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出版社:吴才智、 蒋湘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前言

自2009年5月《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版出版起,三年的时光转眼已过。这三年里,曾经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相识或不相识、谋面或不曾谋面过的作者们,共同分享着新书出版的喜悦;大家同为能够陪伴一批批大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也为共同承担的如此重任感到惴惴不安,更为因时间仓促来不及修饰雕琢而留下的不足感到歉疚。因此,远在各地的编辑、作者、老师们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共述对第二版修订工作的期望。这三年里,那些曾经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各高校的领导、教师和大学生们,也在不断地向出版社反馈信息。类似的教材在国内有成千上万种,大家一批又一批地选用本书作为教材或自助读本既是对编、作者最大的肯定、鼓励,也是促成编、作者进行二次修订的巨大动力。这三年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全国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马加鞭。多数学校在已经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一些学校努力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设为公共必选课或必修课,以期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面,让更多的学生受益。2011年2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活动、咨询服务、危机干预、条件保障等,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标准指出:“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是对积极尝试开设课程的高校的肯定和鼓舞。2011年5月,教育部又专文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各高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另可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课程内容也有明确的要求。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未来的希望。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压力必然传导到大学生身上,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平衡。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领大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拓展新的工作路径,切实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鉴于上述情况,出版社和编者一致认为有必要对第一版《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修订。本书的修订充分考虑了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涵盖了文件要求的所有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人格健全、学习心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恋爱、生涯规划等内容都有专章讲述。同时也兼顾了本书第一版中原有的结构。考虑到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及使用不当带来的众多问题,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开辟了专章讨论大学生网络心理;针对大学生性心理的成长与变化,“性观念与性心理”也被列为专章学习。心理咨询与心理求助、异常心理这两部分,在教育部文件里是作为独立的二章内容。本书修订时将这两部分内容合并为一章,与文件略有不同。修订版删除了第一版中“潜能开发”一章。本书的修订采用专题讲座形式,重点在为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科学普及知识,因此编写中力求做到少用专业术语,让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实用性、可读性、操作性、指导性。每章除主体内容外,均附有大量生动活泼的阅读材料,或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自助策略。篇章之间相互独立,既适合教师跳跃式教学,也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自助读本。参与本书修订的各章作者,均是来自各高校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本书的修订,作者们反复交流,多次沟通,以求统一认识。书稿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才智老师统稿、修改和定稿。各章的具体分工如下:华中师范大学吴才智(第6章、第7章、第13章);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毛丹(第1章、第8章);衡阳师范学院蒋湘祁(第2章、第10章);武汉工程大学喻瑶(第5章、第9章);武汉纺织大学江秋玮(第3章);长江大学程坤(第4章);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彭彬、怀化学院瞿建国(第11章);安徽建筑大学王健(第12章)。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各位作者的辛勤笔耕,感谢书中参考引用资料的各位同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朱建宝,他们为本书的策划、写作、编辑、出版、发行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深表谢意!在高校工作,时间安排上往往身不由己。尽管修订的工作在一年前已经开始,但真正要付梓出版的时候,我们仍然感到时间的仓促。每一位参与修订的老师,都希望精益求精。但毕竟工作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离老师们心目中的完美还存在距离。加上本身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我们深知,这一版的修订工作结束,也就意味着下一版修订工作的开始。还望读者朋友们不吝批评和指正!编者2012年9月

作者简介

吴才智教授,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自90年代起,吴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辅导行政等。撰写了《实用心理按摩》、《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多部著作,发表心理学文章达100多万字。主持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心理学研究项目。2008年5月,吴教授任湖北省抗震救灾心理援助队队长赴地震灾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同年获团中央授予的“抗震救灾先进志愿者”荣誉称号。 吴教授先后在解放军四总部,中国石化,武汉铁路局,武汉市总工会、公安局,湖北多个高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数百场。

书籍目录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1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2第二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9第三节学习保持心理健康15第二章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自信训练22第一节关注自我成长23第二节构建和谐自我31第三节增强自信训练36第三章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6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内容46第二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52第三节人际交往的艺术61第四章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学法指导69第一节大学生学习概述70第二节大学生常见学习问题及其调适74第三节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84第五章大学生情感心理与情绪调适92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93第二节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与调适99第三节情绪智力与大学生情绪管理104第六章大学生爱情心理与心理调适115第一节什么是爱情116第二节常见爱情问题与调适123第七章大学生性爱观念与性行为指导143第一节性与性爱144第二节性观念与性行为选择147第三节性的困扰与心理调适154第八章大学生人格健全与性格重塑167第一节人格及人格的发展过程168第二节气质特点与人格偏差174第三节健全人格的塑造180第九章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压力管理188第一节挫折与应对189第二节压力与压力管理197第十章大学生网络心理与上网指导211第一节开展网络心理保健212第二节纠正网络偏差行为218第三节加强大学生上网指导227第十一章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235第一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236第二节个体与职业的匹配238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步骤240第四节大学生就业指导245第十二章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咨询254第一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治疗255第二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自我防治271第十三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278第一节生命价值与生命教育279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285第三节大学生自杀行为及自杀预防291参考文献301

章节摘录

坐井观天一只青蛙拥有一口井,高兴时它会跳进水中,水托着它的双腮。钻进水里,泥巴便按摩它的脚。晚上跳上来,安静地坐在井边观看月亮。早上便到井外,在幽静的草地上四处散步。平时它喜欢到井里看小蝌蚪、小螃蟹在水中嬉戏,跟它们聊天。但由于常被讥笑是井底之蛙,它并不快乐。一天,它遇到一只千年的乌龟,乌龟告诉它大海有多大,鱼儿是如何快乐地畅游。青蛙决定离开它的井,前往大海。它经过平原,越过深沟,攀过高山,经过沼泽,茂密的荆棘刺伤它的身体,锋利的石块刮伤它的手掌,炙热的阳光灼伤它的皮肤,饥饿时要吃草根充饥,日晒雨淋,春夏秋冬,青蛙终于到了大海。它雀跃地跳进海中,海水的盐分弄伤了它。鱼儿告诉青蛙,你不能生活在大海里,应该去湖泊。青蛙带着沮丧的心情继续旅行。经过丛林,越过沙漠,火热的空气让它干枯,干燥的空气让它窒息,它继续吃草根为生。经过一条条河流,终于看到了一片湖。它雀跃地跳进湖中,不断地前游,前游,直到疲惫,它想找个地方歇息,但湖中没有一根芦苇,四周看不到边。它疲惫且沮丧,这时又遇到了乌龟。青蛙惊讶地问乌龟为什么不在大海。乌龟说海虽大,却不适合它,湖虽小,却乐在其中。青蛙仿佛明白了,游回岸上,继续前行。经过一段日子,青蛙终于回到了它的井边,它雀跃地跳进去,满足地坐在井中观望蔚蓝的天空。读故事,想问题:1.青蛙在井里生活,最初并不快乐,为什么?2.青蛙为什么要去大海,去湖泊?3.青蛙回到井里,为什么感到满足?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很多时候像这只青蛙一样,对自己的生活处境不满,想要改变,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新的生活处境也不能令自己满意,就像青蛙一样,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大海,却被盐分弄伤,到达湖泊,却找不到一个歇脚的地方,那生活的幸福到底在哪里?我们很多时候被弄糊涂了,我们似乎失去了生活的智慧,不知道何处才是自己的心灵归依之所,如何找到自己的哪口井,并在这口井中保持满足之心,这正是引起本章心理健康话题的重要问题。

编辑推荐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是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