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平,无疑是一项大胆的决策。本来在南京,他什么都有,包括现成的宫殿。那里是他父亲的纪念碑,他曾在那里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现在,他要在北平再来一座。愿望十分简单,描述它甚至用不了十个字,只因它出自皇帝之口,人们知道它不是胡言乱语,不是痴人说梦,是永远无法违抗的圣旨。 这意味着南京的宫殿中每一个精致的细节都可能被复制到北平,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宫殿的复制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代价问题并不是坐在龙位上的皇帝需要考虑的,他只要结果。没有什么比结果更重要。 元朝的大内已被全部拆除,为的是破坏元朝的王气。朱棣对它们十分熟悉,作燕王的时候,他的王府就设在元代的大内里。现在,他要那些像山一样起伏的金黄的琉璃瓦,像白云一样交错排列的台基栏杆,那些金光闪烁刺人眼目的蟠龙柱、藻井、御座、屏风,统统在原来的位置上复现,而且规模更加宏大。消失的部分不可能重现,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只有顺着时间的指引,想象一座宫殿的诞生。 蒯祥是过程的参与者。这位年轻的匠人第一次走进毁弃的元代皇城时,他就已经看到一座座新宫殿在天际线下辅排开来。他在想象中完成着它们的轮廓。多年以后他才发现,他当初的想象已经精确到亳厘之内。蒯祥那时只有二十多岁,却已经得到主持宫城营建的蔡信、杨青的重用;那时他还没有想到在蔡、杨死后,自己会成为工程主要设计者和指挥者,直至成为工部左侍郎。但站在干疮百孔的大内庭院里,他感到血往上涌,像朱棣面对战场时那样,他预感到这项壮美而残酷的计划将奠定他的基业。 作出壮美然而残酷的决定是帝王的癖好。迁都决定的作出,除去他曾作过燕王这类纯个人好恶方面的原因,和所谓边疆形势所迫之外,还需归因于他需要一个更加辉煌的皇宫来与他无边的权力相对应。在南京,朱棣的宫殿在规模形制上超越朱元璋已无可能,而荒芜空疏的北平,刚好给他提供了实现野心的空间。他不计代价地获取了权力,势必不计代价地享用和展示权力。 宫殿,就是权力的视觉化体现。 贰拾壹 帝王为什么要建造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为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他是否会通过空间来索取时间,观察到未来的秘密?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时每刻都在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我们以为它停留在远方是因为它始终按照最细小的刻度行进,它缓慢降临的细微痕迹几乎不可分辨,但它从来没有停下它的脚步,甚至死后,死亡还会依照原来的速度继续进行。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微缩的迷宫不会令人迷失。迷宫的规模越大,人们就越发可能在其中丢失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最具蛊惑性的谎言。 建筑的永恒使帝王相信自己成了时间的胜利者,显然,他(们)是受到了宏伟宫殿的欺骗。而宫殿的巨大体量,又使他们成为空间的妄想狂。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便缔造了这样的传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宫的规模:“……秦每破诸侯,放其宫室,作之成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乃营做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做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在二百里的范围内,营建有二百多座宫观,并且都有复道相连,其规模之大,不难想见。目前已经整理出来的长达五百米的阿房宫台基遗址,和发掘出土的始皇陵兵马俑的规模,基本可以确证这些并非书写者在辞采上所作的夸张。公元前二○年,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时候,巨大的宫室就开始在成阳再度兴建。刘邦假意推托,丞相萧何的答复是:“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意思是说这不是待遇问题,是威严问题。一句话说到了高祖的心窝窝里。贝尔托卢奇的《末代皇帝》中,有宣统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的神圣感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他试图在二维的世界上获得第三维,他甚至企图获得上帝那样的全知视角,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巨大的建筑。是宫殿,使得神圣君主不再像俗众那样,只是匍匐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众,是否能看清他们领袖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合乎哲学的辩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一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他是否站立在宫城之上已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即使上面站立的是一具木乃伊,万众一样会顶礼膜拜。午门的三面城墙形成一个“冂”形,刚好适合聚拢广场上的欢呼,并把它加工到悦耳的强度。 我曾经在深夜眺望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亮,午门前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黑夜隐去了城门的所有细节,只剩下一个巨大无比的剪影,如同一个巨大的怪物,在深蓝的夜空下,轮廓清晰。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在隐去颜色和细节之后,剩下的只是它那无与伦比的体量,是它的尺度令我感到惊骇。夜风如阴魂一般徘徊,夹杂着古时在此举行“杖刑”的噼啪声,而且有血的腥咸味道。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的呻吟和呼喊,在这“冂”型的广场上,都会被惊人放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