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作者:高洪勋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燕冯跋太平十二年(公元420年),僧人昙无竭、昙朗、僧猛等二十五人,从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出发,怀着到佛教诞生地探索佛学真谛的愿望,踏上了取经的征程。一路西行,他们把艰险作为修行的良机。在吐谷浑建立的河南国,帮助王族接续了与鲜卑慕容氏的血缘联系;在龟兹国,为女王解开心理症结;在吐火罗,劝和四国纠纷。靠“木脚”翻越雪山,借索道飞越冰河,近一半人为取经大业而献身。凶残的蓝血魔加害,使他们几乎命丧荒山;在石榴寺,受到拜金教徒的欺骗,与《观世音受记经》真经险些失之交臂:在佛陀驻足过的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其他教派迫害佛教的阴谋又置他们于危险当中。 这部在南北朝时期广阔的历史视野中,以昙无竭这位中国东北地区去西天取经第一人的事迹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叙述了一段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将昙无竭等人不畏艰险去礼拜佛陀胜迹,最终将《观世音受记经》等佛典带回中国,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的故事再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高洪勋,共和国同龄人。一九六八年投笔从戎,戍守海疆十八年,一九八六年转业回到辽西故乡,立志以所学报效家乡。曾去俄罗斯考察近代文学。近年来,以辽西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了系列历史长篇小说《一代枭雄安禄山》、《西游前记》、与人合著《大燕慕容》,并出版自选集《白木船》,同时创作电视剧及电影剧本《贡醋传奇》、《情定敖木伦》、《八月玛瑙红》等,作者遵从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法国社会是历史家,我只应当充当它的秘书创作箴言,坚持“最高的艺术是要把观念纳入形象”的原则,著有《老鼠咬了谁的脚丫子》等多部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短篇小说、《感受古北口》等赞颂祖国壮美山河的散文发表在国内各大报刊。作者现为辽宁作协会员,专业影视编剧。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古刹·丽影·小沙弥第二章 公主·玉佛·菩提心第三章 桃花·污血·乱世劫第四章 短剑·红烛·断肠情第五章 妖姬·火灾·中卫军第六章 兵祸·云心·碧琉璃第七章 禅月·霜华·阳关叠第八章 新娘·胡笳·阿干歌第九章 龟兹·佛子·女法王第十章 神话·绝岩·懒和尚第十一章 美女·柳枝·吐火罗第十二章 王冠·龙衣·原乡人第十三章 野岭·山魈·蓝血魔第十四章 妖僧·艄公·那提河第十五章 野象·神狮·金甲妖第十六章 宝经·盗贼·石榴寺第十七章 荒山·石蜜·罗姆人第十八章 象郎·情僧·孔雀女第十九章 先贤·灵塔·大汉寺第二十章 冷面·笑脸·石阿含第二十一章 竹纸·邪徒·目光禅第二十二章 应战·故地·佛舍利第二十三章 法会·神油·佛法僧第二十四章 兵法·太后·连环象第二十五章 信女·禅僧·迷情香第二十六章 彼岸·梦觉·无忧果尾声 后记
章节摘录
法勇提了最后气力爬上墓坑,高叫一声“找到了”,就昏倒下去。冯跋立即命手下把尸骨捡出,分别用绸布包了,让士兵填平所有墓穴,他合掌为墓穴主人念了三遍“往生咒”,又焚化不少纸钱,才用车载了智圆长老和法勇返回平州前线。年迈的高句丽王在平州郊外举办了隆重的迎灵活动,并邀请了大燕国中卫将军冯跋参加,因为法勇师徒的功劳,专门请他们上座。登天祭地祭拜先人,迎请两代先人骨殖回都城丸都城①选地安葬。冯跋为两国友好着想,益发做个人情,在平州花钱雇了一班送葬鼓乐,吹吹打打亲往送灵。并与国王相约,两国自此礼仪往来,互不侵扰。高句丽王对大燕国龙翔寺僧众济世救人早有耳闻,这次看到年近七旬的方丈智圆慈眉善目,银须飘飘,一派高僧大德景象,且不索图报,顿生一片向佛之心。就在迎亲盛典之后,当了冯跋等众人之面,向智圆行了半跪之礼,恳请智圆大师往高句丽一行,在给两位先人下葬仪式上做一回超拔功德。法勇怕师父劳累,意欲辞谢,不想智圆师父却慨然允诺。他感到这是在高句丽国境弘扬佛法的难得良机,让普天下更多的人得到佛光普照,避开轮回之苦乃是大善之行,个人生死,不在话下。这又使法勇受益匪浅,他把传说中佛祖舍身饲虎的故事和地藏菩萨的一句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联系起来玩味琢磨,觉得,许多人入佛门清修只为个人逃脱轮回不入苦海,实是自私;带了这样念头出家为僧,只能虚到佛门一遭,就如台上扮戏,脱去戏装,依然故我,怎似师父智圆,舍了自己,只为普度众生?在高句丽都城丸都,智圆长老和法勇协助高句丽王把先人下葬仪式办得尽善尽美。他们的善行感动许多士农工商成为了善男信女,也让宫廷里的许多妃子、宫女皈依了佛门,信奉了三宝(三宝:佛、法、僧)。法勇师徒在高句丽一住旬月有余,对男女信士讲授了《阿含经》、《般若波罗蜜心经》、《报恩经》。虽说这些人未必都能心领神会,毕竟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开启佛门的钥匙。其间,高句丽王也几次在宫里听智圆师徒讲经说法,他觉得,佛教主张以善行为根本,戒杀生,戒贪欲,戒偷盗,都是教导百姓安分守法的好办法,可与以刑法治理作奸犯科之道互为表里,决计大力支持普及佛教。恰在这时,岫岩玉矿传来喜讯,就在两代先王下葬的时辰,八名采玉工匠在一处深洞下采得一块近乎透明的碧玉,足有一人高下,晶莹碧透,为多少年少见的稀罕之物,不日即由采玉大臣亲自押解来丸都。高句丽王一听十分高兴,他征求智圆师徒意见,欲请高明玉匠把翠玉雕琢成一尊佛祖宝像,选一吉地建寺供养。智圆师徒自是满意。这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当然全身心支持。智圆方丈当即书信一封,交高句丽信使交给冯跋将军,嘱其奏报大天王慕容熙,并善待高句丽使臣。另一封交给龙翔寺监院师弟,让其速选善于丹青、精通佛门仪规僧人各一名速来高句丽。善丹青者画我佛造象,善仪规者依据高句丽国情民俗制定佛门净地清修守则,既要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又不使信众滥竽充数。他们师徒俩到佛像开光后,才回大燕。在高句丽玉匠雕像期间,师徒俩在高句丽宫内大臣陪同下,选址建寺,经过旬日车马劳顿,最后确定一处名叫孤山的地方,破土动工。此处背山临海,面对南方普陀山方向,便于慈航普度的观世音菩萨降临。这时,倒有一个难处产生,就是除了十数名男信士要求剃度出家为僧,做高句丽国第一座佛寺第一代三宝弟子,而且还有七八位女信士也要请王后说情,要智圆剃度她们为比丘尼,其中一位老年宫女名叫金婉丽,说是代王后出家为尼,终生侍佛。法勇就问师父怎样办理?智圆方丈法师想了想,就讲了佛祖堂弟阿难陀替佛祖的继母波奢波提乔尚弥等女信徒求情,允许收做比丘尼的故事。智圆方丈说:“佛祖座前有位多闻尊者,名叫阿难陀。他容颜俊美,对女人和善,曾与佛祖辩论,说男女众生平等,都可以通过修炼得到正果。佛陀若不收录她们,历代投生为女子的人,就永世难以翻身。佛祖听从了他的意见,收了五百女众为弟子,阿难陀有此功德,终得菩萨乘,后世敬仰。”法勇虽是点头,可心里却对阿难陀的行为不以为然。因为他在龙翔寺与一个师兄弟闲谈,他听到有关号称“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另一个故事,一个十分不光彩的遭遇几乎破了色戒的故事。
后记
写完这部《西游前记》长篇小说,没有如写作其他两部作品《一代枭雄安禄山》、《大燕慕容》那样的身心疲劳,反倒是一种怡然恬淡的美好感觉。如同刚刚品鉴了一部旋律和谐的音乐,如同刚刚观赏过一部暖色调的连环画卷。虽说她是自己亲手营造的一个文学世界,却让这个虚幻的文学世界把自己微微陶醉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因果说”,那么,这种创作后享受愉悦的源头,必是来自温暖的佛教文化对作者辛劳的酬答了。近代不少学者都推崇这样的说法:用儒家的方式做事,以道家的心境面对得失,培育佛家的慈悲胸怀;还有的干脆说,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就要具备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和气的佛教文化是暖色的,因为它更贴近人性。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佛教在古印度鼎盛时期达千余年之久。有记载的历史,佛教第一次对中国人发生影响,是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在梦中见到了一位头上放出日光的金色天神。然后,他开始派了使者到西域求取佛法,迎来了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魏晋时又有佛图澄和鸠摩罗什来到中华大地弘扬佛教。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中国人,先后有西晋的僧人法显,北燕的僧人昙无竭,初唐时期则有玄奘大师历经千辛万苦西行学佛。一个诞生于异国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磨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中国化的繁荣的佛教文化圈,而佛教在它的诞生地印度,却因为多种历史原因在公元七世纪之后渐渐衰落了。佛教东传对中华民族来说,不能简单地以幸与不幸来评价它的存在,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编辑推荐
《西游前记:昙无竭取经》由昆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