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和玫瑰

出版时间:2003-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蔡天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每当游历一个新的国家,我都有获得一次新生的感觉。而写作对于我,就像是故地重游。”本书的作者曾经是一名少年大学生,他在大学的路上第一次见到了火车,如今他的足迹已遍及5大洲60多个国家。“如果说数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那么诗歌便是我可以随身携带的家园。”作为一位兼收并蓄的探索者,他身体力行的遵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从中“获得了独到的经验、开阔的视野,并拥有了必要的自信、宁静、气度,以及天马行空的自由意志”。集子所收的二十则随笔和一个访谈分别涉及数学、物理、诗歌、绘画、地图、旅行,大多已发表于《书城》、《读书》、《万象》、《天涯》、《南方周末》等报刊,作者文风轻淡雅驯、诙谐隽永,书中还配有200多帧图片,多数为他旅途中所摄。

作者简介

蔡天新,1963年出生,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198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生时代开始写诗,曾同时获得山东大学诗歌比赛第一名和科学论文一等奖,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彼岸》(五人合集)、《梦想活在世上》、《古这裸》,散文集《横越大陆的旅行》、传记《北方、南方:与伊丽莎白·毕晓普同行》,译作集《美洲译诗文选》。部分作品被译成七种西方文字和阿拉伯语,发表在十多个国家的文学杂志上,先后应邀参加了麦德林、罗莎里奥、苏黎世、热那亚、德班等国际诗歌节。

书籍目录

旅行者说
Part 1
数学家与诗人
数学家与政治家
离群索尼的王子——纪念《算术研究》发表两百周年
无所不在的混沌
费尔马最后的定理——纪念费尔马诞辰四百周年
Part 2
与伊丽莎白·毕晓普同行
归来的大师
戴圆顶礼帽的马格里特
诗的艺术
拼贴艺术
Part 3
神秘的岛屿
一个探戈的下午
热带丛林朗诵记
雨中的巴拿马运河
浸淫在地图的世界里——从文字到图像的历程
印度:未完成的旅行
地中海日记
罗马,一次不经意的探访
希腊,爱琴海的航行
四城记:从雅典到罗马
从哈瓦那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答《哥伦比亚人》记者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数字和玫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很多,我觉得很多人没有评到这本书的书名很好,很吸引人,也很与本书的主要内容相切合。
  •      五月初时读蔡天新的随笔《数字和玫瑰》,颇有收获。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数学,第二部分关于诗歌,第三部分关于拉美之行。
      
       蔡天新是数学家,诗人,译者,兼为一名旅行者,的确力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知道他,是因为他曾对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和阿根廷女诗人皮扎尼克做过详细的阐述。确切的说,是他将皮扎尼克这位女诗人带进中国人的视野,让诗歌爱好者得以目睹一位传奇女诗人的风采。
      
       在他的那本随笔集的第二部分里,写下了对于伊丽莎白·毕肖普、诗的艺术、拼贴等的感受。在二零零八年的北大试题中就曾出过一道关于“拼贴”的试题。
      
       由他的随笔引发我对于诗歌艺术的一些感受。
      
       最初的诗歌都离不开摹仿。摹仿----即按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去做。亚里士多德曾认为摹仿是艺术的起源之一。他认为人们对于摹仿的作品总能产生快感。为何如此?因为我们在看那些形象时,是一面看,一面感知,揣摩某种感觉,抑或断定某一事物。比如雕塑拉奥孔,摹仿的就是人类痛苦的表情,尽管他本人是痛苦的,但我们在观阅时却会产生快感。
      
       在所谓的“现代艺术”诞生以前,一切的创作实践也许都是在摹仿人类的普遍经验,所不同的是我们仿制的技法和对象在不断的更新。体现在诗歌中就是浪漫主义倾向于摹仿中世纪或异调的东方,古典主义倾向于摹仿古希腊古罗马,但无论如何诗歌都摆不开对于人类经验的摹仿。这种诗歌艺术,向我们显示的并不是想象世界中的壮丽景观,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摹仿这一技法似乎显示出它的局限。摹仿,只是一种比较低级的艺术表现。比如,两幅图画,一张是人脸,一张是狗脸,其中单独的一幅都不会使你发笑,但摆在一起却由于他们的相似性而使人发笑。我们总在追求“美”,因而我们也在追求着层出不穷的新形式。对于现代艺术家,他们在苦苦追寻着更高级的诗歌形式----“机智”。
      
       蔡天新用“机智”来形容诗歌的高级形式,我感觉这就类似中国所说的诗的“兴趣”,抑或是一种诗性的智慧。人们希求在诗歌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感觉。这牵扯到联想、象征、隐喻、通感等多种方式。
      
       总之,人们已不再局限于摹仿,我们渴望去探究自然和人的本质,试图去了解、看清隐藏于事物表面之下的各种原因。当我们深入到事物隐蔽的深处时,在那里挑拣出最显著的特征,并以一种新的更清楚的材料表现出这种特征,我们就获得机智的魅力。比如毕加索的那幅《公牛头》,就是将自行车的坐鞍倒挂,显示出公牛头的特征,倒挂的车鞍与公牛头,我们面对这幅艺术品时,得到欣然的乐趣,思维也得以更新。
      
       从彭斯的那首《红红的玫瑰》到艾略特的《荒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由最初的摹仿、比喻转到象征、暗示、隐喻等更为复杂的方式。有许多人说读不懂现代诗,因为它们太抽象,太超现实。但仅仅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们只要从诗歌中得到启示就好。
      
       也许我们不懂诗,不懂如何写诗,但从最初的阅读到慢慢的适应读诗,我们会发现诗歌并不是如此的远离我们。诗歌,凝结的是生活中瞬间的感受,考验的也只是我们地想象能力。只要在诗的语言中,得到内心的启示,我想这首诗就是属于你的。
      
      
      P.S. 附上原文
      蔡天新《诗的艺术》http://www.lingshidao.com/shilun/xinshi/130.htm
  •     柏拉图说,数学是真实知识的典范。数学家的工作是发现;而诗歌呢,是精神世界的创造。《数字与玫瑰》的作者蔡天新是数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所以读他的见识,充满着困惑的乐趣,对,困惑也是一种乐趣。尽管他质疑数学和诗歌的相反性,可是不晓得他了不了解这正是他的文章的妙处。
      在“无所不在的混沌”这一篇文章中,蔡天新就试图推导遥远的事物如何通过逻辑联系了起来,比如下面这首民谣:
      钉子缺,蹄铁卸;
      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士折,国家灭。
      混沌似乎在提示我们,偶然的细微导致似乎毫无关联的结果。美国诗人斯蒂文斯描述的蝴蝶效应,更具神秘的美感:
      而相互关系在显现,
      像沙滩上的云影,
      像远山边的地形,
      小小的关系在展开。
      下面这首还是斯蒂文斯写的诗,还是说混沌,可在我看来,却分明说的是数学家和诗人所处的不同世界,他们联系的纽带是下意识的对另一个世界充满的焦虑与渴望:
      在没有阴影的大气里,
      对事物的知识就在近旁,
      却又无法感知。
      最终说来,人都不是一分为二的,都是数字与玫瑰的混合物,这是混沌无所不在的原因,也是困惑的缘起。
  •     毕达哥拉斯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弹拨乐曲,一边苦苦地构想着
      那座水晶般透明的有理数迷宫
      他的故乡在爱琴海的萨摩斯岛上
      从小就没有想过要做水手,也没有被
      萨洛尼卡城里的漂亮姑娘诱惑
      数字成为他心中最珍爱的玫瑰
      那些绯红、橙黄或洁白的花朵
      巧妙地装饰着无与伦比的头脑
      敦促其写下著名的断言:万言皆数
      芬奇的莱昂拉多曾设法凑近
      把妩媚的小美人吉内芙拉撂在一旁
      终于因为体格的缘故半途而废
       2000.5.7 麦德林
      
      
      《数字与玫瑰》的作者蔡天新参加了哥伦比亚的麦德林诗歌节。他即兴回答《哥伦比亚人》首席记者的几个问题,颇有趣味。譬如,如下几问。
      问:花朵对你意味着什么?
      答:如果把麦德林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比作一个植物园的话,那么诗歌便是其中最娇艳的花朵。
      问:时间呢?
      答:时间是随风飘逝的落叶,是牛胃里不断咀嚼、反刍的青草,是芸芸众生的眠床。
      问:夜晚呢?
      答:只有夜晚才能让我们看清自己,除了夜晚我们依恋的还有什么?夜晚是我们的扶手和床榻,是我们的医务人员。
      问:词语呢?
      答:词语就像是砖头,它们既可以用来建造美好的家园、学校,也可能带来灾难。例如,一旦发生战争,我们会葬身其中。
      问:诗歌呢?
      答:诗歌是诗人为了能够辨识自己的声音并存入记忆写成的文字。
      
      此书是作者的第一本随笔集。他说:“每当游历一个新的国家,我都有获得一次新生的感觉。而写作对于我,就像是故地重游。”像雅罗米尔一样,生活总是在别处。在旅行中,他“获得了独到的经验、开阔的视野,并拥有了必要的自信、宁静、气度,以及天马行空的自由意志”(德国诗人托•布加特语)。
      他身兼诗人、数学家二重角色。“如果说数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那么诗歌便是我可以随身携带的家园。”文风轻淡雅驯、诙谐隽永。
      
      
      http://blog.sina.com.cn/u/1492534280
  •     以诗情画意的心态跟数字打交道是件幸运的事,跟变幻莫测的情与意相比,数学是一位合格的情人,爱情达不到的海枯石烂永不变,对于它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蔡天新并没耽误自己的才情。
      旅行是内心寂寞的,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乐趣的人的消遣。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吧?躲开熟悉的环境,以陌生人的身份出现在路上,期待着任何可能的发生,比如遇到一支玫瑰……
      
  •     蔡天新的旅行见闻广博但不精密,对数学和文化的勾连非常精彩,可是对艺术的分析就很业余,对于当地的见闻也是抱着观光客的态度转述。很多“最”字充斥着对文化现象的描述(xxx是比利时最国际化的地区云云),相当一部分粗线条的结论都是没有根据的,比如对海岛国家和现代文学的总结和对艺术/几何之间关系的估测。
      
      他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实属难得,但是对欧洲的分析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对号入座的简单归纳法用的太多。如果他声称每到一个新的国度都如同“获得了新生”,那么恕我直言:挪威/瑞典,弗兰德斯/荷兰,南德/奥地利给他的越境经历实在不会造成这种戏剧性的感觉,要有新生那样强烈的情感更迭,也是他读入这些国家的臆想。
      
      对游记深度的苛求也许会招来很多读者的白眼,可是观察的精密和对异文化的把握都应该在一本出色的游记中有所体现。Bill Bryson描写英国和欧洲的作品就是此类书籍的典范,既有着作者豁达的幽默感,也写出了地理背后的灵性。作者的角度应该是通过外人的批判观察入手,藉着文化的撞击,写出异文化的内在逻辑。
      
      他应该在旁征博引之余抑制自己做结论性评价的倾向,写得更谨慎一些,或许可以将本来缤纷多彩的行程描画得更有深度。
  •   丢失一个钉子 亡了一个帝国
    [ 2006-9-15 10:05:00 | By: 传奇 ]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细节不仅决定成败,细节还决定很多很多东西……
  •   蔡天新的文章是有点飘。
  •   刚刚看过数学与人类文明,感觉作者应该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所以有时候可能有些浮。
    所以你说的问题我估计会存在,但是就是别太当真就是了,这种书毕竟不是非要你买的东西。如果有空我想随便翻翻这本书。
    我觉得可能需要更多这样的科学家吧。
  •   科学家而散文卓著者众多,往往正因其科学训练过的精密大脑而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
    楼上说“需要更多这样的科学家”,如果指能写写诗文的,倒还说得过去。如果说需要多这样语多忽悠的旅行作家,那就不知其可了。
  •   您说得没错。
    我觉得国内其实需要一些能够把科学讲得更通俗的学者。
    其实蔡我想还是有段距离。
  •   诗歌我不能欣赏, 但是游记确实平平. 数学圈中的人不喜欢, 因为那些所谓的数学故事都是老掉牙的路人皆知的故事.
    他算是借了数学家的名头做个买点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