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5-4-20 出版社:爾雅出版社 作者:楚戈
作者简介
楚戈本名袁德星,湖南省汨羅縣人,1931年生。1938年,也就是日本侵華的第二年,他開始念家鄉祠堂裡的初級小學,讀三字經、倫語,學作對聯和絕句,到了9歲那年,開始讀左傳與詩經,1947年,楚戈考進汨羅中學就讀,第一次讀到三十年代作家的作品,對老舍、巴金、茅盾、冰心等人都很入迷。次年,17歲的楚戈和幾個同學一起到長沙從軍,1949年隨軍隊來台,並且繼續在軍中服役。1954年,20歲出頭的楚戈隨部隊調到新竹湖口,時常與軍中愛好文藝的伙伴一起研讀新詩、散文和小說,也常常到台北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看書和看畫,這一年,他發表了第一首現代詩,開始文學創作。
1957年,楚戈從新竹被調到台北士林的裝甲警衛排,因為地緣關係,他結識了許多詩友與畫友,例如紀弦、覃子豪、鄭愁予、商禽、辛鬱、葉泥、劉大任、江漢東、楊英風等人,並加入了紀弦所發起的新詩現代派運動,開始創作現代詩。詩作多發表在藍星月刊、現代詩詩刊、文學雜誌、文星雜誌等。同時,他也參加了當時台灣年輕畫家所組成的「五月畫會」、「東方畫會」種種活動,跟其他年輕詩人們一起協助現代畫的展出,並且撰文鼓吹,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使用「楚戈」這個筆名,寫了不少藝術評論。
1966年楚戈以陸軍上士軍階退役,出版詩集『青果』,並且自繪插圖。同一年他考取國立藝專夜間部,次年被聘到中國文化大學的前身文化學院講授「藝術概論」和「中國文化概論」,對於一個本身也正在大專夜間部就讀的學生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榮耀。1968年楚戈進入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工作,用心於銅器紋飾的研究,旁及上古史與原始宗教的探究,次年,他開始在幼獅文藝連載「中國藝術之回顧」,用散文和詩的方式,介紹古代美術。1970年,楚戈舉行了第一次個人畫展,次年開始在在「中華文藝復興月刊」連載『中國美術通史』,此後數年一連舉辦了好幾次個人展覽,此時的楚戈,在文學、繪畫和學術上都已經擁有相當名聲。
1981年,楚戈罹患鼻咽癌,電療後得到緩解,1983年,他到香港大學設計學院短期講學,和睽違了34年的母親相見。1985年,病情得到控制的楚戈出版了散文集「再生的火鳥」,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的邀請下,前往該校「國際作家工作室」訪問,同時也應邀到美國耶魯大學和柏克萊大學演講,講述中國水墨畫和中國的龍文化。
此後20年,大病後的楚戈在繪畫上的表現更為出色,雖然,鼻咽癌的後遺症讓他失去了聽覺、吞嚥功能退化,並多次罹患肺炎,身體大受摧殘,但是,肉體的折磨卻對他的學術研究和文藝創作毫無影響。在學術專業上,他多年來從事古物鑑定工作,對於商周銅器和中國古代美術史更有獨到的研究;在藝術上,他從事繪畫、書法、雕塑,在國內外舉行過多次個展,反應熱烈;在文學創作上,楚戈寫詩、寫散文、寫藝術評論,並且結合詩和畫,出版精采的詩畫集。
楚戈少小離家,瀟灑浪漫,不拘小節的個性和一生經歷的戰亂離愁,讓他的創作展現出豐富的內容和不拘一格的寬闊氣象。例如:2004年,楚戈和韓國著名的藝術裝置家鄭璟娟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行的雙人展,楚戈為了配合鄭璟娟的專業,就第一次用原繩含有「藝術裝置」性質的創作共同展出。其中一件命名為「拱來拱去」的展出作品,楚戈創作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弧形繩拱,展覽的最後一天,楚戈和小朋友在繩拱中玩來玩去,不亦樂乎,他認為生平所有的展覽,以這次最為開心,因為玩得最快樂。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楚戈天真的性情,而這樣的赤子之心,對他的創作有十分深遠而正面的影響。50歲之後成為知名畫家和青銅器專家的楚戈,在學術、藝術和文學上的成就都同樣亮眼,他跨越多種領域和文類,著有詩集《散步的山巒》、《流浪的房屋》;散文集《咖啡館裡的流浪民族》、《火鳥再生記》;雜文集《審美生活》;藝術評論《視覺生活》;繪畫集《楚戈作品集》等多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