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集

出版时间:2004-2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作者:何新  页数:526  字数:42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今日之人文学者,我们所寻求的当然不是古之道术,百是致中国于现代文化之术。此道术无乎不在亦无乎在。正因为如此,我深信,真理不会现成地落在任何一个幸运儿的手中。“并非人占有真理,而是真理占有人。”更何况“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作者简介

何新,男,1949年12月出生,浙江温州苍南人,5岁随父亲定居北京。从事过多种职业,以卓越的才华和独到的眼光奠定了在中国学术界的特殊地位。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已汇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的学术在80—9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这一巨大转变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迹。

书籍目录

论何新原序本书要论简介历史集合论研究  简论“历史概念集合”  论进化分类学的概念结构  论逻辑思维的本体论基础  [附录]钱学森同志关于“何新树”的两封信西方哲学研究  黑格尔《逻辑学》释名  论辩证法与形面上学的语源及语义  [附录]朱光潜教授的一封信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人道主义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社会发展的五阶段公式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文化学研究  文化学的概念与理论  传统语言学的文化意义中国哲学研究  五行说来源新探  论老子哲学中的活东西和老东西  康有经学改革思想散论  谭嗣同佛学及反儒思想散论  陈寅恪学术思想论  论古典经学解释学的现代意义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研究读书札记外国文学研究训诂学研究

章节摘录

  何新,叛逆与异禀集合体   来源 价值中国网 李多  何新是当今社会颇有争议的先锋学者,追随者对其近乎顶礼膜拜,讨伐者恨不能将其封为死敌,皆因其张扬狂放、独来独往的侠客作风。他指点哲学,激扬诗歌,插足历史,涉猎古代文化、现代化问题等,大凡人文社会学科没有不触及到的,若隐若现中,表现出万事通百科能的面目。让人无可奈何,却又自叹不如。  ??近期出版的《何新集:反思·挑战·创造》,更证实上述观点。此书集合了何新1978年至1988年间,散见于报刊杂志的33篇各类学术论文,是作者早年学术研究的第一部文集,曾于1998年出版过。对何新的著述,心驰神往已久,既然摆在书店,当然不能放过机会。  ??在学术研究领域,何新是位不甘寂寞锋芒毕露的斗士,有一种“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气概。他挑战权威,蔑视传统,论点立意新颖而怪僻,常常口无遮拦,语破惊天。  ??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社会发展的五阶段公式》中,何新毫不留情地批判斯大林的理论,引起学术界震动哗然。在《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中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社会形态与文化上的差别,决定了西方社会文化与东方社会文化在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不同。凡此等等,不一一举证。  ??本书中一些基于现实、穿透时代、具有叛逆色彩的思潮和观点,试图揭开人类社会的迷雾、神奇。姑且不论对错是非,放到今天都是尖端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多维点,引导读者做出相应的观察与思考,启智明心,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断功力。  ??阅读《何新集》是一件苦差事,需要耐性和心智。多数著述理性多于感性,逻辑覆盖随意,稍微松懈走神,就会脱轨离迹,失去走读的航向。即使用心琢磨,费力配合,由于学识、阅历、素养的不支持,个别篇章依然一知半解,甚至犹如读天书般不明就里。当然,删去晦涩枯瘪孤邃的篇目和内容,多数还是流畅精彩之作。  ??费劲的对话中,扫描出何新追求真理、探索学问的执著和痴情,真切地感受到学问家思想者的光芒和力量。找点时间,按着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出些适应对路的著述,再深读细研,肯定会有一番新的境界和体会。

编辑推荐

  当今学术界,百家蜂起而人才辈出,“道术已为天下裂”。予友李泽厚先生常云,今日青年学者中,颇不乏自居“天下第一”者,乃至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又有友有告我,诸才子中有人正遍搜予平生述作,意在寻剔荒谬之点以张挞伐之师。予闻之窃以为好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又似乎于今为烈。我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在当今中国学术界——不止一个领域中,由于我的独往独来,由于我的异端新说,由于我对传统理论与时髦风气两方面的挑战和蔑视;我久已成为某些人最嫉恨的人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何新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何新是我辈精神之导师
  •   他是我最喜欢的时政学者,我完全同意他的构想和理念。他的书都是值得一读的经典。
  •   书写的不错,只是送来的时候脏、有破损、书面有划痕;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